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史书记载:孔子闻韶处现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齐都镇韶院村北。

  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留下了一世佳话。

  距离齐国的都城越来越近,孔子的心情也越来越难以平静。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这次之行,是怎样地结果?

  在这种心情的作用下,孔子放慢了脚步,在山间田野中徘徊了起来。

  这天!他依然徘徊于路上,不知所终。

  突然!一声沉稳、铿锵的琴声传了过来。

  琴声一直这样,沉稳、缓慢而铿锵。但是!却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让人精神振奋。然后!却又让人不得不凝神静听,等待余音之后新的乐章,如此而反复。

  过了好一会儿,琴音才开始慢慢地改变了。变得舒缓、平静、和谐、有序……

  去年在东周洛邑的时候,他听了苌弘的曲子。而此人弹奏的曲子,完全跟苌弘弹的不是一个调子,不是一种音韵、韵律。

  如果说苌弘的曲子给人的感觉是:个人的艺术享受的话?那么?此人弹奏的曲子,给人的感觉却是:之音。有那种让人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感觉。

  也就在孔子陶醉在对方的音乐之魂中的时候,对方的音律突然地变化了,变得有些哀怨起来。随即!节奏低缓,沉闷了起来。

  本来!孔子只是想静静地听一会儿就算了,因为他还要赶路。尽管!他在徘徊的路上,可他感觉自己距离目的地很遥远,必须不断地走。尽管重复,也不能停息。

  可是?听到对方音律的变化后,他不想走了。他决定寻着声音而去,见见这位弹奏乐曲的人。

  为什么?先前的音乐那么好,现在却变了?

  琴声来自前面的山岗之上,山岗并不高,但却绿树成荫,看不见里面弹琴之人。

  孔子加快了脚步,顺着小路往山岗上而去。

  这里没有石阶小路,只有普通的那种山路。不过!山路很光洁,两边树枝并没有伸过来挡着行人。可见!这是一条经常有人走动的路。

  随着他的脚步加快,山岗上的琴声依旧。不同地是:乐曲的音律全部变了,变成了哀怨。跟先前的乐曲节奏一样,沉稳、缓慢而铿锵。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先前,让人精神振奋。让人不得不凝神静听,等待余音之后新的乐章,如此而反复。而现在!却变成了哀怨,让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锵!”

  突然!琴声断了。不!是琴弦断了!

  随即!一个人的哭声传了过来:“呜呜呜!天啊!我怎么把曲子弹成这样了?呜呜呜!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呜呜呜……”

  “先生!先生!何以如此?”

  “先生!天悲怜人啊!”

  “先生!天要亡我!呜呜呜……”

  “……”

  在琴者的悲恸下,听琴者也都呼叫起来。

  孔子快步上了山岗,站在众人的背后。

  琴师瘫坐在一处突出的悬崖前,面对架着一台琴,面对空旷的原野。在他的身后,坐着十几个听琴之人。

  琴弦已断,琴师大哭,众人皆惊!都纷纷起来,朝着琴师过去了。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呜呜呜……”琴师竖起左手臂,头也不回的阻止道。

  众人闻言,更是大惊!


第589章 韶乐

  众人都担心:琴师会不会纵身一跃,从悬崖上跳下去?

  孔子见状!也一样是大惊!

  琴师从悬崖上跳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过!如果琴师真的要跳下去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的阻止都来不及。

  所以!孔子快步跑到众人的前面,双臂一张,把众人拦住了。

  “让他静一静!让他静一静!”孔子朝着众人说道。

  众人都朝着孔子看着,不认识面前这个大个子。一时之间,很是不理解,此人为何拦住大家?

  孔子的身高,在春秋时期也算是巨无霸。再则!他的脸上有皱折,给人一种很苍老的感觉。

  面对这样地人物,大家都不由地一阵心悸。

  “你?你是谁?”有人上前,低声喝道。

  “鲁人孔丘!”孔子收回双臂,拱手朝着那人弯腰施了一个礼。

  “鲁人孔丘?”其他人都应声着,谁也不知道这个孔丘是何许人物?

  孔子又朝着各位拱了拱手,算是礼节到了。然后!走近众人,压低声音说道:“让他静一静!”

  也不等众人答应,他一个转身,面向琴师。

  此时的琴师,停止了哭,端坐地琴架面前,双手平放在琴架上面,面对面前空旷的原野,静静地发着呆。

  众人见琴师并没有跑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众人都站在身后,静静地等待着。好久!好久!

  孔子也一样站在那里,没有离去。他看着琴师的背影,想着先前的曲子。曲子的音律、节奏是一样,可它的韵律、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为什么呢?同样地曲子,不同地手法弹奏出来,却有着两种不同的效果呢?

  孔子怎么也想不明白?

  他虽然略通音律,可他无法解释。

  去年在东周洛邑的时候,他与乐师苌弘也谈论过曲子。可苌弘也一样没有说过这种事?看来!乐师苌弘,也不懂这种弹奏的手法。

  就好比现代音乐一样,同样地曲子配上不同地歌词,唱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

  琴师前后弹奏的曲子,节奏是一样地,可因为弹奏的手法不同,音韵就不同了。

  不会是老子所说的:音由心生?

  心里的感觉,用音乐的形式给表现出来了?

  就在这时!琴师又弹奏了起来。

  他的琴虽然断了一根弦,但没有全部断。他的琴与别人的琴是不同的,别人的琴是一根弦缠起来的。只要某个地方断了,所有弦都散了。而他的琴,是一根一根,单独存在。所以!断了一弦,其他弦还可以继续用。

  他的琴的特别之处,就在这里!不同的弦会发出不同地音律。所以!断了一根弦,就少了一种音律。

  乐师苌弘的琴,是一根弦的。所以!在调试音律的时候,比较简单。在弹奏的时候,手指按压、拨动琴弦的时候,是有一定地分寸的。这样!才能弹出不同地韵律出来。

  而这位琴师的琴,他的不同琴弦就能够弹奏出不同地音律出来。再加上手指的按压、拨动,一根琴弦同样能弹奏出不同的音律。再加上他的全盘配合,所以能够弹奏出更加美妙地韵律出来。

  少了一根琴弦,好像少了一味作料,这道音乐大餐就少了味道。

  琴师弹奏了一曲,愤然而起,作势把琴摔了。但是!他并没有摔。毕竟!这台琴是他的心爱之物。

  “不要!琴师!”孔子见状,以为琴师要摔琴,着急地惊叫道。

  琴师这才回过头来,朝着众人看了一眼。最后!眼睛定格在孔子身上。

  面前的这个大个子,他不认识。

  “你?”琴师惊愕道:“你是何人?”

  “鲁人孔丘!”

  “孔丘?”

  “鲁人孔丘!路经此地,闻先生弹琴,前而往之!先生弹奏的这是何曲?同样地曲子,为何感觉不同?”孔子赶紧拱手施礼,问道。

  “鲁人孔丘?莫非孔子?”

  “不敢当!孔丘愧为孔子!”孔子承认道。

  “请!先生请!原来先生是孔子!”琴师兴奋地说道。

  “琴师何以知道孔丘其名?”孔子顿时不解,问道。

  “孔子?原来他是孔子?”

  “他?是鲁国的孔子?”

  “原来他是孔子?”

  “啊!”

  听琴的人得知,面前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孔子,一个个不由地惊叹起来。

  “我?我?我孔丘何以如此?各位都知道我孔丘之名?”孔子见状,侧身退让到一边,一脸地紧张和不解。

  “哈哈哈!”其中一人笑道:“鲁国孔子之名,齐人皆知!”

  “齐人皆之?”

  “对齐人皆知!”琴师笑道:“鲁国孔子!懂礼也!”

  “懂礼?”

  “齐公去过鲁国,得鲁国礼遇,回来大赞‘鲁礼’。这个鲁礼,是由谁来主持?孔丘也!先生也!”琴师一改常态,变得活络起来。

  “琴师?”孔子认真地问道:“琴师所奏何曲?为何孔丘没有听出来?”

  孔子没有就“周礼”的事说下去,赶紧转移话题,问道。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齐国还有这么大地名气。

  “韶乐!”

  “韶乐?”孔子一听,当场就楞住了。

  韶乐!是传说中的上古乐曲,已经失传了。就连东周洛邑的苌弘,都不会弹奏。怎么?齐国还有人会弹奏?

  韶乐,史称舜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宫廷音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

  载:“有虞氏舜作之乐”。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以明帝德。”由此可知,主要是用以歌颂示范为帝的德行。

  此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周武王定天下,封赏功臣,姜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齐国,传入齐。

  入齐后,适应当地民情民风习惯,吸收当地艺术营养,从而更增强了表现力,更贴近东夷传统乐舞,展现出新的风貌。

  “先生也懂音律?”琴师问道。

  孔子应道:“爱好而已!不是精通!闻琴师之乐,慕名而来。”

  “走走走!回家一叙!高某得遇知音也!”

  高某!即高昭子。


第590章 琴师谈韶乐

在琴师的邀请下,孔子跟随来到山岗之下,琴师的家里。

  众听琴者,收拾收拾,跟随其后。

  琴师的家是一处很大地院落,庭院深深。一处老宅,古典而优雅。四周有着浓密地树木,把整个院落隐藏在其中。从远处看,好像没有院落的存在。但是!到了里面,才会发现:别有洞天。在高大树木之下,还是有阳光的。

  只能说:好一处隐居之地。

  家中侍女上前,给孔子换了席位,并上了香茶。

  琴师主人席而坐,兴趣非常地高。

  “先生何以入齐?”琴师问道。

  “琴师何以弹奏前后不同之曲?”孔子没有回答琴师的问话,反而迫不及待地问道。

  “说来话长!”琴师叹道。

  这时!听琴的人把山岗上的琴搬了下来,摆放到以前的位置上。其中一人拿来琴弦,把断弦换掉。然后!试着调了一下音律。由于他可能觉得自己对音律的把握没有琴师高明,所以!试了一下后,就朝着琴师看着。

  “让我来吧!你们都下去吧!”琴师见状,说道。

  “是!先生!”修琴的人答应一声,退了下去。

  其他听琴之人,都没有跟过来。从样子上看,这些人应该都是琴师的熟人,经常来听琴的,他们不想打扰主子与新朋的交谈。

  琴师来到琴前,弹了一下那根琴弦,听了听,很不满意。赶紧松了一下琴弦。再弹奏了一下,还是觉得不满意,又紧了一下琴弦。如此反复,直到那根弦的音律定下来了,他才罢休。

  不过!他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