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个商人皆是干笑不语。

    “你可算是来了!”

    待韩艺来到跟前,郑善行便小声道。

    韩艺回道:“你搞不定?”

    “不是搞不定,是他们太啰嗦了!”

    “早知这样,我就先去王义方那边看看,真是失策啊!”韩艺郁闷道。

    郑善行听得却是好气好笑的看了眼韩艺。

    韩艺转过身去,道:“都坐吧,都坐吧。”

    待大家坐下之后,韩艺也坐了下来,他先是向郑善行问道:“你都跟他们说了吧。”

    郑善行点点头。

    韩艺又向那些商人道:“这事郑主事已经跟你们说了,我就简单说一下,朝廷希望鼓励让一些商人去凉州去做腌菜买卖,为什么选择凉州,有三个原因,其一,那边的盐比较便宜,而且来源充足。其二,那里离西北比较近,牲畜充足。其三,凉州的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适合贸易,而腌菜就是用于贸易的。我要说得就这么多,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都是一脸懵逼,你说得忒也多呢?

    难道随着这官越做越大,话就越说越少?

    殊不知韩艺现在太多事了,真是没有功夫跟他们在这里瞎扯淡。

    “可是韩小哥,为什么朝廷突然鼓励我们做腌菜买卖呢?”钱大方狐疑的看着韩艺。

    “这你没有跟他们说吗?”韩艺看向郑善行。

    郑善行摇摇头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主事,这等大事我哪里敢妄言。”

    “这倒也是!”

    韩艺点点头,又向那些商人道:“其实这事已经在大唐日报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了,为什么我们北巷的小胖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赚那么多钱,不是他的小胖菜和小胖饼多么多么的好吃,而是如今流动的人口渐渐多了起来,而且这些人可不是某一户人家出远门。而是我们这些商人经常带着下人出门做买卖,那么对于干粮的需求自然就越来越大,刚好吐谷浑那边又跟朝廷达成了协议,将会出口盐来中原,而且价格非常低廉,腌菜是离不开盐的,因此朝廷希望能够在凉州建办腌菜坊,专门制作腌菜销售各地。”

    那魏青小心翼翼道:“可是韩小哥,这腌菜买卖我们可都没有做过。”

    又有一个商贾道:“非但如此,这买卖也很少人做,因为家家都做,西市连一家腌菜店都没有,就看哪家做多了一点,就拿到市集上来卖。”

    “可不是么。我们都没有做过这一行,也就万福楼、得月楼、第一楼这些店家可以做。”

    万福楼的掌柜万季春道:“那小胖菜我也尝过,跟我店里面卖得腌菜那是两回事。”

    韩艺叹了口气,道:“你们这些人咋一点长进都没有啊!”

    钱大方腆着脸笑道:“跟韩小哥你比,那咱们差太远了,所以你看咱们总是没长进。韩小哥,你就再教教我们呗。”

    “这还有用教啊!”

    韩艺翻了翻白眼,道:“这都几年过去了,你们怎么还跟以前一样,祖宗卖米,就卖米,祖宗是个厨子,就开酒肆,要是你们祖宗是乞丐出身,你们岂不都是不孝之子,一个干乞丐的都没有。”

    郑善行听得都快笑出声来,这张嘴还真是够损的。

    但是这些商人意,反正也都习惯了。赵四甲还笑哈哈道:“韩小哥,这做买卖当然要做自己熟悉得呀,不熟不做啊。”

    “什么不熟不做,肤浅指的就是你这种人。”韩艺听得直摇头,弄得人家赵四甲差点没有落泪,泪汪汪看着韩艺。又听韩艺说道:“你们当初承包西北那些修路、种树的工程,咋又不说不熟不做呢?未必你们以前修过路?”

    一众商人眨了眨眼,这话听着又有些道理。还是魏青反应比较快,道:“那不一样,修路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能够修了。”

    韩艺哼道:“未必你魏青去修呢?”那语气跟吃了火药似得。

    魏青讪讪道:“我是没去,但是我出了钱。”

    “这不就结了吗!”

    韩艺道:“这都什么年代了,我是让你们投资,不是让你们去当厨子,我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纠结自己会不会做菜。”

    万季春道:“可是韩小哥,小胖菜可是不简单呀,它得味道不错,还能够保存的久,这里面还是需要技术的,咱们有钱但是没有技术啊!”

    “有钱还怕没有技术?那钱还有什么用?”韩艺瞪了他一眼,道:“小胖他原本就会做菜,这是你们缺乏的,但是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关系。民间那么多会做腌菜的,肯定有很好的保存技术,你们自己不会去找啊!”

    钱大方懵逼道:“这咋去找?”

    “当然是拿钱去找啊!”韩艺说得是两眼喷火,道:“你们就不会举办一个什么腌菜大赛么,几个人凑个一两百贯出来作为赏金,到时长安腌菜将尽入你们的嘴,操,这一招老子玩过很多回了,你们怎么就没有学到了。”

    这一众商人都是呆呆的望着韩艺,包括郑善行。

    “对呀!”

    钱大方突然一拍自己的大腿,“这么简单的法子,我怎就没有想到。”

    窦义道:“老钱,这可不简单啊!”

    “是是是!”钱大方连连点头,又一脸谄笑的看着韩艺,“还是韩小哥你聪明。”

    韩艺道:“不是我聪明,而是你们太胆小了,舍不得袋里面那两个钱,可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如今在这个环境下,那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能够赚多少钱,就看你们胆子有多大,胆子小得就别上这里凑热闹,回家买几亩地,稳稳当当。当然,你们也要记住一点,这笔买卖跟修路又不一样,这不是朝廷的承包的,其中利润,你们自己去算,能不能干,也自己去评估,别老是想着依靠我,我是能够干的,但是你们能不能干得好,这我可不敢保证。”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对了!差点忘记一件事了。你们其中也有不少人参与了西北工程,到时户部会从中选取干得最好的三家,将凉州腌菜作坊的工程包给你们,作为奖励。”

    一干商人都挺傻了,包括郑善行,也是一脸懵逼。

    “作坊工程?”钱大方一脸迷糊道:“韩小哥,这作坊难道不是咱们商人自己去建么?”

    韩艺道:“凉州是交通要地,可不能随意建造作坊的,凉州官府会进行详细的规划,另外,贤者六院正在对这腌菜作坊正在进行研究,争取设计一个更加完美腌菜作坊,基于以上原因,我会先从金行贷款,承包给建筑商他们先建好,你们去了能够开工。”

    “那要钱么?”钱大方傻傻的问道。

    韩艺呵呵道:“你可以选择不去啊!”

    钱大方讪讪一笑,道:“可万一没有人去的话,韩小哥你这作坊可就白建啊!”

    韩艺笑道:“没有人去的话,凤飞楼可以跟小胖、第一楼合作全部包下就是了。”

    人都没有去,你先就将作坊给建好了,摆明就是不怕没有人去,这买卖岂不是稳赚不赔。

    这些商人偷偷相互使着眼色,显然都已经动心了。

    郑善行都看在眼里,暗想,这些人始终还是逃不过韩艺的手掌心啊!

    韩艺一方面让你们自己考虑,是赚是赔,朝廷概不负责,但是另一方面又先将作坊给建好,这不是成心让人难受么。

    正当这时,一个下人走了进来,在韩艺耳边嘀咕了几句。

    韩艺愣了愣,稍稍点了下头,等到那下人退下之后,他又朝着这些商人道:“今日先就商议到这里,你们回去仔细考虑一下,等有了具体的意向,咱们再仔细谈谈。”

    这些商人都还没有跟韩艺谈过瘾,这么久没有见,可见韩艺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厚着脸皮留下来,于是纷纷起身告辞。

    可出得大堂,这些商人就是一脸懵逼,只见堂外站在十人左右,年龄都在二三十岁左右,个个都是锦衣华服,其中有好几个他们都认识,都是这关中的高门大族,这些高门大族,咋跑市署来了,难道。。。。。。!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新型贵族() 
等到钱大方他们离开之后,这些人便入得大堂,向韩艺行得一礼。

    “在下屈中怀,冒昧拜访,打扰之处,还望韩尚书见谅。”

    其余几人也都是神色恭谦,彬彬有礼。

    要知道以前这些贵族视韩艺于异类,见了面都不愿去正视,一般都是斜目瞟两眼,而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韩艺正在被一些贵族所认同。这个就是因为韩艺的那些政策,刚刚出来之时,看上去标新立异,令这些传统贵族无法接受,而如今哪些政策正在慢慢呈现出得好得结果,他们也开始理解,再加上韩艺官越做越大,百姓都很拥护韩艺,他们也没法站在高处俯视韩艺。

    “有礼!有礼!”

    韩艺微微拱手,又伸手道:“各位请坐。”

    随后他们又与郑善行相互行礼,这才坐下来。

    韩艺问道:“不知各位造访市署,是为何事?”

    屈中怀就道:“我等来此应该与方才那些商人来此的目的一样。”

    “腌菜?”韩艺似乎不敢确定。

    屈中怀点点头。

    韩艺略显诧异道:“可是据我所知,你们一直以来对于买卖之事,都是嗤之以鼻,怎么今日。。。。。。。”

    屈中怀道:“非也,非也,我们并非是对买卖之事嗤之以鼻,其实我家里也都做买卖,出售粮食,从事迹换取所需品,自古以来,哪怕是是圣贤之士,也皆是如此,我们又怎会厌恶买卖之事呢?我们只是认为义重于利,不喜欢那些唯利是图之辈。如郑主事这种商人,我们也是敬佩的很。”

    郑善行谦虚道:“过奖,过奖,在下不敢当。”

    是黑是白,皆由你们说了算,我还能说什么!韩艺见过太多的贵族,生得是人模狗样,说话也是彬彬有礼,只不过心里都看不起人,很玩味的笑道:“也就是说各位对于腌菜买卖感兴趣?”

    屈中怀等人皆是点头。

    其中一个最年轻的小伙道:“非但如此,我们其实一直都在研读韩尚书的经济学,并且从中受到不少的启发,我赵家早就在学习韩尚书经济学中的思想,采取了雇佣制度,自己的耕地,合理分配人力,并且合理利用耕地,养一些家禽。”

    又有几人开始阐述自己对于经济学的理解。

    从他们的话来看,他们还真不是在恭维韩艺,他们是真的在学习,只不过他们看重的是生产,是,而不是倒卖,而且他们说话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兴奋,这令人韩艺非常的震惊。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资本主义,宋明时期都出现规模化作坊,但是,只在发达城市出现过,乡村是从未出现过资本化的现象,几千年来,乡村都是延续着小农经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而这些人可都是乡村里面的大家族,不是生活在长安城内的。

    韩艺也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影响到乡村地区了。

    这对于他而言,也是极大的鼓舞,于是收起自己那小心眼,积极的跟他们聊了起来,发现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开明一些。

    其实贵族是最不迂腐的群体,他们更容易的接受新的事物,因为他们的思想是自由、开放的,毕竟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跟皇帝是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