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月花号-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斯顿看准机会,在夏季过半时重新谈判原先的莱登协议,使得其中的条款对他本人更为有利。这份新 的文件共有10节,但在两个地方做了重大的修改。在定居7年之后,“住房、土地、货物和动产都应在投资者和 定居者之间平分”——也就是说在伦敦的资本家和弥撒团之间平分,而不是原先的协议中规定的那样全归弥撒 团成员所有;弥撒团成员一周只许有“两天干自己的活,以及为自己和他们的家庭生活的改善干活”。这一条 比7年后财产分配的新规定同样严重,因为这两天的休息时间可以让他们干各种各样的私活,要在一片一无所有 的土地上建一个殖民定居点,要做的事是做也做不完的。 

第四章归家(6) 

  库什曼同意了,因为他觉得别无选择。假如他不同意,“可能一切都完了,而且良机一去难再得,所以 他们斗胆同意了商人们提出的要求,这是有违他们本性的举动”。不将此事告知莱登的弥撒团,库什曼是无权 与任何人谈判或签署任何协议的。 

  消息传到莱登,弥撒团震怒。他们认为此举实属背叛行为;他们认为把已成定局的事拿来让他们过目这 一点是对他们的极大污辱,而且感到愤怒,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条件之所以被强加在他们头上是因为有人认为如 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话,整个计划就会被推迟。鲁宾逊在给卡弗的信中说他觉得库什曼不适合这一类谈判或 者与其他外人打交道的事务,原因是他独来独往的作风,以及对任何不同条件的意义无动于衷的态度,此 外,说老实话,他除了告诉我们协议条款和推测之外,对其他事情只字未提。〖HT〗 

  库什曼曾考虑辞职,但有前功尽弃之忧,弥撒团将会面临极其难堪的窘境——他们已经变卖了家产—— 而且确定一个目的地这个中心问题仍然没有解决。1620年6月10日,库什曼从伦敦寄给卡弗一封措词强烈的回复 。下面是这封回复的摘要: 

  亲爱的朋友:我从你那里收到一些充满不满情绪和抱怨的信:我不明白你们究竟想让我做些什么。你们 大叫大嚷“渎职!渎职!渎职!”我纳闷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懈怠职守的人担任这个职位。但是,你们必须 知道!我在这里所能做的一切,不会有分秒的拖延,我向你们担保。 

  你们提到请韦斯顿先生优先帮助我们筹款的事,其重要性胜过他自己的事。他对此不满。他连自己承诺 的事都没做。他还说我们行事有欠周全,他对我们购置给养的(准备工作)的拖延极其不满,同时,他对我们 的一些情况连起码的了解都没有,还说,现在我们的人分散在相隔甚远的三个地方(莱登、伦敦和南安普顿) ,加上内部的纷争和劝告的拖延,要等过了夏天,我们才能成行。 

  我想对已经出现内部裂隙的我们的弥撒团说一句大实话,比起起锚远航的准备工作,我们更喜欢争吵辩 论。 

  鲁宾逊只能给“商人冒险家”写信抱怨协议有关条款的变动并指出库什曼无权自作主张同意变更。在这 么多的矛盾和冲突中,还有另一个冲突。“商人冒险家”正在招募其他愿意闯美洲的人,他们的出走与宗教无 关。这些人史称“陌路人”。 

  “商人冒险家”任命了一个名叫克里斯多弗·马丁的清教徒为财务主管并且指令他负责购置给养。结果 ,他在没有任何人同意、帮助或批准的情况下进行采购,而且事后拒绝公布他是怎样花这笔钱的。那是一个混 乱、狂热的时代。马丁、卡弗和库什曼互不通气,各行其是,各自购置自己认为需要的给养。 

  他们的计划是乘两艘船从南安普顿远航到哈德逊河流域,除了弥撒团成员之外,还有67个“陌路人”。 弥撒团买了一艘60吨的名叫“奔腾号”的荷兰船,并将其修整了一番。他们先乘这艘船到南安普顿,然后再接 上几批人准备远渡美洲。等“奔腾号”一到哈德逊流域,它可以在捕鱼和贸易活动中派大用处。“商人冒险家 ”雇了一艘180吨的“五月花号”,由它在横渡大西洋时运送大多数的乘客和给养储备。 

  但是在莱登的人当中谁走呢?年迈的和病弱的不能走,接下来就是费用的问题。再说,前面提过,阿姆 斯特丹的安斯沃思的教会在1618年曾对新大陆进行过一次灾难性的尝试,180人中仅有50人生还。这件事对于那 些摇摆不定的人有很强的劝阻作用。 

  这是不是有些家庭被分开的原因呢?或者家庭的分离是出于最实用的考虑——也就是说等殖民定居点建 好了再去?在弥撒团中有没有流行严重的担忧病?反对在哈德逊流域登陆的力量有多大?最后这些反对派的结 果如何呢?我们只有一些不全面的答案: 

  我们最终决定,最好的方案是让教会中的一部分人先走,其他的人暂留此地,也就是说让那些最年轻力 壮的人先走。第二,先走的人应该自愿报名。第三,假如大部分人先走,牧师随船同往;假如人数不多,就只 派长老同去。第四,假如上帝对我们的做法不满意,那些去的人就回来照顾、帮助那些留在莱登的教友,但如 果上帝垂青于那些先行的人,他们同样应该努力帮助穷苦和年迈的教友,以及那些愿意随后去美洲的人。最后 ,这些建议都被通过,大多数人留了下来,所以牧师也留了下来。 

  这次远航将要造成的分离——朋友与朋友、家人与家人的分离令人心酸。布拉德福德和他在莱登成亲的 妻子多萝西将他们两岁的儿子约翰留在原处。玛丽·布鲁斯特带上两个最小的孩子,洛夫和瑞斯特林,但留下 了其他三个孩子,乔纳森、佩兴斯和费尔。伊萨克·阿勒顿带上他正怀孕的妻子和三个幼儿,全家同行。从莱 登走了多少人已经没有准数了。凯尔·约翰林估计有22个男人、13个女人和17个儿童(儿童的定义为小于21岁 )。这支人马没有真正的编制。各家按照自己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行事。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因为 有意把决定权交给每个个人并且尊重他们的决定的做法在17世纪初的普通百姓中一定是非常罕见的。 

第四章归家(7) 

  许多人在离开莱登时,心里肯定像打翻了五味瓶。他们已经在这个城市住了10年,布拉德福德夫妇、温 斯洛夫妇、阿勒顿夫妇和富勒夫妇都是在这个地方成的家。鲁宾逊计划暂留莱登,一旦定居点建成,他再立刻 前往美洲。在他成行之前,布鲁斯特将在大西洋彼岸行使他的职责。但是,由于布鲁斯特没有神职,所以无法 主持两个仪式:洗礼和“主的晚餐”。此时,“奔腾号”已经在莱登以南24英里的Delftshaven港等候。 

  由克里斯托弗·琼斯任船长的“五月花号”在这之前一直在将布匹运到法国的西海岸,再将酒和法国白 兰地运回来。与其他相对来说不太上台面的货物相比,这些货要文雅得多,所以她得了个“甜船”的称号。 1620年1月,她载了一船的酒到伦敦,在伦敦卸了货后,又于3月6日到LaRochelle去运更多的酒。5月15日,她 载酒而归,从那以后,在7月19日为莱登弥撒团服务之前,她可能就闲留在港,或者在大修和上油漆。她有可能 停泊在埃塞克斯郡的滨海利,从那里接那些加入弥撒团的人:有些人可能在比尔里卡,也有可能琼斯已经在罗 瑟·哈泽接了从伦敦来的人。7月19日,“五月花号”载着约70名乘客驶入南安普顿港。 

  “五月花号”的大副约翰·克拉克的老家就在罗瑟·哈泽,他是在牧师教区的教堂里接受洗礼和结婚的 ,这个教堂的牧师原本是到荷兰学习荷兰宗教改革的。分离主义者曾在附近的Southwark开会。这些情况让人猜 测至少“五月花号”的船员应该知道什么是促使这次远航的动力。 

  7月20日,莱登弥撒团齐聚鲁宾逊在Kloksteeg的家中,让他做临别的弥撒。那是“庄严而又惭愧的一天 ”。鲁宾逊选择了圣经Ezra8:21章:在河畔,出于Ahava(希伯莱语中“爱”的意思)我宣布戒食,我们可以惭 愧地来到上帝的面前,求他为我们,为我们的后代,为我们所有的一切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布拉德福德被在 场的情绪所感染。他们“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过得非常充实”——他们应该将出发前的最后细节核定了一遍 ——在“其余的时间里,热烈的祈祷伴随着横流的热泪倾泻而出”。在鲁宾逊家里设了告别宴,席间上了烤鹅 和布丁。 

  我们牧师的房子很大。在擦干眼泪之后,我们用唱圣歌的形式恢复我们的热情,在用我们的歌声欢唱的 同时,我们的心也在欢唱,许多弥撒团有高超的音乐技巧,但这的确是我亲耳听过的最动听甜美的旋律。 

  第二天早上,远航的人们乘坐一艘运河里的船离开,穿过海牙到达Delftshaven,弥撒团中的一些人,或 者大多数人和他们一同前往送行。 

  当莱登城和它熟悉的红瓦屋顶,它那些高高的教堂尖塔和在晨风中缓慢转动的白色的风车叶片渐渐远去 时,朝圣者们的心中无疑洋溢着温馨的记忆。 

  布拉德福德坚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朝圣者”,并且“不要过于注重”物质世界,甚至他们在莱登的家 。这是第一次“五月花号”上的人们被称为“朝圣者”,而且布拉德福德在拼写这个词时用的是小写的“p”。 希伯莱语中有一个拼写完全一样的词,其含义为“远足国外的人”。 

  这一段路肯定走得很慢,但当他们到了Delftshaven时,他们发现“奔腾号”已经准备停当,等待他们登 船。他们在这天剩下的时间里装船。也许他们那天晚上聚集在荷兰宗教改革教会的老教堂里做了最后一次弥撒 。因为那里来了许多人——有些人甚至从阿姆斯特丹远道赶来——所以需要一个空间大的地方。那天晚上,他 们都没睡多少觉。 

  第二天顺风,他们登上船,他们的朋友跟着他们,那些悲哀的道别的情景令人难过,听到他们的叹息、 啜泣和祈祷之声,热泪横流之面容,撕心裂肺的谆谆道别,就连站在码头上看热闹的形形色色的荷兰人也禁不 住流泪。 

  同布拉德福德一样将乘坐奔腾号的温斯洛也有同感。鲁宾逊牧师念了几句祷告词,接着泪水像关不 住的洪水一样恣意流淌。那些不参加远航的人陪着我们上了船,但离愁浓重,难以言表;我们只不过是到国外 去,……我们为他们鸣排枪并给了他们三片圣餐为他们送行。 

  鲁宾逊有可能在甲板上率众祈祷,但是顺潮已起、时间短促。鲁宾逊牧师跪到地上,整个弥撒团跟着他 一起跪了下来。“泪流满面”的鲁宾逊将他们带到上帝面前祝愿他们得到上帝的保佑。他们站起身,开始互相 拥抱,挥洒了更多的离别之泪。“奔腾号”乘风而去,现在,Delftshaven就像前一天的莱登那样渐渐消失在远 方的海平线上。 

  鲁宾逊牧师最终未能见到美洲,也未能与那些在甲板上向他挥手的人们重逢。年幼的约翰·布拉德福德 是否在送行的人群中的托管他的哪个人的怀中呢?他再也没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