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靖康雪-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就要毁掉这个战果,丝毫不顾忌国家民族之利益,所以岳翻成为参知政事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拨乱反正奏疏中,就特别提到了,剥夺司马光爵位和后裔的特权,予以惩戒。

岳翻承认司马光的才华,但是对他极为保守的政治主张非常不满。把军兵以性命获得的战果几乎无偿还给西夏,视数十万将士和百姓的性命于不顾,将国家大义当成意气之争,这种人,如何值得朝廷的追封?虽然哲宗皇帝时追贬过司马光,但是岳翻依然不满意,上表,要将司马光从名臣名单里格除,列入误国之臣之列。

这是岳翻唯一一次对已死之人的发难,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包括赵桓也不是很理解,岳翻主政一向以温和着称,从未有过如此激烈的举动,之后岳翻细细讲述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赵桓才予以理解,但是还是没有把司马光真的列入误国之臣,只是吩咐史官把司马光的传记写得明明白白,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此时此刻,死者为大。咱们就不做这种事情了。

新旧党争给大宋带来的伤害大家有目共睹,而如今朝中自然也有当初新旧党人的后裔和支持者,时过境迁,当时的事情不需要再次出现,赵桓也绝对不允许新旧党争的出现,所以综合考虑之下,没有答应岳翻的全部要求。

但是河湟谷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原上罕见的农业重地,土壤肥沃,高原部族谁占据了这里谁就能肥上一圈,大宋占据了这里却没能守住,一直引为憾事,如今这里被西夏占据,大宋若要重新确立对西夏的优势,就需要占据这里,打开通往西夏心脏兴庆府之道路。

宋金战争之前的西军极盛时代,曾经一度攻打到了兴庆府门口,但是方腊之变使得西军的梦想功亏一篑,之后西军就走入了下坡路,直到浴火重生的那一刻,但是之前西军大部分主力被抽调作为国防军的存在,所以实力不够,没有对西夏发动战争,西夏也很老实的没有犯贱,所以西军也不管。

这一次西夏撞在了大宋的枪口上,无论是赵桓还是岳飞,都决定要对西夏动手了,不然大军远征女真时,还要分出精力去对付西夏,那就不妙了。

岳飞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枢密院和吴用商量此事,岳翻把自己关在家里开始书写讨伐西夏的走着,为此战出谋划策,各大将开始厉兵秣马,雄心勃勃。

靖康四年三月十六日,大朝会上,枢密使吴用上表,就西夏寇边一事发表看法,主张立刻出兵征讨,乃至于“做灭国之准备”,西夏是“无耻之尤”、“务必灭之而后快,以告慰诸先帝在天之灵”、“以党项贼酋之首,供奉宗庙”等等,直言西夏之无耻和大宋必须要讨伐的必要。

宰相赵鼎就吴用的意见发表了一点看法,比如大宋目前的钱粮储量是否可以支撑一场灭国之战,打仗之前,我们要看看自己打不打的起,不是说打就打,打肯定要打,西夏无故犯边,不打,大宋威严何在?但是怎么打,如何打,打到什么程度,值得继续商榷,单单定义为灭国之战,大宋可有那样的钱粮储备?

说白了,一句话,没钱。

穷啊,穷啊,靖康三年的岁入虽然好过元年和二年,但是比起宣和年,已经是惨淡到了不能看的地步,大宋很多地方都被免除了税收,少数可以继续交税的地方也仅仅可以勉强维持朝廷的运转,更别说很多地方还需要中央出钱去修建,去维护,更别说对如今的大宋来说如同天文数字一样的军费开支。

维持已经很难,要行动起来,就更难,若要对西夏动手,只能从关中和蜀中调运粮食,但是关中和蜀中在第三次战争中消耗了全部的力量,百姓无力承担再一次的国战,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休养生息,大宋才能渐渐缓过来。

赵鼎表示,可以小范围反击,但是绝不可动辄灭国,大宋没有那个粮食储备,一旦打的胶着起来,没有粮食供应,西军会损失惨重的。

岳飞的作战计划就没拿出来,他脸色发青,他认为他的作战计划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成功,但是这是建立在粮食足够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连正道御兵都做不到。

吴用和宗泽面色发苦,打仗,需要钱财,需要粮食,需要百姓支援,但是和金国的战争消耗掉了大宋几乎全部的力量,如今的大宋是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经不起大的折腾,虽然西军有足够的战斗力,岳飞也有足够的把握,但是,打仗,不是单单靠军队和统帅就可以做到的,没有粮食和钱财,军队就无法离开驻地。

赵桓面色凝重的看着赵鼎的奏折,郁闷的揉了揉太阳穴,他知道,赵鼎不是反对战争,而是在担忧,如果赵桓执意要打,赵鼎也一定会遵守他的命令,但是,之后该如何持续,一旦战争进入胶着状态,那可如何是好?赵鼎写着呢,打是可以打,目前他可以保证十万军队两个月的粮饷,之后,就没了。

堂堂大宋啊,亿万子民啊,十万军队的征战需求,居然只能保证两个月,赵桓真的是深刻的感受到了大宋如今的虚弱,越来越明白鲁达明知必死却依然执意要去的决绝,明白岳翻的苦楚,大宋,实在是经不起大的折腾。

夺回河湟谷地和河西走廊的确是正确的战略目标,但是所需要投入的钱财和精力,是大宋目前无法承受的,就算目前砸锅卖铁投入进去,等到回报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宋早就穷死了,所以,灭国之战,无法成行。

但是赵桓心里还有一丝执念,一点点念想,大宋夺回了太祖皇帝念念不忘的燕云,但是,还没有夺回太宗皇帝念念不忘的灵州,当初的西夏,还是大宋的领土,但太宗皇帝手里,西夏闹起了独立,这是赵光义一生的心病之一。

解决了第一个,当然也不能厚此薄彼,不去解决第二个,说到底,赵桓是赵光义的子孙,而不是赵匡胤的。

所以,赵桓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没说话的岳翻,一直给他带来希望和成果的岳翻,一直以来都是他的百宝箱、智囊的岳翻。

“岳卿,此事,你有何看法?”赵桓放下手里的奏折,向岳翻发出了求援信息,朝臣们也似乎都习惯了赵桓有困难找岳翻的举动,“岳卿”是岳翻的专称,岳飞被喊做“岳将军”,此时,“岳卿”也是左右为难,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可是皇帝发问了,岳翻也不能不回答。

盯着满朝廷希望的目光,岳翻也觉得压力山大,刚刚从鲁达之死解脱出来的岳翻,心神俱疲,没那么多精力去考虑的那么完全,之前的确写了奏折,但是和岳飞一样,没关注粮食的问题,此时,才注意到自己的疏忽。

三百五十四西夏生命的倒数计时(二)

走出队列,岳翻向赵桓行礼:“陛下,此事,臣也非常为难,不打肯定不行,打的话,臣粗略的统计一下,估计只能保证十万军队两个月的粮饷所用,两个月,估计都不足够军队集结在战场上,更别提进军了。”

岳翻此话一出,赵桓便叹了一口气,足智多谋多智近妖的岳翻都无能为力了,看来如此大好的时机,就要白白错过了,朝臣们也是大为失望,连岳翻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也就真的没有办法了,一时间,朝堂里的氛围极为沉闷,尤其是军方大将,更是死气沉沉。

其实,要是真的不得不打,岳翻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强征粮食,比如以战养战,但是这些办法有伤天和,能不用,就尽量不要用,要是用了,前者伤了大宋百姓之心,后患无穷,后者把党项人得罪到死,就算攻灭了他们的政府,游击队也少不了。

对于党项人牛皮糖的特性,女真人和后来的蒙古人都深刻的理解过,所以西夏政府可以存在那么久,和他们本身的贫困以及牛皮糖的特性不无关系,正是所谓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除了打算一统天下的蒙古人会花费时间去灭掉西夏,其余的国家还真没有那个想法。

后来蒙古人为了图方便把党项人杀得精光,也足以体现出党项人是多么的烦人,以至于蒙古人这样善于统治被征服民族的民族都决定要灭了党项族,一劳永逸。

岳翻不是没考虑过彻底灭掉西夏,大宋也不是没考虑过彻底灭掉西夏,神宗皇帝时代的五路伐夏就是如此想法,当时也得到了辽国的默许,西夏的灭亡似乎已经在情理之中了,但是情况突变,宋军惨败,西夏得以存活下去了。

之前西军的辉煌时代一度把西夏打到了亡国边缘,可也没有成功。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帮助西夏存活,一直到那所谓的上帝之鞭的时代,连上帝都被打了,西夏自然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现在。是大宋刚刚浴火重生,重新走上兴盛道路的开端,西夏不可能没有察觉,或者说,正是因为西夏人察觉了大宋目前表面强盛内里极端空虚的状态。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进攻。

这就是西夏最讨厌的地方,或者说是西夏政府里的汉奸最讨厌的地方,西夏政府有不少陕西和蜀中的落第汉人士子任职,他们才是大宋真正的对手,土生土长,熟悉地理环境,心思缜密,还往往有些人真的具有相当的军事和政治才华,让宋政府不厌其烦。

这几年随着宋金战争和大宋的浴火重生,封锁边境的西军已经很久没有听说有士子叛逃入西夏了。赵桓的新政府刚在北京立足就召开了科举考试,号召全天下士子都来考试,刚刚裁撤了一大批老旧官僚的新政府十分需要热血的年轻人的加入,这也是一个机遇,说白了,如果不是在大宋没有前途,没有士子愿意叛逃入西夏。

激烈的竞争伴随着超高的淘汰率,不是每个士子都能做官的,高识字率对政府来说是好事,但是对民间读书人来说。那只能代表着竞争的激烈,一些运气不好以及才华不够的士子,无法做官,但是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不会营生,难以过日子,政府也不管不顾,强烈的愤怒之下,投奔敌国也就是难免的事情了。

这批汉奸有相当的素质。长期和官府打交道也让他们洞察了宋政府的本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时代的宋夏战争中宋屡屡吃亏,就和这批人脱不开关系,而目前并没有士子进入西夏做官,也就是说,洞悉了大宋目前本质情况的,是一些很早以前就叛逃入西夏的士子。

这一次,可能只是试探,或者说是一场赌博,他们赌的就是大宋无力出动大军来对付他们,只能小打小闹,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放心的纵兵抢掠,回到之前美好的日常生活中,因为之前被西军打得太惨,损失太过惨重,西夏根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实力,没有外部血液的接入,他们活不了多久。

这也是铤而走险,无奈中的求生手段了。

和西军打仗的时候大宋也把每年会给他们的岁币停掉,宋金战争期间和之后,赵桓完全废除了和西夏的一切条约,下令西军封锁边境,不给西夏任何东西,被宋军打得那么惨,还得不到任何东西,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西夏早就贫血了。

此时此刻,他们当真是铤而走险,但是偏偏,哪怕是放在几个月之前,总动员时期的西军也能凑出一批军队征讨西夏,但是如今确实不行了,军队出动没有钱粮,根本打不了仗。

看着岳飞他们一脸不甘心的模样,岳翻却突然的想到了之前来到北京投诚的辽东部族联盟,照理来说,干掉女真之后的辽东,他们没有天敌的存在,女真的霸权不复存在,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