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草清-第6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肆差点一口血喷出来,我!?我什么时候要换雍正了?我怕的就是他出事啊,这简直是太冤枉了!再说了,我哪有这般大能?自茹喜那条线断掉后,跟北面联络都不畅了,之前还传来消息,茹喜被雍正下了狱,我怎么可能在数千里外遥控雍正的健康?

四娘撅嘴哼道:“不承认有什么用?大家都知道的,官家就有这般大能。”

普仁殿,面对济济一堂,都紧紧盯着自己,眼中或有惊叹,或有抱怨,或有敬畏的重臣们,李肆无力地摊手:“这是老天爷的安排,真不是朕干的……”

大家哪信啊,十年前的旧事可还历历在目。那时李肆曾经表态,要插手满清皇位更迭,而人选就是如今的雍正。

根据密谍消息,雍正多年操劳,又迷信道士丹药,身体早已在崩溃边缘,这一倒下,几乎没再可能爬起来,翘辫子也就是时日的问题。照常理看,之前英华在报纸上捅出“雍正十八条”,雍正多半是自己气倒的,可大家总觉得,这怕还是皇帝动了什么手脚,暗中催化此事。皇帝对雍正已没了“兴趣”,准备换掉他,另扶一个乖顺听话能看家的大清皇帝。

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皇帝扶起雍正,换来十年安宁,让英华能安心融炼一国,争利南洋的同时还埋线江南和西北,奠定一国伟业根基,这足以证明当初定策的正确。眼下雍正不听话了,居然趁着咱们南进时背后来一刀,不把这家伙搞掉,难出心头恶气。

再说了,就算不是陛下你“暗行仙法”,把“雍正十八条”捅到报纸上的不正是陛下你么?在明在暗,雍正都是陛下你搞倒的,别抵赖了……

李肆企图转移话题:“朕允了大家开这御前急议,不是让大家来讨伐朕的,而是要赶紧议定应对之策……朕没有想法!朕等着你们的想法呢!朕……我说了,不是我干的,草!”

见众人依旧一副绝难相信的嘴脸,李肆本就为这事烦心,气得直接爆了粗口,还真当他是李半仙了?另一面也是发泄对雍正的不满,你丫不是铁打的人么?怎么十年就扛不住了?怎么被我狠狠打了一次脸就羞愤欲绝了?真是没用的废物!

雍正在位十年,靠的是铁腕镇住了北面,不知多少矛盾被压了下来。真要猛然翘了辫子,新皇镇不住场子,北面就要大乱,到时英华还不得不出手,可就要违背此战的既定方针。

什么方针?

李肆对外宣扬此战无界线,但各部兵马都领有训令,止步于黄河一线,不再向北推进,这一战要划河而治。

这一战落幕后,英华要吃下湖北、安徽、江西、浙江、四川完整五省,同时还有江苏大半、河南、陕西乃至甘肃青海一部分,地域大幅拓展,人口更是暴增四五千万。依着英华的国体,必须花时间消化,不能再朝北吞食,否则就要乱了一国根基。

为此满清就得继续安定北面,雍正必须稳住他的皇位,和约还得由他来签认呢,怎么能让他倒下呢?

“我早就有言在先,现在还少不了雍正,雍正要倒,咱们也头痛。”

“是啊,陛下就算有半仙之能,要行事也不会瞒得这么紧,当年处置康熙皇位,不也是跟几位相爷事先商量过么。”

薛雪和陈万策这对鬼谷子谋臣赶紧出来糊泥,殿上那神神叨叨的玄幻气氛才终于散了,开始商量起对策。

讨论没办法深入,有个问题无法回避,大家又只好看住李肆,大殿角落里的记注官提笔在手,全神贯注,等着皇帝再爆粗口,这可是能留在史书上的趣闻啊,嗯,只是趣闻……

什么问题?那就是雍正要完蛋的话,谁来坐那龙椅?不,该是皇帝钟意谁?

“弘历早早被雍正暗中定储,他要得位,朝野毫无异议,满汉人心归一,难受我英华操控,所以他绝不是合适人选。”

“不可能选雍正的兄弟,那样汉臣很难接受,满人自己也不再习惯早前的兄终弟及。即便雍正得位不正,也要由他的儿子即位,才能得满人的支持,新皇至少也得有人撑腰。”

“那么只有两个人……”

“不,其实只有一个人,弘昼能扶起来吗?不能,只有弘时,咱们需要的还是一个有能力坐稳龙椅的满清皇帝。”

薛雪和陈万策循着当初李肆摆弄康熙皇位的思路,一番议论,已将一个人选摆了出来。

两人自然不清楚,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他们跟满人宗亲重臣不谋而合。

……

第七百零九章不是我干的!

第七百零九章不是我干的!,到网址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十二卷一气贯经纬,东西引颈鸣第七百一十章豪杰再起

更新时间:2012112811:35:13本章字数:5959

第七百一十章豪杰再起

此时已是七月十二日,时间回到七月十日那一夜,热河行宫正杀声震天,殿堂里,徐元梦和高其倬皱眉:“弘时?”

急急立起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正在商讨皇位更迭之事,福彭首先就提十四,可其他人都在摇头,连同为宗室的崇安也摇头。十四已被圈多年,再无jiāo际,谁知道他就位会搞出什么事?而且十四要得位,满天下人都知道大清已luàn,汉人的人心还是其次,内外éng古的人心能稳住吗?就算天下已剩一半,还能捞时,总得稳住这一半江山。

不管是以汉人礼法论,还是以满人人心论,都只能把皇位jiāo给雍正的儿子,但这人必须跟满人一条心,绝不能再玩什么满汉一家的荒唐把戏。

马齐缓缓点头:“没错,弘时!弘时自小跟老八等人相处甚密,对十四也很是敬佩,很看重咱们满人一心。就因为跟皇上心意合不到一起,才被圈了起来。”

仔细想想,弘昼就是个làngdàng子,就算是装的,但装成那样了,也难得人信服。那就只有弘时了,虽然禀赋比弘历差点,但为人还算不错,至少屁股很正,不像弘历,高举他父皇满汉一家的旗帜,养着雍容气度,已为当这满汉一家的大清皇帝准备了十年。

但雍正还没死,密令要杀弘时,他们却扶弘时,这是跟雍正对着干。杀李卫就如诛杨国忠,还算是挟势bī君,而扶弘时,就直接是谋反了。

众人都有些顾虑,马齐长长叹气:“其实我也不满这个人选,还是老八最佳,可惜……先帝老眼昏huā,不仅看í糊了时局,还选错了人。不,其实也没选错,当年的十四还是不错的,只是南蛮作祟,当今皇上又有大决心,嘿嘿……大决心,把咱们满人都葬送掉的大决心。”

马齐这老臣,名望太高了,历经康熙朝风雨,雍正朝也稳稳坐着。早年个xìng跋扈,甚至还有直接跟康熙顶牛的事迹,后来却韬光养晦起来,以至于雍正也寻不着把柄按下他,只能将他当一面旗帜竖起来。

原本大家都觉得这就是根老泥鳅,却没想到此时,马齐竟然是“异心“最坚的一个人。也正因为他心意坚定,其他人才敢走到一起,将这等同于大逆的事业进行到底。

“若是皇上还有一丝顾念咱们满人的心思,我也不会挑头说话,可现在这幅光景,皇上不出言怜恤满人,不想着在西山大营出事后安定满人,还一én心思要削我们满人,我只能站出来,为咱们满人说话。”

表白了一番心迹,马齐沉声道:“没有退路了!要救下满人江山,我们也得有大决心!”

的确,皇帝已经杀了一圈人,又把屠刀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而他们也在围杀皇帝指定的宿卫大臣,还有什么退路?立起议政王大臣会议时,就已经没了退路。

福彭满脸狰狞地道:“写好传位遗诏,趁着皇上还有气,让他赶紧认下!”

高其倬作为唯一的汉军旗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说话,满脑子正被君臣大义和满人出身两股心绪纠缠着的徐元梦一声长叹:“不要株连太广,就求尽快安定人心,真正的大敌还在南面。”

没理会这两个立场还不够坚定的军机大臣,众人相视点头,眼中都飘着炽热的火苗。

“皇上!军机和宗亲们……都反了!”

寝殿里,李卫再次冲进内室,只是这次满脸血污,看起来颇为骇人。旗兵围杀而来,他手下的兵死伤过半,他亲身前去震慑,却被一阵箭雨盖住,不是亲信舍命阻挡,已经成了刺猬。

带着残余部下退入寝殿,李卫就来找雍正求告。哭号时,心中还想,天塌了,这下真的塌了……

总管太监王以诚已听到了隐隐刀兵声,正觉不安,听到这话,啊地一声尖叫。

“yào——丹yào——!”

雍正íí糊糊,即将入梦,被李卫这一声喊惊醒,气血差点喷出了头顶,整个人就像是快被撕裂一般地难受。

宗亲重臣们造反?怎么会?为什么?

如山一般沉重的疑问,以及如天幕般深邃的恐惧,jiāo织着死死压住雍正的魂魄。小半瓶丹yào下肚,魂魄还是没能牵起来,雍正忽然无比懊悔,就不该那么利索地杀了贾士芳,至少能让自己清醒一会,把眼前这一劫度过。

“不——不可能——!”

雍正一声呻yín,再度瘫倒在chuáng上,神智又化作了一滩泥水。

“不——老天爷啊,不可能——!”

李卫呆了片刻,忽然哀嚎出声。

大群兵丁涌了进来,杀戮声已在寝殿外响起。

“我是王以诚,我是总管太监,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造反!就不怕皇上治罪!?”

王以诚带着一群雍正身边的shì卫护在殿外,振作起jīng神,想要喝退来人。

“常保!已到此时,你还要听李卫那汉狗的话!?”

对面响起这么一声呼喊,一个二等shì卫身子抖了一下,接着深呼吸,铿锵拔刀,一刀劈上了王以诚的脖子,那脑袋还保持着张嘴呼喊的神态,就这么咕噜噜地滚了出去。

来的是讷亲统领的护军营旗兵,本不敢直接冲入寝殿,李卫还能守住寝殿最里一层,但常保一出手,其他shì卫也都跟着反水了,毕竟他们都是满人。兵丁们一拥而入,李卫被死死按在地上,接着五huā大绑,刀锋直bī雍正塌前,再无人能阻住这时势之变。

“皇上虽有恩于我,我得报效皇恩。可皇上被李卫这帮汉人éng蔽了,而我终究是满人……”

钮祜禄常保果决出刀后,心中恐慌不定,不停地扯来理由压稳心神。他一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能得雍正青睐,晋了shì卫,有传闻说,就因为他这名字。

这个常保,此时依旧疑huò:“那个常保,到底做了什么?”

即便是跟着马齐一帮满人下了大决心,cào持起议政王大臣会议,有些人也不是满心透彻。

“王爷,为什么要换弘历?弘历亲母熹贵妃可是钮祜禄氏,嫡福晋出自富察氏,而弘时生母是下五旗包衣

,嫡福晋虽出自栋鄂氏,却不如弘历亲族势盛。选弘时而非弘历,满人自己也要闹出生分……”

“徐善长,当今皇上的亲族,难道不势盛?可他把咱们亲族当亲族待了吗?隆科多是什么下场?之前又是怎么捧年羹尧的?连儿子都不放过,这跟亲族有什么关系?大家是瞧出来了,今后的皇上,不能再这么独断专行了,就得找一个肯听大家伙话,能让议政王大臣扶着的皇上。弘时出身不好,亲族不旺,这不正合适么。”

七月十二日,当李肆在黄埔无涯宫普仁殿爆粗口的时候,北京城,一行人马风尘仆仆地奔入德胜én,后方不远处还涌着冲天烟尘,一眼就知是一支大军正在bī近。可德胜én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