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莲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为这样大度懂事他便会多疼惜她一点。念着她出身高贵且温婉贤良,唐国公始终敬着她,从不允许其他姬妾僭越了。可她日渐成了一个外表风光,内里可怜的妇人,觊觎着丈夫的垂怜却没脸去挣。“一生一世一双人呵。”窦夫人足呆滞了半日,终了仰头苦笑了几声,强压下喉口的腥甜,面色犹如常不变,内里实已大伤,自此开始日日淤滞,渐伤了根本。
  将近晚膳时分,穆清仍未见杜如晦出来,心中怅然若失,夏末最后一场暴雨欲来,天色已转暗,云边雷声隆隆,沉闷异常。她亲捧了食盒往他书斋送去,室内暗沉,她放下食盒,替他点上了灯。在暮光与灯火的交融下,他面上颓色凝结,意气和自信尽失。相识多年,未曾见过他如此丧气,穆清跪坐于他面前,小心地拣择着要说的话,踌躇了一阵,也不知该说甚么。他伸出手来拢住她的手,低哑着声音缓缓道:“还是我思虑不周。你瞧,你有你的营生在江都,如能前去好好料理,你同英华都能过的平安喜乐。”
  “莫要与我提江都。”穆清脑中与外边云层间同时轰隆一声,滚过一道闷雷,她狠狠抽出被拢在他掌心的手,愤然道:“你将我送回江都,我亦能再跑来你身边,眼下你即便是悔了也无用,早已晚了。不得昼夜相伴,人生百岁亦是枉然。”一道闪电从天际劈打下来,犹如她此时的怒意,闪电骤然耀在她脸上,一串串的泪线跌落在她的手背上。
  雨点亦大颗地落下,打在莲叶上噼啪作响,这雨声直落到他的心底,打痛了他心里那个柔软的所在,更是溅起一片细细碎碎拣择不出的哀伤。以往他一径认为哀伤幽怨是女子所为,男子果毅,本不该拘泥于妇人女儿家的情怀,原来并非他刚毅,只是情未到伤时。“我不送走你,难不成教我眼睁睁地看着你每日提心吊胆,在刀刃上过活么?”他面似平静地叹着,伸手去擦拭她面颊上的泪水。
  未料她却以臂格挡开他的手,三五下自行拭去了眼泪,连着用力咽了几下,决然道:“你过得我便过得。可还记得来时路上的北风歌?当日我既定了心要随你走,便已知要踏足怎样的路,任有多苦涩难行,我皆甘之如饴,绝无悔意。你固然能护我一时,又怎有暇片刻不漏地护着?难不成你已忘了替苍生重塑贤君的初衷?自此敛去光华,只终日在内宅护着一个女子么?惟有我自强于他人,方才能保得自己性命无虞,不再扰你心神。你知我从不愿做菟丝女萝,当真为我思虑便该将我扶作乔木。”
  她一口气抒尽了连月来的思虑,再不要只做个温柔服顺的内宅女子,将近一十六年的恭顺,带给她的只有苦难磨折,温良无争令她在失了阿爹阿母后几遭遗弃无以为家,乖巧平和地依附亲父母,却轻易被当作蝇头小利的交换物。遭遇虽不致太过悲凄,但这也足够教她警醒了,再不会重蹈覆辙。她已不屑攀附而生,攀附固然轻松自在,可要是供以攀养的乔木倾倒,她要如何自处?故她早已暗下决心,要身为乔木自立于世,若身边有木将倾,她也可以是他救命的支撑。
  杜如晦凝神注视于她,有那么长长的一段时间,他几乎忘记思考,甚至不记得要呼吸,外面疾落的雨滴仿佛鼓点在他心头敲震,透着凉气的大风猛地推开窗格,胁裹着点点雨水冲进屋子,扬卷起窗格内宽长的绢纱帷幔。他被凉风激醒了头脑,坐立起来,细细密密地将她审视了一遍,好像初次相识,唇边重又漾开温厚的笑意,稳声道:“尽如你所愿。”
  
  ☆、第四十四章 七夕夜惊(一)
  
  七夕夜惊(一)
  隋大业八年,壬申年。自大业六年起,穆清在东都已足一年有余。
  正月,帝亲坐镇,令四方兵丁皆集于涿郡。初二日,点军十二支,倚左路向朝鲜进发。右路又点十二支,往平壤汇集。共征了兵丁一百一十三万,算上运送粮草军需的,竟达三百万之众。
  前方战起,兵力无暇他顾,东莱涿郡周围等地的乱军随之哄起,因此东都城内年也不得好过,相较往年算是草草了事,百姓开始屯粮,商贾忙着盘点财资,人人皆自危起来。每隔三五日便会有人来报战况,叛民乱军的动向,却是每日皆有消息递来。自去岁夏末,杜如晦或与人议事,或通递消息,或独自筹谋,穆清每必伴之。初时总有人见不得男子议事时有女子插手干预,故常遭人诟病,两人并不以为然,泰然处之。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等素日相近的,知她绝非庸常,也便不避讳与她同谋。
  几个做派古旧些的,曾于唐国公府上聚议过,彼时唐国公未置一词,只拈须讪笑了一番。李世民却道:“七娘自幼得顾先生亲授,学贯古今,通达兵法,且心思缜密,其助力并不在克明之下,这般的人物深藏不用,岂不可惜。”有人犹言:“多年跟随顾彪先生必是不凡的,她若身为男子,自当为天下谋,可到底是个女子,抛头露面终是不妥。”李二郎便抛出唐国公的最为珍爱的明珠,“想我秀宁阿姊亦是妇道人家,刀枪兵法样样精通,自嫁去大兴柴家,领得兵,治得家,要比照各位的想法,不也该遭人耻笑了?”提到爱女,唐国公面色微变,那些枉议之人只得识趣儿闭了口。
  此事原不过是个笑话,偏有好事的浑说了与杜如晦听。他听了认真地思量了一回,笑颜灼灼拱手向穆清道:“贺喜夫人,自此便得了真龙身旁的一席之位。日后有他保你,确比我更着力。”
  穆清浅笑回他,“他此时羽翼未丰,资历也尚浅,要真有潜龙飞升的一日,不知还能否容得下你我,自古君臣之间不都是此消彼长的么。”
  “我们不慕那荣华显赫,待功成之日,天下安定,你我便远远离了这些斗争,相伴了自去逍遥可好?”其实两人心里都明白,无人可确保他们能安好地活到功成那一日,甚至是否有那一日也未可说,不过是相互慰藉的一个说辞,不可为外人道,只能两人之间以此消解些烦劳压力。穆清喜欢听他构想平淡安静的生活,她能从那些凭空的虚像中寻到她要的满足。杜如晦亦沉迷于她空幻着将来时迷蒙的微笑,轻轻道出的那声“好”。
  高句丽的战事也如同这干旱无雨的闷夏,胶着了下来,天子亲征的气势也挡不住一次次攻城无果的颓态,运往阵前的粮草渐吃紧。朝中更无暇顾忌民间相争的流寇叛军。年前唐国公密令贺遂兆往瓦岗里送一批死士,为的是壮大义军将来好与他左右应和,穆清度测着他是意在将瓦岗军培植成他不为人知的势力,进可攻,退可守,败了他也能置身事外。这事却是瞒着众人,只教贺遂兆一人办妥,却料想不到贺遂兆动身往瓦岗前在康三郎的酒肆隔间内密会了杜如晦,两人商协几番后,除却送去几个忠勇之士蛰伏其中外,还另说动了身在辽东襄平的李密,只待瓦岗壮大,便遣他入主。
  贺遂兆为此事奔走辗转了许久,直至杜宅荷塘中的莲叶又繁盛了起来,足过了七八月才憔悴地现身。穆清不喜他浮浪的秉性,更不愿见他炽灼的注目,他不在京中时只觉清静,无人烦扰,正如她意。此时他回了京,言说今岁世道纷乱,河盗伺起,永济渠已然被拦截,但凡有过往船只皆难逃洗劫。穆清因此嘱咐了刘敖不要再往东都来报帐,亦无需再扩大经营,将铺散的流资尽量地收拢起来,伏按不动。
  这日七夕,杜如晦一早外出,说是午间宴饮,闭坊前才得回。穆清从不随他出入外筵,男人聚饮难免要出入那起烟花地,又比不得江都的栖月坊,她到底不便。节庆中,唐国公府的教席未开课,英华便在家伴着她。穆清起了兴,要照着古方制香,缠绕着英华从旁帮协。英华万般不愿捣腾这些物什,但她亦知自己素日玩心重,总不得空陪伴阿姊,心有愧意,只得忍耐着看穆清轻巧细致地制香,嘴里仍忍不住抱怨嘟囔,“古方也不能尽信,年代更替,早失了本意,留存的多是今人胡乱臆想的罢了。”
  穆清并不理会她,自顾自地将往戥子上撮香料,一样一样地报着名称分量,要英华记了,“茅香一两五钱,细辛一两五钱,零陵香一钱三分,干莲叶一两,藿香一钱六分,千金草三钱六分,莪术一两七钱三分。是为荷露香。”英华歪在案上,草草地记着,心不在焉地不断向外张望。穆清见她这般,想是心不静坐不定的缘故,她有意要磨磨她的性子,慢条斯理地将这些物料细研磨成粉末,拌以白蜜和匀,精心地搓成一粒粒的蜜丸。不多时阿云匆忙跑来,急急行了礼,递了张细沙洒金的帖子,英华接过帖子瞬时更为失落,整个人都懒懒地蜷在锦靠中,不愿再动弹。“这却是为哪般?”穆清笑问。
  英华率真,将那精巧的帖子甩在案上,噘着嘴悻悻地说:“怕这个,就来这个。”穆清拿起看了两眼,李家一位小娘子下的帖,邀英华午后过府同庆七姐诞。放下帖子她便忍不住伏在案上笑起来,英华气恼地看着她笑,一直笑到弯腰捂起肚子。待她笑够了,才摸着自己笑僵的脸说:“我当是什么教你坐立不安的,原是这个。莫怕,晚间阿姊陪你同去。阿姊如你这般大时,也最是腻烦这七姐诞的。”
  英华不置信地睁大眼睛,指着案上那一堆熏香蜜丸说:“阿姊够巧的了,如何还怕?”穆清拈起蜜丸凑到鼻尖前嗅了几次,颇为满意那气味,边让阿柳寻一锦盒装了边道:“你何时见我抬动过针线了?自小到大我都不会针线活,连个花样都描不利索。小时候总在七夕夜斗巧时遭家中姊妹嘲弄,也没甚么了不得的,莫太在意了便是。”
  
  ☆、第四十五章 七夕夜惊(二)
  
  七夕夜惊(二)
  “倘若实在介怀,扬长避短也行。譬如咱们不会针黹,可能依着古方制香,针黹是咱们的短处,何必要去与人比试,古方却不是人人都研磨得出,这便是咱们的长处,足够补短了。方才让你誊记的方子,可记着了?”穆清看她仍是一脸不确信,点着她的鼻尖,笑着解释到。听了这几句,英华才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刚过正午,天边阴沉沉地压起了云,今年酷暑,到了七夕依然热气蒸腾,许久未曾有雨落下,看这鸦云积聚的模样,许有一场撼天动地的雨要来。穆清犹豫着是否还要赴约,见雨迟迟未落,又不好拂了唐国公府的脸面,于是唤来阿月,嘱她替英华搭配衣裙梳洗妆扮。阿月聪敏,日益精通此道,果然巧手调弄后的英华改脱了平日的随性,美目流转,白皙俏丽,身形灵动纤细,竟是愈发的同穆清相似起来。英华不甚习惯地摆弄胸前和发鬟上绑结的丝绦,穿得柔美些了,百般别扭,几次想要扯掉发鬟间的缎带。穆清好一阵安抚,才制止了。
  两人携了手,相互笑闹着往大门去,一同上了马车。阿柳捧了新制的熏香跟随着上了车,突觉得有什么不妥,再回头张望,原来驾车的不是阿达,换成了宅中一个干粗杂活的。她心内疑惑,随口便问了穆清。“是我让阿达留在家中候命。今日他在外有宴饮,若是饮多了怎骑得马,到时还是要找个稳妥的驾车去接回。”穆清说着挥了挥手让驾车的家仆出发。阿柳在车内坐稳,口中还在啰嗦念叨,“阿郎一向稳重,鲜少有饮迷糊了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