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不觉过去三个多月,孔子都不知道日子是怎么过去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由衷地赞叹:“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第592章 孔子见齐景公

  来的时候是春天,走的时候是夏天。

  孔子真的不想离开,可他不得不离开。他不是来齐国旅游的,也不是来齐国学乐的,他是带着秘密使命来的。

  不!他不仅仅带着秘密使命来的,他还带着梦想来的。

  他想找一个好的君王作为依靠,然后推广他的主张,推行周礼、周制。修复、维持周礼、周制,恢复大周鼎盛时期的社会风气和风貌。

  在政治上面,他是这样地主张。

  在做人方面,他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周礼、周制,修身做人。做世人的行动典范,让世人效仿自己。

  修身做人,孔子从少年时候就开始了。在孔母的教导下,他的人生就是这样:一是一二是二,绝不含糊、绝不逾越。

  孔子想:我孔丘能够做到的,世人一定也能够做到。我做不到的,世人也一样做不到。以这样地标准来衡量、修正周礼、周制中的错误和不足,维持周礼、周制。

  “祝孔兄好运!”琴师拱手相送。

  孔子还礼道:“以兄长之才,当出仕为政,推行韶乐,陶冶世人情操……”

  琴师苦笑,没有作答。

  他心里清楚,推行韶乐比推行周礼更难。乐更是没有多少人在意了,对于苦难中的人来说,听音乐还不如听一段笑话更起作用。

  离开琴师家,孔子没有再在路上徘徊了,直接去了齐国的都城。在客栈住了一个晚上,作了一切准备。第二天,去往皇宫,请求晋见齐景公。

  护卫本来懒得搭理他,可见此人彬彬有礼地样子,才把他的请求汇报给了上级领导。经过层层汇报,最后才传递到齐景公那边。

  一般没有公文、信函的人来了,护卫都是懒得搭理的。甚至!把你当成刺客、探子等人,直接驱赶。更有甚者,直接把你抓起来。

  一般办理公事的人,特别是外国人,来到之后是要先向相关部门递交公文、信函的。

  你是不可以直接去皇宫的,去了皇宫那边,也没有人搭理你。皇宫的护卫要是什么人都搭理,那皇宫门口还乱了套了,坏人就会趁机闹事什么地。

  所以!皇宫门口的护卫,一般都是六亲不认的。

  齐景公得知孔子来了,赶紧让身边的贴身大臣出去,把孔子带了进来。

  孔子来齐国的消息,早已有人汇报过来了。只是!孔子没有来报到,他也就装着不知道。

  另外!孔子来齐国后,鲁昭公和季平子等人都派人来了齐国,打听孔子的情况。

  鲁昭公关心的是孔子有没有展露才华,有没有给他长脸?

  而季平子等人,则是想打听孔子来齐国都干了些什么?还有!这个人什么时候回去?这个讨厌鬼最好永远留在齐国,永远不回鲁国。

  让探子和齐景公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孔子来齐国后,就人间蒸发了。

  孔子住在琴师家里,整天弹琴说事,很少出来。就算出门,也只是到山岗之上,与琴师两人弹琴。两人经常把琴架在悬崖上方,一个弹奏一个吟唱,如醉如痴。

  到了内宫,齐景公亲自出来迎接。孔子行跪拜礼,齐景公非常高兴,把孔子扶起来。进入内书房,齐景公以贵宾的礼仪相待。

  孔子见齐景公如此待他,心中高兴,但也诚惶诚恐。

  一番问候之后,齐景公就开门见山,寻问起周礼的事。

  孔子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解释。

  “先生能否给本公的齐国打造一支礼乐队伍?”齐景公问道。

  “这个?”孔子当场就吃惊了。

  心想:我是来从政的,不是来当礼官的。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可以!孔丘愿意!”

  “好!摆酒!”齐景公当即吩咐下去,摆上酒筵,款待孔子。

  酒筵之后,齐景公以国事繁忙为由,把孔子打发去了馆驿。

  “明天!先生就过来给本公的齐国,打造一支超强的礼乐队伍……”

  孔子临走的时候,齐景公表态道。

  等待孔子走后,齐景公带着几分醉意去了后宫。后宫的妃子们见齐公来了,一个个都上前来献殷勤。

  “去去去!前个抓阄儿抓到谁了?”大监上前阻止道。

  齐景公躺到侍寝的豪华房间内,任凭抓阄儿抓到妃子的服侍着。要是妃子服侍得很好,他会跟早上出笼的公鸡那样,扑腾几下翅膀,临幸一下这个妃子。要是没有兴趣,他睡他的觉。一觉醒来,有国事就去办国事;没有国事,就与身边的大臣瞎扯着。

  孔子很不爽地来到馆驿,他对齐景公有些失望。可转而又想:自己刚刚过来,齐景公这样对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人家不知道你的政治主张,人家只知道你懂礼。

  既然这样!不如就:既来之、则安之!

  第二天,他按时来到皇宫内见齐景公。

  齐景公依然热情如旧,对他非常地好!

  在他的要求下,齐景公把他要的人数都叫来了。另外!还配了乐队。

  孔子就当起了礼官,给齐景公培训“三军仪仗队”。教完“三军仪仗队”的步伐、手势、队形、队形变化后,他又去指导乐队,演奏他安排的曲子。

  这次!他没有安排乐队演奏鲁国的曲子,也没有安排演奏大周朝规定的曲子。

  周礼上规定,诸侯国的君王按照身份等级的不同,演奏不同地乐曲的。乐曲不是随便演奏的,随便演是要杀头的。不!杀头都不至于。但是!相应的惩罚是有的。

  什么叫“礼崩乐坏”,这个“乐坏”就是演奏的曲子乱了。

  孔子就把从琴师那里学来的韶乐拿了出来,让乐队们演奏。当然!不是舜帝的韶乐,而是专门给下级官员配置的乐曲,韶乐。

  这个!孔子是不敢乱来的!

  乱来!就是乱礼!

  “韶乐?”齐景公一听,当场来了兴趣。

  孔子在皇宫内培训“三军仪仗队”,齐景公一直都在现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齐景公以及齐国的不少大臣,去鲁国的时候,都得到了最高礼遇。他们都特别地虚荣,觉得有面子。

  所以!孔子排演的时候,齐景公等人都在现场观摩的。

  “回主上!是韶乐!”孔子恭敬地答道。

  今天的孔子,改口叫齐景公为“主上”。主上!意思就是自己的主子,自己是人家的臣下、臣子。


第593章 被齐景公当成礼官了

  “你也懂韶乐?”齐景公不敢相信地问道。

  孔子显得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传说韶乐是舜帝时期的乐曲,主要是宫廷乐曲。好!好!”齐景公非常地满意。

  可他并不知道,孔子安排的曲子并不是舜帝听的那个曲子。而是!下面官员听的曲子。

  只有下级官员到舜帝那里的时候,才能欣赏到舜帝听的曲子和配置的舞蹈。

  齐景公虽然知道韶乐,可他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等级关系!不!他并不懂曲子和舞蹈的等级关系。

  见齐景公对韶乐很感兴趣,孔子就趁机介绍了一下韶乐,把琴师对他讲的那些,抖了出来。

  说了韶乐,孔子就开始说周礼。在向齐景公讲解“礼乐”的同时,就把他的政治主张透露了一些出来。

  孔子并没有直接向齐景公推销他的政治主张,只是间接。

  在鲁宫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厉害。他可以向鲁昭公推销他的政治主张,可他不敢向季平子等人推销。这点!他是非常清楚的。弄不好,不得宠是小,还有可能要掉脑袋。

  在东周洛邑的时候,不!老子送他到黄河渡口的时候,已经告诫过他了,要他珍惜生命,不要太张扬,要学习水的品德,低下。心胸广阔,海纳百川。

  再则!他是来齐国出仕的,是想依靠人家的。所以!不能太直接了,也不能不露一手。

  齐景公开始的时候,听得还很认真。可听着听着,就有些不耐烦了。只见!他之乎者也起来。见孔子还是喋喋不休,他站了起来,走到舞者的队伍中,翩翩起舞了起来。

  孔子见齐景公好像有些不耐烦了,就没有敢再哆嗦。见齐景公夹杂在队伍中跳舞,他也站在齐景公的后面,跟着跳舞。

  三军仪仗队见齐公就在队伍中,一个个都认真起来。结果!半个上午的功夫,这个节目就排演成功了。

  排演成功,在孔子的要求下,齐景公才离开队伍,坐到君王的席位上,正式看表演。

  孔子站在三军仪仗队面前,进行指挥。

  在他的指挥下,在齐景公的监督下,演出非常成功。有乐、有舞!可惜无歌。

  根据史书上记载,韶乐是集乐、舞、歌三位一体的。

  当然!孔子是不知道这些的。他都是听琴师说的,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史书。

  在东周洛邑的时候,他呆的时间太短了,没有在周藏室内看到韶乐方面的古籍。

  再则!东周周藏室内的古籍,并不全面。西周在搬到东周洛邑来的时候,有许多古籍都没有来得及搬。也许?关于韶乐方面的古籍,并没有搬过来。

  老子也没有与他谈到乐方面,不说谈乐了,他看周礼方面的古籍,都被老子给骂了。

  老子骂道:不懂什么是人,又如何懂得什么是礼呢?

  礼都不让他接触,所以!老子更是不会跟他谈乐的了,更不说韶乐了。

  他在与苌弘畅谈的时候,苌弘也没有提过韶乐,好像他也不懂韶乐。

  苌弘的韶乐,是传承师父师旷而来的,是那么“纯音乐”,对古籍韶乐不是了解。

  也许?苌弘只顾说他的音乐,还没有来得及说到韶乐。

  苌弘作为师旷的弟子,不可能不知道韶乐的。

  哦!传说中师旷是个瞎子。就算他精通韶乐,可他无法观看关于韶乐方面的古籍。

  总之!孔子并没有从苌弘那里得到关于韶乐方面的信息。

  孔子对韶乐的了解,完全是从琴师那里得到的。

  这天的排演非常成功,齐景公为了奖赏孔子,不仅给了金银珠宝方面的赏赐,还赐了一桌酒筵。

  临走的时候,齐景公又交待了一番,才去后宫,与妃子们相聚去了。

  孔子在皇宫的大院中排演礼仪节目的时候,齐景公正如早晨出笼的公鸡,扑腾着翅膀与妃子们狂欢。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齐景公没有再来孔子排演节目现场。那天临走的时候,他交给了孔子几十个排演节目。

  比如说:假如天子来了齐国,他们齐国当以怎样地礼仪接待?然后!让孔子给他准备好这个节目。

  比如说:楚国的君王或者是晋国的君王来了,当以怎样地礼仪接待?然后!让孔子给他准备好这个节目。

  比如说:其他诸侯国的君王来了,当以怎样地礼仪接待?然后!让孔子给他准备好这个节目。

  比如说:其他诸侯国中的某个大人物来了,当以怎样地礼仪接待?然后!让孔子给他准备好这个节目。

  比如说:大周天下某个名人来了,当以怎样地礼仪接待?然后!让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