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回就把方大伯的交待,详细地说了一遍。

  孔子不住地点头,答应着。

  “大叔真是!一直跟在我们身后,我们却一点也不知道!真是个怪人!呵呵呵!”子路笑道。

  “你大伯他还说了什么?”孔子又追问道。

  “方大伯还说,出来这么久了,也应该回去一趟,给家人报个平安。另外!他还想打听一下,季桓子的病情怎么样?要是季桓子死了,先生就可以回鲁国了。”

  “哦?”孔子听了,特别地失落。低头坐在那里,半天都没有再说话。不是他咒季桓子死,还真是那么回事:季桓子不死,鲁国他是回不去的。

  “方大伯还说!他很快就会回来的,他在陈国等我们!”颜回想起来了,补充道。

  子路笑道:“方大伯就那么地自信?先生在郑国也会一样?假如?在郑国做官呢?或者?我们在郑国再开一家学堂呢?要是有了学堂,我们就可以多住一些日子了。不!就可以长期住了。”

  “要是郑国也出现一个司马桓魋呢?”闵子骞在一边答道。

  “你不说话没有人把你当哑巴!乌鸦嘴!”子路生气地喝道。

  一行人不知前程如何,有那种迷茫的感觉。所以!仍然缓慢而行。在这期间,从鲁国传来了消息:鲁公病危。

  听说鲁公病危,孔子很难过。他很想回一趟鲁国,看望一下。可现在的他,表面上是奉命来天下讲道。其实上!是被季桓子赶出来的,有家却不能回。

  “方大哥不是说?是季桓子有病啊?怎么是鲁公呢?”孔子哭丧一般地问道。

  众人见孔子难过,一个个都不敢作声。不知道怎么来劝说先生,劝说得不好,反而让先生的心情更不好。

  子路有些憋不住,说道:“要不?我们偷偷地回一趟鲁国,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孔子听了,有些惊慌地看着子路,半天都没有说话。

  正是因为听说鲁公病危,这次路过郑国,孔子没有停留,匆匆赶往陈国,准备去老子的故乡,等待方基石,打听鲁国的具体情况。

  本来!孔子是想去郑国拜祭子产的。

  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自从得知鲁公病危的消息后,孔子就让学生加快了行走速度,期盼早日到达陈国,与大哥方基石会合。以方基石的能力,护送颜回妻儿回鲁国曲阜城,是要不了多长时间的,很快就能赶到陈国。

  为了等方基石的到来,孔子一行直接去往老子的故乡,在那里一边打听隐居的隐士一边等待,没有去往陈国的都城。

  经过宋国的事,孔子也不想去陈公那里碰壁。所以!就没有去都城。

  在陈国的乡下住了一段时间,转眼到了秋天,没有等到方基石的消息,却传来了鲁定公卒的消息。孔子很失落,也很难过。季桓子还活着,还主持鲁国的政事。

  又在陈国隐居了一段日子,没有任何方基石的消息,他很绝望。知道大哥方基石可能来了,但是!不愿意与他见面。

  一日,孔子接到卫国使臣送来的书信,卫公让他急回卫国,有要事相商。问使臣卫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他的追问下,使臣才小声地告诉他:卫公身体有恙,可能是招他回去交待后事的。

  既然如此!孔子不得不带领学生返回卫国。这样也好!给自己这一次失败之行挽回一点面子。

  既然大哥方基石不肯出来相见,孔子也就没有再履约了,第二天就动身,返回卫国。

  子贡处理完学堂方面的事,也赶了过来。他熟习卫国的近况,也建议孔子重回卫国。在卫国!先生还是有面子的,有圣贤之名。

  看书就搜“书旗吧”,!


第811章 孔子去卫

  离开陈国,进入宋国,走近道回到卫国。

  得知孔子回来了,卫公很高兴,病情好了许多,当即接待了孔子。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正如使臣所说的那样,卫公是在交待后事。

  南子也在现场,希望这位圣贤之人给她出出主意。今日的南子,没有了往日的调皮,变得很严肃。也可以想象得到!她这个风云人物,要是没有卫公的保护,早晚会死于非命的。因为!她得罪的人太多了。

  所以!现在的她!急切地希望继卫公之后,有一个明智的君王,有能力的君王,不仅能够把卫国治理好,还一样保护她的案例。

  卫公开门见山,又提到废太子立公子郢的事。问孔子:公子郢这人如何?

  孔子如实回答,说公子郢人可以,只是他是个道家,可能不愿意把自己卷入到是非中去。卫公应该先征询他的意思,不可强求。然后!分析了一下,无论怎么做都可能留下后患。他就把公子郢上次分析的,再分析给卫公听。

  卫公听了,也是摇头,后悔当初手软,没有杀掉太子。如果当初狠心把太子杀了,就不会有这么多后患。太子不死,无论谁来承袭卫国的君位,这个畜生都是要回来生乱的。

  商量完卫公的事,孔子又提出辞官。跟上次一样,卫公没有答应。

  “鲁公卒,我作为君子,我应该回一趟鲁国,祭祀先公。呜呜呜……”说起鲁公死去的事,让孔子想起了往事,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见孔子哭得很伤心,卫公只得答应。是啊!孔子作为圣贤之人,自己的君王死了,哪里能不回去祭典一下呢?

  “我还是希望先生,以后再来卫国,帮助卫国,帮助新君。我是信任你的,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也不能重用你。

  我还是觉得:你应该多讲道,给世人讲道。懂的人多了,才有前途。就我懂了又有什么用呢?天下世袭贵族那么多,他们是不会答应你的,没有人会愿意放弃眼前的幸福生活,去追寻那虚无飘渺的梦想。

  唉!你的想法太超前了,没有人能看到那么远!所以!我还是希望你,多讲道,多教学生。懂的人多了,才有前途……”

  “谢卫公!”听了卫公的肺腑之言,孔子特别感动。

  他在卫国得不到重用,也由此找到原因。不是卫公不重用他,而是!他的学说思想、政治主张还很不合时宜。

  就连卫公都看出来的道理,而自己却还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哪里还有理由去埋怨别人,埋怨世人目光短浅呢?明明是自己没有考虑周全,没有考虑到现实环境的实际情况,才造成的结果。

  从卫宫回来,孔子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终于辞官成功,与卫国有了一种解脱。还有!他很想回鲁国,现在就回家。

  “先生?我们这是?”子路听说孔子辞官成功了,反而有些不知所措。

  心想:我们没有了卫国我们往哪里去呢?

  宋国是回不去了,郑国和陈国我们也去过了。虽然没有与郑公、陈公联系,可人家一定知道你去过他们的国家。人家知道你去了都没有吊你,装着不知道,我们还有脸再次去么?

  “我想回鲁国!”孔子看着颜回、子贡等人,说道。他没有敢看子路。他知道,子路的想法跟他是不一样地。招惹了他,他是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回鲁国?”颜回当场显得很兴奋,也很惊讶。

  “回鲁国?”子贡也是吃惊地问道。

  “鲁公卒,我作为臣子,回去拜祭一下,是应该的!再则!我不是被赶出来的,我是奉命来大周天下讲学的。我有鲁公出具的任命书,鲁公盖的印章……”

  子路打断道:“先生!你就别拿任命书说事了,那只是季桓子的遮丑布,是做样子的。季桓子不死,我们都可能回不去了。”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叹道:“可我们不得不回去啊?不回去,世人会说我们不懂礼数。回去!季桓子又不高兴。所以!我还是决定:回去!高调回去。做做样子给世人看,再看季桓子会作出什么反应。他不希望我回去,一定会派人来阻止的。是不是?到时候!我们就不回去了……”

  “先生何以如此有计谋了?这不符合先生一贯的作风啊?”子路不知是讥讽还是说实话。

  子贡点头道:“先生在现实世界里确实改变了许多,这样做虽然不符合先生以往的风格,但却适合如今的世道。毕竟!我们活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活在想象中的理想世界里。”

  颜回等人也在一边点头,认为先生变了,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教条先生”,凡是都按照公式走,跟个机器人似的。

  孔子心意已决,回鲁国拜祭鲁公,而且是高调。众人只得跟随,都希望能够回到鲁国,过那种安定的生活。上次的出行,虽然只有大半年时间,可有不少学生都受不了那个苦。

  卫国的学堂,孔子已经全部交给子贡打理了,不再费心。子贡是个生意人,对于管理方面,他是有一套的。以先生孔子之名,不但收费贵,也一样物有所值,把学堂办得很好,成为最贵的“私立”学堂。

  大家收拾收拾,准备即日出发。

  大哥方基石就犹如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出现。孔子更是坚定了信念,回一趟鲁国。他知道!要是大哥不让他回鲁国,一定会跳出来阻止的。不阻止,就说明他默认了。

  他一直相信:大哥方基石就跟随在他左右,只是不想与他相处在一起,不想因为他的事而受到牵连。

  如今的方大哥,越来越儿女情长、胆小怕事了。

  为了革命事业,我们能怕事么?为了理想加梦想,我们能不付出么?大哥是受道家的“毒害”太深了,目光短浅,只看到自己这一世人生……

  如果我们都只看到自己这一世人生,那么!这个世界只会永远混乱下去!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我们不作出百年计划,混混人生的话,我们子孙只会永远重复昨天的故事。所以!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这一代人必须作出必要地牺牲。

  手机站:


第812章 匡人解甲

  从卫国到鲁国,按照国界的远近来讲,是有一条很近的路,可以快速进入鲁国地界。可孔子不想也不敢这样做,毕竟!回鲁国拜祭鲁公,是做样子给世人看的。在还不知道季桓子的意思之前,你要是进入了卫国地界,就有可能带来祸端。

  所以!孔子决定:先进入宋国,再经过宋国回鲁国。这样!路上一张扬,就有可能把消息传递到季桓子那里,季桓子就会有所反应。

  不日!孔子一行来到卫国匡地。正行走着,突然!来了许多身穿铠甲,手拿武器的匡人,把他们一行人围住。

  子路见大事不好,操起家伙,就要上前杀出一条血路,带领孔子逃走。

  “仲由!冷静!”孔子见状,赶紧喝止。“子贡!去问问他们?为什么要围住我们?是不是误会了?”

  子贡得令,就去询问情况。

  现在的卫国,还有一部分是太子的势力。突然地冒出人来阻挡,也说不定是太子要杀孔子?所以!有不少学生都很害怕。在这个乱世中,你不惹事都会有麻烦。

  “先生!这里是匡地!我听说了!这里的人很野蛮!”子路冲着孔子说道。

  “唉!”孔子叹道:“这就对了!”

  “怎么就对了呢?先生?”子路不解地问道。

  孔子叹道:“就连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