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词鉴赏辞典-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飞来“一番风雨”。前人曾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写春佳句,可知风雨忽至乃新春之常景。但阴风冷雨毕竟给词中主人平添了一番“寒”意。于是由“寒”而榫合无痕地潜转忧思,就顺理成章了。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李白《菩萨蛮》即有“寒山一带伤心碧”之句,原来“寒”和“伤心”有着内在联系呢。被奉为词坛“花间派鼻祖”的温庭筠也有“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此情谁得知”的恋情描写,更可证明。所以,袁去华于此景中融情的描叙很谐顺地导入对恋人的思念,就很有艺术的审美情趣。词人的巧妙还在于把空泛的心理思念,转化成具象的生动描绘:词人情之所致,忘乎所以地追问着翩飞的春燕:燕子啊,你们在飞回故乡经过绿水、红桥、黄土路时,可曾在那彩饰的楼房中见到我那可意的恋人儿?“人人”即“人”,既适应词曲的格律要求,又突出对那“人”的深长情意,故此“人人”实指作者的爱人。接着,不待燕子回答,词人自己先就说道:不难想象啊,她因蒙受着离别之苦而门窗紧闭,闺房凄寂,更懒得弹琴抚瑟,以致琴瑟之上积满灰尘。(“云窗”,指云母片镶饰之窗,形容门窗─居室之华丽。或谓此句指“楼阁遮掩于云雾之中”,似觉不当。“哀弦危柱”指乐器上发声的弦线和支柱。“哀”形容弦声哀伤,如魏文帝《善哉行》:“哀弦微妙,清气含芳”;杜甫有“哀弦绕白雪,未与俗人操”的名句;周邦彦词中亦有“酒趁哀弦,灯照离席”的描叙。“危”形容支柱端直。)
  过片,由遥念恋人之凄寂返转来述及词人自身之愁苦,借北朝时著名的大辞赋家庾信来比况自己,则能引起人的深广联想和思绪共鸣。此言当年庾信之愁啊也像“我”今天这般;实即“我”今天之心境啊一如庾信当年之烦愁!唉,是谁引得“我”眉峰紧蹙地愁思不断的呢?……。北朝时庾信曾写过《愁赋》(后已失传),在《哀江南赋》及《咏怀二十七首》等作品中都流溢着诗人满腔的忧愁郁闷,人们每每用为熟典,如姜夔词中写道“庾郎先自言愁赋”,刘辰翁词中亦有“更江令恨别,庾信愁赋”的句子。袁去华明知自己愁因“为谁”却故作疑问,则进一步深沉地蕴含了对恋人的热切情思,同时使词作多了一层跌宕之致和灵动之美。问而无人答,愁而无处消,于是“我”就只得迎风独立、自抛泪珠,请滔滔的东流之水带去对恋人的无限情愫。欧阳修写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以表爱情欢乐的词句,也写过“为问新愁,……独立小桥风满袖”以示失恋之苦的词句,袁去华巧妙地化用其境,却自铸新意于上──以“弹泪眼”而使境界更增视动性和立体感。本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弹泪眼”乃伤心之情最炽热的典型表现,确如宋人杨万里所言“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
  词人想到春日渐长,本该在新春中一展宏才(词人曾有过“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的“书生报国”之志),现在因恋人音信杳茫,自己愁肠百结而感到燕飞柳舞的春天却也“闲”得无聊,于是心倦意懒竟不知如何打发时光,只得随便地依着枕头,听任黄莺鸟儿自在地鸣唱和絮语。任鸟声清脆悦耳却难以焕发自己的欢欣喜跃,自己还是昏然入梦,但因心态不宁故而梦境不深,不久即被黄鹂的轻歌软语唤醒;而醒来之后依然体态不支,精神不振(“厌厌”即恹恹),昏昏沉沉之间不觉已是夕阳西下,花圃暗淡,周围一派冷漠气氛……。(“花坞”是四周高起而中间凹下的花圃。唐诗中有“花坞夕阳迟”的句子。)
  本词上阕以柳舞鸦啼、燕飞风雨的新春胜景触发自己因春生情、由春恋友的思绪;中间由已及人,此伏彼起,以幻境勾勒出恋人的苦况;下阕则以东风送暖、碧水东流和黄鹂欢唱的秾丽春景,背面敷粉地反衬自己的幽闷和愁结。全词以一个“愁”字为潜思默化的内在机杼,使词中各景各物显得动静有致、远近协调、浓淡相配、情景相谐,在幽怨悲凄中亦饶清朗活畅的韵致,所以成为耐人吟味的词坛佳作。(朱捷)
瑞鹤仙
  陆淞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簾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这是一首写闺中人思念远方情人的情词,属婉约词,其特点是以委婉含蓄的手法抒写哀感顽艳的情怀。
  上片从睡觉写起。“脸霞红印枕”,脸上的脂粉印红了枕头,可知这是一位少妇。首句点明人物身分,接着说“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还是”说明她经常这样,睡起后懒慵慵的,“不整”“冠儿”,无心打扮自己。“屏间”句是环境描写,“冷”字烘托出冷清的氛围,也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表现出她生活的孤寂。“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两句,具体描写人物愁眉垂泪之状,形象真切。
  “堂深昼永”,既写空间,又写时间。“深”不仅说明住宅屋宇宽大,而且使人感到“空”,缺少人的活动;“永”说明时间过得很慢,主人公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燕交飞、风簾入井”一句,是她起床后眼中所见,她看到燕子双双飞舞着、嬉闹追逐着穿过“风簾”飞到庭院,更触动了她的心事。“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上片结尾二句,直诉衷肠,道出她愁苦的缘由和眼前的境况。因为思念“相思”,终日烦恼,便不免体态消瘦,以致“带围宽尽”,再加上无人传递消息,和“相思”之人不通音信,她就更加痛苦了。这里由景及情,移情入景,点明了题旨。
  下片由回忆往昔旧景旧情写起,进一步诉说衷肠,抒写“相思”之苦。
  “重省”,领起下文,以下便是对往事的追叙。“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三句,追忆两相欢聚的“风景”,一切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残灯”、“淡月”在这里给人的感受是静谧、和谐,“朱幌”是说红色的灯头轻轻摇幌,主人公和她的情人或者就是她的丈夫,“那时”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度过他们温馨甜蜜的良宵的。“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述说别后相隔路远,好梦难成。“阳台”,旧指男女交合之处;迥,远。“云雨梦,便无准”,实际上也就是说他们欢聚的时间没准儿,难以成其好事。“待归来”以下,是设想她的情人回来以后的情景。她想,到时候,“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花梢”,借代容颜;“心期”,心思,仍然指的相思之情。先看容颜,后问别情,这一看一问,就把她盼外出人归来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问”字紧承前句的“问”字,问的内容还是上句的“心期”。“因循”,意思是旧的一切不改变。结尾三句说,如果这样下去,把青春耽误了,心里怎么能平静呢?结尾设问灵慧,哀怨欲绝,意境与柳永《定风波》尾句“免失年少阴虚过”相似。
  这篇情词,通篇写相思之苦,由眼前想到过去,又设想未来,叙述波澜起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曲张有致,围绕一个“愁”字,把离别之恨、相思之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全词结构严密,跌宕开合,呼应灵活,用笔曲折,感染力颇强。(王方俊)
如梦令
  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
  词人静夜独坐,顾影自盼,颇觉寂寞孤独,终至感到“凄惶”。开头两句,明白如话,述说自己临窗独坐,只有自己的影儿相伴。在宋词中写夜晚独处的作品不胜枚举,著名的如秦观有一首《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通篇以白描手法写景,以气氛烘托来衬托人物的寂寞。本词与秦观的《如梦令》题材相同,但在写法上另辟新径,分明是一个人在万籁俱寂时临窗独坐,却偏说是“两个”。夜晚百无聊赖之际,看到自己的影儿是很自然的事,但从此入词,且写得诙谐有趣,纵然说不上妙手偶得,也可谓构思奇特,善于捕捉艺术形象。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烬”,火余下的灰,“灯烬”即灯灰,这儿作动词,就是“灯灭”。灯灭了,要睡觉了,影儿也不见了;“抛躲”二字,把影儿的自然消失说成了主动行为,与首二句贯通一气,“影”也就更加人格化了。以下连用两个“无那”,进一步把词人孤独寂寞无法排解的情绪表达出来。“好个凄惶的我”,尾句直抒胸臆,自叹“凄惶”,全词的气氛也由冷清、寂廖转为哀惋、悲凉了。
  本词虽无深远的意境,但通篇以质直的口语,状绘自我,于平淡中见新奇,读之饶有兴味,称得起一首独具特色的小令。
  向滈的《如梦令》共有八首,这一首曾误传为大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见《续选草堂诗余》卷上),这也多少可以从侧面说明这首小令的艺术成就。(王方俊)
凤栖梧
  兰溪   
  曹冠   
  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 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
  全词通篇写泛舟湖上的所见和感受。
  开头一句说,船儿分开波浪,平平稳稳地前进,用“桂”修饰“棹”,说明这是一只装修精美、小巧玲珑的游艇;“悠悠”,说明船儿走得不紧不慢,反衬出船上人悠闲自在的情景。“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这是词人在船上看到的景物,烟雾缭绕中群山起伏连绵,湖上荡漾的绿水一望无际,一直伸向远远的“天边”。风光美好,景色宜人,词人心旷神怡,不免诗兴大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美好景致的感染,使他灵感顿至,得到了不少优美的诗句。“赢得”,获得、得到;“满”,极言其多。创作的收获,使他得意之极,于是挥动“金碗”,开怀畅饮。“挥”字生动地写出饮酒时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神态。诗句盛满“锦囊”,不免有些夸张,但这种夸张手法用得恰当,“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文心雕龙·夸饰》),所以读起来自然贴切,绝不会感到“言过其实”。
  过片之后,继续写景,同时表达词人的感受,曲折回环,极其细密。“飞絮撩人花照眼”,“撩”字和“照”字,把漫天飞舞的柳絮和五彩缤纷的花朵写活了。本来,“撩人”也罢,“照眼”也罢,是人的主观感觉,此句中的“人”,反而变成了被动者,“飞絮”和“花”反而成了“使动者”,似这样构思奇特、新颖的句子,可谓神来之笔。“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两句,进一步写出天晴朗、风和日丽的时令特征,辽阔的天空,细微的云丝,本是静境描写,但有微风吹拂,燕子飞舞,又使静中有动,“外”字分明地勾勒出景物的层次,放眼望去,燕子是在“卷”着“晴丝”的碧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