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家女厨神-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了秦氏跟云叶,大家都笑着打招呼。

秦氏和云大都是很善良的人,从不会跟邻居打嘴磕牙瞎搅和的;云叶以前也是个温顺好脾气的姑娘,大家对云大家印象都很好。

现在,云家又是村里的富户,众人羡慕的有、佩服的有、过来巴结的也有。

拉着秦氏跟云叶,这个夸长相、那个赞衣服,一路秦氏都高兴得很,腰板也挺得直直的。

云叶两手挎着秦氏的胳膊,娘俩儿亲亲蜜蜜,两人身上的衣裳新崭崭、头上的首饰银灿灿,羡煞全村的人!

出了村,没人处,秦氏拍拍云叶的手,道:“刚才你张婶子给你提了户人家,我听着挺好。”

云叶不说话,淡淡地看着村外地里的风景,脑子里却满是宁寒或笑或恼或愧的俊脸了。

这男人,又好久没有音讯了。

秦氏说完了,见云叶不吭声,胳膊肘捣捣云叶,问:“叶子,你听着怎么样?”

其实云叶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听秦氏问,便想着索性跟娘说开了,省得她老是催着、急着自己找婆家这事儿。

云叶略一思忖,道:“娘,我现在还不想说亲。”

秦氏嗔道:“你都十九了!”

云叶道:“咱们家刚起来,弟妹们都还小。家里刚刚过上好日子,若我走了,家里的生意便少了个顶梁柱。云争还没有学出来,一个人恐怕顶不住。”

“我若是嫁给一家通情达理的,还能照顾娘家。若是个浑人,说不得给两家找气生。到时候,逼着我在婆家也干这生意,云家便难了。”

“我走了,云争便要娶亲,若媳妇贤惠或者云争辖制得住,你和妹妹们还有好日子过。若是娶个霸道的,家里的大权都掌着,只怕你们还要受她的气。”

见秦氏点头,云叶道:“娘,我是这么想的。云争、小翠和金娥年纪还小,婚事不急,好好挑挑,一定要找踏实能干、性子和顺的才好。”

“趁着这几年功夫,我们辛苦些,多挣些家业。我再好好教教她们,到时候家里有钱,你和云争腰杆子也硬!小翠和金娥日后出门子,家里的陪嫁多多的、她们自己也会个手艺,到婆家也不受气。”

秦氏的眼睛便有些红,“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只是苦了你!家里的弟妹重要,你的婚事也耽搁不得。”

云叶摇头,笑道:“娘,你忘了,连第一楼丁老板都想娶我呢!所以说,我的婚事你不用担心,会有好姻缘的!我保证,二十五岁之前嫁出去!哈哈!”

不到二十就嫁出去,哪里还有自在的日子哦!拖一天是一天吧!

秦氏又笑又气,“二十五?你把你娘我急死算啦!”

云叶却笑着转移了话题:“娘,家里的菜地也太远了!”

秦氏只得打消了心思,想着什么时候有空了,便回绝了虎子娘给提的这家。

两人出了村,又走了一会儿才到菜地,远远地便看见老吴父子正在挑水浇菜。

涂师傅鱼塘没事,也蹲在地上给菜地拔草。

云叶知道庄户人朴实,手边儿有活儿,很难偷懒的。这一点儿,云叶是最喜欢的。

俗话说“人勤地不懒”,跟现代社会里在单位磨洋工、到月领工资是完全不同的!如张一那般好吃懒做的乡下人,极少。

吴氏父子眉眼普通,身材都长得高大,因为常年在地里风吹日晒,都是两手粗燥、脸色黧黑。

此时,鞋子、裤脚都是泥水,看来已经干了不短的时间。

菜地浇水一般都在傍晚或者上午,太阳毒辣之前,浇水要结束的。再说,人也凉快不是。

所以,父子两人早早地就开始干了。

等云叶娘俩儿过来的时候,大半已经浇好水了。

“夫人!大小姐!”涂师傅就在地头儿,见两人来了,忙过来招呼。

“这菜长得挺快!”秦氏笑呵呵地道:“几天没来,就可以搭架了。”

涂师傅笑道:“可不是,这爷俩儿刚才还说,去哪里找些树枝来。”

云叶看了看,虽然只有一亩地的菜需要搭架子,但是也需要不少树枝,功夫也要费不少呢。

老吴放下水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过来,“夫人、大小姐。”

“吴师傅辛苦了!”云叶指着不远处的秧苗,问:“黄瓜和豆角什么时候开始搭架子?”

“咱家地多,现在就得开始搭呢!搭着搭着就到时候了。”吴师傅擦擦脸上的汗,指着不远处,道:“先搭豆角架,它长得快。黄瓜倒可以先等等,现在不过尺把长,还不急。”

“南边地头儿我还种了几颗丝瓜,爬得也快。那边还有一分地的梅豆,倒也可以缓缓。”

秦氏看了看附近的树,道:“去北边儿小树林砍树枝吧。”

现代搭架子都是钢筋、铁架子,这里还得用最原始的。不过,也有好处,成本低。

只是,树枝长短、粗细不等,柔韧度倒是有了,可惜不怎么直。

云叶也看看路边的树,却皱眉:“树枝不好,要是有竹竿就好了。”

秦氏眼睛一亮,“集市上有卖的!”

前一段盖房子,秦氏跟虎子娘逢会赶集,见过有卖成捆细竹竿的!

春季小竹竿长出来,多的便被砍掉出售,正好搭架子!

“多多买了来,搭一地结结实实的架子,可以一年到头儿使用。冬天在上面盖上草毡子,蔬菜便可过冬。”

那么,反季节蔬菜也就有了!

吴师傅眼睛一亮,“大小姐说的极是!我们菜农最愁的就是冬季,地里光秃秃的,人闲得发慌,家里也没有进项。若是冬季也有菜可种,那可真是太好了!”

云叶道:“今儿个是十五,娘,附近村子有逢会的吗?”

秦氏略一想,喜道:“有!”

云叶看看头顶的太阳,道:“这会子去了,还来得及。吴师傅,别浇了,你们上午去赶会买竹竿吧。回屋换换衣服鞋子,我们先回家准备马车。”

说干就干,吴氏父子回屋换了衣服,随后赶到云家。云争已经备好马车,三人一起赶会去了。

到了下午,果然用马车拉回来十几捆粗细、长短一样竹竿来。

云叶过来看看,竹竿都有男人拇指粗细,虽不理想,也凑合用了。

地多,这些当然不够用,云争留了钱,第二天吴氏父子两人又去别处赶会买了好些。

因为家里的马车进了城,父子两人便让卖竹竿的用架子车给送了来。说好了,以后若有需要,还去那家买。

还买了不少细麻绳,用来捆扎。

父子两人加上涂师傅,三人开始在地里忙活。

☆、199 再议添人

吴氏父子是行家,涂师傅便打个下手,帮忙扶个竹竿、递个麻绳什么的,三人说说笑笑,倒也十分开心。

中午涂婶子做好了饭,喊三人一起回家吃饭。午饭后略歇,下午一直干到晚上看不见。

没几天,地里便好似长出了一片小树林一般,煞是好看!

再加上水肥跟得上、杂草锄得勤,云叶家的黄瓜、豆角、丝瓜都爬架老高了,其他家的菜才长出几片叶子来!

村里人都羡慕不已,有些家里菜地侍弄不好的,便过来取经。吴师傅毫不吝啬,一一指点。

当然了,因为家里开了酸菜鱼的馆子,酸菜自然是第一重要。所以,地里种了几亩芥菜。

芥菜分为春播、夏播、秋播,以秋播的产量最高。

吴师傅来了,时间上是夏播。这菜集市上卖得也很多,所以不稀罕。但是因为用量大,自己家里也要储存些才好。

家里酸菜下得很快,臭豆腐也是,一般十天半月的,便要大规模地腌制一次。

家里的女人都上手,洗得洗、切得切、揉得揉,还算挺快的。

夏日光照足,加上水供应得上,菜地里很快便一片绿油油了。

而池塘里的鱼,大家却看不见。

其实,鱼塘下手比蔬菜还早些。春季涂师傅一到,便开始池塘修整、清淤。完成后,往塘里放鱼苗的时候,村里好些人来看稀罕。

此时,几个月过去了,心情倒淡了。

池塘里水波摇荡、荷叶随风摇摆,水鸟飞来,喳喳两声捉个飞虫便飞走了。虽有鱼跳出来翻个水花,看着也不过巴掌大!

大家都暗暗嘀咕:“这破水塘真能养出大鱼来?”

特别是张二两口子,心情时好时坏。

一时想着,“养出鱼来,自己家的池塘岂不是卖亏了?最好再跟云家要些钱。”

一时又想着,“若养不出鱼来,云家会不会把池塘退回来、把钱再要回去?”

两口子在家坐卧不安的,平日倒比别人过来的次数更多!

其实,张二两口子纯属小人心思。

有涂师傅这个养鱼专家在,这么小的池塘简直有些大材小用了呢,岂会养不出鱼来?

就算这个品种不行,还可以换别的品种。养鱼不成,种莲藕也不会闲着呀!现在池塘里荷叶田田,颇有一番景致了。

北方的池塘里多养些草鱼、花鲢,这两种鱼肉厚刺少,正是做酸菜鱼的最佳选择。

当然了,黑鱼也非常好。营养高、繁殖力极强。

但是,黑鱼生性凶猛,往往会吃光池塘里的其他鱼类,所以,不好跟其他鱼类混养的。

云叶这才算了。

现在这池塘里养着的,就是北方最普通的淡水鱼,草鱼和鲢鱼。

投放的鱼苗不过一两、二两,夏天过去,也不过长到一两斤罢了。去鳞破腹后不过一斤左右,做出一盆菜有些少了。

现在是夏季,市场上河鱼供应充足,不愁货源。

所以,云叶打算到了冬季,鱼长到三四斤了,河鱼也不好捉了,再往外出鱼!

养鱼见效是慢些,不如蔬菜。

涂师傅也是个勤快人,除了看管好自己的池塘,闲了便帮吴氏父子种菜。

有时候没事还去河里捞鱼。自己做了个大网,因为没有船,进不到深水处,只是在河边儿网鱼。

大点儿的炖菜下饭,小鱼小虾便投放到池塘里,做了鱼饲料,池塘里的鱼长得很快。

外人不知道,涂师傅自己心中有数,池塘里的鱼不会耽误冬季馆子的生意。

夏季一到,凉皮的生意又开始红火,于是,家里又开始做凉皮卖!

因为云叶她们回家比较晚,搓面筋的工作就交给了涂婶子。她本就会,再说,这个技巧性也不大,教了几个晚上,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

第二天一大早,全家一起动手,再一张一张地做出凉皮来,带到城里去。

因为自家有了馆子,做汤品方便多了。黄瓜皮茶和薏米冬瓜茶同时上,食客们愿意点哪个便盛哪个!

经过去年云家的推广,永安城里的人,对于凉皮已经十分熟悉和欢迎了。

摊子上每天食客络绎不绝,做得少了,便不够卖!做得太多,摆摊子的时间长,人又太辛苦。

因为,下午大家还要帮着馆子里干活儿,洗刷中午撤下来的碗筷、处理加工晚上要用的食材等等。

地里的菜已经开始收了,吴氏父子加上涂师傅,因为地多、馆子里天天要用菜,三个人也忙得不轻。

涂婶子专管家里打扫、洗涮、卤鸡蛋、晚上搓面筋,里里外外一个人。

上午全家到了馆子,便开始处理猪下水、鸭头鸭脖、中午要用的食材。

田管事现在吃住都在馆子里,几乎不回家了,也忙得很,工作时间很长。

一大早的便要开门接货,过来送鱼的、送猪下水的,半上午还有过来送鸭头什么的,隔几天还有送米面、柴火、油盐酱醋的人过来。

都得一家一户的清点、记数、结账、查验、归置等等。

一直忙到晚上店里打烊,大家都走了,他得负责打扫、清理、检查……一整天都不得歇息。

云叶为了节省时间,合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