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隋暴君传奇-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广心头一松,道:“第三件事情则是关于乡兵。儿臣在并州见到乡兵众多,用得好能够保家卫国,但用不好亦不利于朝廷管制地方。因此,儿臣提请父皇,着力裁剪乡兵……”
    “此事朕早已想过,只是这乡兵均为地方豪强所有,眼下天下虽定,但南北边境均不平静,若是裁撤乡兵,牵涉极大,恐伤安定大局……”隋文帝缓缓说道。
第四十四章 四项请求(二)
    杨广听隋文帝语气,似乎有否定之意,赶紧道:“父皇,儿臣以为裁撤乡兵虽则难处颇多,但迟痛不如早痛,并州得父皇命为特区,儿臣愿以并州一地先行,率先裁撤乡兵,以为朝廷树立标榜!”
    隋文帝杨坚有些惊讶地转过头来,见杨广一脸毅然,心头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来。他对杨广从小便十分喜爱,主要是因为此儿十分乖巧稳重,从不逆父母之意,而且十分会亲近于人。当登基之后,为了巩固朝政,他将太子杨勇留在京城,将杨广等其他几个儿子放到并州、蜀州等地封王开府,心中尤其对杨广十分不舍。只是有政治上的需要,也只得放手。杨广放任晋王之后,继续保持深沉稳重的形象,王韶等辅佐臣子均有反映。
    但后来晋王上《平戎论》,提出了设立特区等想法,隋文帝杨坚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个儿子还颇有政治才能,性子似乎也有了些许的变化。如今杨广大破突厥阿波可汗,又不要赏赐,接连提了几个要求,为部下请功、成立并州近卫军、裁撤乡兵,却都是针对公事,并未为自己打算,而且侃侃而谈,见解独到,实在非常难得。比如眼前这裁撤乡兵一事,明明是件棘手之难题,很可能吃力不讨好,杨广竟能为朝廷着想,甘挑重担,这份心思亦是十分可嘉。
    隋文帝杨坚这些念头从脑中掠过,宽慰地赞赏道:“好!广儿既然有此决心,朕岂能瞻前顾后?就依你所言,只管在并州裁撤乡兵,若能顺利成事,朕再在大隋国境内全面推行!”
    “谢父皇!”杨广本来对此事亦只是有个想法,并未深入想过如何裁撤。他自然知道此事并不容易,只是既然想在并州做出一番成就,首要之事便要政令畅通,若各地豪强各自为政,只怕没几件事情能做得成。既然如此,干脆便向隋文帝杨坚提上一提,搞个名正言顺,真要碰到什么难事或出了什么问题,朝廷便不会怪责太多,可能还会有些支持。
    隋文帝杨坚笑道:“广儿说了三件事情,都是公事,虽然用心可嘉,却也有些无趣。朕看第四件事情也不用说了,朕赏赐你一些……”
    “其实儿臣的第四件事正是私事!”杨广赶紧说道,本已贵为晋王,要那些赏赐来做甚?隋文帝夫妇自己节俭,还要求子女也吃粗茶淡饭,那些华贵的东西根本无用。
    “哦?是件什么事儿?快说来听听!”隋文帝杨坚给杨广这么一说,倒引起了兴趣。
    晋王杨广正色道:“如今突厥未灭,江南亦有陈国割据,大隋国势日上,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汉时冠军侯有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儿臣……儿臣愿为大隋南征北战,成就一番事业,暂时还……还不想成家立室。”
    他虽然知道此事说来有些搞笑,但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想试一试能否有所改变。他已经是成年男子的心智,实在不愿意日后每日对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就算要亲近女色,亦不如找些身体成熟的女子,譬如……秋月,尽管那种关系纯粹属于生理上之需要。
    隋文帝杨坚不禁哑然失笑,他本以为杨广会提出什么要求,而且杨广刚开始几句话也让他深有同感,没想到后来一转,竟变成是提这么一个要求,当即哈哈大笑道:“广儿此言差矣。古人曰成家立业!要建功立业,必然要先成家立室!你既然说出这番话来,想必是先知道了吧!朕与你母后已为你选好了妃子,乃是梁国萧氏之女,性情委婉,知文识理,日后定能成为你建功立业之贤内助。今日你提了四件事,前三件都准了。只有这一件,朕不准!哈哈!”
    杨广闻言苦笑,不过他也知道此事不太可能出现变化,此时说来只是想作最后努力罢了。果然隋文帝就是这番说法,杨广便知趣地闭了口。
    太子杨勇倒是十分理解杨广,因为他的正妃元氏便是遵循父母之命所娶,整一个木头人似的,令他十分不喜。在他看来,这个老弟正在延续自家的悲剧,走上娶恶妻的老路,心里很是同情,便帮着说话道:“父皇,阿麽所说亦有些道理。成家立室之事,哪里需要这么快?等多几年也无妨!那个什么萧氏女,阿麽又未见过,若是不喜欢怎办?”他顿了一顿,忍不住又小声加了一句:“再说了,那个什么萧氏女亦是母后所选罢?既是母后所选,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妇!”
    这番话听得杨广有些愣然,他没想到太子杨勇竟然颇有几分自由婚配的想法,其中几个观点都令杨广十分赞同,不过太子杨勇最后几句话却将他的心态暴露无遗,听得杨广偷笑不已。
    隋文帝杨坚听得面色一沉,他自然知道杨勇是因为不喜欢元氏才这么说话,但当着杨广和长孙晟等人说出来,却是十分不妥,更何况他与独孤皇后本来就对此事有些看法,立即呵斥道:“勇儿休得胡说!这萧氏之女面容端秀,性子很好,迟些广儿见了定然会喜欢的!”
    他不愿在外臣面前多谈这些,便让长孙晟先行退下,这才续道:“这萧氏之女是朕亲自派使臣及相士到江陵挑选的,梁国萧岿几个女儿均与广儿命格不合,只有此女乃是大吉,而且朕与尔等母后均已见过,都十分满意。此事无需再说,便是这么定了。”
    杨勇和杨广都不敢再说什么。隋文帝杨坚又转向太子杨勇,和颜悦色地道:“勇儿近来亦用功了许多。上次上了个奏折关于兖州流民安置一事,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文,朕十分宽慰,已准奏并批转各大臣阅。今后还需多多努力,少些胡闹,多做些正事!”
第四十五章 太子议政
    太子杨勇满怀着兴奋离开了未央宫前殿,回到了东宫。平日他按例到朝中议事,总感觉十分烦闷,但这一日对他而言,却是收获良多,心情十分舒畅。
    他不仅在未央宫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二弟杨广,而且获得了隋文帝杨坚的嘉奖。其实他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吸纳了太子洗马李纲的意见,就兖州流民安置一事上了一道奏折——事实上,奏折亦是他人代拟。但就因为此事,隋文帝十分高兴,不仅欣然采纳奏折所言,将奏折批转诸大臣,而且适才还多方勉励,亲自下了一道圣旨,曰“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皆由太子参决之”。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已经进入了大隋的最核心的决策圈,意味着自己拥有了更大的权力!更令太子杨勇想不到的是,隋文帝杨坚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圣旨,令朝廷大臣兼领东宫官职,以兵部尚书苏孝慈兼太子右卫率,以左领军将军卢贳兼太子左遮子。
    隋文帝杨坚还委婉地问了一下太子杨勇,此次兖州一事哪个幕僚功劳较大。这令太子杨勇迟疑了一下。他当然知道父皇是想提拔此人,杨勇也很感激太子洗马李纲,但心中始终觉得此人有些死板,十分无趣,因此又想将东宫学士唐令则提出来。这两人究竟提哪一个好,太子杨勇一时决断不下,但他看到在旁边的晋王杨广之时,心中却突然做出了决定。
    那一刻太子杨勇心中只是一丝触动,想到这二弟大破突厥可汗所部,回京之后向父皇所要求的四件事情里面,竟有两件是帮属下请功,难道自己还不如他么?于是,太子杨勇不再犹豫,将太子洗马李纲的名字对隋文帝杨坚说了出来。
    当然,这么一件事情不足以让李纲立即升官。但隋文帝杨坚仍下旨赏赐太子洗马李纲黄金五十两,丝帛二十匹。这已让太子杨勇有足够的本钱向属下表明:凡是为自己尽心出力的,自己一定会让他得到回报。
    短短时间内得到如此多的收获,太子杨勇怎能不欣喜万分?更重要的是,旁边还有一个晋王杨广作为对照。晋王杨广率兵出塞,大破突厥阿波可汗所部,令突厥全面退兵。如此大功,父皇却也只是稍加赏赐,晋王所提四件事情,又都是一些小事、公事。对比之下,太子杨勇仅仅是一道奏折,却获得了如此看重。这让太子杨勇兴奋万分,他第一次感到,原来自己身为太子,要做出一些成就来竟是这般容易!
    从未央宫到东宫短短的路上,太子杨勇破天荒地对平日十分厌恶的军政诸事感兴趣起来,他甚至还期待着这一日快些过去,明日好早些上朝,好“参决军国政事”!
    太子杨勇自然不知道隋文帝杨坚心中所想。隋文帝杨坚派杨广以下四子各自镇守一方,掌握全国要害地区的军政要权,而由太子杨勇坐镇京师,参与各类核心事务之处理,这本来就是他既定之策略,是为了使大隋帝国得以巩固和延续的手段,正好比红花衬以绿叶。只是之前太子杨勇年级尚幼,生性又放犷,隋文帝一时不敢放心而已。
    此时晋王杨广在并州处理政事颇有法度,又率兵击破突厥,立下大功。这对大隋而言自然是好事,隋文帝杨坚亦十分高兴,但藩王声望太盛,却明显对太子不利,对大隋之稳定亦不利。刚好太子杨勇也显示出一些奋发有为之迹象,隋文帝杨坚干脆便大肆嘉奖太子,加重东宫官属的声望。很明显这是一种平衡之术。当然,隋文帝杨坚也十分希望通过如此,能够真正激发太子杨勇的潜力,使其逐步成长,最终才能放心地将万里河山交付其手。
    太子杨勇并没有朝这方面深思,回到东宫便着人找了众幕僚来议事。众幕僚颇感惊奇,因为太子杨勇甚少主动找他们聚在一起议事,就算有也大多是饮酒作乐。待得杨勇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众人也是兴高采烈,一片欢腾,毕竟都是东宫官属,太子的荣耀便是诸人的荣耀,太子权位日益增重,众人的前途亦日益光明。
    至于几位朝廷大臣过来兼任东宫官职,在座之人并不十分在意,因为那几个大臣虽然威望作用都不是在座之人所能比拟,但他们仅仅是兼任而已,真正日夜围绕着太子杨勇的,还是眼前这班人,并不存在争权夺利的关系,反倒是增加了结识朝中重臣的机会。
    倒是太子洗马李纲得了隋文帝杨坚的赏赐,颇令其他人眼热。此时士族力量仍十分强大,隋官大都是世家子弟,那一点点赏赐自然不放在眼里,但最重要的是,太子洗马李纲的名字得以上达天听,对今后仕途大有裨益。
    李纲难得见到太子杨勇主动召集幕僚议事,本就十分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更是非常感激。他原本对太子杨勇亲近小人颇有看法,此时看来,太子却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此次自己关于兖州流民安置的建议得以采纳,太子又主动帮自家向圣上请功,李纲感到自己一番努力并未白费,又觉得太子杨勇值得辅佐,感激之情充溢心头,但他并非善于表达之人,尤其对这种表中心之言辞,更觉得说不出口,只暗暗下决心,一定尽好本分,尽力辅佐太子成就一番功业,以报答知遇之恩。
    太子杨勇将好消息宣布完毕,这才讲起晋王之事,说道晋王大破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又向皇上提出四点要求,尤其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