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莲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身伤,可如何是好。”
“几处淤青罢了,也用得着大惊小怪的。回头取了散瘀的药粉,拿酒化了,多擦几次也就好了。”穆清翻看着臂上肩头的伤势说。
阿柳仍是不服,碎碎念叨着,穆清闭眼躺在浴桶内,闻着水中撒的佩兰散发的淡淡香气,边听着阿柳的絮叨边仍由她拿布帛浸透热水轻轻揉擦淤青处,慢慢身心俱舒展开。自阿母离世后,便再没人这般在她耳边念她怨她不爱惜自身。幼时会觉得她比阿母还啰嗦,今日听来这啰嗦竟能令她心神安宁松乏,不知不觉中已离不得她。穆清也曾想过好几次,阿柳长她四岁,算到今岁,已有一十九岁,按说早该嫁人生子,却一直陪她流离着。偶尔穆清也说过要替她寻户好人家,正经嫁了为人妻。阿柳总说不愿离了她,过几年再说,穆清按下不提,却是故意不提,她害怕终有一日阿柳离开她,便有意绕开阿柳婚配的问题,这是她的自私任性,她心下明了,却任凭如何也松不开这手。
连了十余日,穆清每日赴城外郊野练习骑马。因城外饥民集聚,她每日吩咐阿月去集市采买大量胡饼蒸饼,待出城时分散给众逃难的百姓。一日日暮回城时,竟看到了长孙家的车,精致绝色的长孙娘子于车中端坐着,身边的几个婢女在向难民们分发食物药材及零散的铜钱。这倒教穆清敬佩起她来,不想她不仅貌美,更是心思纯善,生得一颗慈悲心,无怪乎乳名唤作观音婢了。他日事成,确是个堪得起母仪天下的女子,相较之下,自家的幼妹整日里只顾着顽皮,无一丝正形,与之相去甚远。
连日的摔跌颠簸,折腾得穆清浑身酸痛难忍,好在一时忍耐了下来,马也骑得像模像样的了,她自己也颇为得意。转瞬七夕将至,塘子里的莲叶极尽所能地舒展撑托起来,拳头大的花苞亭亭净植,已有些性急的渐次绽开了花瓣,粉白中透着娇嫩的红。这样一片大的荷塘,竟引来了两三只鹭鸟,终日在莲叶间漫步戏耍。
穆清邀了窦夫人来赏过一回花,自然也不能漏了几乎与窦夫人形影不离的鲜于夫人,及唐国公的几位如夫人。宅子虽不及唐国公府小半大,胜在引水设计精巧,莲叶田田。窦夫人指着这一池的莲道:“你这莲养得精细,竟胜过皇城内西苑的莲池。西苑莲池中时常要以彩纸布帛铰了荷芰菱芡等物,扎绑于塘中。”
一边的英华扑哧笑出声,“彩纸风吹既破,布帛雨淋便烂,要这般布置的荷塘,能撑几日光鲜?”鲜于夫人心说,粗鄙无礼的丫头,见识还甚少,果然是个不入流的,观音婢不知胜她几许,原还忌惮着这粗陋丫头与二郎交好,现看来竟都是多余的。“圣上时常流连之地,自然不容颓败之姿的,每日都有人拿了新铰制的莲叶荷花,换下隔日的那些。”鲜于夫人有些得意地答她。
窦夫人抬眼看了鲜于夫人一眼,心中暗自摇头,她自计较了一番,这位鲜于夫人若是不开口,看着尚且端庄肃然,一开口便显了她的格调浅薄,居然还在一个孩童面前卖弄见识,蠢顿低俗犹不自知,若不是为了将她身边的长孙兄妹攥在手里,如何会与这类蠢妇交好。她将目光从鲜于夫人身上转到穆清身上,暗暗自嘲,这位的夫君,亦是要牢牢捏在手中的人物,只是她远比鲜于夫人难把握,每见她巧笑倩兮,犹带着天真机敏,却揣度不透她的心思。
穆清觉察到窦夫人的注视,扬起笑脸相迎,窦夫人探过身去,执起她的手,轻拍着说:“可知克明几时回来?”穆清将头垂下,轻摇了几下。“此番可是难为你了。”窦夫人轻叹到。
午后刚送走诸位夫人女眷们,贺遂管事便急匆匆地来禀,一早见飞奴回来,携了纸管,只怕阿郎他们已在归途,且应在近前了。因方才女眷众多,不便进来回禀。穆清顿时手足无措地站立起来,浑浑噩噩地接过纸管展开,果然说是今日回,正紧赶着路,或能在闭城宵禁前抵达。欢喜来得太突然,不容她有丝毫的准备,一时被巨大的喜悦包裹,字条捏在手里,放下了又拿起来念一遍,如此反复了好几次。直到贺遂管事出声提醒道:“是否要即刻备车,娘子亲去迎一迎?”她这才醒过神来,忙点头应了。贺遂管事转身正要走,又被她唤住,“且不必备车,替我备匹马,好快些。”
差了阿月往后厨嘱咐多备办些酒食,穆清便自回屋洗妆扮弄,阿柳替她比了好几次发髻,皆不得她意,也不知要配甚么首饰,就连衣裙,也挑不出一袭合她心的。阿月从后厨回屋,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娘子可不是欢喜糊涂了,素日清水一般的妆扮便是最衬的了。”说着手脚麻利地从一堆衣裙中挑出一身浅碧色的翻领骑装,拿起银篦三两下扎出了一个随云髻,端详了一番,用那支穆清日日插在发间的宝相花金簪牢牢固定住,“这发髻稳固不易散乱,最适合骑马的。”
一应妆扮停当,覆上遮面的帷帽。因阿柳阿月皆不能骑马,贺遂管事便嘱了杜齐跟着。两人两骑急急往城外赶去。一直到出了城,看到了城郊的驿道口,穆清方才勒住了缰绳,从马背上下来。杜齐从后边赶上来跃下马道:“娘子却是一点不似刚学会骑马的,这一路竟驰得比我还快。”两人相互说笑着在驿道口的一个小茶亭边系好马,叫来一壶茶,坐等着。
这一等便直等到太阳西斜,穆清探身往驿道望了不知道多少回,每每有马匹经过,总要激得她心口悬荡。眼见着太阳一点点沉下去,茶亭也已收摊,卖茶的老丈好心道:“娘子且先回罢,再不进城,回头闭了城门,可就要露宿在外了。”
杜齐谢过老丈,也劝说着她先归家去。“再等半个时辰。”穆清说这话说到第二回的时候,天色已渐渐显了鸦色,她内心焦躁,正浑想着不知是什么事牵绊住了他们,远处就传来了清脆的马铃声,随后哒哒的马蹄声也想起,越来越清晰。穆清往驿道口尽力地张望,驿道是以黄土夯实筑成的路,此时远远地扬起了一片黄尘土,隐约看到两骑一前一后疾驰而来。那马上的身影模糊而熟悉,她的唇角难以自持地扬起,眉眼里俱是欢欣。
杜如晦策马到近前才看到她,忙勒住了缰绳,翻身下马,随手将缰绳扔给随后的阿达。她笑颜如花地站在那处,这情景好似幻象,他竟有些恍惚,疑是在梦中。迟疑着伸手抚上她的面颊,柔软温热的触觉才让他确定眼前的人是真实的。穆清将他从头到脚细打量了一遍,只觉他变得黑瘦,满脸的疲色,浑身的尘土与汗味,酸馊难闻。他正欲展臂将她揽抱入怀,却被她笑皱着眉一把推开。旋即他自己亦放声大笑起来,“急着赶回来见你,一路忘了沐浴更衣。”阿达在后面闷声道:“岂止忘了沐浴更衣,连睡觉吃饭都免了。三日里只和衣躺了两三时辰。”
暮色四合中,穆清披着霞光,袅袅地站立在他面前,心口泛着阵阵暖意,眼眶酸涩,泪意盈盈。此地有家宅,她在这里等着离家数月的夫君,想念等候虽是辛苦,可若无人需她等候,又是何等的凄凉。更不必说有人昼夜不停地策马奔驰,为了赶回来见她,应了她的守候。瞬时她的心内被巨大的幸福填得满满的,再无空缺了。
远远地传来关闭城门的第一声鼓声,提醒了每一个人,“将闭城门了。”穆清拿过杜齐递来的缰绳,催促说:“还是先紧着回去罢。”说完率先踩着马镫跃上马。杜如晦怔了一怔,继而无声地笑起来,四月未见,她竟学会了骑马。她身形纤弱,在马上虽无甚英姿,看着倒也娴熟,也不知她为此摔跌了多少回。他翻身上马,松开缰绳,扬鞭赶上前,一行四人匆忙往城内奔驰。
赶到城门口,当值的兵丁将将要闭城门,见又有几个人,许是他这日恰好心中不爽利,黑着脸,骂骂咧咧地停住了手便要上前盘查。杜如晦心情爽快,回头望了杜齐一眼,杜齐机灵,随手从怀中掏出一把钱,塞到守城兵丁手中,“对不住,晚了些,耽误了这位大哥吃酒,这酒便我请了。”守城人果然不再言语,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们紧着走。到了思顺坊坊门处,英华和阿云两人已在坊门口候着,远远地见有人风尘仆仆地过来,赶紧差阿云回去报信。那边宅中早已备下浴汤饭食。
英华虽年幼,朦胧间亦知阿姊和姊夫,还有日日伴着习学骑射的李家阿郎们大约在做些什么,兹事体大,谨言慎行的道理她是懂得的。故往家去时,一路只挑拣些无关痛痒的事说,一时说阿姊学骑马的事,一时又说学堂中的事。待杜如晦梳洗沐浴,神气清爽地坐在案边用膳时,她又识趣地往二门前院寻阿达去了。
穆清也不问他此行成效如何,事之巨细,一概皆不问,只教他慢慢地吃了饭食,便去书斋歇下。杜如晦连日劳顿,胡乱吃了几口,眼睛便迷蒙起来,浑浑然间问了她,“一切可尽安好?”接后便不知所语。而这话,从城外驿道口见面至眼下,他已问过数遍。穆清讪笑了他几句,唤来杜齐,打发他去睡了。
次日晨起,杜如晦推门出屋,扑面的一阵清风,夹杂着刷刷的叶片相擦之声,抬眼竟是满目的莲叶,碧色接天。昨夜天黑且困倦,未曾注意到这些。穆清正浴着清爽的晨风,斜斜地倚在檐廊下的坐榻上看书,一身素淡的水色碎团花的襦裙,随意地搭了条蓝绿色的轻薄帔帛,面向那一塘风姿摇摆,深浅碧绿的莲,错落间隔着窜出的大朵大朵粉色荷花,几乎一夜盛开,花瓣柔嫩透光,仿佛美人的面颊,吹弹欲破。他看着有些恍惚错乱,几乎觉得回到了宁静安谧的江南,夏末常见那垂髫稚女,发鬟上绑了粉色缎带,临着荷塘,或面水摆腿,或静读诗书,与莲叶上新滚的水珠子一样惹人怜惜。
☆、第四十二章 稛载而归惹猜疑(二)
稛载而归惹猜疑(二)
一只蛙噗通一声从叶面跃入水中,杜如晦蓦然一惊。穆清已笑着起身迎他在身边坐下,他讶异地望着一塘的莲叶问:“几时种下的,长得这般好。”
“你可曾记得去岁来京前一日,你我在江都城郊的湖上泛舟,正逢采莲娘们收采最后一拨莲子,那日我问她们讨要了些许莲子,藏着作种,今年早春种下的。”穆清颇有些得意地说,“你瞧,南方的莲,在此地亦能长得萋萋繁盛。”
杜如晦将她与莲仔细地端详了一阵,笑握住她的手指尖,“这么看来,你该种蒲苇。蒲苇韧如丝,正如你。”穆清端坐起身,认真地说:“你亦知我不是那弱柳扶风的,下回无论去哪处,便带上我罢,总好过在家中枯等。”杜如晦凝住笑容看了她好一会儿,并不搭话,良久后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尖,却终是未应许。
贺遂管事匆匆走过曲桥来禀,“唐国公府派了马车来,现正在大门口停着,催着阿郎尽快进府。”“怎派了马车来?替我备马,我这便去。”杜如晦说着站起身,掸直了袍服抬脚便要走。贺遂管事站在原地未动,略一沉吟,“马车是来接娘子的,唐国公邀娘子随阿郎同去。”穆清楞直地从坐榻上站立起来,有些不置信地看着贺遂管事,贺遂管事肃然向她点点头,以示确凿。杜如晦瞬时变了脸色,拧着眉头不语,默了一阵,长长地从胸中牵出一声叹息,无奈道:“那便快些走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