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我!一个开客栈的人,我之前跟你毛关系都没有!不认识你!我要什么形象?还有什么底线?是不是?我不就是想跟你们开个玩笑?难道这也损害了我的形象?

  再则!我在你一个陌生人面前,要什么形象?说不定你离开这里后不久就死了,你连评价我的机会都没有。还有!你离开这里后,以后你都不一定能找到我这里来。是不是?我要什么形象?

  再则!我又没有强迫你住宿,强迫你交多少钱?是不是?又没有讹诈你?是不是?一切都是自愿的!是不是?你要是把这件事传到外面去了!只会有两种评价!

  一!评价说你这人精明,十个宋国刀币算什么,晚上不会露宿街头被野狗咬了。二!评价说你这人傻比,你们师生几人都是傻比!十个宋国小刀住柴房,没有床位和被褥你们也住?是不是?你说呢?”

  “我就说了一个底线和形象,你就说了这么一大堆,你真的能说!”孔子看着掌柜笑道。

  “不是我能说!我是在解释给你听!我刚才的解释,你听懂了没有?”掌柜问道。

  孔子摇了摇头,老实地答道:“没有!”

  “我这么解读,你还没有听懂?”掌柜傻眼了。

  “没有听懂!”孔子解读道:“也许?我生活在那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吧?没有经历过战争和流离失所。所以!我不能理解你所说的!我就是觉得,社会应该是这样地,是这种和平、和谐、平静中的样子。这才是人们祈盼的生活。而战争,毕竟是暂时的……”

  掌柜打断道:“你的设定有问题!你如果真的想拯救这个世界,你的设定不仅仅是太平盛世,也包括乱世。老子说,在人类还没有确定下来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之前,战争是永远存在的。和平年代是相对地,也是短暂的。而战争是持久地、是长期的。

  所以!你要是真的想拯救天下苍生的话,你就不能站在鲁国这块小地方看待问题,并进行设定!你懂么?你要站在大周天下的角度上,放眼天下!你必须了解各种生活,各色人生,你必须接地气。

  先前我不是说了?你如果站在鲁国这块小地方看世界的话,就好比井中的青蛙。井中的青蛙它看到的天空,只有头顶上的井口那么大。

  所以!你要跳出井口,站在外面来看天下!你要离开鲁国,站在大周的地盘上看天下!你懂我的意思么?”

  “我孔丘可能是见识浅薄了,大多是从书本上看到的,没有见识多少外面的世界。是的!我承认!我活在我营造的小世界里,生活在学生当中。那些年,在没有出仕之前,我觉得我很牛比的,可以拯救这个天下。结果!我只是把中都那个地方治理好了。让我治理鲁国,我就无能为力。

  不是我的那一套理论不行,而是!我的那一套理论根本无法实施。是的!你之前对闵子骞、子路说的,我都听见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这么好的想法,君王和世袭贵族他们不接受呢?”

  “为什么?”掌柜打断道。

  “为什么?”孔子叹道:“还不是?君王和世袭贵族他们都不愿意放弃眼前优越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

  “不是他们不愿意放弃!我告诉你!是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如果你能在短短几年或者是十几二三十年时间内,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内,让天下人都这样,他们还是愿意放弃眼前优越的生活的。

  可是!事实上是不可能在几年或者十几二三十年时间内,让大周天下大同的。既然不能!他们如何舍得放弃?要知道!在这个乱世当中,放弃了眼前的优越生活就等于永远地放弃了。是不是?

  既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天下大同,那还不如保持现状,是不是?”

  “是的!你说的跟方忠对我说的一样!方忠也是这样说的,让他放弃目前的优越生活,贵族生活可以,只要我能保持在他有生之年天下大同,他就愿意放弃。而事实上!怎么可能呢?是不是?所以!他不愿意放弃,才跟我作对的,暗中作了手脚阻止我堕三都……”


第755章 何为道家

  “你明白这个道理没有?”掌柜问道。

  “什么道理?”孔子追问道。

  “这就是:梦想一定要有实际根据,要能够实现。不能够实现的梦想都不是梦想,那是空想和瞎想、幻想!”

  “愿闻其详!”

  孔子跟个小学生一样,眨动着眼睛,朝着掌柜看着。在这个中年人面前,他不得不服。不服也得服,人家对世事的见解比自己要深刻和透彻许多。

  “我们要有梦想,没有梦想是不可能的,人生就没有奋斗目标,是不是?就没有动力!……”

  “等等!”孔子打断道:“你们道家也有梦想?”

  “这是什么话呢?”掌柜脸色一变,很认真地说道:“任何人都有梦想,是人都有梦想!当然!你别跟我教条,说傻子没有梦想。其实!傻子也有梦想,他的梦想就是能吃饱肚子。只有那些没有智商的人,才没有梦想,正常人都有梦想。

  比如说!我们在孩童时期,梦想可能就是有爱,有吃,快快长大,难道没有梦想吗?你不要教条,说小孩智力还没有发育,所以没有梦想,跟畜生差不多。错!小孩也有梦想的,他们的肚子饿了会哭的。只是他们还不会说话,只能用哭的方式来表达。你能说,小孩没有梦想吗?他们一旦离开母亲的怀抱,或者是没有得到关爱,他们会哭的。是不是?你能说他们没有梦想吗?

  大人也有大人的梦想,我就不一一解读了。我跟你们师生交流了这么长时间,已经了解了你们的思维模式,你一定要问:那是正常人的梦想,正常人都有梦想。而你刚才是在说:道家也有梦想的。那么?道家的梦想是什么呢?有哪些梦想?是不是?”

  还真的被掌柜给猜中了,孔子正准备打断他的话,追问道家的梦想。

  见孔子把眼神快速地移开了,掌柜不由地冷笑一声。心想:你的思维模式不改变,你是永远不会悟道的!

  你不之前解释一下作为铺垫,你直接说道家也有梦想,人家一样不接受。你作了一下铺垫,人家又觉得不耐烦,说你之乎者也,没有说到正题上。

  这就是某些的人的偏激思维模式,他们没有逻辑思维,只有感性思维,形象思维。没有逻辑、归类、综合、理性思维。

  这类思维模式的人,是当不了侦探的。就算混进刑侦警察队伍中,也只能给别人打下手,当配角。当老师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老师,你给一篇短文让他读,然后让他说出中心思想,他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道家也是人!是不是?是人就有梦想,不要以为道家就没有梦想。你想想是不是?我在前面已经说了多少回了,是不是?我说!人生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我们有幸福无忧的婴幼儿时期,有快乐的童年,有激情的青春岁月,有初为父母的欢悦,有中年时的睿智,有老年时的豁达和坦然!是不是?

  道家重生,是不是?特别是在乱世的时候,生命朝不保夕,要想生存下去是很难的,是不是?所以!我们道家为了活,怎么可能没有梦想呢?我这么解释,你听懂了没有?”

  “没有!”孔子很坦诚地回答道。

  “我这么说你都没有听懂?”掌柜惊讶得张大着嘴巴,半天都合不起来。

  “以你那么说的,那还是什么道家呢?”孔子又问道。

  “我?我?那么!”掌柜反问道:“你说?怎样才为道家呢?”

  “道家应该是清心寡欲!”孔子答道。

  “怎么会这样呢?”

  “道家应该是不问世事!”孔子又补充道。

  “你怎么会是这样认为的呢?”

  “你与老子以及方忠,都是这么对我讲道的。所以!我对道家就是这么理解的!”孔子解释道。

  “那你说说?你眼中的道家,是个什么样子?”掌柜睁大着一双不敢相信的眼睛,看着孔子。他真的不敢相信:讲了这么多,都白讲了,人家还是没有听懂!

  “道家重生,是不是?是你们讲的!是不是?”孔子问道。

  “是!”

  “所以!在乱世的时候,道家都是要避世的,不会参与世事管理的。”

  见掌柜要打断他的说话,孔子赶紧伸手阻止,继续说道:“在这个乱世中,怎么参与世事,参与管理社会、国家?是不是?比如说我!我孔丘就是个例子,我是很想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人生。结果呢?不但没有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还差点把小命给弄丢了,是不是?

  所以!道家是不会参与社会管理,避免丢了性命!

  你别打断我!你让我继续把话说下去!你、老子和方忠,都是一再强调的,当国家能够保证我们生存的时候,这就是我的国。当一个国家不能保障我的生存的时候,不是我背叛我的国,而是这个国抛弃了我。

  所以!在乱世的时候,道家都会放弃国家的。为了生存,道家还不等国家抛弃他,他们会主动放弃国家观念,而进行自我保护。自我保护,也就是自保,‘明哲保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你说完了没有?”掌柜问道。

  “说完了!不是吗?”孔子反问道。

  “我还是没有深入进去!你!孔丘!”

  “我怎么没有深入进去?”

  “你说的都是表象,而并没有深入其中!”

  “我怎么没有深入其中?”

  “你要我一一指证出来,你才信么?”

  “那就一一指证出来,我孔丘听着!”

  “好!”掌柜一拍桌子,指证道:“你犯的思维上的错误就在这些地方!第一个地方:你说道家不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是不是?特别是在乱世,是不是?”

  “是!”

  “错误出来了!你说的是表象,而非实质际。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有的道家或者说是大多数道家,在乱世的时候是不参与社会管理的,他们选择逃离当前的生活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他们位于社会中其他位置上,暂时还没有受到生存的威胁,他们为什么要逃离呢?是不是?所以!你依然犯了一个以偏概全的思维错误。更是说明,你根本没有深入研究社会现象……”


第756章 道家的隐分三种

  “做人!怎么能这么随便呢?”孔子不解地问道。

  “做人!又何必那么严肃呢?”掌柜笑道。

  “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形象,太随便了,别人会怎么看你呢?”孔子解读道。

  “做人!何必需要那些虚假的形象呢?内心的真实,只有长时间在一起相处的人才会知道。表面的形象,都是假的。坏人往往装成好人的样子,做好人好事。最后!由此来拿捏你。是不是?所以!形象是假的!内心的真实才是真的!

  至于底线!你就别说底线了!生存是底线!在不影响生存的情况下,一切都是可以忍让的,何必那么认真呢?是不是?人生就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不就是为了活着么?是不是?什么名啊?什么利啊?你能带得走。是不是?

  不说别的!一个人死后不出十年,连你的后代都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