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强军火之王-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得到了沙特当局的全力支持,所以d&f沙特公司的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与发展同步进行的则是市场拓展。

    下个月开幕的阿布扎比防务展是年度大戏,是d&f沙特公司开辟市场的良机,也就需要瑟琳娜回去协助。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今天就到这里吧。”

    被坐在后面的阿齐兹碰了一下,瑟琳娜才回过神来。

    “斯图尔女士,感谢你的配合。五天后进行第二次听证,对d&f集团公司在参与oicw项目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理。如果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可以在此之前提出来。在下次听证会结束之后,我们将对……”

    没等托马乔说完,瑟琳娜就起身离开了。

    没必要跟这些国会议员讲礼貌,也没有哪项规定要求瑟琳娜在离开前道别,反正说的都是废话。

    当然,也没人挽留瑟琳娜。

    “好的,知道了。”

    “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阿齐兹朝瑟琳娜点了点头,说道,“前面全是记者,我们去侧门,司机已经把车开过去了。”

    “乔伊,你去应付那些记者。”

    代理律师点头答应下来,他只是d&f集团公司花钱请来的职业律师,应付记者是分内工作。

    等律师走开,瑟琳娜与阿齐兹加快了步伐。

    这一年多来,最让瑟琳娜头痛的就是记者。

    不管她走到哪里,记者就像影子一样,总会立即出现在她面前,然后提出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

    瑟琳娜最讨厌的就是记者,却又无可奈何。

    那么,也就只能躲开。

    还好,国会大厦很大,有多个出口。

    “沙希德,我们过来了,三分钟后到达。”

    “收到。”

    阿齐兹没多罗嗦,朝瑟琳娜点了点头。

    如果由阿齐兹做决定,就不会来美国,因为在他看来,此行实在是太危险了,瑟琳娜不应该以身犯险。

    在想让瑟琳娜完蛋的人当中,有一半是美国人,而且都是权势滔天的军火商。

    要知道,瑟琳娜闹出的事情,让参与oicw项目的美**火企业遭受了惨重损失,更让该项目变得前途未卜。

    只可惜,做决定的是瑟琳娜,而不是阿齐兹。

    来到门口,阿齐兹再次联系了司机,在确认外面没有异常之后,他才推开了门板。

    沙希德也来自巴基斯坦,是一名退役特种兵,极为可靠,要不然穆沙拉夫也不会派他过来协助阿齐兹。

    轿车停在路边,在阿齐兹出来的时候,沙希德才从车上下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穿着制服的警察从街道对面走了过来。

    阿齐兹看到了那名警察,只是沙希德背对着警察,没有看到,也没发现警察在走过来的时候拔出了手枪。

    是一把glock17,不过是特殊型号,安装了消声器。

    “沙希德!”

    在阿齐兹喊出来的时候,警察已经举起手枪,瞄准的就是沙希德。

    最后时刻,沙希德回头转身,还伸手去拔枪,只是已经晚了。

    微弱的枪声中,沙希德倒下。

    几乎同时,阿齐兹感到脖子上一阵刺痛。

    在颓然倒下的时候,阿齐兹才发现,门口两侧各有一名警察,其中一个拿着一把发射麻醉枪弹的气枪。

    在他后面,瑟琳娜也已中弹倒地。


第321章 投资建厂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港口建在海边滩涂,北面是一块高地,站在高地能俯瞰整个港口,驻守在此的是巴基斯坦安全部队。

    港口里面,到处都在施工。

    这样的热闹场景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而且还会持续好几年。

    对俾路支省的八百万民众,乃至对巴基斯坦两亿国民来说,正在这里发生的事情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瓜达尔港不止是一座港口,更是一个起点,一座里程碑。

    再过几年,从此出发,贯穿整个巴基斯坦,最终连到华夏境内的铁路与高速公路就将建成通车。

    到那个时候,瓜达尔港将成为南亚地区最大的中转港口。

    正在进行的建设,不但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还将带来巴基斯坦建国七十年来最关键的发展机遇。

    以此为基础,在二十年、也许十年之后,巴基斯坦就将摆脱贫穷落后的枷锁。

    抓住机遇的,不止是巴基斯坦当局,还有顽抗了数十年,一直在给巴基斯坦当局制造麻烦的**武装。

    在瓜达尔港的扩建工程开始后不久,俾路支省**武装指挥官哈扎尔就宣布,结束长达十五年的反叛活动,因为华夏的投资带来了让孩子得到良好教育,俾路支人过美好生活的希望。

    用哈扎尔的话来说,之前跟巴基斯坦当局对抗,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既然能够通过建设改善生活,让子孙后代不再为生存担忧,那么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跟中央政府对着干呢?

    反叛与战乱无法让生活变得富足,只有建设能够带来幸福美满。

    华夏的崛起就是最佳的证明,做为华夏“铁哥们”的巴基斯坦,自然不会怀疑华夏取得的成就。

    面朝港口,王栋也很有感触。

    在军情局服役期间,王栋来过这里,只是当时的瓜达尔港由新加坡航运公司经营,还只是一座小渔港。

    短短几年,瓜达尔港就完全变了样。

    能够供五万吨级货轮停靠的深水码头已经竣工,集装箱码头也即将建成,通到华夏的输油管道也在加紧施工。

    再过几年,瓜达尔港就将成为印度洋的明珠。

    “说实话,华夏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就是搞工程建设的能力。”

    听到这话,王栋朝站在旁边的穆沙拉夫看了过去。

    “那边,”穆沙拉夫朝港口西面指去,“第一期工程规划的一百五十公顷用地已经圈了出来,还预留了五百公顷的建设用地。一切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到第一座厂房。”

    王栋微微点了点头。

    穆沙拉夫说的只是规划,现在那边只是一片什么都没有的滩涂荒地。

    “走吧,其他人都在等着我们呢。”

    “征地的事情得用点心,不要闹出麻烦来。”

    穆沙拉夫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栋的意思。

    又朝港口西面看了一眼,王栋才转身朝停在几十米外的军车走过去。

    来巴基斯坦投资是王栋的主意,也是&公司长远发展规划中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年多前,&公司转移到了沙特。

    随着云龙与云凤,也就是“龙四”与“凤四”到来,&公司进入快车道,开始拓展业务范围。

    &沙特公司首先跟华夏宇龙集团合作,为系列枪械开发光学瞄准具。

    虽然跟西方企业相比,宇龙公司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但是相对而言,宇龙公司提供的产品更加便宜。

    通过跟宇龙公司合作,&沙特公司能为客户提供廉价的配套方案。

    也许,对沙特这样的土豪客户来说,不会考虑采用廉价方案,可是对那些预算不太够的客户来说,宇龙公司的光学瞄准具已经足够好了,至少能够用最少的钱来取代原来的机械瞄准具。

    一年多前,巴基斯坦就从&沙特公司购买了五万套光学瞄准具,用来配备由沙特援助的762。

    随后,&沙特公司跟华夏鑫安集团合资,在沙特开办了一家防弹衣生产厂。

    这件事,在当时受到了高度关注。

    很简单,鑫安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防弹衣研制、生产与销售企业,其生产的防弹衣出口到数十个国家,市场份额的占有量高达三成,出口规模更是达到华夏在该商品出口总量的一半。

    从规模讲,鑫安集团就是防弹衣领域的巨无霸。

    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鑫安集团生产的防弹衣不但价格低廉,性能也极为出色,美军特种部队都爱不释手。

    &沙特公司与鑫安集团合作,就是为了拿下海湾国家的市场。

    半年内,&沙特公司先后在沙特、阿联酋、阿曼、科威特与巴林取得收获,拿下的订单总量超过二十万件。

    当然,&沙特公司的主营业务依然是枪械与弹药。

    只是,不管是生产埋头弹,还是用在系列枪械的光学瞄准具,以及各种规格的防弹衣,都绕不过一个问题,即沙特与华夏的关系还没有亲密到能直接获得最先进军事技术的程度。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华夏的“军事技术与产品出口管制法规”。

    按照相关规定,只要进入该法规的敏感军事技术与产品,在出口之前都需要获得华夏当局的批准。

    至于能否获得批准,与出口对象也有直接关系。

    比如某些敏感产品可以出售给巴基斯坦,却不能出卖给印度。

    因为是华夏的友好邻邦,加一直奉行亲华政策,所以巴基斯坦在引进敏感军事技术与产品时更容易一些。

    正是如此,王栋才来到巴基斯坦。

    按照规划,&沙特公司将首先在瓜达尔港投资兴建一座化工厂,生产用来制造埋头弹的二元发射药。

    此外,二期工程为合成纤维项目,即生产用来制造防弹衣的原料。

    为了减少麻烦,这将是一座合资工厂,巴基斯坦军方占一半股份。

    当然,巴基斯坦军方要做的只是帮助&沙特公司征地,并且提供安全保障,不需要花一分钱。

    在这座工厂建成之后,&沙特公司就能在巴基斯坦生产二元发射药。

    因为审批遇到的麻烦,从华夏采购的二元发射药跟不生产需求,所以几种埋头弹的产量始终不去。

    由于弹药供应的限制,6与8的销量一直都不去。

    当然,一切顺利的话,化工厂将在明年投产,到时候弹药供应有了保证,枪械销量就不再是问题。


第322章 理智看待



    建厂只是第一步。

    虽然得到沙特王室的全力支持,&p;p;p;p;沙特公司才迅速发展壮大,但是这种关系的基础并不牢固,别说穆罕默德还只是王储,哪怕今后坐上了王位,也无法保证沙特永远是坚不可摧的后盾。

    别忘了,数十年来,沙特奉行的是亲美政策。

    如果说,在此之前,&p;p;p;p;公司还勉强算得上西方企业,那么现在的&p;p;p;p;公司就是货真价实的华夏企业。

    在外人眼里,&p;p;p;p;沙特公司跟西方国家没有半点关系。

    其实,跟沙特也没有什么关系。

    在云龙与云凤到来,并且接管了公司的日常管理之后,&p;p;p;p;沙特公司的业务全都能跟华夏扯上关系。

    穆罕默德王储掌权,还没什么问题。

    今后,谁能保证沙特当局会继续为王栋他们提供庇护?

    正是如此,王栋产生了把总部转移到巴基斯坦的想法。

    只是,万事开头难。

    相对而言,巴基斯坦的基础条件比不上沙特,而且&p;p;p;p;沙特公司在巴基斯坦的业务还不是很多。

    开办工厂是一回事,而要全部转移过来,就是另外一回事。

    何况,王栋也不能一走了之。

    &p;p;p;p;沙特公司的主要业务几乎都跟沙特有关,而且在扩大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