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车-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现在国内掌控资本最多的人是谁?韩皓说第二的话,没有人敢称第一。
“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但不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一定程度总会慢下来。
这个节点就是大规模完成城镇化建设,届时中国将达到比肩日韩等邻居发达国家阶段,经济开始进入高容量低增速发展。
不管你承认与否,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资本都会介入各种经济活动当中,成为它们的主导。
很明显,现在的你,就是中国最大资本家之一!
你有机会在别人没有完成原始积累时,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扩张地盘,打造自己的万里长城。一旦成功,你将把所有野蛮人抵挡在城墙之外,独自享受胜利果实。”
对西方经济学研究透彻的尹庆勋,一针见血说出了韩皓心中的答案。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独有,既然承认市场经济存在那么资本家同样可以诞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资本家是个中性词,犹如一把尖刀本身没有对错性质,得看它到底握在谁的手中。
现在你的头上戴着红帽子,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
如果可以,你能成为新时代的红色资本家,超越以往任何一个同行。”
尹庆勋的这番话有些惊世骇俗,但确实说出了事实,相比汽车王国,他更愿意打造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
曾在一代枭雄金仰勇旗下辅佐,尹庆勋见证过对方提出“资本运作造车”的理念,但时势造英雄,资本运作这个理念的真正受益者,反而是现在的首富韩皓。
手上有实业,身上有信誉,头上还有光环,没有人能比韩皓更合适担任资本运作的实践者。
为何胡一鸣没有说出第四波红利是什么?
韩皓至此心里也猜得出一二,尹庆勋可以说的话,恩师不一定方便说。
想明白了这一点,接下来怎么做就非常简单了,在完成原始积累后,韩皓有实力在资本市场大干一场。
在尹庆勋的建议下,韩皓将成立两只投资基金,作为资本运作的平台。
一只专门投资汽车相关领域,形成跟现有汽车主业相得益彰的命运共同体。
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华集团入股后在资金和技术上加以扶持,以国际一流供应商标准孵化,打造出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而精队伍。
中华集团要成为国际性大企业,背后没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供应团队可不行,每个汽车巨头背后都有本国优秀的零部件体系在支撑。
韩皓不会对入股企业正常经营过多干预,他只会选择有潜力的企业加以扶持,最终企业能否脱颖而出还得看最终在市场上的表现。
“中华系”这个概念便应运而生,在中华集团这艘巨轮带动下,其他的小舢板企业愿意跟随一起出海,那可以拥有巨轮在旁边护航的红利。
韩皓很期待它们都能壮大成为足以抵御风浪的大船,以此跟中华集团一起构建无所不能的超级舰队。
第二只基金投资范围更加广泛,只要有发展前途,认为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行业,都能成为撒网的对象。
“再造一个中华集团!”
这是尹庆勋给出的目标。
利用现有资本优势,在那些有潜力的独角兽企业冒头之时,中华集团的大网就能注意到它们,并把其网罗旗下。
入股后不会干涉企业正常运营,跟其他风投在公司上市便退出变现不同,中华集团将继续持有股份,耐心坐享发展红利。
尹庆勋的真实意图就是打造一个中国的伯克希尔公司,为此他将抛弃自己退休的念头,继续征战在资本市场之中。
“美国经济在多年发展后,诞生出许多龙头企业。作为学习模板,中国经济只要稳定发展,也会像美国一样产生许多伟大的企业。
今天一个不足10人的团队,或许会是未来国际巨头的雏形。我们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找到并发现他们,同时洒下我们的资本种子。
我们当前做的每一件事,可能在见证历史,又可能是我们创造了历史。”
伟大的人从来都不甘于平庸,当初应韩皓邀请重新出山,尹庆勋就是看中了对方身上的广阔平台。
现在他终于可以借力得偿所愿,向自己心中的终极目标进发。
资本运作在国内许多时候都是一个负面词语,几乎跟空手套白狼挂上号。当初金仰勇提出“资本运作造车”,实际上只是想办法从金融市场搞钱来,并没有真正参透资本的真髓。
当下韩皓的资本运作才是全新意义上的杀招,利用实业积攒的资本来反向运作,打造自己的资本帝国。
由此,韩皓正式宣布中华集团转型升级,开始进入3。0版本时代。
当年还是韩耀厂时进入摩托车领域,算是1。0版本。后来成功进入汽车领域,成为国内汽车工业巨头,属于2。0模式。
今后,中华集团将以实业和投资双引擎驱动,开启第三版的新征程。
跟前两次升级相比,今天的韩皓更有信心,因为他手上掌握的资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当前,他还得解决一大棘手问题,就是刚在江州试运行的纯电动公交线路,有被国家叫停的风险。
因为鲲鹏纯电动公交,并未通过国家验收就擅自上路运营,被人告到了中央部委,属于擅自营运车辆。不少人质疑,在新能源技术尚未成熟的今天,中华集团和江州市政府如此匆忙力推纯电动公交,只是为了炒作,没有顾及公共安全。到底鲲鹏公交合不合格,能不能上路,必须要国家给出一个说法!
第三章 孰对孰错
按照惯例,新车上路前必须到信息产业部备案,待验证批准后才能够合法行驶。
只不过中华集团此次打了一次擦边球,将鲲鹏公交以试验车名义先行运营,因为江州地方法规特意增设了允许新能源车辆上路行驶条款。
其实根源在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太过迅速,国家还未来得及进行统筹监管,对新能源汽车如何管理没能出台具体文件。实践证明,凡是新技术新事物的应用,监管都要落后于其发展步伐,大多是事后才跟上。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如此迅速投入实用,许多车辆虽然挂着新能源名头但大多只是在实验室附近徘徊。
几个月前中华集团才进行内部测试,一晃眼就联合江州市政府正式宣布投入营运,如此猝不及防的大手笔让大家都没反应过来。
对此,更多的人持怀疑态度,觉得是中华集团和江州市政府为了争夺全球第一的称号,联合起来进行的炒作。
尤其在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还不确定情况下,到底是走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或是纯电动模式,一直没有可靠说法。就算是纯电动模式也有锂电池、铅酸电池之分,而且锂电池下面还有磷酸铁锂、锰酸锂以及中华集团采用的三元锂类别之争。
未来新能源汽车采用何种标准,全世界都莫衷一是,大争之世下谁也无法说服谁!
考虑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华集团高调宣传纯电动公交已经投入实用的消息,就连国内最乐观的新能源专家都对此打上了双引号。
既然有人举报,信息产业部就组建了一个专家评审团赶赴江州,实地查看这个鲲鹏公交是否名符其实。
可以说,现在的中华集团已非吴下阿蒙,足以跟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平起平坐,因此主管部门对其某些小瑕疵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华集团每次都不会无的放矢,这次会不会骄傲起来放了卫星呢?
如果确实达不到运营标准,那就要叫停这样不合格的产品上路营运。万一真如中华集团所宣称的话,那就真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里程碑,足以改写中国的汽车发展方向。
“中华集团在内燃机领域追赶成绩做得不错,但就怕拔苗助长直接在新能源领域栽了跟头。
我们这次到江州,还是以正面鼓励为主,年轻人为出风头一时冲动可以理解。大家多提正面积极意见,不要打消人家的研发热情。”
由信息产业部组建的专家评审团中,一位对中华集团颇有好感的专家特意为同行提前打预防针。
“老李,你是副组长,我们可以听你的。但中华集团也不能胡来乱吹牛,得实事求是,他们公布的各项参数都高得可怕。反正我发现他们造假的话,可不会违心签字,会向有关部门直接反映。”
另一位专家组成员,也是国内某知名大学新能源领域的权威人士,他旗下实验室的电动样车可是怎么样都无法达到鲲鹏的标准。听了同伴的话后,语中带刺回答道。
自己辛辛苦苦干了4、5年,别人半年时间就搞定还超越自己,这当然无法服众。
还有一个潜规则是话语权的问题,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权威解读还是在学院派专家手中,如果中华集团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成果,话语权将会转到中华集团手上。
要知道每年国家科研支持资金中可是有一大部分流到了大学院校场所,话语权的变动可是会产生实实在在利益冲突。
总之,这次专家评审团就是专门挑刺而来,因为鲲鹏的性能超出了他们实际认知的范围。
国际汽车巨头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国内汽车厂家率先实现,这其实一点都不符合常理。因为一贯来中国汽车工业都是在国际巨头身后追赶,当前莫名其妙在另一个赛道直接领先了,这无法让大家接受,或者应该说不敢相信是真的!?鲲鹏为何发展如此之快,这真的要感谢特斯拉提供的技术,他们在电池组和电机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脱胎于特斯拉技术,中华集团将以本地化改进,同时用在了具有更大可操作空间的公交大巴身上,创造了当前的奇迹。
汽车行业有句话叫造卡车是小学生,造轿车才是大学生;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造大巴是小学生阶段,而特斯拉则一步到位直接读大学造轿车,技术难度上更甚。
实际上特斯拉属于本硕连读,他们瞄准的是高档跑车领域,比轿车还要高级,导致产品一直难产未能推出。
而中华集团则老老实实把小学开始就读,先在大车上验证纯电动技术的可靠,随后再慢慢过渡向轿车领域发展。
一下车,曾一年前到访过中华集团的几位专家就发现这里的场景又发生了变化。
原本空荡荡的周边土地上又建起了整齐划一的厂房,整个中华集团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扩张。
“说实话,每次来到这里都感觉自己年轻好几岁,这里充满了青春积极向上的气息。
如果年轻几岁,说不定我也想到这里工作。”
其中一位专家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技术人员进进出出,不由感叹说道。
“所以说世界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掌握着未来。”
另一位有同感的专家笑着回应道。
韩皓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亲自出席了接待午宴。
用餐结束后,专家们开始在会议室听取中华集团对鲲鹏纯电动大巴技术的汇报。
“从我们内部测试看,T1行驶5万公里后,电池衰减不超过5%,超过5万公里达到10万公里之前,衰减程度增长率有限,只在7%之间。从理论估计,达到50万公里后,我们的电池组依旧能保持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