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太尉开始张罗这件事,按照正规的程序和张家结亲,准备迎娶事宜。

    这件事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外传播开来,成为东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高强也成了一个笑柄,反正他的名声已经那样了,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爱咋咋地。

    与此同时,高俅吩咐陆谦尽快解决掉林冲。

    他心里明白,只有林冲死了,才是真正的免除后患。

第八章 超越时代的诗篇() 
很多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那两个押解林冲的官差回到了东京城,详细供述了一路的经过,他们不仅没有完成杀掉林冲的任务,还把林冲伺候的好好的。

    林冲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所救,后来又到了柴进的庄院内安歇,带着柴进的书信来到沧州城,在牢狱里的小日子过得还很不错。

    柴进是谁?

    江湖人称小旋风,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系子孙,赵家的江山就是从柴家手里抢过来的,当然也可以说成是柴家让给赵家的,反正这年头拳头大的就是硬道理,你不让也得让,否则就搞死你。

    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宋太祖赵匡胤赐予柴家丹书铁卷,这个就相当于免死金牌,只要你不造反,随便你贪污受贿,欺男霸女,为害一方。

    由此可见柴进的超然地位,有了柴进的引荐,林冲自然过得舒坦。

    他是舒坦了,却让高俅不舒坦了。

    陷害林冲这件事说到底是高俅一手推动的,在开封府的时候他没能如愿,是因为开封府当案孔目孙佛儿的阻挠,加上开封府滕府尹的关说,这才判了林冲充军发配,这个判决自然让高俅不爽。

    于是小狗腿陆谦和富安就亲自出马,朝着沧州而去。

    这件事情高强是知道的,他虽然不认为陆谦能够成功,却也没有阻止,他也想试试看能不能改变历史,就算是失败了,也只是死两个狗腿而已,就当是做个实验好了,做实验总会有牺牲品。

    他最近在忙着筹备婚事,其他的都好商量,只是婚期始终定不下来。

    为了以防夜长梦多,太尉府自然是想把婚期定在年前,而张家为了拖延时间则力争年后,彼此争执不断,互相扯皮。

    这件事在东京城成了一桩笑谈,众人都想看太尉府的笑话。

    就在此时,一张帖子送到了高强手中,是中秋诗会的邀请帖。

    中秋诗会是大宋文坛一年一度的盛事,在中秋之夜,汴河之畔,文人雅士云集,名妓美人齐聚,彼此唱和,风雅之极,也风/流之极。

    当今皇上也是个词人,对这种事情自然是大力支持。

    这个诗会和高强真没什么关系,顶多是去凑凑热闹,可谁让他如今也有个词人的身份,还写了一首轰动东京城的词作,那么接到邀请帖也在情理之中,他也曾怀疑是不是有幕后黑手,最大的可能便是那位名妓李师师了。

    反正我只是去凑热闹,你还能把我怎么着。

    怀着这样的心情,在中秋之夜,高强带着泼皮们来到汴河边,上了一艘画舫。

    此时汴河上画舫林立,画舫内皆是摩拳擦掌的文人士子,这是他们出人头地的大好机会,只要写的诗词被名妓传唱,得到词坛大家的赏识,那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从此仕途顺畅,兴许还能得到美人的青睐。

    这样的例子在每年的诗会上都有发生。

    在众多画舫中有两艘特别巨大,一艘由李师师坐镇,还有一艘在崔念奴的名下。

    两人在东京城的名气相当,都有不少热血粉,这次中秋诗会也是她们之间的一种较量,她们比的不仅是数量,还有质量。

    具体的比赛流程是这样的。

    由文人们写好诗词按照各人的喜好送到两位名妓所在的画舫上,画舫上有一批词坛大家把关,只有质量过硬的诗词才会被采纳,然后交由两位名妓传唱。

    谁的粉丝多那写出来的诗词数量必然就多,不过这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关键在于诗词的质量,若是谁能得到一首绝妙好词,便能压倒对方的风头,获得胜利。

    这考验着她们各自的人脉,平日里结交文士的档次等等。

    可见名妓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需要用心的经营,这牵扯到一个面子问题。

    高强在画舫内喝酒,身边有两个歌姬作陪,倒也悠闲自在。

    这种场合下画舫内都有歌姬作陪,所谓红袖添香,写诗词自然也需要灵感。

    这其中少不了想要搏出位的青/楼女子,她们陪伴在文人士子身旁,若是能有幸得到一首好词也就不枉此行了,就算比不上李师师和崔念奴,也能出出风头,聚些人气,为以后成为顶级名妓打打基础。

    这两个陪在高强身边的歌姬自然不是为了诗词,纯粹是为了赏钱。

    诗会还在如火如荼中进行,不时就有消息传出,某某某做出了一首好词,得到师师姑娘的青睐,某某某的诗句让念奴姑娘落泪,这种消息让其余士子激动不已,都觉得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或者赶紧再写一首,兴许就有机会扬名。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把心神放在诗会上,也有闲得无聊的。

    “这不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的高衙内么?”一个声音不高不低的响起。

    这声音带着一丝惊讶,一丝好奇,一丝鄙夷,既没有高声喧哗,还刚好被其他人听到,顺带点出了高强的衙内身份和曾经找人代笔的丑事,分寸拿捏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可见此人说话的艺术。

    周围的人听到之后都朝着高强的画舫看来,同样是惊讶好奇鄙夷。

    就是这个花花太岁,不仅无耻的偷窃他人词作,还想染指师师姑娘……

    低声交谈,窃窃私语,把高强的往事都掀了出来,传播开来。

    这是要被围观的节奏啊!

    高强没想到自己还有群嘲的技能,仇恨值拉的满满的,这帮文人明显是仇富仇官的心理,以往他还是普通人的时候也是如此。

    “不知衙内今晚可有新作问世,给此次诗会留下一段佳话。”有大胆的士子高声道。

    有人开头,其他人也跟着起哄,似乎能让这位花花太岁难堪是人生一大快事,自己便是那为民除害的侠客一般。

    这正是李师师邀请高强的目的,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惩恶锄奸。

    高强此时也大体明白了李师师的意思,却没办法报复,招惹不起啊!

    他记得的诗词不多,也不想再次出名招惹麻烦,他认真的想了想,倒是想出了一首完整的诗作,便提笔写了下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他写完后让手下交到李师师所在的画舫上,这件事就算是完了。

    这首诗被送到了画舫上,先要经过诗坛大家们的鉴赏,整体写的算是工整,却是文不对题,首先今晚是中秋之夜,最好以圆月或者亲情为题,其次这次诗会是在东京城举办,你写杭州做什么?

    就算最后点了一下汴州,也是不知所谓。

    几位大家看了署名,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位花花太岁找人代笔一事人尽皆知,这首诗怕也是如此,定然是诗人游览杭州时的即兴之作,却被高衙内拿来充数,实在是可笑之至。

    李师师看罢也摇了摇头,对高强极为无语,就连抄袭也抄的如此荒唐。

    这就是不同时代所带来的差距。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讽刺诗,相当有名,表达了作者对南宋小朝廷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愤慨和忧患。

    可此时放到北宋就失去了讽刺的味道,变成了一首单纯的游记类诗篇,毕竟金国才刚刚崛起,还没有打过来,大宋朝依旧繁华富饶,至少表面上看还是强大的。

    可见文学作品要依据时代背景才能有深刻的理解。

    几十年后,若是有人翻出这首诗作,定然会被高强的超强预言能力所震惊。

    所以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它所在的时代,否则必然会被时代所埋没。

第九章 大杀器() 
高强写的这首诗不可避免的被有心人传播了出去,迅速的在文士间蔓延,成了这次诗会的一桩笑谈。

    连抄诗都抄错的衙内。

    这或许会成为高强以后的新头衔,被李师师就这么摆了一道,他自然是不甘心,可想想李师师身后的皇帝,他又不得不强自忍耐下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此时诗会已经进入到尾声,两个名妓之间的较量也出了结果,无论是在诗词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李师师都获得了完胜,因为她这边有周邦彦助阵,今晚周邦彦共写了三首质量上乘的词作,一举压过了崔念奴。

    周邦彦是什么人物?

    在诗词的历史上,他被尊称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精通音律,是北宋末年最著名的词人之一,有“词家之冠”和“词中老杜”的称谓,可见其诗词的造诣之深,一时无两。

    何况崔念奴并不擅长歌唱,她的嗓音不如李师师婉转悠扬,她擅长的是舞蹈。

    这和人的性格也有关系,崔念奴的性子活泼,不像李师师那般沉稳,她的身体条件不错,穿上一袭红色衣裙,跳着节奏明快的舞蹈,带着一股妖异的异域风情,很能吸引男人的注目。

    正是因为她的这种特色,才能成为和李师师齐名的名妓。

    不过今晚对她来说是不幸的,那些读书人还是更喜欢李师师那种哀怨之美,比较符合他们传统的审美观,只有王公贵族或者浪荡子弟才喜欢猎奇,对她追捧。

    高强听着身边文人士子对李师师的连番赞美,觉得有些心烦,他要做点什么来小小的报复一下那个恶毒的女人。

    这是逼我使用大杀器么?

    他走入船舱,屏退身边的泼皮和歌姬,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是明代的杨慎所作,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可谓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高强之所以能记住这首词是因为这首词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不时的就能在电视里听到,听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作为他记得的为数不多的词作,还是这种一出现就能引起轰动的大杀器,他原本还想着在一个特定的场合震撼登场呢,可今晚实在是气不过,他要给李师师一个教训,让她知道得罪本衙内的下场。

    当然他没打算让人知道这是他写的,否则又要被怀疑找人代笔了。

    他倒不是真的在乎这个名声,而是这首词的影响实在太大,可以想象,到时候肯定会有人寻找词作者,他到哪里去找个能写出这种词的人来。

    为了不被人发现,高强像做贼一样摆脱手下的泼皮,悄悄的靠近崔念奴所在的画舫,装作是仰慕崔念奴的士子沿着舷梯登上了画舫,不过想要走进画舫很有难度,外边围着不少士子,只为了近距离的看一眼偶像。

    他稍稍等了片刻,刚好看到一个小丫鬟从画舫里出来,想必是崔念奴身边的人。

    “你务必把这个交给崔姑娘,这首词能帮她反败为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