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投行之路-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入手?师兄,这个王暮雪一直在美国读书,后面去法国交换,很多年没回国了,估计对于她父亲的事情压根不了解。”
“我说你小子就不应该离职,现在信息滞后了吧!人家姑娘现在在哪里入职你知道么?”
鱼七因为突然有些头疼,手从胃部拿开,反复按揉着太阳穴,“青阳,她回国后就直接去了青阳。”
“那究竟在青阳哪里入职你知道么?”
“我离开队里之前,是待业,现在应该找到工作了。”
“那人家什么工作?我直接告诉你吧,投资银行,明和证券。”
鱼七闻言停住了按揉太阳穴的动作。
“虽然没有正式入职,但是实习生手续已经办了,而且是曹平生的部门,曹平生,鱼七,王潮以前也在这个部门,现在就职的单位还是金权投资集团。”
鱼七将手猛地拿了开,看着天花板上刺眼的白色强光,沉默了许久才道:“好的师兄,我明白了。”
第66章 资产证券化
高铁里的王暮雪陷入了极度焦躁的情绪之中,她一边要背完晨光科技所有财务数据,一边要给曹平生制作四十页的资产证券化PPT。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收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比如你跟银行借钱买房,每个月要还银行房贷,那么对于银行来说,每个月就有一笔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这是银行的一种资产,会计学上称为“应收账款”,只不过这种资产变现能力很差,因为等待时间很长。
银行不傻,等你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还完贷款,资金回笼速度太慢了,行长都老了,得拄着拐杖含着假牙看着你还完最后一笔钱。
我们需要思考一下,银行是做什么生意的,说白了就是专业做金钱买卖的。
所以银行想的是,今天借出去100万,最好能通过某种方式全额并且快速回来,只要是全额本金,只要够快,大不了让出一部分利息,这样自己可以马上再借100万出去。
于是银行的钱就借了又回来,再借再回来,利息叠加越来越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富有,钱跟雪球一样地越滚越大,听起来是不是很爽?
但关键是,到底什么方式可以实现此类滚雪球的借款模式呢?
金融世界里,利益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既然市场上大家都有这个想法,有这个需求,“资产证券化”就应运而生。
“资产证券化”就是把能产生未来相对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变成一种证券。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证券想成一张纸,纸上写着银行的资产,比如应收账款,然后放到市场上卖,银行让出一部分利息,谁爱买谁买。
既然是未来稳定的现金流,就跟稳定的租金收入一样,又有利息,有闲钱无处放的投资者自然也就挑挑看看,一看哎哟,比余额宝、微信理财上的利息还高,好!买了!
于是银行的100万就这么以一张纸的形式卖了出去,假设最初的本息总额是107万,那么银行可能只卖101万的价格,剩下的6万利息收益仁慈博爱地分享给市场上广大的投资者。
一旦交易达成,银行便快速回笼本金100万还多赚了1万利息,于是聪明的银行迅速又借出101万然后获得更多的利息,银行很满意;
而投资者投入101万买了一张可以获得稳定现金流的纸,且还有6万的利息,投资者也很满意。
结果就是大家都很满意,心想资产证券化可真是个好东西!
从1968年美国最早出现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问世到如今,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已经有将近46年的历史。
有人说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因为其盘活了不计其数的存量资产,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但是活到现在的金融人士都知道,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领域最致命的毒药,如同原子弹一样,破坏力直接导致了震惊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还在读高中的王暮雪,晚自习下课从父亲车里电台广播中最常听到的信息就是:
“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
“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和美林公司相继爆出问题,雷曼兄弟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
“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新闻中的这些公司和措辞,对于当时还只懂数理化的王暮雪而言,十分陌生。
于是王暮雪就问开着车的王建国,“老爸,美国这些公司为什么破产?”
王建国道:“因为美国的银行将穷人的房贷做成了一种证券,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后来穷人还不起钱了,市场就崩了。”
王暮雪虽然当时没有学过金融,但也觉得有些不对,于是进而问道:“穷人还不起钱,市场也不会崩吧……银行手上不是应该还有穷人的房子么?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老爸您问银行借钱,咱家房子也曾经抵押在银行。”
“不错小雪,银行手上确实有房子,房产证都在银行兜里揣着呢,只不过银行借给穷人的时候,房子的市场价是100万,谁知穷人还不起的时候,房子的市场价格只有70万,50万,30万甚至1快钱,你说银行是不是要哭死?”
“啊?房子的价格还能跌?”王暮雪可是一路看着辽昌周围的房价水涨船高,从没听闻房价会跌。
王建国笑了:“所有美国银行知道房价下跌都是你这反应,所有人都认为房价绝对不会跌,即便短期有波动,长期来看就是一直一直涨,所以银行认为即便那帮穷人还不起,银行靠卖房子也不会亏。”
“然后呢?”
“然后既然不会亏,大家胆子就肥了,他们就把这种房贷所带来的稳定收入让投资银行做成一种证券,放到市场上去卖,也就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当然了,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不会跌,所以这种资产风险很小,大家都愿意买,将资产进行证券化需要依靠投资银行,因为这属于投资银行的业务范畴,于是一开始的时候,美国的传统商业银行跟投资银行都赚了很多。”
“只有商业银行跟投资银行么?那为什么新闻里会提到什么AIG的保险商?”王暮雪一脸不解。
王建国闻言笑眯眯道:“小雪,当你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宠物的时候,你自己不是也想有么?所以你才买了那么多。”
王暮雪神色一灰,“老爸,不要岔开话题。”
“老爸可没岔开话题,作为保险公司,看着商业银行跟投资银行有钱赚,还赚得如此开心,心里当然不爽,于是乎嚷嚷着要来插一脚,分一块蛋糕。”
“怎么分?”
“自然就是保险公司愿意给此类证券担保,让大家给他交保费,这样一来,原来有的风险都变得没有风险了。”
“那不是就卖得更好了?”
“当然,既然那么好卖,于是投资银行里面的所有聪明人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商业银行有资产,自己有业务能力,保险公司又有抗风险能力,三方合作其乐融融,不如我们就搞点大的,什么资产都证券化一下吧!”
“啊?比如什么资产还可以证券化?”
“很多,比如车贷,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各种高速公路过路费,景点景区门票费,反正是未来现金流的玩意儿,都来证券化一下……”王建国嘿嘿道。
王暮雪听后一脸汗颜:“这听起来太随意了吧……那这种有人买么?”
“单独卖的话当然买的人不一定都有那么多,因为什么学生贷款的很不稳定,毕竟学生没有什么稳定收入,所以这种一般评级很低,评级低的证券自然风险就高,市场上也不是谁都愿意承担高风险。”
“我知道了老爸,可以打包卖!那些风险高的贷款跟风险低的贷款捆绑在一起,这样风险不就没那么高了么!”
“不错!就是你想的那样。哈哈!看来我王建国的女儿就是块学金融的好料。”
王暮雪没有去理会王建国的夸奖,而是继续道:“那么老爸,这种捆绑的证券,要怎么卖?”
“嗯,就是打个包,比如好吃的豆浆配上不好吃的油条,一起5块钱,不能拆分,然后有人还是为了喝豆浆顺带不得不买下油条,只不过,豆浆油条是你看得到,他们那种复杂的结构性证券,全部捆在一起去给评级机构评级,风险低的放多点,风险高的少放点,多少也能混个AAA评级,然后市场上的投资者,只看评级,评级越高自然就越好卖。”
“哦哦哦!原来如此!”王暮雪恍然大悟,“所以老爸,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看都不看一眼买的究竟是什么,就看评级花钱的人。”
“是的,很多很多人,自己的同学亲戚甚至亲生父母借钱都不给,但很乐意看字母A花钱。”
第67章 金融世界里
高中时期的王暮雪,只知道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群爱“打包”的投行经理与一堆爱买“AAA”的无脑投资者促成的。
但经过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她,也透彻了解了事情没那么简单。
可以说世上每一件重大恶劣性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多方因素共同导致的。
导致那场危机爆发的因素有美国政府制定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有金融衍生品工具的“滥用”,有金融机构本身股权不合理的激励架构,更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下简称“美联储”)疯狂收紧的货币政策。
危机永远只是表象,贪婪才是一切的本质。
比如雷曼兄弟,作为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其对于金融产品的研究力与创新力,应该是世界一流。
身处风险漩涡中心,雷曼兄弟应当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明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但它最终还是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三分之一的股票,致使所有人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为自己不久后高价减持股份去拼命,根本无暇顾及公司的潜在风险和长期利益。
再比如2000年前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致使利率从6。5%狂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银行极低的存款利率,意味着钱放银行并不值钱,所以大部分美国民众自然会将钱从银行里赶紧拿出来,寻找更有价值的投资;而银行本身也会觉得钱放着不值钱,于是赶紧放松贷款政策,给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个人贷款,将钱赶紧放出去赚钱。
比如银行给某扫大街清洁工、或者某斗殴混混贷款,这些人的经济条件可能很差,信用也很差,根本不可能有能力买房,但银行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先借了,心想反正房子在我手上,你有能力还多少就还多少,实在还不起我就卖房子。
银行的这种政策,直接导致大多数穷人突然可以买房了,更加助长了当时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不得不说,美联储的这种货币政策,还会诱发市场上投资者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就是:
既然互联网泡沫政府都救市了,那么就算现在房地产真有泡沫,政府也肯定会再次救市,所以咱们接着干!房价跌不了!
当时整个华尔街都怀揣着反正有政府做靠山的心里,呼吸着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