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万夫-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庞统的旧友,那就是诸葛亮的朋友了?那这石韬为什么自己就没听说过呢?



但显然曹信是不敢怠慢的,毕竟能和诸葛亮与庞统做朋友的人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石者,姬姓也,春秋卫国之后裔,泱泱大族,韬为略,亦为晦,又有弓剑之意,一般普通家庭不可能起得了这个名字,或许这个叫石韬的人还真是自己历史上忽略的一个人呢?



想来想去,曹信简单笑道:“不知先生,此来要投靠与我?可不知是否先生一人前来?”



石韬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到比庞统要年长,当即听到曹信这么说,却是意料之外的摇了摇头,并且说道:“我与一友共同前来,此人与在下同为颍川人士,只是我这一友性情颇为乖张,好仗剑而任侠,先求武后求文,倒是一方豪杰之士。”



曹信连忙惊讶起来,“哦?还有这样的一个人?”



却是军帐内、庞统当即接过了话茬,“此人名字就叫徐福,也是我的一位兄长……”说到这里当即又看了看石韬,问道:“既然徐福来了,怎么没有跟你一起前来?拜见君侯?”(注:徐福,参看《魏略》。)



石韬道:“徐福兄常年游历天下,这一次也是与我在路中偶然相遇,只是徐福尚无意于仕途,一心要去看望母亲,故只有我一人前来。”



徐福?这人又是谁?他不是秦国时代,早就远渡重洋去东瀛当什么天皇了么?怎么还出现在这里?借尸还魂?



说白了,显然这个名字曹信又没有听说过,而且好像又是诸葛亮和庞统的朋友,只是曹信最多听说过三国大名鼎鼎的单幅先生,但就是没听说过徐福这样的人。



贾诩此时似乎也与刘晔同样感受到了好奇,贾诩先道:“既然是士元的朋友,且不知此人才干如何?”



话是对着石韬说的,但显然其他人都很好奇,包括曹信。



石韬这时道:“呵呵,倒不瞒各位,也不是在下自谦,此人才能远胜在下十倍,乃至百倍,若是君侯得此人相佐,更是如同得千军万马一般。”



听完这句话,却是还没等曹信有任何反应,刘晔却似乎有些不相信的道:“先生恐怕太抬举此人了吧……呵呵,谁都知君侯乃世之韩信,此人既不来投又无天下之志,恐怕也无甚才能。”



“不,恰恰相反,虽在荆州一地,很多人常以我和诸葛亮,称之为卧龙凤雏这等戏言,但徐福此人可不比我二人差多少,甚至在阵法破解之造诣上,犹在我庞统之上。”



“哦?”当即听到庞统最后的一句话,曹信这时有些惊讶,阵法的研究在庞统之上,这个人难道是……



“你们说的……可是单福先生?”曹信不觉脱口而出道。



庞统与石韬当下猛然一愣,似乎有些惊讶的望着曹信,半晌二人似乎甚至一时没了声音。



然而这个反应,曹信觉得自己猜对了,毕竟阵法研究,有一个人曾经大破过八门金锁阵,并且还帮助当时落魄的刘备大败曹军大将曹仁。



除了那个人,曹信还真想不到这个徐福还能和谁有联系。



但是……似乎让曹信出乎意料的。



半晌过后,庞统、石韬二人却异口同声的疑惑道:“单福?单福先生是何许人?”



“什、什么?你们不认识单福?”曹信顿时震惊。



可笑!?庞统不认识单福?



却是当下,庞统摇头,显然他听都没听说过,“我跟君侯说的,是徐福而并非单福啊。”



石韬同时苦思不解起来,“徐福此人,是单家子没错,但非单姓,此人虽……虽本名不姓福,但改换姓氏,徐福他却是绝对不会为之……”(注:单家子,又称独子,独生子女在古代通常称之为单家子。)



似乎石韬二人话语间有些隐晦,不过在曹信此刻听来更是一阵疑惑。



还是那句话,不能怪曹信不太懂这些历史名字,只是这个人……



徐福?单福?



真是好一阵眼花缭乱。



PS:不管单福还是徐福……快到碗里来!



第297章废察举制(三)



原来,这一切都是曹信搞错了。



单福这个名字史书上确实没有提及过,只是这也不能怪他,倒是罗贯中的误解,史书上写的是‘庶先名福,本单家子。’这里并不是说单家的儿子,其实是独生子而已。



这就像是三国演义,罗先生把杨弘误读为杨大将姑且是同一个道理吧。



那么……徐福真的就是三国时代那个单福先生吗?



一路上,从石韬的口中听来,那个徐母就住在许昌城外的小县当中,不是很远只要几条山道的距离,曹信只带上了庞统、石韬等几个人,并还叫上了华佗。



因为路上后者还听到,可能徐母身体不是很好,这也是为了以防不时之需,而真正让曹信大感意外,也分外惊喜的是。



那个徐福,果然是表字叫做元直,徐元直,这个名字是不可能有错的。



只是让曹信没想到的是,演义里本名徐庶,后改名为单福的他,没想到原来徐福才是徐庶的本名,徐庶这个名字才是后来改的。



石韬告诉曹信,徐福曾因为友杀人,而这个友人说的正是庞统,原来是庞统当年因丑陋而被一个士族公子所侮辱,徐福才仗剑,只是对方家族势力太大,大批官府出动,徐福才迫不得已,自此改名为徐庶。



只是现今除了这几个朋友之外,徐庶的本名几乎没多少人知道,而这一个,也是大大出乎了曹信的意外,原来徐庶的本名叫徐福,看来曹信懂得的东西都是错的。



“徐庶此人性情颇为乖张,不谙世事,不过对其母却是出了名的孝顺,君侯若从此道入手,徐元直必投入帐下。”



在山间快马飞进,石韬在这一刻说完这句话,当即与庞统等人看向了曹信策马的背影。



忽而,乌风马骤停了下来,曹信在山道间却猛然回过头来。



“石先生!你此话是何意?本侯敬你是有德之士,汝却在轻看本侯!等到了徐母家中,先生切勿不可再言!哼!”



曹信再勒马缰,便是说完当下,径自而去只留下后者三人。



石韬当即看到这里,与庞统、华佗顿时面面相窥,竟也是脸色微微一变,倒是精芒不觉一闪。



瓮县,一家破旧的农宅。



“庶儿,你今时还家探望,为娘的自然欣喜,只是不知在外,可寻觅了明主?”



屋子不算富裕,一个老妇人就躺在屋子唯一的土榻上,似乎脸色有些憔悴,而面前的一人,大概二十七八岁上下,面色红润,七尺多高,长相有种洒脱豪士的风范,在那老妇人面前恭顺的跪着。



当即听到妇人的话,这个洒脱青年,当即应道:“今天下大乱,四方豪杰并起,孩儿准备再游历天下一番,继而投于刘荆州帐下。”



徐母是个五十多岁的女子,虽然如今满头华发,但曾经也是大家门第的女子,读过一些书,算是少见明事理的人。



“你呀,这世人都不了解你,难道做为娘的也不了解你吗?再游历一番,说到底还是没有找到合适明主,在刘荆州那里碰壁也无妨,只是这汉室宗亲也非他一人啊……”



这青年,也正是徐庶、徐元直,顿时听到这番话,深知母亲已猜测出自己的心里所想,竟也是不觉神情黯淡下来,但还是口上说道:“其实孩儿并没有见过刘荆州一面,只是被其部将蔡瑁拦了下来,孩儿一气之下便离开了荆州,不过三年之后,孩儿还会去荆州一趟的,只是孩儿更放不下母亲你,所以没有下定决心。”



听到这话,徐母顿时脸上一阵笑意,但还是皱眉说道:“如今这许昌都是他曹贼的人马,汉室已经岌岌可危,身为大汉子民,吾儿还是应当早作打算,若刘荆州不要你,你可以找益州刘璋啊。”



可徐庶却道:“刘益州生性懦弱,虽其父刘焉乃一代枭雄,但这几年,自刘璋接手益州以来,只守不图,偏居一隅,蜀军将士久疏战阵,其地早晚会被他人所取,此等主公一守门郡守,不侍也罢……”



“那还有……那刘皇叔呢?”徐母此刻听到儿子的话,也是点了点头,但还是提了一个人。



徐庶顿时一怔,“母亲说的……可是那左将军刘备?”



“正是。”徐母道。



然而徐庶却又是一笑,“刘玄德姑且此人比刘璋好一些,但久居许昌困地,上有曹操把持朝政,下有淮南侯曹信,掌握八十二营曹军将士,他刘皇叔怕是难有出头之日……再者孩儿可没信心能辅佐的了此人啊……”



正当徐母与徐庶母子一时了无头绪之际,却是忽而,从门外猛然传来一声大笑。



“哈哈哈哈,徐元直此话一语道尽各路明主!如此偏偶之地,真是大才埋没了!!”



话音刚落,屋内徐庶猛地站起来,一回头,似是这声音还没到,就猜出了这个人的名字。



“庞统!”



果然,屋外进来四人,第一个人气质大气倒不知是谁,还有第四个中年人也不知道是谁,不过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却是徐庶非常熟悉的,特别是第二个人。



庞统此时也意外看着对方,“奇怪,我还未露面!你小子怎知是我?”



徐庶却是也笑着,没有在意最先进来的那个人,当即对着庞统就是来了一个熊抱,“嗯!天下第一奇丑之人,也有着天下第一奇丑之声音?你小子这声音,我徐元直就算你化成了灰,我也听得!”



庞统一听,原先还很欣喜,不过片刻就勃然大怒猛地踹开对方,但二人这么对视一眼,半晌却也是齐齐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好你小子,数年不见,当时酒楼被辱少年,到如今也成了堂堂曹营的军师,真是落毛变了凤凰,真应了凤雏那句戏言了!”徐庶此时大笑起来。



庞统笑道:“嘿嘿,当日你仗义拔剑,可把我吓了一跳,自当年我就从未见到过你,你也离开了水镜学院,唉……你可不知道,自从你走了之后,那个叫诸葛亮的小子就夺了你的位子,成了司马微先生最得意的门生了!”



“你小子这可是冤枉我!谁不知那时候老师最喜爱的是你和小诸葛!我是被你们逼走的才是!”



如此说说笑笑,倒把一旁的曹信吓了一跳。



乖乖,这两个人的叙旧也太高端吓人了吧,一句小诸葛、诸葛亮那小子,要不是如今在这个时代,不知道的人还真会被他们的谈话吓得连裤子都尿了。



曹信是第一个走进来的,但出于别的原因他没有第一个说话,而是任由庞统和石韬上前叙旧,不过这三人攀谈了一会儿,曹信倒是注意到了床榻上的老妇人。



估计,她就是徐母吧。



曹信这时想到。



第298章废察举制(四)



“敢问,这位可是曹丞相的人?”



当先看到曹信身上的衣服,徐母似乎看出了前者的身份端倪,从床榻上开始微微起身。



徐庶这才注意到这边,而曹信也是脸色含笑,向着徐母当先拱手说道:“正是,在下曹信拜见老夫人。”



刚听到这话,原本与庞统叙旧的徐庶,猛地脸色精芒顿闪,不觉上下打量起面前的人。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徐母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