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天-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时刻提防着中国军队从东面杀过来。加上第一集团军,俄军在远东的驻军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无论如何这一现状都充满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十年前的中国军队,在俄军的眼里还不存在任何威胁吧?一场中俄之战,俄国统帅部西重东轻的军事部署,已经转变成东西同样重要了。

回头看看俄国边境内,连年坎普夫的脸色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也不知道是高兴好,还是悲哀好。远东的俄国境内,道路条件之艰难,恐怕不是中国人的汽车可以畅通无阻的吧?要是再下上一点雨,马车都难以行进的道路,汽车能顺利通行么?

“难道我真的要为国家已经落后感到庆幸?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么?”连年坎普夫的脸上露出了万般无奈的苦笑。

“咚!咚!”远处的山头上响起了密集的炮击声,望远镜里头的山头上火光冲天。看见这一幕,连年坎普夫的脸色越发的严峻了,前后不过一个小时的功夫,由大量汽车牵引的炮兵,已经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开始密集射击了。

中俄战争结束八年了,这八年来沈从云一直在为一战的来临做准备,尽管沈从云还没有确定是否参战,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一直强大的军队永远是最有效的威慑力量。

东北的汽车生产基地,已经形成了年产汽车五万辆的规模,相应的石油工业,这些年在犹太人大量地资金流入后,油田规模不断扩大。即便是参战,石油储备已经能够应付五年之需。

全国的军需储备,已经能够支撑起一个月内装备起两百个步兵师的需求,沈从云做好了一旦加入同盟国,半年歼灭远东五十万俄军的准备。

沈从云内心深处是倾向于与德国结盟的,这一点是源自与对历史的提前了解。有几个问题是沈从云一直非常顾忌的,俄国辽阔的疆域意味着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进入俄国境内作战,很容易形成一个长期消耗战地局面。这一点绝对不是沈从云想看见的。还有一点顾忌是美国,美国人最终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假如中国参战的话,时机很难决断,一旦参战就要在美国人还没能反应过来之前,迫使俄国投降。

还有一个选择是加入协约国,这个选择无疑比较容易操作。风险也小,但是获得的利益也非常的小。作为沈从云来说,假如加入协约国。最多投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在西线最危机地时候出点小力气就是到顶了。只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战后的分赃估计就没中国多少事情了。沈从云处在一个抉择地十字路

嘟嘟的敲门声,让沈从云从沉思中回来,李耀国走进低声道:“大人,克泽将军求见。”

两年前克泽从总参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了,顶替他的是余震。沈从云做出让克泽退休的决定,无疑是出于政治目的。中国的总参谋长是德国人,如果这个现状继续下去。恐怕协约国的领导人们,晚上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瞄着中国吧。

退休后的克泽,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留在中国养老。目前克泽正在撰写一本《新战术的衍生》一书,前些日子还给沈从云送来了该书地大纲,主要内容是针对当今世界武器的发展水平,提出了一些新的战术思想。

“请他进来吧!”沈从云说这话地时候,心里微微的动了一个念头。克泽不会是来替德国政府做说客的吧?没等沈从云心里的多想。克泽的脚步声已经近了,沈从云赶紧站起来。往门口迎了出来。“沈,我以您私人朋友地身份,发对您这个时候加入同盟国地阵营。”克泽一开口,沈从云立刻就傻了。心道克泽不是德国人么?怎么一开口就反对加入同盟国呢?

“来,坐下慢慢说。”沈从云赶紧先招呼克泽坐下,克泽不等下人把茶水送上来,刚坐下就着急的说道:“沈,抛开我个人地国籍,我们冷静的看待这个问题,不难发现过早的作出选择,对中国只有坏处。有一点我必须提醒您,未来的战争模式只能是持久战,一旦过早的陷入战争之中,对中国这个工业化程度还不算太高的国家而言,国力的消耗将是巨大的。”

克泽的话说到沈从云的心里去了,以英国这个老牌帝国的家底,一场一战打下来,也耗尽了元气了,让美国人从此冒头。

“克泽,目前的形势你看的很清楚,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不帮着德国政府劝说我加入同盟国。”沈从云笑着问,克泽微微的一声叹息道:“沈,我是看着中国崛起的,中国军队倾注了我毕生的心血,实际上早就把自己当作一个中国人了。话虽然如此,我毕竟还是一个德国人,这次来见你,就是向你辞行的,我已经决定回德国去了。”

沈从云的心头浮起一阵暖意,握着克泽的手使劲的摇了摇道:“克泽,非常感谢你的建议。你有什么请求,尽管开口说吧。”

克泽的目光中闪过一道犹豫,最终还是低声道:“沈,我国公使昨日上我那去了,他请我私下里请求您一件事情。”

“请说!”

“公使先生正与中国银行就贷款一亿元的事情进行谈判,眼下银行方面一直不肯松口,公使先生希望借助您的影响力达成这件事情。”

克泽说的这个事情,沈从云是知道的。只是中国银行时下已经转型为一个政府的管理机构,贷款的事情应该去找商业银行嘛。沈从云很快就想明白了,一定是国内的几家大商业银行见这次贷款的数额太打,都没敢乱来。可是又点想做这笔买卖,于是希望中国银行出来牵头。中国银行方面鉴于目前欧洲局势的不稳定,自然不肯出来牵这个头,于是事情就僵下来。

第六部

第十一章联合公报

克泽的目光中闪过一道尴尬,沈从云不由的微微笑了笑,心中顿时释然。借钱不过是一个试探的手段罢了,中英法之间的谈判暂停后,德国政府当然不会傻到认为沈从云就此会靠向德国。而中国政府的做派,稍微动一点脑子都能想明白,这不过是想借用欧洲列强的矛盾,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吧了。毕竟欧洲距离中国太遥远了,假设中国军队从远东出发,就算一路上没俄军的阻击,光是走路也要走上一年的。中国和英法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毛段,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整体来看协约国一方还是略占上风的,沈从云有什么道理一定会倒向同盟国?

中国政府最可能选择的策略是中立!这一点德国公使早就和国内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从德国的世界政策角度出发,中国只要能保持中立,并且能给俄国的远东保持一点点的压力,德国人就心满意足了。

国家和国家之间从来都只谈利益,德国要想中国人倒向自己这边,就只能在战场上取得足够大的优势,才能打动中国政府。这一点协约国一方也很清楚吧,当然协约国也担心中国倒向德国方面,所以才有了中英法三国关于越南问题和中国海关问题的谈判。

克泽前来提贷款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希望沈从云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作为一个政客,自然不会把话说在明处。所以沈从云对待贷款这一事件地处理,等于给德国人一个交代。

历史上的一战打了四年,最终以德国的经济崩溃而告终。沈从云曾经恶意的希望,一战最好打个十年八年的,打到地老天荒大家一起完蛋才好呢。不就是借点钱么?虽然一个亿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总比拉上队伍真刀真枪的投入战争要节省多了吧?

德国政府不就是要个中国暂时保持中立地态度么?这一点还是要满足一下的。反正吃不了多少亏,还能卖克泽一个面子。

“好,这个事情我会亲自过问的,凭着中德之间一贯良好的关系,事情应该不难办。”沈从云含蓄的回答,克泽含蓄的笑了笑表示会意。

接下来自然是克泽起身告辞。

法军地情报部门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中国军官考察团在法国一个月的考察结束前,在俄国情报机关的配合下,一份关于中国军队战斗力评估地报告摆在了霞飞的办公桌上。

俄军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估计,明显要比法国人的印象要准确。毕竟是被中国军队收拾过的,态度比较端正。俄军的主要依据是中俄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表现,这样以来俄国情报部门就显得相当客观,从装备到官兵素养以及战斗意志各方面综合的给出了平价。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俄情报部门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评价为,“中国军队地综合作战能力要高于德军”,这一条无疑引起了法军情报部门的重视,被重点用红线标注出来。法军对于俄军情报部门的判断,多少持一点怀疑地态度,不过还是给出了一个中国军队战斗力的大致评价。“中国陆军的战斗力不弱于当今世界列强的军队。”

法军的评价,无疑把自身也列为世界上一流地强军,多少有一点水分在内。但也不算夸大。

看完报告之后地霞飞,很快给法国总理写了一份建议书,核心内容是一定要在谈判桌上稳住中国,最差的结果是中国保持中立。

英法之间地情报共享,使得英国方面很快就看见了这份情报。英国的陆军数量并不算多。而且主要由职业军人组成。这一点决定了英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地面战争主要依靠法、俄军队。从这个意义上考量的话,一旦爆发战争。俄军如果被中国拖住了,英法将面对德军肆无忌惮的全力猛攻。

不久美国公使柔可义代表美国政府拜访了沈从云,言谈之间表示了对中英法三国之间关系出现僵局的担忧,同时对欧洲的紧张局势双方也交换了意见。

柔可义的拜访结束后的第三天,中英法三国又一次在谈判桌上坐了下来。这一次的谈判进度就快多了,中国代表咄咄逼人,英法代表连连退让,哪里还有一点世界头号强国的风范?

经过半个月的商谈,中法之间达成协议,法国承认整个越南都是中国的保护区,中国承认法国在柬埔寨等地的利益,中法之间本着友好交流的基础,相互给予贸易最惠国待遇,法国在中国各地的租借,以前交还中方。

中英之间的谈判同样非常的顺利,达成的协议中最令国人振奋的一条是,自合约生效日起,英国政府将配合中国政府禁止鸦片流入中国。其他的协议与中法协议大同小异。

由于合约是在上海签署,又是中英法三国共同签署的,史称《中英法三国联合公报》,该公报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和世界列强签署的第一份平等条约,宣告着中国与世界列强之间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平等的国际地位,不是靠动嘴巴的来的,而是依靠强大的实力赢得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心存侥幸,必须脚踏实地的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才是中华民族永远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根本所在。”沈从云又一次在报纸上发表了关于《联合公报》的感想,《中央日报》社第一次将“民族的引导者国家的指路明灯”这一评价,用在了沈从云的身上。

“你们这是在搞个人崇拜!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也没有永远正确的人!”存心拍马屁的李维,被沈从云叫到办公室,一顿臭骂。

尽管有这个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出现过,但是很快就被淹没在举国欢庆的浪潮中。率先冲上街头游行的,依旧是青年学生,他们高举“沈大总统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的横幅,高喊口号发泄内心深处的激情。

“当中华民族以世界强国的身份出现时,请各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