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7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货币印刷完之后,他才回到城内扫尾。

    而五百五十万贯刚刚存入国库,吐蕃使臣团就抵达了长安,他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礼物,黄金白银,稀奇珍宝,光良驹就有两百匹,毕竟是来求亲的,自然得多带一些礼物来。

    在吐蕃使臣入城的第二日,韩艺便与一众外交官员在鸿胪寺接见了吐蕃大使钦陵。

    韩艺并未见过禄东赞个次子,他只见过长子赞悉若。

    而当韩艺见到钦陵时,心中顿时就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因为这钦陵生得是英武不凡,虎背熊腰,浓眉大眼,一双虎目那是炯炯有神,英气勃勃,光从面相来看,就知道他绝非寻常人。

    “钦陵见过大唐尚书令。”

    钦陵一见到韩艺,立刻上前,抱拳一礼,神情非常恭敬。

    看来这家伙不是那么好对付啊!韩艺暗自嘀咕一声,起身扶起钦陵,嗫嚅两回,叹了口气,道:“令父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与令父虽然并没有见过几面,但绝对是一见如故,令父对于我而言,是亦师亦友呀,唉如今痛失良师益友,我这心里真是不好过啊!”

    心里却是开心极了,巴不得禄东赞早点死,因为禄东赞实在是太狡猾,韩艺没有在他身上占得什么便宜,而且在面对禄东赞时,他始终是处于防卫态势,只求保住自己的利益。

    钦陵闻言,不禁露出哀伤之色,语气低沉道:“多谢尚书令记挂,都是我们这些不孝子没有照顾好家父,导致家父感染上风寒。”

    这一上来,都没得来及寒暄,气氛就变得充满了悲伤。

    韩艺好生安慰了他几句,才请他坐下,正色道:“真是非常抱歉,陛下近日身体不适,没法接见你,但是陛下已经再三嘱咐过我,让我一定好生款待你。”

    “不敢,不敢。”钦陵是诚惶诚恐,可见他是随其父,将大唐这一套摸得是清清楚楚,就连汉语说得都比韩艺还要标准一些,道:“任何事都比不上大唐陛下的龙体安康。”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顿,面露难色道:“只不过。”

    韩艺道:“世子说得可是和亲一事?”

    钦陵忙道:“正是此事。”说着,他叹了口气,道:“这几年我们吐蕃与大唐,多有摩擦,以至于我们的关系远不如天可汗在位期间,但是与大唐为敌,绝非我们吐蕃所愿,非但如此,我们吐蕃对于大唐一直都心怀感激,若非当初大唐的帮助,我们吐蕃焉有今日之繁华,而如今我们吐蕃上下,都非常希望能够与大唐再结姻亲之好,还望大唐陛下能够成全我们。”

    韩艺欣喜道:“若是你们这般想,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不过和亲一事,恐怕得让世子失望了。”

    钦陵非常诧异的看着韩艺,这不是装出来的,谈都没有谈,你怎么就拒绝了,这可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

    韩艺忙道:“世子莫要误会,我们之所以不希望现在就和亲一事交涉,正是体现我们的诚意所在。因为我们现在倾向于先得到政治上的互信,然后再谈这姻亲之事,换而言之,就是如果经过此次谈判,让我们双方关系再度回到贞观时期那般融洽,不分彼此,来往密切,那么到时再亲上加亲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寻常人家相互联姻,也是如此啊。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解决那些一直困扰我们的关系,既便是和亲,也无助于我们两国的和解,因为那些问题都还存在着,并不会因为一门亲事而消失掉,世子,你说是吗?”

    “是,尚书令言之有理。”钦陵点点头,又道:“我此次出使大唐,就是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韩艺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毕竟这些年来的争争斗斗,谁也没有得到什么,反而令两国劳民伤财,作为商人的我,对此真是深恶痛绝。”

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诚意满满() 
    “尚书令说得真是对极了。”

    钦陵是一个劲的点头,神情激动道:“我们的赞蒙就说了,大唐与吐蕃,和则兴,离则衰。况且,我们一直都没有与大唐为敌的想法,这些年的误会,皆因那吐谷浑而起,并非是大唐与吐蕃之间的矛盾。”

    他说的赞蒙其实就是文成公主。

    只不过禄东赞掌权之后,吐蕃的王权衰微,文成公主的地位自然是远不如以前,不然的话,禄东赞也不会三番四次挑起战争。

    文成公主在两国之间的影响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韩艺也没有将这个非常杰出的女子放在他的计划中,不过面对钦陵的这番说辞,韩艺选择沉默以对,因为在吐谷浑一事上面,主要是看吐蕃的诚意,而不是看大唐的诚意,大唐是不会做出丝毫的让步,因为吐谷浑直接关乎大唐的核心利益,是不可能退让的。

    钦陵瞧了眼韩艺,又道:“我们吐蕃认为要想解决吐谷浑问题,必须要划定双方界限,并且减少屯兵,以及互市,让两边百姓能够友好来往。”

    韩艺始终还是沉默,这三点其实是非常关键的,绝对是在刀刃上的,但是具体怎么解决呢?

    钦陵只能继续说道:“我们的想法是,就以如今双方占领的区域为界限,我们承认河源地区是归吐谷浑所有,但也希望大唐能够承认白兰部属于我吐蕃领土。”

    韩艺心中微微一惊,其实白兰部早就属于吐蕃,只不过吐蕃一直不承认,就是希望在没有必胜的把握前,避免与大唐正面发生冲突,两边都是有代理人的,谈得时候,大家也都有台阶下,那禄东赞一个非常出色的外交政策,使得大唐与吐蕃这几年始终是斗而不破。

    然而,如今吐蕃方面,竟然要求承认白兰部归吐蕃所有,那么就是放弃了禄东赞外交策略,要么就是吐蕃方面决定彻底撕破脸,要么就是他们真的不想再打下去。韩艺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要撕破不打,那直接开战就行了,何必玩这些有的没的,终于开口问道:“那不知道你们打算减少多少驻兵?”

    钦陵道:“我希望双方都能够将驻兵减少至两万。”

    韩艺沉吟不语,心里却感到非常惊讶,要知道吐蕃驻军最高的时候,有二十万之多,如今也一直保持着十万士兵在那边屯垦,给予吐谷浑方面非常大的压力,其实禄东赞晚年几乎就是待在那边没有回去,那里就是他们家族的大本营,如果是真的,那真是诚意满满。

    钦陵又道:“另外,我们还希望将处月、弓月二部的事也给解决了。”

    韩艺哦了一声,略显诧异的看着他。

    钦陵道:“我们可以将处月、弓月二部迁到高原上来,彻底退去北边,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韩艺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之色,旋即笑道:“我相信这事不会只是这么简单吧。”

    钦陵点点头,道:“但是我们也希望大唐能够承认辛头河上游是属于我们吐蕃的势力范围。”

    辛头河?这尼玛是哪里呀,我怎么没有听过啊?韩艺有些懵逼,这功课真是做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其实这辛头河就是后世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

    还是一旁的官员比较机灵,他赶紧在韩艺耳边小声道:“尚书令,辛头河是在西域,就是葱岭的最南边,那里有着一条道路,可通往天竺,只不过那边的界限一直都很模糊,我们当然是说都是属于我们的。”

    韩艺点点头,思索片刻,道:“还有吗?”

    钦陵道:“当然,我们还是非常希望大唐能够对我们吐蕃开放更多的互市,以及允许更多的吐蕃子民来长安学习和交流。”

    韩艺嗯了一声,笑道:“世子果然是带着诚意而来,我个人对于此次交涉,是越发期待,希望能够为两国百姓带来和平和繁荣。不过,这事我做不了主的,今日无法给你答复。”

    钦陵忙道:“这我明白,若是大唐陛下有任何吩咐,我们吐蕃都愿意竭尽所能满足陛下的吩咐。”

    韩艺笑着点点头,忽闻外面钟声响起,道:“这么快就到正午了。”又向钦陵道:“世子,我已经备上宴席,我们边吃边谈。”

    钦陵抱拳道:“多谢,多谢。”

    “请。”

    “请。”

    其实要谈的也谈的差不多,关键是吐蕃方面没有给韩艺讨价还价的余地,这肯定就是底线,要再往后退的话,肯定就是割地赔款,因此宴席上,他们谈得倒是琐碎之事,联络联络感情,谈谈禄东赞,不过韩艺倒是没有怎么喝酒,因为他下午得立刻回去复命。

    这事他真不做主,就是因为论钦陵的诚意太足了一点,是他们都没有料想到的。

    所以当韩艺将钦陵的条件禀告给李治之后,李治也是感到无比的惊讶,“这。。。这怎么可能,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人就是这样,在谈之前,总是希望能够拿到更多的好处,但是当对方给出足够好处时,又开始疑神疑鬼。

    李绩突然道:“确实是有阴谋,但是针对的可能不是我们。”

    李治忙问道:“司空此话怎讲?”

    李绩道:“陛下可否先让人将西域地图拿来,老臣再向陛下说明。”

    李治立刻吩咐人将西域地图拿来,挂在墙上。

    三人来到地图前面,李绩指着其中一处,道:“陛下你看,这里便是辛头河流域,沿着河道南下便可以直接通往天竺。”

    李治惊讶道:“也就是说吐蕃想进军天竺?”

    韩艺道:“如果只是进军天竺的话,据说逻些城的南面有一条道可以通往天竺,当年那王玄策不就是走的这条道的么,何必绕这么一个大弯。”

    李绩点点头,道:“老臣也认为吐蕃可能不仅仅是针对天竺去的。”说着,他手指向一处,“如果他占领天竺这一处交通要要冲,那么就可以这里出兵,直接抵达以前的波斯境内,并且可以成功的绕开我大唐在西域的势力范围。不过,吐蕃想要从这里出兵波斯的话,首先他得彻底的控制住天竺,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实力西进。”

    “原来如此。”

    李治点点头,道:“难怪吐蕃此番表现的如此有诚意,原来他们是想往那边扩张。那这辛头河究竟是属于谁的?”

    李绩沉吟少许,指向地图道:“陛下,这得将辛头河分为两段来看,这东西流向的一段,当初裴行俭在处理大小勃律一事时,就已经谈得非常明确,以北便是小勃律,以南便是大勃律,但是老臣认为钦陵说的是南北流向的这一段,而这一段的话,我们是将以西的这一小部分纳入我大唐版图,不过我们对于这一小块区域没有任何控制,势力不如大勃律在当地的势力,但是我们如果在这里阻断,吐蕃就难以从这里绕去天竺。”

    韩艺道:“根据钦陵所言,他是让我们承认,可能他们已经控制这一块区域。”

    李治道:“那这里对于我们的价值大不大?”

    李绩眉头紧锁,思索半响,道:“如今并不大,我们还没有能力绕去那么远的地方,而且,如果不消灭吐蕃在当地的势力,我们的势力即便进入天竺,也会被吐蕃轻易给阻断。但是今后就不好说了。”

    韩艺突然道:“如果我们在南海成功,即便将来我们要进入天竺,也不需要再往那边走,可以直接从海上过去,远比陆路要好得多。”

    “对呀!我们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