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栖特种兵-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把吴仁晓叫来,让他也看看工作没有做到家会造成什么后果!RS
………………………………

第227章 巡抚死里逃生

劳崇光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他甚至没有想象过有朝一日,在自己管辖的行省里,会如同做贼一样躲躲藏藏,夜行昼宿。

    在桂港上船的前夕,他提出和李鸿章分开,他自己从陆路返回巡抚驻地,而不是随船逃往光州。他也不需要任何武力保卫,就跟那些与他同来的民团走。这些民团实际是他暗地建立起来的私人武装。

    本来这些人他带来是在关键时刻保命的,却在金田村藏兵洞战场损失过半,连这支队伍的总统领劳崇明也被打死。

    当然这个情报是根据劳虎所见报告给他的。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劳崇明并没有死,只是被麦轲暗器打昏而被俘了。

    不管是死还是活,反正他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劳崇光就暂时任命劳崇明的儿子劳虎来担任剩余力量的指挥。总人数大概还有九百多人。其他一千一百人都已经被那些乱民给消灭了。

    现在劳崇光顾不得对这份家底损失大半而惋惜,想的都是如何逃跑,安全回到自己的行辕,别把自己这一百多斤交待在这里。

    既然不从水路走,就不可避免地要再通过前不久他们走过的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乱民情绪高涨时期。

    刚刚击败了前来清剿的官军,别管是人员还是物资都大有俘获。既然他们正在信心爆棚,如果被他们发现踪迹,别说九百人,就是九千人也不是对手。

    就在不久前,可是足足两万人呢,那时他们的信心可没有现在的高。

    现在的九百人还真是一个尴尬的数量。既容易暴露目标,又不可能明火执仗对垒。

    老劳和小劳几经核计,才决定化整为零,明分暗合,表面上没有超过十个人一伙的。这些人都分别装扮成商人、农民、和尚、老道、打工的、走亲戚的,各行各业都有。既要分开,却又离得不远;一旦有事,可以瞬间集合拢来。

    就这样心神俱疲劳累交加地逃了一天一夜,不知道怎么就撞进了旬州境内,而这个地区正是不久前石达开团歼灭鲍越一路敌军的所在地。

    附近的居民刚刚与天军分享完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凡是受到损失的都得到了双倍的赔偿;而什么损失也没有的每家也分到了二斤马肉。

    现在大家士气空前高涨,人人同仇敌忾,恨不得敌人再来,还给他们送好东西、好吃的。这里的民风本来就彪悍,这场胜利给他们的影响就是更不把清军、清朝官府当回事了。

    劳崇光等人一头闯了进来,虽然小心谨慎,但是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习惯了,即使再加小心,也还是露出了马脚。

    一个团丁去一户居民家找吃的,这户人家只是因为没有现成的,而没有给他,就大怒起来,认为他们是故意刁难。虽然后来意识到不对,又到了歉,也没有继续再要,而是赶紧走了,但是这已经足够引起注意了。

    时间不长,消息就传到了离此地不远还在继续搜索漏网清军的一个连队那里,他们正是石达开团的。

    接到消息,他们一边飞速的通知就在自己附近左右的两个兄弟连队,一边以极快的速度向这些人围了过去。

    刚才劳崇光把这个惹了祸的团丁狠狠地骂了一顿,要依劳虎,当时就杀了他了,这支虽然不以正式军队命名的武装,管理上却比正规部队严格得多。劳虎被劳崇光挡下了,知道这个团丁也不是故意。

    然后也不顾得吃饭,立即就开始了继续跑路。不过,尽管这些人行动迅速,还是被求战心切的这个连给抓住了尾巴。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一方是立功心切;另一方是性命交关,上来就是最凶狠的招数。团丁这一方是劳崇光最后的依靠,罄尽财力打造出来,战斗力自不必说;而石达开的这个连队则属于长枪营,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士气正旺。

    只见这些人人手一杆丈八长矛,排成整齐的队列,动作划一地向前突刺,每刺一枪,都是一个步跟上,反而把个人武力值大大高于天朝士兵的这些私人武装打得节节败退。

    这时候,远处又跑来两只队伍,看衣服和士气,就知道是帮助那些乱民的。劳崇光一看就知道不妙,如果在不赶紧逃开,马上就有被包围的危险,被敌人一网打尽!

    于是他立即来个壮士断腕,拨出一半的兵力原地防守,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拖住。自己和劳虎则带着另一半团丁飞快地撤走。

    留下的这些人,知道面前只有死路一条,也不做多想,他们进入这个私人武装开始,就明白自己的最终使命是舍身救主,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完成最终使命就实现了。

    这四百人的拼死抵抗,确实极大地延迟了这三个连队的追击,但是最后也落个全军覆没的结果。他们的拼死反抗也该长矛营造成死伤五十余人的损失,甚至比和清军的对垒损失还大。实际上这四百人的战斗力相当于绿营兵的二千人。

    清除这些人的拦阻很是耽误了一些时间,不过最先揪住敌人尾巴的那位连长也没有老老实实地就让这些人把自己全部拖住,而是派出自己连队平常负责侦查的那个排脱离战斗,继续追击敌人了。其他的连队也同样办理。

    这些人就改变了和敌人作对的方式,虽然很快就追上了敌人,即没有在前面拦截,也没有在后面追着打,而是一方面不紧不慢地缀着,一面从左右两侧动手。

    当敌人受到干扰放慢速度以后,他们就派人到敌人的前面设置一些陷阱、机关、以及一些迷惑敌人的东西,让他们疑神疑鬼,真假难分,不但大大地减慢了速度,而且伤亡不断增加。

    为了不泄露自己的行踪,劳崇光最后默认了劳虎血腥的屠杀手段。逃出旬州的最后一段路,劳虎和他那些仅存的团丁,杀光了所有他们遇到的人,不论大人小孩,也不论他们是否有这个想法,统统砍去脑袋。

    即使如此,等劳崇光最后逃到贵林,进入巡抚行辕的时候,也所剩无几,连他自己,正好二十人!RS
………………………………

第228章 鸿章难以交账

确认脱离了危险以后,李鸿章就和彭玉麟要了一个单独的空间,把自己关了进去。自己死里逃生了,接着就需要考虑如何向曾大人交账了。

    其实,他从陆路清剿失败就开始忧心了,一路上别管是陆上逃,还是水中跑,都没有离开这个主题,而且也不可能离开。

    他干什么来了?不就是为钦差本尊曾大人排忧解难吗?这个忧不就是光西的乱民吗?这个难不就是曾大人分身乏术,需要我代表他处理好这些乱民吗?

    结果权利都给了我,一切条件都预备好了,偏偏被我给办砸了。如果不是曾大人特意赠送的那三挺马克沁,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人也别想回来了。

    他是越想也是对不起曾大人的信任和托付,实在不知道如何向曾大人交账。

    说起曾大人收罗的八员大将,文臣当仁不让是李鸿章为首;而文臣即使同样的官阶,也比武臣地位高,因此,文臣为首的李鸿章,自然也就成了所有文武官员的首臣。

    在倡导团练之前,李鸿章实际上就与曾国藩有长达十年之久的师生之谊,即使现在也一直以学生身份恭对曾国藩。

    既然有这层关系,他就特别清楚老师的心意,不管是与大学士杜受田的交往,还是和新上台的皇帝亲近,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要保证现在的统治制度的平安稳定,不被乱民所扰乱。

    新皇和他最信任的老师杜受田全面支持曾国藩,并封他主办团练的钦差大臣,还让他兼任六个职能部中的五个部的副手,所有需要都可以让他根据需要调动。

    然后又史无前例地设置了钦差协办这个头衔,专门帮助曾大人处理全国的紧急事务。而光西旬州,有史以来就是一个造反起义、盗贼丛生的地方,在曾国藩的各地趋势图上,是属于最难处理的地方。

    曾大人特别提出那里的动乱特点,是在一种新的教派“拜上帝教”为名义兴起的,这个教派和西方国家大有联系,那里叫做基督教,甚至许国国家都奉基督教为国教。

    曾大人给他两个任务。一个就是扑灭还没有大规模的与宗教混在一起的乱民行动;另一个就是特别注意麦轲的动向。这个麦轲,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谈话对象。

    其实,曾老师很欣赏麦轲的才能,从一定意义上二人还是朋友。但是在保和反满清这个问题,决定了二人不可调和,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为了对付麦轲,曾大人特意把隐鹰馆交给他,为他提供情报方面的支持;同时也特意安排了彭玉麟到光州统管水师,和他遥相呼应,一旦需要,就可以调动水师大军,逆流而上,过竹江,转溪江,提供水路支持。

    除此以外,有特别让地方的巡抚、督军听从他的指挥,可以调动光西行省内的一切军力、人力、财力。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清剿不但调动了全省军队,而且军政两大巨头,巡抚劳崇光、总督相荣也都随队亲征。

    当然这也有李鸿章的个人因素。如果他就留在巡抚衙门驻地贵林,那么起码劳崇光是不用到第一线了。

    结果所有的安排都以失败告终,曾大人的长时间准备付诸东流,两个任务没有一个完成,难道都是由于我的霉运,使大家都和我一样大倒其霉?

    这实际上是李鸿章第一次独立指挥这样大的一个行动,偏偏他却迎头碰上了一波穿越来的特种兵。别说是他了,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也不是对手。他能逃出生天,就算他天大的本事,极大的成功了!

    多年以后,在总结这次清剿的惨败时,认为也有亮点。而这个唯一的亮点就是在关键时刻,中军能够从金田村撤退。

    而这个撤退的决策恰恰就是李鸿章做出的,因为这三个人中他职位最高,而且另外两个人的意见正好相反。

    可是这个亮点被一大堆失败所掩盖,连李鸿章自己都觉得不算什么;客观上说,和失败比较也确实不成比例。

    所以,现在李鸿章是越想越失落;越想越觉得自己太无能;运气也那样倒霉;实在没有办法再曾大人那里交账,自己这个学生也愧对恩师,简直就是有辱师们。

    他就这样越想越沮丧,看前途一片灰暗,自己的宏图大志再也没有希望,不但不能报答师恩,广大师们,而且自己活着就是让师们蒙羞。与其苟活,不如自己了断!

    也是,他立身而起,“沧啷啷”拔出腰间配带的宝剑,手抚锋利的剑锋,长叹一声:“宝剑啊!宝剑啊!本来想用你杀奸臣、除邪佞,没想到第一个就是饱饮我李某人的鲜血!也罢,就让第一个试试你的剑锋是否锋利吧!”

    说着,也不再作它想,摆一个一个潇洒的姿势,还努力做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手上的剑还挽了一个剑花,像自己的脖子用力削去!

    这把宝剑虽然不是正版的尚方宝剑,也和钦差协办是钦差的副本一样,是尚方宝剑的副本,是曾国藩特命兵器监的人精心打造而成,质量非常高,端的是削铁如泥,别说用力削脖子了,就是轻轻一刮,脑袋也得离开脖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