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天-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人们兴奋不已的对辽东连续不断的胜利津津乐道的时候,犹如三九天里的一瓢冷水迎头浇了下来,朝廷要和日本议和!



“为什么?”《新快报》的头版头条上,用最粗的字体,发了这样一条新闻,内容是沈从云正欲挥戈南下,力求在朝鲜的严寒来临之前夺回朝鲜半岛的时候,朝廷下旨让沈从云停止前进。

读书人认起死理来,是非常可怕的。天下的读书人一起都在想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就更可怕了。《新快报》的当红马甲南山闲人,这时候又跳了出来,一篇“富国强兵之出路何在”一文,似乎在一夜之间,让中国的读书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南山闲人提问道:“中法之战,我们打赢了,丢了越南,开埠了西南。中日之战,我们又一次先败后胜,却又一次要停战议和了,这一次,朝鲜能保住么?为什么?每次我们打赢了,还要主动议和呢?”其实我们落后西方很多了,落后就意味着要挨打,以前西洋人欺负咱,现在连东洋鬼子小日本,都敢蹬鼻子上脸了。就是因为我们落后了!

天下汹汹之际,朝野清流不管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纷纷跳了出来,开始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了。弹劾!弹劾!再弹劾!这就是清流手上唯一的武器了。

李鸿章一系的官员,只要参与到中日之战中去的,无一幸免,就算是沈从云也被弹劾了。因为沈从云下令不留俘虏,这是有违洋人的国际公法的,这是失了天朝体面的事情。还好沈从云喊出的“虎贲师万岁”一事,貌似没有流传出来的意思,不然沈从云又得多一条罪状,图谋造反。

议和,是总理衙门向皇上建议,太后点了头的事情。原因无他,英、美、俄三国的公使,联袂到总理衙门表示,他们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日本也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三国都希望中日之间友好相处,所以三国要出面调停。

调停就调停吧,为什么英国远东舰队在要上海集结?为什么俄国军队开始在东北集结?甚至连美国公使都担心的表示,一个不稳定的中国,对西方列强的利益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美国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如果清朝不接受调停,三国将联手制裁。

三国公使到总理衙门的事情,第二天就被捅到报纸上去了。南山闲人又一次跳了出来,这一次用及其尖酸的语言道:“日本海军丰岛袭击中国海军的时候,三国公使怎么不出来调停?怎么不去制裁日本?日本海军还不是打沉了英国商船么?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的时候,三国公使在哪里?日本军队占领辽东的时候,三国公使又在哪里?日本军队登陆山东的时候,请问三国公使,又在哪里?日本军队在旅顺杀我两万同胞,奸淫我妇女的时候,三国公使又在哪里?现在我军兵临中朝边境的时候,三国公使跳出来要调停,要制裁,试问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问的好啊,很多东西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日本驻天津领事,夜探奕劻府,送上了十万两银票,谁知道?英国公使连夜约见李鸿章,到底谈了些什么?又有谁知道?李莲英收了日本人的十万两银子,又有谁知道?

“为什么?”沈从云把电报一丢,冷着脸对身边的几个手下几乎是在怒吼道:“洋人不希望看见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就这么简单。清朝政府不思进取,但求维护其腐败的统治,就这么简单。”

沈从云的话如同惊雷一般的劈在每个人心头,万树生、余震、赵星龙、李耀祖、克泽。这些沈从云最信任的人,一个一个的都沉默无语。

“军座,余震愿为军座肝脑涂地!”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

尽管天下汹汹,民心鼎沸,和谈还是在1895的严冬中开始了。一封圣旨,沈从云回到天津,作为李鸿章的谈判副使,很熟悉的工作岗位啊。

第四部

第十二章维新的呼声

在所有人都认为沈从云会反应强烈的时候,沈从云却了暂时停战的命令。圣旨到九连城的时候,一场大雪将北国覆盖成一片洁白的世界。

“三眼花翎、太子少保,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私下里,沈从云对一帮子手下笑呵呵的说着。

“户部拨下来的三百万两饷银,这一次到的倒是很及时。”欧阳全在边上捧着小本子,眯着眼睛在算账。

胡雪岩瘪了瘪嘴巴,哼哼两声,拿过算盘劈里啪啦的一阵乱响后,把算盘往前一推道:“朝廷也太小气,这一仗别的不说,光是弹药消耗,就是三百万之数。照我看,户部说什么也得再给个五百万两,不然填不上这个窟窿。”

沈从云微微的叹了一声道:“老翁多次表示我靠向皇上,看来这一次是沉不住气了。京城里的消息说,皇上的意思是拨款六百万两给新军,老翁整天叫没银子,拿出三百万来估计是被逼的过不去了。”

“也不知道那个南山闲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篇新军饷银至今户部未拨一文的稿子,京城里各省的读书人不答应了。杏来电笑称,最近户部尚书翁同龢的家门口,比菜市口都热闹,每天都有不少读书人去闹。”胡雪岩说着依旧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点都没有觉得好好笑的意思。

“帝党、后党,这就是中国地现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唐绍仪。居然愤愤的冒出这么一句来,然后低着头双手放在火盆上不言语了。沈从云诧异的看了一眼唐绍仪,这哥们一贯的寡言少语,今天这是怎么了?有点愤青的味道了!

欧阳全拿着半个月前地一份新快报丢在桌子上,指着其中的文章笑着说:“这个南山闲人,好大的胆子。你看他怎么写的。北洋的失败,是李鸿章的失败,是洋务派的失败。中国要富强,仅仅靠由国家机制下官员的洋务行为是不够地。这一点,通过新军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样是用洋人的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为什么新军能打胜仗,而北洋打败了。究其根源。沈从云在越南,在江苏,在他的军队中,推行的是全盘引进西方模式的做法。越南的军工厂、钢铁厂、铁路,采用的都是和洋人合作的模式,江苏地民用企业,也同样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富国强兵的道路,当务之急就是要变革,只有变革才有出路。”

沈从云皱着眉头。低声不满的说道:“这个南山闲人,简直就是在害我。”

“他说的没错,不变革,中国就完了。新军打一百个胜仗,都不够那些败家子们糟蹋的。眼看我军就要跃马横渡鸭绿江了,朝廷一道圣旨。我们就得乖乖的停下来,这不是给了日本人喘息地机会么?沈大人,这仗我们还得接着打下去啊,不能就这么算了,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呢。”唐绍仪猛的窜了起来,脸色涨的通红,伸手一指大门外道:“沈大人,您都出去看看。这大冷的天,老百姓自家都舍不得吃的白面、鸡鸭鱼肉,一担一担往军营里送。为啥?不就为新军给他们报了仇么?”

沈从云笑吟吟的看着唐绍仪不说话,胡雪岩过来。轻轻地拍了拍唐绍仪的肩膀道:“少川,别激动。”

沈从云走过来,意味深长的看了唐绍仪一眼道:“收拾收拾吧,明天上路,回天津。”沈从云说罢,直接转身出了房间,奔着另一个院子里就过来了。

门口卫兵啪地一个立正,给沈从云拉开门,沈从云迈步进去,里头一片热闹,克泽、李耀祖、胡宇、曹毅等一干军事悍将都在里头呆着呢。

“都来了?开始吧。”沈从云往当中的位置上一坐,站立成两排的将领们才坐下。

“第五、第六两个师的御寒装备已经全部发下去了。按照军座地要求,每人一件白色的披风,相关的落骡马,草料,都已经准备充足,向导也找好了。在零下40的气候下作战,对我军来说,将面临着一次最严峻的考验,新军多是南方人,必须提前将所有困难都考虑进去。”情报处长赵星龙,站起发言后,看了沈从云一眼,见沈从云满意的点头后,坐回位置上。克泽站了起来,走到当中墙面上挂的大地图前,手上拿着一个杆子,指着地图道:

“总参计划,拟定以第五、第六两个师大部,轻装前进,直取平壤,然后摆出伺机一鼓而下汉城的态势。考虑到气候、补给方面的困难,最坏的打算是攻击平壤受挫后,退守大同江沿线。现在部队已经隐蔽接近到大同江一线的三十里以外,做好了一切攻击准备。”

沈从云等克泽说完,这才拿眼睛瞅着李耀祖等三人道:“能否拿下平壤,直接对未来谈判结果带来巨大的影响。记住了,拿下平壤后,给我就地坚守,不过要大张旗鼓的摆出继续南下的姿态。第二点,行动一定要快速,现在日军虽然给打怕了,龟缩在大同江沿线,平壤城内还有一万日军,不可大意了。”

“请军座放心!”

“好了,任务都交代完毕,你们也赶紧回部队去。10天后,我大概也能到天津了,到时候我希望看见你们从平壤发回的捷报。”

………………………………

1895年春节的前夕,沈从云搭乘的。=。前来迎接的除了盛宣怀,还有张佩伦、杨士镶等李鸿章的心腹。

“子归!”远远的还在船舷上的时候,沈从云就看见了盛宣怀摇动的手臂。

“兄长!”沈从云箭步而下。抢上前去,紧紧地握着盛宣怀的手。

直隶总督行

宅,李鸿章的书房里,三个大火盆里炭火通红,温暖月的时间没见,李鸿章似乎苍老了很多。

李鸿章看见沈从云。眼睛里闪过一阵激动,招呼沈从云坐下后,苦笑着说道:“子归啊,你这是给老夫出了一个难题了。三万大军不声不响的南下了,报捷地电报昨天到老夫手里的时候,老夫可是吓了一跳。”

沈从云沉吟了一番后,低声道:“中堂,从云此举实属无奈。眼下朝中清流借口北洋战败。正欲群起而攻大人。为大人计,须得在谈判桌上获得一定的有利位置,才可保住大人疆臣之首的位置。从云这就上折子向朝廷请罪,天大的罪过,从云一人承担就是,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沈从云是北洋的人。”

李鸿章一板脸色,微微嗔道:“糊涂,你的心思老夫能不知晓么?事情老夫今日一早就给太后跟前递过话了,请罪折子也递上去了。三国公使那边。老夫也打了招呼,说准日本人不宣而战,有不准我们在没有宣布停战的时候打上一家伙?眼下三国公使,也就是动动嘴皮子,朝廷里就害怕了,老夫也无奈地很啊。”李鸿章这么说法。就等于把沈从云完全当成是自己的人了。



“中堂,英美两国虽然叫的最凶,但是不会太过强硬,倒是俄国人,一直图谋我东北,扩大其在远东的利益。如今只要中堂大人对俄国人稍微强硬那么一点,让英美晓得我们不会向俄国人妥协,这事情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从云担心的倒不是议和一事。而是中日之间停战之后,北洋的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李鸿章面色凝重了起来,审视着沈从云的表情低沉的说道:“你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出来就是了。”

沈从云沉思一番,还是猛地抬头,目光如的低沉着说道:“维新,只有维新变法,才是救国图存地根本。”

李鸿章沉默不语……。

……………………

南山闲人又发了一篇新稿子,标题为“当今中国之道路何在?”

和前面的单纯的针砭时事不同,这一篇文章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