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河变-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将项千秋老将军从大夏边陲调回洛阳,可万事无忧矣,”张永年沉声说道,眼睛一撇,已经看见司徒云秦的脸色阴沉下来。

    “难道整个大衍,只有项千秋一人陪称为大将军?”司徒云秦冷冷一哼,吓得张永年缩了缩脖子,可他还会强打起精神来继续说道:“陛下忌惮项将军是人尽皆知的,可大衍能称为将军之人唯有项千秋,陛下若想保大衍两百余年江山社稷,还请不计前嫌将项羽老将军从边陲调回。”

    司徒云秦的眼神眯了起来,似乎在仔细思考这个方法究竟是否可行。

    “如果将项千秋调回洛阳,那么与大夏的边陲又能派何人去守?”司徒云秦问道。

    张永年听罢旋即释然,镇定道:“如今的大夏已今非昔比,夏王老弱,根本无心南下,只要派一位资历丰富的统领过去顶替项将军,一切可保无忧。”

    “那这个资历丰富的统领又该是谁呢?”司徒云秦不依不饶。

    “检察院副院长王同光可行,”张永年话刚出口,司徒云秦便大笑不止,一边笑还一边拍打着栏杆,“永年有永年,看来你是真的不懂国事,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王同光去守卫边疆,大衍开国两百余年还从来没有开过此类先河。”

    张永年听罢单膝跪地,双手环抱,“请陛下听臣一句不恭敬之话,王同光此人我先前在任务中才第一次认识,此人不仅自身武艺了得,一手看人识人的手段同样也是精妙无比,至于领兵作战,臣看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况且检察院已经十八年没有接到过任何任务,在洛阳中形如荒废,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检察院的卫士们前往边疆,保家卫国。”

    司徒云秦沉默良久,拍膝而起,高声道:“好,朕就同意你的法子,一纸调令让项千秋回京。”

    “陛下圣明,”张永年拜伏于地,口中高呼万岁。

    ……

    ……

    一个月后,西北荒漠边陲之地,大夏与大衍的交界线处。

    项千秋迎来了让他即刻入京的圣旨,在疑惑与不解中他踏上了返京的道路,然后将边境线的一干大小事务交给了和传旨太监同来的王同光。

    在交割公事时,王同光笑着对项千秋说道:“项将军,此次回京怕是要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了。”

    项千秋翻身上马,口中喃喃道:“飞黄腾达项某不敢指望,只要不做那笼子中的黄雀就已经足够了,我麾下兵马现在交到你的手中,希望王大人莫要让我,让陛下失望。”

    “不会,不会,”王同光连连摆手,冲着项千秋一抱拳,道了声,“将军保重。”

    大陆历三百四十六年,大衍天顺三年,守卫了边境线三十八年的老将军项千秋返京,检察院副院长王同光接手十五万边防军。

 第324章 :心狠手辣

    距离大衍洛阳一千八百里的大汉宣府城,汉王吕青阳正待在寝宫中一言不发,在他的身后站着两位婢女,内监立在下首毕恭毕敬。

    过去的这一年可以说是吕青阳最憋屈的一年,几年来他一直在策划无数次阴谋暗杀,企图只手颠覆大陆格局,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每次辛辛苦苦做下的龌龊事迹,总是为其他人做了嫁衣。

    杀西魏宪公冉青山、西魏世子冉成,一手将不可能继承王位的冉炎托上了至高的宝座,可是结果呢,冉炎这小子不仅没有感激自己的知遇之恩,甚至在登基之后变本加厉起来。到头来,西魏不仅没有臣服于大汉,甚至在汉魏的边境线上,冉炎更是增派了五万大军巩固防线,双方的交情在那个时候已经分崩离析,戎马本身,一辈子都自诩鹰犬的汉王吕青阳,到了年老色衰之时竟然被小雀琢伤了眼睛,要不是吕青阳还有更大的一盘棋要下,早就发兵西魏,让那刚登基的小家伙好好瞧瞧,到底什么才是大汉铁骑,什么才是当年赫赫威名的大将军吕青阳。

    “人刚出生时就像一株株幼苗,需要雨水和阳光的悉心灌溉才能茁壮成长,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苗会逐渐长大成为青草,过不多久就会枯槁,成为垂垂老矣的家伙,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如此,”吕青阳时常在幽冷凄清的皇宫中自言自语,让那些常年跟随在他身边的老太监都觉得皇帝陛下似乎老糊涂了。

    “我本是大衍北部宣府城的城守,天下大乱,诸侯动荡,谁不想分一杯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不想称王称霸定鼎中原。遥相那年我已经四十有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人人都说我不过是垂垂老矣,尚能饭否,可我就是要让那些人瞧瞧,只要胸中有雄心壮志,就算知天命又能何妨。短短五年时间,我亲领大军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战事三百余场,所见名将如过江之鲤,才打下如今大汉江山。“

    “如今我已是天命之年,可是天下尚未一统,其余诸国依然猖獗,我怕是再也见不到那一天的到来了,”吕青阳暮气喃喃说道,对着身前的内监招招手。

    “传大将军司徒破觐见。”

    内监得令下去后,吕青阳独自批阅着奏章,望着手里一条条的各城情报,心中叹息一声。

    吕青阳四十四岁起兵,如今过去三十五年,大汉的版图也终于没有再改变过,这一直是吕青阳心头的一块心病。两年前和西魏宪公冉青山对坐而谈,两个年逾天命的老人相对而坐,两人在天下割据之前本就是交好朋友,吕青阳是宣府城守,冉青山是大明州的贵族子弟,家族中亦有长辈在朝中为官。

    吕青阳比冉青山长一岁,可两人生日却是同一天,当年冉青山想要归顺大衍朝廷,并劝说吕青阳和自己一起归顺,吕青阳沉默不语,过了许久才脸色难看说道:“如果现在归顺了,那么我们打拼大半辈子,身上留下的伤疤又如何说去。”

    “可是你我终究已经老了,”这是冉青山的原话。

    “老!”吕青阳轻轻笑了起来,随后这个笑声越来越大,大到屋外的侍从都能够听见,他们刚想冲进来探明情况,却被吕青阳一声喝退。

    “我可不觉得我老了,蔓草枯槁,人生又有多少个五年呢,冉青山,你想去投靠皇帝我不拦着你,只是你千万不要后悔。”

    冉青山听完吕青阳的话后没有任何犹豫转身离去,在离去前他对吕青阳说道:“吕青阳,你真是狼子野心,你等着吧,你的野心会救你一次,却同样也会害死你。”

    “我等着,”吕青阳说道。

    之后,冉青山死于清风峡,冉成同样死于刺杀,吕青阳靠着一己之力将一个王朝的两位先后继承者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是现在,吕青阳似乎明白了冉青山当年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了。

    “我的野心会害死自己么?”吕青阳低语。

    “君上,您找我?”一声铠甲的司徒破佩剑上殿,恭敬跪在吕青阳的面前。

    看着眼前年轻的司徒破,吕青阳仿佛也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因为自己下达的命令,自己的几个儿子并不在宣府城中,吕青阳也不好女色,所以诺大的皇宫之中除了内监和宫女,可实在是冷清很多。

    吕青阳从座位上起身,来到司徒破的身前,将他轻轻托起,眼神中满是欣赏。

    “你知道萧谨言的事了吗?”吕青阳沉声说道。

    “末将倒是听过一些只言片语,听密宗说萧国师是因为修为密宗的某门秘术而身受重伤,全身修为损失过重,现在正在密宗闭关重修,短时间内怕是不会出关了。”

    “狗屁的修炼秘术身受重伤,”吕青阳狠狠骂道,“正当我是傻子不成,剑痴叛出密宗却秘而不宣,只是将事情隐瞒下来,萧谨言也是败在剑痴手中才会如此,不光是萧谨言,我派出去的刺客也有去无回,剑痴真是好算计。”

    “剑痴?”司徒破蓦然一惊,“他不是被修为尽失,被密宗宗主关到万道窟中了吗,怎么逃了?”

    “我们都太小瞧剑痴这个人了,小小年纪胸中竟然有如此城府,竟然甘愿被万人唾骂,继而降低我们所有人的戒备,在万道窟中修成无上秘法一鸣惊人。”

    “那我们要不要将派人将他抓回来?”司徒破低声询问道。

    吕青阳沉吟,负手而立,不久后说道:“你把消息下方到密宗,就说我们要擒拿某人,但不要说出目标,由你亲自带队,将剑痴抓回来见我。”

    “若剑痴拼死呢?”司徒破拱手道。

    “死的也成,”吕青阳话音冰冷,如寒芒针刺。

    “是,”司徒破打了个哆嗦,感受到了吕青阳话语中的浓浓杀意。

    “只要是不能被我所利用的,便都是无用之人,而对待无用之人,我向来都是只有一个方法解决,”吕青阳的双手捏成拳头,“除之而后快。”

 第325章 :买剑

    吕青阳捉拿剑痴所组成的队伍正在马不停蹄地调查剑痴近期的行踪时,楚炎凉也终于离开了倾城山,独自走上了一条前往红莲寺的道路。

    和大汉与西魏不同,大夏距离大衍的路程反倒是最近的,从大夏的凉州城到洛阳不过一百多公里,快马加鞭几天就可以赶到,这也是大衍对大夏的边境线最看重的原因,毕竟每一位大衍皇帝都不希望一觉醒来后,大夏的骑兵已经兵临城下。

    离开了倾城山,楚炎凉一路朝着西北的方向前进,他既没有快马,只有独身一人,手中提着一柄剑,背上挎着一张弓,说不出的潇洒惬意。

    一路游山玩水,极尽副山主所说的感悟元气,打开眼界之举,楚炎凉一路行来见识颇多。他去了大衍书生气最足的苏兰城,着实体会了一把什么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每年为朝廷提供近半数的士人,可谓是人人见面不随口诌句打油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苏兰城人。

    楚炎凉随后又去了襄樊城,这里有大衍最出色的铁匠和兵器铺子,那一柄柄神兵利器即便是楚炎凉见了也是叹为观止,刀枪剑戟应有尽有,甚至其中更有几件完全不输于追月弓的武器,无奈这些神兵标价往往也是谈外观之,只能让楚炎凉仰望兴叹,暗中咋舌,不仅感叹万三千确实是富可敌国,这么一张可抵一城价值的追月弓说送就送,就这份豪迈性格,楚炎凉现在还是佩服不已。

    最后,楚炎凉抽空去了趟太白城,这里已经非常临近大衍边境,距离大夏最近的一座城池瀚海城不过三天路程而已。

    这座太白城曾经见证了大夏和大衍的第一次交锋,那一年大夏十万铁骑攻太白城,围城半年太白城不动如山,自此,大夏想要进军大衍,必取太白城已经列入了大夏皇族祖训,昭示着夏王元昊是有多么不甘心。

    其实像太白城这样在乱世之处经历战乱的城池并不在少数,只是多半已经损毁或者是纳入了敌国的版图,太白城就像一颗骄傲的图钉,牢牢钉在夏人最柔软的心口,让他们一直记挂着,只有太白不破,便是取得天下又有何意义。

    太白城是一座长不过千丈,宽不过千丈的一座小城,城中军民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人,可是最重要的是,这里家家户户啊都备有铠甲兵器,这些铠甲兵器多半都是当年大夏攻城时残留下来的,于是被太白城城守下发到每家每户,凡是在战斗之时,太白城中百姓俱是士兵,这样养成了太白城的民风和大衍腹地的文学风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