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车-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饭都吃不饱了,还在这里斗来斗去,一旦中国人跑了,我们今后才是真正没有活干了!”
年轻人可顾不得那么多,刚从学校出来他径直说出自己的疑惑。
“傻小子,你还年轻不懂。不斗一斗,中国人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厉害,将来我们才能跟他们谈工资待遇问题。不然都像你这个一根筋到底,活该被人剥削。”
……
上汽代表团非常狼狈地被赶回了宾馆休息,这让他们真正见识到国外的工会跟国内的工会完全是天渊之别。
“这是我们国内汽车企业第一次以控股方身份兼并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属于新中国建立以来破天荒的大手笔工程。市里乃至中央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次合作,你们要耐心跟韩方工作人员沟通,向他们展示我们上汽的诚意和大度!”
听到来自韩国的最新报告,上汽集团老总胡圣元电话指示派驻人员道。
国内要求尽量安抚韩国工人,不要把事情弄大,这让夹在两头之间的接收代表团很是难办。
“唉,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真想把刚才发生的一幕拍下来传回国内,让上面的大人物们来‘亲切’展示友爱之情!”
一位上汽接收代表团的人员忿忿不平说道。
第二天,双龙工会的代表大摇大摆来到宾馆,向上汽集团通报了他们的条件后便离开。提出不答应他们条件的话,双龙工人将会继续组织大罢工,并封锁工厂大门。
在得到国内回复,原则性答应不裁员并逐年工资待遇增长幅度不小于5%后,上汽的接收人员终于被允许走进双龙汽车大门,真正开始跨国整合资源之旅。
上汽兼并双龙的大手笔,自然成为国内汽车界最大的新闻。
虽然中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国门,但真正能并购国外大型汽车企业,这是公认的第一次。
因此,上汽并购双龙的新闻上了黄金档的《新闻联播》。
“上汽集团凭借在国内多年合资的资金积累,有足够资本到韩国并购双龙汽车,这是中国汽车行业多年来发展成绩的一个缩影。在众多国外汽车企业纷纷进入中国之际,上汽集团扬帆出海,展示了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企业的新征程!”
央视播音员字正腔圆地说出上述一番话。
并购的确是实现迅速发展的良策,但是近年来汽车界中并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远如宝马并购罗孚失败,近如奔驰并购克莱斯勒一直无法有效整合。从未有跨国经营经验的上汽集团能大胆到海外并购,不论结果如何,韩皓还是非常佩服对方的勇气。
看到双龙汽车能卖出5亿美金的高价,深陷泥潭的罗孚汽车再次启程来华,向急于发展自主品牌的中国汽车企业兜售自己。
江州自然是其中一站,来自凤凰财团的代表拜访了韩皓,这个中国成长最快的汽车企业是他们看好的收购对象。
“我们罗孚汽车拥有全套知识产权设备,同时罗孚和MG都是国际上知名大品牌。只要15亿英镑,你们就能完全得到整个罗孚集团!”
英国人给罗孚集团的开价在15亿英镑,接近24亿美金,折合人民币近200亿。按照控股51%计算,要想得到罗孚集团,必须付出100亿人民币资产。
当初宝马只以10英镑就把罗孚卖给了凤凰财团,还贴上4。27亿英镑的无息贷款,现在英国人居然大开口15亿英镑,真是想把中国人当肥羊宰了。
“你和我都知道当初宝马把罗孚卖给你们的价格是多少!何况罗孚45系列平台的知识产权掌握在本田和宝马手中,你们的资产其实值不了太多钱。”
说实话,上汽兼并了双龙汽车,对韩皓还是有所触动。对比双龙汽车,罗孚汽车更加优良,如果价格合适他还真愿意好好考虑一番。
不过英国人狮子大开口,韩皓并不吃这一套。
罗孚值钱的就是三大汽车开发平台,以及发动机核心技术,这对中华集团来说有吸引力,但不强烈。开价打个两折的话,韩皓倒是会好好考虑一下。
“韩,此一时彼一时,资产是会增值的东西。现在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罗孚汽车已经增值不少。”
既然谈不拢,英国人就此离开去寻找下一个潜在买家。
南汽集团刚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脱离出来移交苏吴省管理,为了做大做强汽车产业,苏吴省定下了以南汽为龙头的打造千亿汽车项目计划。
尽管和菲亚特合资,但是南汽菲亚特生产的派力奥一直没有进入主流轿车行列,每个月销量很是一般。
因此,在国家提出发展自主品牌的号召下,南汽决心大干快干,抓住难得的时代机遇来打造汽车大产业。
看到上汽兼并了双龙汽车,估计不会再有所动作,因此凤凰财团在长三角找到了新整合的南汽集团。
真是一想睡觉就有人递来了枕头,南汽刚收归地方管理提出要大搞汽车产业,就有英国人找上门想出售罗孚汽车。
“要抓住时代机遇,集中全省资源,尽快把南汽搞成跟三大汽车集团一样的大企业!”
苏吴省主要领导对南汽的发展做出如此批示。
南汽对罗孚汽车的出售非常感兴趣,如果能兼并罗孚,利用罗孚汽车的资源来打造南汽自主品牌,那将少走许多路能一举翻身。上汽兼并双龙,获得了国家级领导的赞赏,南汽如果成功收购罗孚的话,又将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一大壮举。
在南汽把希望收购罗孚议案一路上报之时,得到了全省上下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
但15亿英镑还是太贵了,就算51%控股权也要百亿人民币巨资,这是南汽乃至苏吴省都无法拿出巨额费用。政府财政资金都有预算,几个亿省里还可能帮忙解决,但是过百亿资金省财政无法拿出来。
南汽发展那么多年,没赶上轿车红利,又刚从中央划拨到地方,企业账户里也没有钱。满打满算,南汽只能靠借贷拿出不到20亿的资金,这笔钱不够收购罗孚汽车。
在这样背景下,南汽联络上了上汽集团。上汽是全国最挣钱的汽车公司,虽然收购双龙花费了40亿人民币,但上汽可动用的资金还是以百亿计算。南汽希望联合上汽一起收购罗孚汽车,将来各取所需,利用先进的罗孚汽车技术来发展自主汽车品牌。
双龙汽车优势在于SUV,而罗孚却擅长轿车领域,如果真能把罗孚吃下,那么上汽也会形成SUV、轿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不过对英国人的出价,上汽也觉得太过昂贵,但还是表露对和南汽联合收购罗孚的兴趣。
只不过在和南汽合作方面,上汽又有自己的想法。
南汽希望双方平等联合并购罗孚后,能把罗孚发动机拿到中国生产,将来向上汽和南汽一同供货。至于罗孚和MG两大品牌,以及剩余的三大轿车平台,南汽希望和上汽友好瓜分使用。
但是上汽却希望能由自己来主导整个罗孚的收购,将来一旦收购的话,希望能够掌握罗孚的控股权。将来的资产分配,也应该优先考虑上汽的需求而定。
对比上汽提出的诸多附带要求,凤凰财团想把罗孚出售给没有过多要求的南汽,但南汽没有那么多钱又要拉上另一家中国企业上汽来联合收购,这让罗孚汽车的出售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
“海外并购还得学习通用并购大宇的做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交学费难以成长。”
有媒体对国内汽车企业走出去并购如此评论道。
第六十九章 H3上市
期盼已久主打“烽火长城”元素的第三代华夏之光终于上市,该款车型打出颠覆中国微车市场的大微面概念,力求继续引领国内市场潮流保持销量霸主地位。
乘坐空间更大、装载货物更多、通过性更强悍,全新一代华夏之光采用了偏向轿车内饰设计,让大微面不仅仅只是工具车,还得是一辆体面的家用车。
4。48——6。48万,第三代华夏之光五座、七座款同步上市,跟上一代相比配置更加丰富,但售价基本保持不变。
至于第二代华夏之光小微面,并未直接停产,而是经过小改款融入“烽火长城”设计后继续生产。不过价格下滑到2。98——4。68万,力争最大限度覆盖整个微车市场。
另外,相配套的微货华夏荣光也换代同步上市。现在微货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但还是有一定需求,华夏汽车将继续提供此产品给消费者。
由于大部分零部件都通用,所以微面和微货都能极大降低生产成本。市场就在哪里,你不占的话别人就会填上,为了保持领导者地位,必须不给竞争对手插足的空间。
更可贵的是第三代华夏之光采用了国际正规的开发流程,整车经过了十万公里路试后才上市。无论是驾驶感受,还是车辆耐用性,都比前一代得到极大的提升。
“全新一代的华夏之光是从中国消费者角度出发诞生的产品,它是专门为广大国人奔小康生活打造的利器。既能在城市中散步穿行,也可以在广大农村天地中奔驰。
为中国人打造中国车,是我们持之以恒的梦想。在接下来,我们将针对在市场调研中发现的新机会,展开下一款车型的开发。如果说华夏之光是奔小康的利器,那么下一款车就是广大老百姓进入小康生活之后想要的升级产品。”
主设计师马晓飞从未获得如此巨大的舞台,他一个人曝光在全国媒体下展示自己团队设计出来的H3华夏之光产品,他对着台下观众侃侃而谈道。
尽管今天是第三代华夏之光的正式上市仪式,但实际上这款大微面已经在海州市试点上市了一个多月。承诺售价不会高于上一代,这款车在海州尤其是虎山获得了热捧,许多工厂小老板都毫不犹豫下了定单。
亲自到华夏汽车经销店跟买车的顾客沟通,马晓飞得以知晓市场一线的情况。
就在这样的沟通中,马晓飞心中又冒出新的一款概念车型。这款车型要比华夏之光要高一个档次,适合创业富裕起来的人群使用。他们对车的要求是继续能送货,但要更体面一些,而且价格不能过高。
这不就是群众实现了小康后,对生活有了更高要求,需要一款可以在富裕起来后开的大车嘛。
在大微面和轻客之中,还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华夏之光被嫌弃不够体面太小,而轻客面包车配置简陋又太大,需要一款“7座、大空间、像轿车一样乘坐舒适、还能继续达到载人和载货的需求”的新车型。
听上去很像MPV车型,国内现在GL8、奥德赛占据高端市场,瑞风、普力马据守中端领域,但是在10万以下市场处于一片空白。
目标人群的消费能力规定了,这个华夏汽车内部命名的M1项目,售价应该控制在6—8万之间。
“华夏之光的热销说明我们必须跟着市场需求而走,过几年这批现在购买华夏之光的人将来会有新需求,我们必须现在做好准备在将来为他们提供升级产品。
在中国,可以说论控制成本,没有人比我们做得更好。因此,对M1项目中既矛盾又统一的需求和价格关系,我们可以取得平衡点。”
马晓飞为新项目向韩皓汇报时如此说道。
翻看着样本高达5000人得出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许多小老板渴望一款新产品来达到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