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艺翻了翻白眼,“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言罢,便出了洞门。

    。。。。。。

    回到北巷,韩艺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他倒是不想,可是由不得他。

    在王义方、桑木、贤者六院那边全部准备妥当之后,韩艺便立刻发行了新一期大唐日报。

    基本上是被秒掉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七八个人围聚在一起看一份报纸。

    因为酝酿了这么久,各个部门这么多动作,大家也都知道,这一期大唐日报绝对是物超所值。

    首要的还是昭仪学院,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收费制度,确定七年制基础教育,这一点与的昭仪学院是同样的,但是文中还披露了一点,就是到时还是开办高级专业院校,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同时开办一二年纪,二年级需要入学考试,并且承诺,四年之内,将七个年纪将全部开班。

    至于学费的话,一年一贯钱,伙食费另算,韩艺没有给出惊人的学费,毕竟这是教育,又不是用来盈利的买卖,韩艺预算的是维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

    军籍户前面已经宣传过了,如今唯一公布的就是何时开学,跟昭仪学院同一时间开学。

    再来就是公布军事学院、皇家训练营的冬季招生,这个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连价钱都给定好了,关键就是日期,定在十一月初,避开农忙之时,但是现在就可以去兵部以及民安局报名了。

    这是教育方面。

    而下面一部分,则是六证考试。

    定在下半年,先考会计、教师,但是具体时间未定,不过其中披露出,考取到会计证或者教师证的考生,经过面试,可户部当吏或者去昭仪学院教书。

    这最后还有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熊小胖的致富经历”,其实小胖只是一个引子,文章主要就是分析罐头菜的前景,非常的光明,随着商业的发展,人都流动起来,因此干粮最具前景的行业之一。。。。。。。。

    这一期大唐日报的可谓是最最最最引人瞩目的,也是最多的,而且每一篇都值得,这是从未有过的。

    由此可见,韩艺这一趟出行落下多少事,原本这些事应该是一件件的来,现在没有办法只能同时进行,因为很多项目都已经拖了一年,收费制度的学院都已经建好许久了。

    因此,这一期大唐日报出来之后,基本上整个长安都陷入瘫痪状态,没有人干活,都在谈论这事。

    韦家!

    “夫君,你回来的正好!”

    这韦待价刚一回家,他妻子李氏便迎上前来。

    这李氏便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

    不等妻子开口,韦待价便道:“你是想跟说让仪儿上昭仪学院念书吧。”

    李氏点点头道:“当初没有让仪儿去士族学院,就是等着昭仪学院这边,如今昭仪学院已经招生了,只是这日报上面说分一二年级,你看咱们仪儿该读哪个年纪是好啊!”

    韦待价笑道:“我前面就去找过韩艺,他说昭仪学院的教学理念以及教材都与以前的不同,如果直接读二年级的话,只怕压力会很大,他还说咱们的孩子还小,读一年级好,这样还能培养他的自信。”

    李氏点点头道:“行,听你的,读一年级。”

    。。。。。。

    卢家。

    “夫君,有件事我想与你商量。”柳琴来到卢师卦身边坐下。

    卢师卦放下手中的书籍,道:“什么事?”

    柳琴道:“这昭仪学院招生的事,你可知道?”

    卢师卦点点头,又道:“你想让莲儿去那里读书?”

    柳琴嗯了一声,“这女孩虽说不能考取功名,但是读书总归不是坏事,咱们也一直都在教莲儿读书认字,而如今昭仪学院既然招收女生,何不就送去昭仪学院,咱们回到长安后,天天都很忙,也没有空经常陪在莲儿身边,昭仪学院都是一些小孩,莲儿去那边读书也不会感到寂寞。只是我怕家里长辈不会满意,毕竟昭仪学院跟士族学院有不少恩怨。”

    卢师卦沉眉思索片刻,道:“你说得很对,送莲儿去昭仪学院念书,对于莲儿有很大的帮助,至于爹爹他们,我去跟他们说。”

    虽然士族学院做出了许多的改变,全面学习昭仪学院的制度,可既然士族学院是学习昭仪学院的,那么士族学院的光环就减弱许多,一些开明的家族都还是会选择昭仪学院,而那些贵族优越感极强的家族,他们就还是选择士族学院。当然,女孩的话,那只能送昭仪学院,只有昭仪学院收女生,这因为昭仪学院本就是女性办的,而且一直都收女生,这一点即便不改,也没有说什么,你要不满意,你不让你的女儿去就是了,这个是你情我愿的,士族学院不招收女生,因为这关乎他们的礼法,不能轻易破坏的。

    。。。。。。

    “云庭兄留步。”

    “哦,原来是子文兄,有礼,有礼。”

    “云庭兄往这去,莫不是要去贤者六院咨询六证考试一事?”

    “正是如此。”

    “真是巧了,我也打算去,咱们一块去吧。”

    “好啊!………子文兄不是要去考科举的吗?怎么又想着考六证。”

    “别提了!其实第一回昭仪学院招收老师,我本就有机会,但我就是怕耽误科考,故此才没有去,我那好友陈墨便去了,因为他家比较贫寒,结果后来连科考都不去考了,直接留在昭仪学院,那昭仪学院老师的待遇可不比九品官差,还有诸多奖金,据说还会建宿舍,陈墨家的日子现在过得可是有滋有润。唉。。。早知如此,当初我也去了,如今却还得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能上昭仪学院教书。”

    “可不是么,我爹也让我去考,我爹就一个小地主,啥也不太懂,但是如今就连我爹都知道,跟着韩小哥混的人,日子可都过得不错。”

    “你爹说得还真是对极了,你看看那些跟着韩小哥混的人,就算不发大财,生活总归是没有问题的,跟着韩小哥走,一准没错。”

    二人一边聊着,一边来到贤者六院,这刚到门口,又遇到几个熟人。

    “各位可也是为六证考试而来?”

    “不错!我们打算考取会计证,你们呢?”

    “我们打算考教师证。我听说这会计证只能去户部做吏,这吏可配不上几位兄长的身份啊!”

    “呵呵,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吧。据户部传来的消息,户部将会将一部分吏转为官员,因此才要招收的吏。”

    “这两者有关系么?”

    “怎么没有关系?既然今日吏可以转为官员,那么他日定也可以,你想想看,就算考上了科举,又有几个能够分到户部,而且韩尚书看重的可是能力,你儒道学得好,你不会算术,人家韩尚书可是不要的,咱们要能够进户部,好生努力几年,或许就能够在户部当官,这可比科举还有好多了。”

    。。。。。。

    贤者六院。

    “韩小哥真是料事如神呀,这要是以前,这些青年才俊可看不上一个小吏,而如今却争先恐后来报名,这可都是因为韩小哥啊!”

    李淳风站在一个转角处,看到院内长长得队伍,拥挤不堪,不禁感慨道。

    其实这个六证,归根结底,还就是韩艺一嗓子嚷嚷,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可是这一开考,就有这么多人来报名,多半都是一些青年才俊,剩余得就是一些从事账房工作的人。

    韩艺笑道:“不是我聪明,而是这些人聪明。”

    “此话怎讲?”

    “首先,这会计证和教师证是有极大的可能获得工作的。但这还只是其次,最为的是,我们既然弄这么一个东西出来,那么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推崇下去,可要想吸引人来考,首先得证明这个证书有他的价值所在,那么第一批考上的人,一定会得到我们的重用,这样的话,接下来才会有更多人来考。”

    “原来如此!”

    李淳风恍然大悟,道:“可他们再怎么精明,也远不及韩小哥你呀,他们心中所想,早已经被韩小哥你猜透了,这才有眼下这一幕。”

    “过奖!过奖!”韩艺呵呵一笑,又道:“这边就拜托李太史了,我还得去户部看看。”

    李淳风苦笑道:“韩小哥,你这也太着急了,这么多任务同时进行,你的压力可是不小啊!”

    韩艺笑呵呵道:“做人得乐观向上,只要我想着一劳永逸,那心里就舒服多了!”

    李淳风听得哈哈一笑,道:“韩小哥果真是妙人妙语啊!”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你们已经过时了() 
在李淳风看来,这都是韩艺的功劳,也就是英雄造时势。

    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英雄造时势,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势造英雄,这两者是相互相成的。

    韩艺的教育推行为何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一大半功劳得归咎于这个时代,如果换他在宋元明清时期,那真是很难的成功的。

    科举起源于隋唐,兴于宋,盛极于明清。

    明清时代,读书人就是当官,没有其他的想法,个个学得官场本事,以当官为荣,要是不当官,那就得饿死,故此要论官场学问,整个地球表面,也没有哪个国家有咱们中国研究的透彻,这可是几千年的沉淀呀。

    而在唐朝,这种思想算是非常薄弱的时期,因为唐朝还没有完全形成君主高度集权,还在君主与贵族共治天下到官僚主义的过度时期,当下很多贵族就不愿去当官,嫌皇帝太蛮横专制,或许嫌弃李世民杀兄杀弟,不愿为这种君主效力,这种人有得是,因为魏晋时期,贵族生来就是官,他们才不稀罕,而且他们都有着极强的原则性。

    个人思想是非常自由和开放的,唐朝有几个诗人不讽刺朝廷和皇帝的,那白居易不就天天埋怨房价太贵么。

    而百姓的概念,当官都是贵族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这种思想也非常弱。

    而韩艺推行的教育,包括六证考试在内,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没有跟当官产生直接联系,即便间接的联系,也是搞个噱头,好比说考个会计证,可以去户部当吏,那也只是吏,不是官,吏跟官有着天地之别,吏就类似于协警之类的,一般是没有升迁的资格。

    大家上昭仪学院,只是得到教育,读书人去考证,是一口饭,生活,而不是当官。

    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因为如果按照李世民的构想,科举的意义就在于天下人才尽入他的瓮中,有本事的人不要老想着去造反,没有本事的人,没那能耐,天下可安,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在唐朝得到完成,而是在明清完成。如今让韩艺这么一变,这人才就分流了,不是全往官场里面挤,要是以此下去,就不可能出现像明清那种情况。

    其实在整个华夏历史上,唐朝都是一个非常转折点,因为它是文明过渡融合时期,究竟会往那边走,都是在时代形成的。

    市署!

    “韩小哥来了!”

    “韩小哥!”

    坐在市署大堂内的二三十余名商人见到韩艺来了,纷纷起身。

    “哇!都来了啊!”韩艺故作诧异的左右看了眼,又呵呵笑道:“看来你们还是挺明锐的呀!”

    这些个商人皆是干笑不语。

    “你可算是来了!”

    待韩艺来到跟前,郑善行便小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