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靖康雪-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泽笑了笑,花白的胡须在风中风中摇弋:“鹏展过奖了。陛下,此战若无鹏举鹏展两兄弟,老臣怕是要饮恨沙场了。”

岳翻笑道:“宗帅过谦了,古有老将廉颇。有王翦,有黄忠,他们固然是英豪,但都是对内作战,打来打去。都是自己人,而宗帅不一样,为国而战,杀的都是女真人,所以,臣最尊敬的还是宗帅。”

宗泽笑得很开心。

赵桓点头:“宗爱卿的确居功至伟,为国不惜古稀之龄还要上战场杀敌,看向岳飞,笑道:“岳卿,也是岳卿。两位岳卿,每位都是大宋之柱石,鹏举,朕还记得,金人第一次南侵之时,就是你和林卿还有种老帅等人率军驰援,打了不少胜仗,后来,全是朕的错,才白费了你们一番心意。朕对不住你们,对不住种老将军和姚将军他们!”赵桓向岳飞鞠躬谢罪,岳飞连忙还礼,直喊不敢。

赵桓面带歉意道:“若不是朕误信小人言语。又怎会使得后来发生那么多事情,鹏举,朕对不住你,对不住西军,此番西军为朕立下如此大的功勋,朕绝对不会忘记。不会亏待你们,朕还需要你们继续为朕上战场杀敌,洗雪耻辱啊!”

岳飞等众将再拜:“臣等遵旨!”

赵桓环视了周圈,看着这一幕幕,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拉着岳翻的手,说道:“来,鹏展,诸卿,咱们一起入城吧!今后,大宋都城就是这里!再也不会改变!”

赵桓拉着岳翻的手,一步步走入城池,这一幕,羡煞了不知多少人,就连距离皇帝和岳翻最近的李纲岳飞等人,都对此有些小小的羡慕,他们累死累活那么久,也没有得到皇帝的一次执手,看样子,皇帝还打算执着岳翻的手很久很久,一直到为他营建的宫廷里面为止。

这样的殊荣,是谁都能拥有的吗?这样的话,史书上肯定会在岳翻的传记里记上一笔——靖康三年冬,上执岳翻手入北京。

皇帝打头,拉着岳翻,走入了刚刚脱离战火的燕山府北京城,北京城的汉人和契丹人百姓们在道路两边安静地看着大宋的皇帝,看着这位曾经耻辱无比现在又荣耀无限的皇帝,这一幕,被很多人记载了心里,燕云的人们都见到了皇帝长得什么模样,这位一边走一边笑一边和身旁的岳翻说话的皇帝,似乎不像传说中那么不堪入目。

这大概是历史上最安静的一次皇帝入城仪式,当然了,这里的安静是指表面上的安静,大多数人的安静和内心的激动,赵宋皇族的大部分人可不会这样想,赵佶坐在一顶轿子里,看着巍峨而高大的幽州城,不由得十分忐忑不安,怀中的妻子瑟瑟发抖,疼爱的小女儿也是瑟瑟发抖,纷纷觉得他们来到了一个非常不安全的地方。

“官家,桓儿他,他为什么不让我们待在应天?他都是皇帝了,没人威胁他了,他为什么还是不愿意放走我们?”皇太后显然难以释怀。

赵佶看着外面的一幕幕,放下了帘子,把头缩回了轿子里,叹息道:“这天下已经不是我的天下了,是赵桓的天下了,咱们都是臣子,都要听他的,难不成不愿意去,就要被削去宗室籍贯,变成庶人吗?”

皇太后显然不相信:“桓儿可是咱们的亲生儿子,怎么会这样做?”

赵佶面露嘲讽之色,想起了一次次被赵桓痛骂的场景,不由得苦笑道:“桓儿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桓儿了,他现在是一个武皇帝了,打败女真人,夺回燕云十六州,都是在他的手下完成的,大家都会把功劳归于他的身上,他是武皇帝,他说了算,我呢?我也是他的臣子了,臣子啊……”

皇太后连连摇头:“官家,我不信,再去和桓儿说一次吧,说一次吧,桓儿到底还是我们的儿子啊,他,他不会这样做的!”

赵佶看了一眼怀中满脸惶恐被吓破了胆子的妻子,满心的悲苦:“他不是我们的儿子了,他是皇帝,他连文官都能杀,武将都能掌握实权,祖宗成法被他变得一干二净,什么都变了,文官没权了,武将掌权了,你说,他还有什么是不敢做的?醒醒吧……”

赵构的轿子里也是一样,病怏怏的赵构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看着轿子顶,无可奈何的不断叹息,不断的后悔,如果自己也可以尽一点力,也不至于到如今面临这样的局面,想当初自己还是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是全天下的指望,而如今呢?唉……

赵宋皇室的态度也算是两极分化的严重了,少部分为被金人俘虏一事感到耻辱,觉得必须雪耻,这样才能挽回自己的尊严,告慰祖宗,但是大部分,尤其是老幼妇孺居多的皇室,对于皇帝赵桓执意要求北迁燕山府为首都的决定感到难以理解,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的人大有人在,这才逼得赵桓使出了逐出宗室的绝招。

但是赵桓的政府是坚定的抗金政府,所以,这一届政府和军队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如今,赵桓带着他们,步入了幽州城,这座汉家失落二百余年的城池。

城内的宫殿有些破旧,岳飞带着几十万人赶工也没有赶出多少,到底还是没能在赵桓抵达之前完工,说起来赵桓的要求也不高,也不允许以前东京的那种事情发生,就像是太祖皇帝时期一样,不用多大,能住下皇族和朝臣就可以了,幽州好歹过去是辽国的南京,有皇帝的宫殿,虽然战火之下被破坏了不少,不过还不至于一点都没有,只是时间过去的并不久,城内还能闻到淡淡的血腥气味,赵桓唏嘘不已。

“战火之残酷,可见一斑,鹏展,将来开战,莫要让贼军再次越入长城之内才好,我们好不容易夺回了长城,怎能让贼军再次越过长城威胁我们呢?”赵桓如此感叹道。

岳翻回应道:“陛下,臣之前也说过,只要取得养马地,再有五年时间,我大宋就可以组建起一支强大的骑兵,只要有骑兵,那么无论是什么敌人,我们都可以不用惧怕,本次夺回燕云十六州,我军已经得到数十万匹战马,足以组建一支强大骑兵,虽说进攻略有不足,但是防御绰绰有余。

况且此番得燕云之地,不仅得到汉家口众八十余万户,更重要的是,还有十三万户契丹口众,陛下,契丹人善战,强于中原,我等应该学习金贼,招募各族兵马进入军队中,扩充军队实力,增加军队数量,勤加练兵,修缮长城,派兵出塞袭击贼军,使贼军无法安然休养生息,这样,则可为我大宋争取足够的时间。”

赵桓点头笑道:“鹏展所言极是,我得鹏展,有如武帝得卫青啊!”

慢慢的,赵桓走入了为他准备的皇宫之中,虽然还有很多人正在工作,但是赵桓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工作的人们看到了赵桓身着皇帝服饰前来,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行礼,赵桓也只是安抚他们,让他们继续做活,漫步在这里,赵桓什么也没说,岳翻什么也没说。

直到走到了最先完工的皇宫正殿前,赵桓看着正殿,对岳翻低声说道:“鹏举,我打算封你为参知政事,李相年迈,待李相退休之后,你就是大宋的宰相,你还想要什么,尽管说,只要我可以做到,我全部答应你。”

岳翻看着那座宫殿,回答道:“陛下,臣,想回家。”

三百一十一看起来,岳翻的确适合做宰相

听到岳翻的要求,赵桓有些错愕,回过神来,赵桓惊讶地询问道:“鹏展只是想回家而已吗?”

岳翻点点头,说道:“陛下,臣已有二年之久没有回家了,父母是否安好臣不得而知,妻子是否安好臣不得而知,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臣都是极为不称职的,连家都顾不上的人,何德何能居于宰相之位?臣以为臣配不上这样的职位。”

赵桓转过身,看着岳翻,非常严肃的说道:“鹏展,你若是也配不上这个职位的话,那么我以为,全天下也没有人配得上这样的职位了,我知道,自古忠孝两难全,你选择了忠,而把孝放在第二位,这样可能会惹人非议,但是,鹏展,国存我死四个字,足以让你没有任何反对的成为宰相,全大宋,除了你,没有任何人敢于使用这四个字,它属于你,也永远属于你。”

岳翻低下头,露出自嘲的笑容:“臣死了吗?”

赵桓没说话。

“臣答应过弟兄们,陪着他们一起战斗到死,他们战死了,而臣还活着,臣答应过他们,和他们同生共死,但臣却还活着,陛下,臣没有信守诺言,也没有办法信守诺言了,陛下,这样的人,配不上那四个字,也配不上宰相的职位。”岳翻摇摇头,如此说道。

这是重视他心里的一根刺,他觉得对不住那些兄弟们。

赵桓抿抿嘴唇。说道:“大业才刚刚开始,鹏展。我不能没有你,大宋也不能没有你,你身后的将军们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你的价值,鹏展,你万万不能自暴自弃。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你一直战到最后,是上天垂怜,让你活下来,继续为大宋建功立业,鹏展,上天既然让你活下来,就一定有需要你去做的事情。”

岳翻把目光移开,什么也没说。

赵桓紧紧握住了岳翻的手,说道:“我会封你为参知政事。龙图阁大学士,太子少师,卫国公,这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如果你想回家,我可以给你探亲之假,但是,无论如何,鹏展,答应我,答应赵桓。你一定,无论如何都要回来,担任这个职位!”

岳翻看着赵桓,从他的眼睛里,岳翻看不出任何的虚情假意,作为皇帝,或许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但是此时此刻,岳翻看不到演技,只看到了真心实意。

能让皇帝发自内心的表达,作为一个臣子,或许,已经是极限了。

但是,这样的我,真的可以享受权力和名位,以及荣华富贵吗?那些战死的兄弟们,真的可以原谅我吗?

岳翻不知道。

皇帝抵达了皇宫,召开了大宋复兴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就在刚刚坐落完成的太极殿之内,皇帝赵桓召开了大朝会,让此刻北京城内的所有臣子全部都来参加,一系列的国家大事都要在此次的大朝会上作出决议,并且立刻付诸实施,国家机器不能有一天停止运转,一旦停止整个天下都会难以适从。

李纲作为宰相,第一个发言,一条一条的把大宋目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给说了出来,这是他一路上夙兴夜寐完成的工作,作为宰相,李纲尽职尽责到了极限,为此不惜自己的身体。

“陛下初抵北京,而北京初为大宋之都城,当先最重要之事,莫过于朝廷部门所在地之划分与确认,如此,各部门同僚方能即刻开始办公,处理国务,此乃当务之急……”李纲手持厚厚的奏折,慢慢地朗读着,赵桓和文武百官一起听着。

北京城刚刚脱离战火,重建没有两个月,能够营建好太极殿这座正殿和皇帝与家属的住处已经是极限,预定的皇宫范围内还有大量建筑没能建成,所以臣子们都没有合适的地方办公,李纲提议用现有的人工和材料先赶建一批木屋当作紧急用房,臣工就在里面临时办公,然后施工队伍加急赶建朝官所需要的部门,其余的都先放一放。

公孙胜提出异议,他认为朝官可以暂且在简陋的地方办公,能遮风挡雨就好,咱们在应天府也习惯了,这些外物并不重要,而城内数十万汉人百姓和契丹人百姓居无定所,被战火残破的幽州城显然无法提供这些人居住所需要的环境,所以以安抚人心为第一要务,首先需要营建的还是百姓的住所,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安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