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车-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益子修给出了自己能接受的最大让步,一旦中华集团成为三菱汽车的第二大股东,那么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自然需要调整。
如果韩皓卖下三菱汽车的股份,那么三菱将和中华集团联合成立合资企业,替代长丰集团的位置生产SUV。将来一切情况顺利,把轿车也给中华集团都没有所谓,只要三菱能在中国市场发扬光大。
“三菱还可以把旧款帕杰罗车型技术转让给你们,作为我们深度合作的开始!”
中华集团没有硬派越野车,得到旧款帕杰罗技术的话,可以很快推出自己的自主新车型。
益子修为这次会面做了不少准备,知晓要拿出什么东西让韩皓满意。
可以说,韩皓跟益子修谈得还可以,双方比较深入对三菱汽车的未来做了探讨,三菱方面也给出了诚意。
第二天,韩皓应邀出席了跟三菱财团两大会长的见面会,分别是三菱重工、三菱商事的会长,他们代表了三菱财团的掌权势力。
跟三菱汽车会长益子修务实的会谈不同,这次会面就以务虚成分多一些。双方主要是礼节上的会面以及试探为主,日方希望看看这个被称为中国下一代商界领袖的人物到底水平如何,能否有资格入主具有辉煌历史的三菱汽车。
在日系企业家心中,近些年中印两国涌现出众多暴发户,很明显韩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跟三菱这种历史超过百年的财团相比,历史不过10年的中华集团在他们眼中,就是不是很入流的新贵。
十年前的韩皓想要见到这两大三菱会长可谓是天方夜谭,但现在他已经有了跟对方平起平坐的资格。
跟众多国家元首曾经谈笑风生,韩皓自然不会怯场,也展现出中国新一代商界精英的风采。
这也是现代社会的精髓,大家比的不是出身和历史,而是看当前的能力和成绩。
在观赏日方准备的艺妓表演过程中,无论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或是茶文化论道,甚至对当今国际热点问题,韩皓都颇有见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显示出他跟老一辈中国企业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立足中国文化之外,海纳百川放眼世界,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企业家领袖。
其他不论,至少韩皓的表现为他赢得了日方人员的尊重。
双方口头上达成了愿意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在三菱方面看来,韩皓确实有资格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针对韩皓执着的要求管控三菱汽车的询问,两位会长简单商量过后也表示事情可以谈,就看中华集团能给出什么好价格。
既然卖过给德国人一次,那么再卖给中国人就不会有太大压力。
如此回答,让韩皓时刻惦记的心终于放下,就是中华集团有机会并购三菱汽车。
难得赴日一趟,心情不错的韩皓本想去亲自拜访一下铃木汽车掌门人铃木修,不管双方在微车市场对垒如何,但私人情感上韩皓还是很感谢对方当年曾帮助过中华集团。
公是公,私是私,坦荡分开才是君子所为。
不过他的请求被铃木修以身体有恙婉拒,对方可能不想见到这个已经成为铃木最大敌人企业的掌门人。
中华集团在摩托车、微车两大领域,跟铃木开展了激烈拼杀。在中国市场取得优势后,现在又偷袭铃木最为看重的印度市场,华夏宏光和华夏之光登陆印度后铃木汽车销量应声而落,这让铃木修非常不满。
如果在中国和印度两大市场落败,铃木将会前途暗淡。
礼数已到,对方不领情,韩皓可以理解。
此次赴日,应该说取得不错的成绩,在跟三菱方面沟通后,双方都达成了合作的共识,并不排除今后进一步深化协同。尤其三菱方面主动提出可以转让旧款帕杰罗车型技术,这倒是非常不错的见面礼。
一切顺利的话,韩皓将立即接手高盛管控的12。4%三菱汽车股份,并且宣布跟三菱汽车即将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他已经通知高盛方面派人到江州协商,准备以溢价15%出资6。5亿美金交割这笔三菱汽车股权。
在刚起飞回国的飞机上,韩皓再次鸟瞰下面的大型都市群,这次没有十年前的震撼。他此行赴日访问,发现当地城市风貌跟十年前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路上的汽车和行人手上的手机发生了改变。
反倒是他每次飞到中国大城市上空时,老会发现有不一样的新建筑、新城区出现,处处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在一大侧面说明了中国经济确实在飞速发展,整个国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闭上眼睛,收回思绪,韩皓把重心放到即将跟高盛的会议上。没想到他的私人飞机刚在江州落地,就接到令人意外的消息。
第四十三章 以下克上
身处一个层级严密的国度,日方工作人员在死板遵守上级指示时,也会时常做出“下克上”的惊人之举。
也许是岛国文化带来的“赌国运”基因影响,日方人士更习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推理运算,并一厢情愿希望事情能按照自己设想发展。由此“下克上”便有了“理论”支撑,在国家上下层面屡禁不绝。
跟中华集团的合作,三菱汽车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更别提在范围更大的三菱财团之内。
许多公司少壮派认为三菱汽车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依靠三菱财团的支撑完全可以度过这次危机。
奔驰具有悠久历史传承和强大实力,现在依旧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把三菱汽车卖给德国人,在钦佩强者文化熏陶下,他们默认了这桩交易。
当奔驰对三菱汽车见死不救时,又是由他们率先发起“三菱拯救三菱”的行动,号召三菱财团出面拯救岌岌可危的三菱汽车。
后来事件果真如他们所愿,三菱财团旗下几大企业联手向三菱汽车注资几千亿日元,把三菱汽车从破产线上拉了回来。他们把三菱的复活,当成了自己私下运作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功劳。
2004年为了拯救三菱汽车,高层制定了“三年复兴计划”,打算依靠三菱财团实力用三年时间让三菱汽车复兴,没想到却接连亏损了两年时间。
在未来两年都预计亏损的大背景下,三菱财团方面动了把三菱汽车出售的心思,让少壮派们大为不满。
尤其是出售的对象可能是中国人,这让习惯了强者文化的他们,不能忍受让一向视为弱者的中国汽车入主三菱,这是对三菱品牌的侮辱和玷污。
之前发起“三菱拯救三菱”的活动成功过一次,现在他们再次发起拯救三菱的活动,目的只为一个:就是不能让中国人进入三菱汽车!
韩皓前脚刚离开,三菱汽车的少壮派员工就向媒体公布了韩皓跟公司高层会面的照片,甚至还搞到当初参与会面的翻译录音,证明双方确实就三菱汽车出售问题进行交换意见。
在众多媒体的镜头前,少壮派使出了杀身成仁的勇气。就算会被公司开出,乃至投入监狱,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用最正确的手段拯救三菱汽车。
他们首先向三菱汽车乃至三菱财团高层呼吁取消跟中国人的谈判,并声称代表所有基层员工不愿意为中国人工作;其次向政府呼吁不要让中国人进入日系汽车业,防止核心技术流失,从而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再次向日系汽车联合会求援,要求他们联合起来制止三菱汽车对外出售,不能放任三菱汽车资产流失,导致侧面资敌为本国汽车业培养强大敌人!
原本韩皓跟三菱方面的会面就处于半保密状态,双方约定在没有达成协议前保持低调。
没想到内部出了间谍,一举一动都被详实曝光,整桩事件一下子暴露在公众之中。
跟中国人对日不满集中在历史领域不同,日方对中国心生警惕主要在经济方面,这几年伴随中国经济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开始成为日系企业的强劲对手。
在日方引以为傲的白色家电行业,中国人步步进逼,打得日系品牌有些招架不住。
现在中国人又把主意打到了日方王牌——汽车业上,这让他们举国上下在情感上都无法坦然接受。
历史上,当年三菱曾因技术转让造就了现在正和日系品牌全球竞争的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没想到现在又是三菱这个惹事精,竟然打算把企业卖给中国人,可能又将为本国汽车增添另外一个强大竞争对手!
一时之间,三菱跟中华集团在汽车业上的合作,成为全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的焦点!
韩皓刚回到江州,就接到谈判泄露的消息,三菱少壮派展示了详尽的证据,事实没有否认的余地。
当时他一听,就知道麻烦了!
中华集团跟三菱汽车的合作,可以向公众公开,但不能用这样的形式。
一开始事情的基调,决定着今后风向的发展。现在曝光明显向着不利方向发展,尤其还被少壮派煽动跟民族感情相结合。
要知道收购日系品牌,在中国也是一大敏感话题,就连凌云智这样的见多识广的人物都心里有疙瘩,更别提其他普通国人了。
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看法。
并购三菱汽车,好的方面是可以获得三菱这个全球知名品牌,并且能获取在发动机、轿车和SUV上的关键技术。另外可以增强中华集团的规模,实现进入全球十强的行列。
不好的方面就是用中国人的钱去拯救即将要破产的三菱汽车,有一种资敌的即视感。而且三菱可是闹出“刹车门”质量问题的企业,不好好搞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反而去收购跟中国关系不佳国家的汽车资源,容易引发民众的反感。
原本中华集团可以掌握主动,依靠引导舆论来获得支持,现在被日方一搅和,事情完全乱了套。
韩皓第一时间跟三菱方面联系,希望双方保持联络,不要让合作受这些意外影响。
从当前形势看,中华集团和三菱汽车联合,属于双赢之举。
日方简单回复同意继续保持接触,但要在应付完国内沸腾的舆论之后。
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也打断了韩皓跟高盛洽谈股份购买事宜,双方一直认为待情况明朗后再继续。
韩皓害怕贸然购买后会在日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声讨;而高盛方面得知消息后,心想会有新的竞争者出现,可以进一步提高溢价出售。
事情很快超出了韩皓的预想,三菱汽车作为日系品牌的一面旗帜,其中牵涉到该国的民族感情,许多东瀛民众把其上升到国家利益和尊严高度看待。
先是三菱汽车基层员工表示不满,汽车行业协会也发声关注,日方政府也表示会牵头调查,事情越闹越大。
许多知名人士都表示,三菱汽车不应该出售给中国人,要卖也应该由日方资本接手。
为此,三菱汽车工会甚至组织工人以罢…工形式抗议,要求终止跟中国人的谈判。
在国内,收购三菱汽车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国家发改委来函询问,中华集团在跟三菱汽车谈判前为何不首先报备,要知道国内汽车企业出海并购必须拿到国家的“路条”才能通行。
虽然发改委语气平和,但还是能从公函中感受到不受尊敬的不满,因为中华集团没有遵守国家海外并购的规定,事前对项目进行申报。
紧接着是许多业内人士唱空并购三菱汽车项目,认为三菱汽车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