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施蛰存作品选-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九七八年,我用全力来写这部书稿,到年底,写成了五十篇。关于唐诗,过去也曾写了一些文字,但都是课堂教学用的讲稿。我早知道,我只会写讲稿,因此,书名就标明“串讲”。五十篇写成,自己读一遍,果然,讲稿气味很浓。我感到有点扫兴。另一方面,五十篇只写到中唐诗人,似乎本书还没有全。于是,一边修改成稿,一边继续写下去,一九七九年,只写了十多篇。
  两年的写作,我对唐诗的认识有了转变。我才知道唐诗也该用研究方法去鉴赏。过去,包括我自己,只是就诗讲诗,从诗的文学本身去理解和鉴赏,因而往往容易误解。
  一个词语,每一位诗人有他特定的用法;一个典故,每一位诗人有他自己的取义。每一首诗,宋元以来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如果不参考这些资料,单凭主观认识去讲诗,很可能自以为是,而实在是错的。
  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二年,杂务太多,又出门旅游,开会,只能抽暇修改了一些旧稿,新写的只有二三篇,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写下去了。一九八三年,生了一场破腹开腔的大病,在医院里住了十八个月,居然不死。一九八四年九月,出院回家,身已残废,行走不便,只能终日坐着。这就给我以安心写文章过日子的条件。我立即继续写下去,到一九八五年六月,写满了一百篇,总算大功告成,放下了一个重负,履行了对出版社的诺言,虽然已愆期交货。
  现在看来,这部书比较的像是一种新型的诗话,因此,改名为《唐诗百话》。我曾有一百首欣赏碑版文物的绝句,名为《金石百咏》,一九七九年在香港《大公报》发表。
  又选定了一百块书法佳妙的唐碑,加以叙说,名为《唐碑百逊,从一九八一年起在香港的《书谱》双月刊发表。现在加上这本《唐诗百话》,可以说是我在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了自己的“三百方针”。遗憾的是,我已退休,没有表格需要填写了。
  《解放日报·读书》专刊的记者来访,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唐诗百话》。我就把我的情况汇报如上,响应巴金同志号召,句句是“真话”。
  一九八八年二月六日 
  
 
 本书由免费制作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
 
 
  
读杨绛《洗澡》 
  在两个35℃大热天,看完了杨绛的《洗澡》。有些随看随生的意见,想写下来,做个《读书笔记》,或曰《备忘录》,也不知该如何写法。生来不会写书评,我这些意见也不是评论这本书,只好一条一条的记下来,算是我看过这本书的记录。
  我已有好几年没有看完一整本创作小说了。常常是,抓起一本小说,看不到二三十页,就碰到了“不辞而别”、“羞羞答答”、“尽力而为”这一类似通非通的成语或滥调,我就把书丢下了。这本《洗澡》,自始至终,没有迫使我丢下,作者毕竟是钱钟书夫人,自是语文高手。说来也可笑,语文纯洁,本来是读者对作者,或作者自己对他的作品的最低要求。但在近十年来,却已成为最高要求,在一群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中,要找一本像《洗澡》那样语文流利纯洁的作品恐怕很不容易了。
  《洗澡》给我的印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精神表现在全书的对话中。一部小说中的对话部分,不是为故事展开服务,就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一部《红楼梦》中的许多对话,绝大部分都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的。没有这许多对话,就没有一部《红楼梦》了。《洗澡》的作者,运用对话,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都在对话中表现出来,一段也不能删掉。我看当今青年作家的小说,一大段一大段的对话,既不补助故事的发展,又不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大多是喋喋不休的日常生活的流水帐。整段删去,也不会使故事有所缺损。由于欣赏《洗澡》中的对话,不禁想起我看过的青年作家作品中的那些不起作用的对话,我希望我们的青年作家要更多的注意作品中对话的作用和意义。
  《儒林外史》的精神,不用解释,因为《洗澡》中的人物,也都是“儒林”中人。
  不过最好的一段,许彦成、杜丽琳和姚宓的三角故事,都是吴敬梓写不出来的。这个三角关系,写得非常高雅,对现代青年会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不过我又怀疑这是不是作者的理想主义?是不是可以说,还有“发乎情,止于礼义”的儒家伦理观念?
  《洗澡》全书分三部分,第三部分是主体,第一、三部分是为第三部分作铺垫的。
  可是,我觉得第三部分写得太简了,特别是第一章,像一块压缩饼干,水份都挤干了。
  连许彦成的检讨也只有三行文字表过,这使我大出意外。
  此外,还有几个疑点:
  一、我记得“思想改造”是在一九五二年,“三反”是在一九五三年,本书作者说“思想改造”是“三反”运动中的事,恐怕错了。
  二、作者说:许彦成和杜丽琳同在上海一个教会大学读外文系。据我所知,上海的教会大学没有外文系。
  三、第六十八页出现了一个“现当代组”。“现当代”这个名词,一九七八年以后才产生。
  四、第一三七页说:装书的纸箱,可以“叠扁了放在角落里”。这种纸箱,一九五二年还没有。
  五、第一九七页,许彦成的母亲得了“胃癌”。在一九五二年,还没有“胃癌”这个词,只有“胃溃疡”、“胃出血”。
  六、第二七三页,出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在一九五八年反右时才流行,一九五二年还没有。
  一九八九年十月七日 
  
 
 本书由免费制作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
 
 
  
关于“竹枝词” 
  在八月五日《解放日报》的《朝花》副刊上读到陈诏同志为《上海竹枝词》呼吁出版的文章,感到有些郁闷。现在做文史研究工作的人不算少,有些人做专题研究,有些人做文献编纂,同样都是有效益的文化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成果,绝大部分都无法出版问世。这一现象,在最近四五年来,日益明显突出。难道真是经济改革愈成功,文化水平愈低落吗?
  川沙的顾炳权同志,我认识他已十多年了。最初,他在业余时间,对词学有兴趣。
  他埋头苦干了几年,编了一部《词律补遗》。这是补万红友《词律》中所收词调名之遗。
  他把两厚册油印原稿送来给我看,希望我帮助他介绍出版。我佩服他收罗之广,考核之精,但是,我对他说:“这部书没有出版的希望,因为它没有实用价值。即使对研究词学的极少数人,它也只是偶尔提供检索的一部备而不用的书。目前的出版家,决不愿意承担出版。”
  顾炳权同志把原稿藏起,转移兴趣,忽然对竹枝词热心起来了。他在编《川沙县志》,利用搜集本县文献的机会,很容易收集到川沙竹枝词。他来问我:“这个工作有没有意义?”
  我立刻告诉他:“我也经常注意各地的竹枝词,说得低一点,这是一种很有趣味的风土诗,说得高一点,这是民俗学(或称谣俗学)的好资料。”我还告诉他,三十年代上海通志馆曾有意收集过上海竹枝词,这些竹枝词大多数记录了上海开埠时的社会琐事,对今天研究上海社会史的学人来说,极有参考价值。顾炳权同志得到我的鼓励,又扩大范围,进行收集大上海的竹枝词。去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上海滩与上海人丛书》,其中就有上海竹枝词三种。这是又一次鼓励顾炳权同志。
  北京有一位目录版本学家雷梦水,曾从历代诗集中抄出各种竹枝词,得数千首,我曾见到一份目录。另外有一位丘良任同志,曾任安徽大学教授,退休后住在北京。他经常在北京图书馆看书,抄录得竹枝词一千多种,二万多首。顾炳权同志到北京去开会,结识了这两位同道,于是他们互通声气,互相获得鼓励。今年春间,由于顾炳权同志的介绍,丘良任同志寄我一份《竹枝三百咏》,这是他选出三百种较重要的竹枝词,每种各系一诗,后有注解,差不多是三百种竹枝词的提要。我看过之后,不禁感慨。我国有不少学者,各自在默默无闻地做各种自己喜爱的文化工作。辛劳十多年,力不竭,志不衰,而他们的成果却很难公开发表。这些稿本,将来恐怕都不免于毁亡,岂不是一种文化损失?
  顾炳权同志所收集的仅限于上海竹枝词。雷梦水同志收集的仅限于诗集中的零碎竹枝词。丘良任同志收集的面最广,重要的是一百首、二百首的组诗,多半是单行本,其次是诗集、笔记、方志中的零星篇什。我以为,丘良任同志的收集成果,更应当呼吁抢救。
  竹枝词起源于中唐诗人刘禹锡。他那十多首竹枝词,还只是民歌风格的诗,还没有浓厚的民俗学意义。宋元以后,出现了各种地方性竹枝词,往往是数十首到一、二百首的大规模组诗。每首诗后附有注释,记录了各地山川、名胜、风俗人情,以至方言、俚语。这一类的竹枝词,已不是以诗为主,而是以注为主了。这些注文,就是民俗学的好资料。
  我想建议诸位竹枝词的收集家,把众多的竹枝词筛选一下。首先淘汰一批只有诗,没有注文的。再在有注文的作品中选取其有民俗学资料价值的,这样就可以减少数量,撷取精华。然后分省编录,由各省志书编辑室分别承担印行,这就省力省事,可以收到保存文献的效果。
  一九九○年九月九日 
  
 
 本书由免费制作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
 
 
  
批《兰亭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尽管它来历不明,聚讼纷纭,至少在唐朝以后,总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不过,这一名篇,还是靠唐太宗李世民的吹捧,在书法界中站住了脚,在文章家的观感里,它似乎还没有获得认可。许梿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评注读本》都不选此文,可知这两位六朝文专家,都不考虑这篇文章。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也不收此文。可知这篇文章在近代的盛行,作为古文读物,还是姚惜抱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氏昆仲的《古文观止》给它提拔起来的。
  我在中学时,国文教师已经给我讲过这篇文章,可惜我早已记不起老师如何讲法。
  自己当国文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