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施蛰存作品选-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奥维德出生的那一年,罗马爆发了内战。久欠粮饷的饥饿士兵起来暴动,杀死了两位元老,因此引起了统治阶层的政治斗争。内战延续了十年之久,成为罗马史上灾祸最残酷的年代。
  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奥维德没有受到政治、社会动乱的影响。在十二岁的那年,他和他的比他大一岁的哥哥一起到罗马和雅典去求学。四五年之后,兄弟二人都通过了文法学的考试。十七岁,学成了修辞学,这是罗马青少年教育的最后历程。当时最负盛名的两位学者,亚雷利乌思·傅思古思(ArelliusFuscus)和包尔修·拉脱洛(PorciusLatro),都是奥维德的业师。
  按照罗马制度,一个青年人在完成正规教育以后,必须服兵役一年,然后可以担任政府公职。但是奥维德没有入伍,他和另一位青年诗人一起去作了一次“壮游”,这是对霸气书库较高的青年的特许,可以游学来代替服兵役。他在希腊、西西里岛等处漫游了三年,得到许多浪漫的遭遇和见闻,后来都成为他的诗料。
  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已经病故;这使他不得不找一个正式工作以维护家声。最初,他当了警官之类的差使,他感到不乐意,辞职不干。接着去当了一阵子法官,也不乐意,又不干了。于是向家里宣称,他决定到首都去做作家。这使他的父亲很不愉快,但是还容忍着,希望他去成为一个散文家,将来可以当修辞学、逻辑学教授。可是奥维德却宣称自己要做一个诗人。他父亲大不高兴,训斥了他一顿,还说:“你即使成为荷马,也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鬼。”
  为了获得一个青年诗人显然需要的社交生活和醇酒妇人的享乐,他来到首都罗马。
  运用他的美丽的辞藻和热烈的情感,他写了许多诗篇,呈献给各阶层的美貌女人,从名门闺秀、公主贵妇到歌伶名妓。要不了多久,他的声名鹊起,罗马城中所有的女人都对他张臂欢迎。于是他先后写出了《情诗集》、《神与巨人的战斗》、《女杰传》、《妇女美容剂》和《变形记》(有中文译本)等名篇,极为当时罗马士女所喜爱,因为这正是罗马的颓废时间,在酣歌恒舞、醇酒妇人的各级社会中,奥维德的诗是投其所好的。
  当时的罗马社会,正是新旧思潮矛盾尖锐的时期。旧派的清教徒要维护传统的道德、伦理、节俭的生活方式,得到家长、宗教和官方同意的婚姻关系,但新一代的青年却突破一切传统,要求生活的自由,恋爱的自由,以享乐为人生的目的。当时执政者奥古斯妥(Augustus)的家庭,就是新旧两派斗争的中心。奥古斯妥的妻子李薇亚(Livia)是严肃的保守派,她生活朴素俭约,重视传统道德,据说她穿的是自己织的羊毛衣。另一方面,奥古斯妥的女儿,执政官兼舰队统帅亚格列巴(A-grippa)的妻子茹丽亚(Julia),是一个放诞不羁的新派女人。她爱好诗酒乐舞,左右簇拥着一群才情浪漫的青年男女。据说她穿的是从东方运来的丝绸,轻绡雾縠,有人指摘她和裸体没有什么不同。
  李薇亚的支持者有她的和前夫所生的儿子谛贝里乌思(Tiberius)和一批元老,还有些著名文人,如诗人弗拉古思(Flacomus)和史学家李维(Livius)。这个集团,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却不校茹丽亚手下有广大的青年群众,包括诗人奥维德。他们奉她为盟主,托庇于她的权势,在罗马城恣肆地过着享乐生活。奥古斯妥在李薇亚和茹丽亚之间,依违不定,因为他自己对保守和革新,还是想不定,该怎么办。
  但是,由于李薇亚和谛贝里乌思的坚持,要采取措施,整顿风化,奥古斯妥于公元前十八年颁布了几项法令,有《婚姻法》、《惩治淫乱法》等总称为《茹丽亚法令》,这是对茹丽亚集团的警告。这些法令维护旧式婚姻的伦理基础,女儿和人私通,家长可以当场把奸夫淫妇处死。丈夫也可以处死有外遇的妻子。妻子不生儿子,可以离弃。不承认自由恋爱而未经家长同意的婚约。纵容或教唆他人有淫乱行为,与犯淫乱者同罪。
  这样,在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中,布下了重重荆棘和罗网。史学家费莱洛(Ferrero)在《罗马兴衰史》中慨叹道:“从此,在爱神阿弗洛第特的领域中,建立了恐怖统治。”
  公元前十二年,茹丽亚的丈夫亚格列巴病故,李薇亚说服奥古斯妥把茹丽亚嫁给自己的儿子谛贝里乌思。茹丽亚的浪漫行为暂时收敛了一下,但社会风气并未好转,青年人的奢侈享乐,稍为隐蔽而已。即使如此,也不长久,一二年间,茹丽亚故态复萌,放诞如故,恢复了一切豪奢的风流生活。公元前六年,谛贝里乌思获任五年期的护民官,但他无力驾驭茹丽亚,又看不惯罗马社会的糜烂生活,一怒之下,取得奥古斯妥的允许,住到罗特岛(Rodes)上去隐居了。
  在谛贝里乌思退隐之后四年,即公元前二年,奥维德写出了《爱的艺术》。显然,这是对《茹丽亚法令》的公开对抗,但当时还没有被重视,虽然茹丽亚给他以肯定的赞赏。不久以后,茹丽亚手下有一个自由民费倍①,迷,受人教唆,揭发了茹丽亚许多荒淫行为,登时就掀起了一场大狱。按照自己颁布的法令,奥古斯妥必须把自己的女儿判处死刑,经过了一阵子的暴怒和痛苦,他终于免了茹丽亚的死刑,把她流放到一个名为般达塔利亚(Pandataria)的孤岛上。
  四年以后,谛贝里乌思回到罗马,由于茹丽亚和亚格利巴生的两个儿子都死了,谛贝里乌思成为奥古斯妥的首席亲信。从此,在他的支持下,那些保守的清教徒派的势力又抬头了。他们要对那些耽于声色的享乐派采取措施。茹丽亚的党羽,在茹丽亚倒台的时候,本来已大受打击,但他们不汲取教训,不久就结集在小茹丽亚左右。小茹丽亚是茹丽亚的长女,非常像她的母亲,也是一个放诞风流的女人。她新近嫁给一个大贵族爱米利乌思·保罗思,但还是行为不检。清教徒派又揭发了她的淫乱事件,于是又掀起了一场风化案子。结果是小茹丽亚和她的情人西拉奴思(Silanus)一起免死,流放到一个名为特莱梅罗的荒岛上。有几个和此案牵涉的人,也同时被判了流刑,其中就有诗人奥维德。据说小茹丽亚和西拉奴思在月神(lsis)祠中幽会的事,奥维德是参与秘密的。
  因此,奥维德的罪状有两条:一是参与淫乱行为,一是写作诲淫诗篇。从此,奥维德的著作全被禁止,公共图书馆的藏本也一律销毁。奥维德被流放到寒冷的地方,多瑙河口的一个小城托米(Tomi),公元十八年死在那里,年寿六十。在流放中,他写出《哀愁集》和《爱药》,以表示忏悔。
  ①解放了的奴隶,称为自由民。
  《爱的艺术》全书三卷,第一卷《如何获得爱情》,第二卷《如何保持爱情》,第三卷《女人的良友》。第一、二卷从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上对青年男女指导如何处理爱情问题,第三卷专为妇女说法,他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赞扬妇女的才智并不低于男子,鼓励妇女要更主动地对待爱情生活。这些观点,在当时,事实上是很民主,很进步的,如果不是为了书中有许多色欲的描写,歌颂纵欲的享乐,这三卷诗本来是严肃而纯正的,不至于被目为不道德的淫书。
  《爱的艺术》,因为曾经是禁书,故流传下来的古抄本很少。现在所存,仅牛津、巴黎、维也纳,各有一部。牛津本只有一卷,巴黎本三卷俱全,还附有《爱药》全篇。
  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近代译本,都从巴黎本译出。有些译本将淫秽的诗篇保存拉丁原文,不予译出,这样,只有能读拉丁文的学者才能读懂,大大地限制了读者群。有些译本,完全删掉了猥亵部分。
  这个中文译本是戴望舒从法文删净本译出的。一九三一年曾由上海水沫书店印行过,改名《爱经》,仅印一千册,流传不多。现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将予以新版重印,不仅因为它是罗马文学史上的名著,也为了它反映了罗马颓废时期的社会现实。至于诗篇本身,既删净了所谓不道德部分,便显出了其他的积极意义。
  附录几段欧洲学者对本书的评论,以代本文结束语:“《爱的艺术》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最不道德的诗,但并不是最伤风败俗的诗。我们可以怀疑它对读者是否有严重的害处。”(英国马凯尔)“《爱的艺术》是一本幽默的教育诗,辞藻和内容是非常淫艳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渊博的知识和精细的心理学。”(德国史学家杜菲尔和许华勃)“《爱的艺术》的第一特点是幽默,因为它寓严肃的教育意义于轻浮的内容中。……而且它把罗马人的社会生活忠实地记录下来。”(德国向茨)“奥维德非常讽刺地处理了他的题材。这部诗集完全是讽刺女人的。虽然不如茹汶那尔的《第六讽刺诗》的尖锐刻毒,效果却并不较校”(英国罗马文学史家渥文)“《变形记》和《爱的艺术》都是为高度想象力的天才作品,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
  正如《唐璜》是拜伦的最伟大的作品一样,《爱的艺术》是奥维德最伟大的作品。
  他运用韵律和辞藻的才能已达到了顶峰,他的观察力的生动、精细是无可比拟的。”
  (英国文评家麦考莱)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本书由免费制作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
 
 
  
我写《唐诗百话》 
  从一九三七年起,我中止了文学创作,一直生活在古典书城中。这是职业改变的结果,倒不是“江郎才颈,写不出东西来了。要说写作,我的主观愿望,宁可写小说,而不想写什么学究气的研究论文。我的古典文学知识,只够应付教学,谈不到研究,因而也从来不想写关于古典文学的文章。但是,经常会有一种苦闷。在大学里担任了十多年教学工作,每逢填写表格,在“有些什么著作”这一格中,我总感到无法填写。我的著作?只有五本小说集,两本散文集。这些都不是学术著作,填写上去未免给“教授”职称丢脸。一九五七年以后,幸而被剥夺了任何著作的出版权利,也不再要我填表格,这样混过了二十年,倒也心安理得。
  三中全会以后,精神上和生活上都获得第二次解放,表格也接着来了。还有人邀我去参加各种学会。这一下,我的苦闷也回潮了。怎么办?该写一本关于古典文学的小书出来充实充实表格了吧?于是,在一九七七年的一个冬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陈邦炎同志来找我,希望我提供一二种出版物。
  我才下决心写一本关于唐诗鉴赏的书。当时就拟定了书名《唐诗串讲》,约期一年交稿,让出版社列入一九七九年的出版书目。
  一九七八年,我用全力来写这部书稿,到年底,写成了五十篇。关于唐诗,过去也曾写了一些文字,但都是课堂教学用的讲稿。我早知道,我只会写讲稿,因此,书名就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