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西游之问道长生-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老大公便着人抬出香案。

    唐僧净手焚香,望南礼拜道:“多蒙陛下圣恩!”

    而后,唐僧上首高坐,“悟空,可解了他的束缚了。”

    老猪对猴子哼哼了一声,上前就是去大礼参拜唐僧,“师父…”

    唐僧说道:“既从我善果,要做徒弟,我就给你取个法名,早晚好呼唤。”

    老猪抬头,“师父,菩萨已给我摩顶受戒,起了法名,叫做猪悟能。”

    闻言,唐僧连连称好,笑道:“他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正该是我法门中的宗派。”

    老猪忽而说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往日在老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

    唐僧一听,连道不可,说道:“你既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罢。”

    至此,老猪便是唤作八戒。

    八戒脸上现出欢喜,说道:“谨遵师命。”

    见老猪被唐僧收下,高老太公心中欢喜不胜,便着人安排筵席,招待唐僧一行人。

    临别之际,高老太公准备了金银,唐僧执意不受,高老太公又拿出衣物,唐僧又是不收。

    八戒道:“师父,师兄,你们不要也就罢了,我给他家做了三年女婿,就是挂脚粮也该忧三石了。”

    说到此处,又是对高老太公说道:“丈人啊,我的直裰昨晚被师兄扯烂了,你与我一件青锦袈裟,鞋子也开了口子,也与我一双新鞋子吧。”

    高老太公闻言,便让人去买新鞋新衣,给老猪换上。

    话说只要这老猪滚蛋,莫说一件,就是十件,他也是拿出来的。

    八戒换上衣衫,对高老太公道:“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丈、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张然啊,你还好生看顾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给你做女婿。”

    行者喝道:“夯货,却又胡说!”

    八戒嬉皮笑脸道:“师兄,不是胡说,这叫两不耽搁。”

    唐僧说道:“少题闲话,我们得赶早上路。”

    于是,收拾了一担行礼,陆北却是上前,以封月铲挑起,让八戒牵了马,行者前担铁棒,于前引路。

    一行四人,辞别高老太公及众亲友,投西而去。

    ……

    ……

    时光悠悠,倏然便是个把月过去。

    一行人行至乌斯藏国地界,猛抬头看到一座高山。

    唐僧停鞭勒马,提醒说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需得仔细。”

    八戒笑道:“师父,没事。这山唤作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过他。”

    唐僧问道:“他可是有什么勾当?”

    八戒说道:“他倒也有些道行,曾劝我随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

    陆北听着这师徒的对话,目光深沉,心中寻思。

    这浮屠山的乌巢禅师,想来便是那大日如来佛祖了。

    当年,他蒙金蝉子以己身遗蜕相赠,就是在此地,见得大日如来的。

    这时,众人说着话,已经到了浮屠山。

    唐僧在马上观看,见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左有麋鹿衔花,右有山猴献果。

    树梢之上,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八戒指道:“那可不是乌巢禅师!”

    唐僧纵马上前,直趋树下。

    陆北看着端坐在那巢穴上的乌巢禅师,面色肃然,眸光冷烁。

    这时,乌巢禅师也从树上飘然落下,唐僧便是下马奉拜。

    禅师一边搀扶,一边说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

    八戒作揖说道:“老禅师,老猪有礼了。”

    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的猪刚鬣,怎么有这大缘法,和圣僧随行?”

    八戒说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老猪愿给他做个徒弟。”

    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啊!”

    金眸投向行者,问道:“这一位是谁?”

    行者金睛转了转,笑道:“这禅师认识这呆子,怎的不识我?”

    唐僧就是在一旁说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

    “欠礼,欠礼。”禅师笑道,然后拿审视目光投向陆北身上,好奇问道:“这一位?”

    唐僧道:“这是大唐长安唐皇派来护持贫僧的陆瑜施主。”

    禅师笑着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言。

    唐僧再拜,问道:“请问禅师,西天大雷音寺还有多远?”

    禅师说道:“远着呢,远着呢!只是路上多虎豹难行。”

    唐僧殷勤致意,问道:“路途果佑这么远?”

    禅师笑道:“路途虽远,但终有到时,却只是魔障难消。我有《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二字。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唐僧遂恳求禅师相传。

    禅师便是将《心经》口述而出。

    唐僧听完之后,默默诵读了几遍,牢牢记住。

    这时,八戒和行者对于这经文明显没有什么兴趣,早到一旁等着。

    此刻,只有陆北在那里按剑,默然而立。

    在唐僧默读记忆之时,陆北突然听到乌巢禅师的神念传音。

    “太微帝君,多宝道友说你是做那桩紧要之事的,是也不是?”

    乌巢禅师,或者说大日如来,金眸淡漠,静静看着陆北。

    陆北沉吟不语,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茫然说道:“道友有何指教?”

    大日如来冷冷一笑,沉声说道:“你毕竟要往灵山而去,而灵山九脉汇聚节点,尽在大雷寺中,此物予你,好生收好!”

    然后也再不多言,悄无声息地将一物事递给了陆北。

    乌巢禅师这才化作一道金色流光离去。

    唐僧对着虚空,双掌合十一礼,唤上行者、八戒继续上路。

    陆北不动声色地将那物事收好,神情自若地挑起行礼,跟上三人。

正文 第一百五零章 灵吉的惊讶

    却说陆北一行人,晓行夜宿,一路向西。

    这一天,见天色渐晚,恰巧远处路边有一村舍。

    唐僧便吩咐行者去叫门,投宿一晚。

    行者上前拍门,“吱呀”一声,从门内迎出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叟,一见行者容貌,便是大惊道:“妖怪,妖怪!”

    唐僧见状,忙是下马上前,笑着说道:“老人家不要害怕,我们不是妖怪。”

    “不是妖怪?”老叟面色分明狐疑不定起来。

    不过,见眼前和尚生的白白净净,目光清正和善,倒也不像恶人。

    “哼哼…老人家?”

    老猪哼哼着,笑着将一张肥头大耳的黑脸盘子凑了过去。

    “妖怪啊……”

    老叟吓得手中拐杖掉在地上,就要夺路而逃。

    陆北忙是上前拉住,说道:“老人家,我们不是妖怪,是人!”

    这声音之中却蕴含着一股安定神魂的力量。

    老叟情绪安定下来。

    这时,老猪也被唐僧呵斥着上一旁蹲着画圈圈去了。

    唐僧温和笑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去往西天拜佛取经的人,不是什么妖怪,路过此地,想要在贵处借宿一夜,还望施主行个方便。”

    老叟好奇问道:“长老是要到西天?”

    见唐僧点了点头,老叟就是大叫道:“去不得,去不得!”

    行者金睛如电,笑着上前,问道:“如何去不得?”

    老叟叹了一口气,说道:“几位长老先进屋里再说吧。”

    说着,引领二人回去。

    进入院中,老猪的相貌又是引起一阵鸡飞狗跳。

    行者忍无可忍,说道:“呆子,把你那丑的也收拾起来。”

    唐僧好奇问道:“相貌是天生的,你教他如何收拾?”

    “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这就是收拾了。”

    八戒不满地嘟囔了一句,还真个把嘴揣了,把耳贴了,低着头,立于门后。

    陆北也将行李拿进屋里,把白马栓在院中。

    屋中,经过老叟一番叙说。

    唐僧和行者也是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在西去三十里远近,有一座山,唤作八百里黄风铃。

    山中多有妖怪。

    行者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道:“不妨事,不妨事!有了老孙和我这师弟,任他是什么妖怪,不敢惹我。”

    正说着,老叟儿子将斋饭拿了上来,道,“请斋。”

    唐僧先合掌念起斋经。

    这边厢,老猪已经哼哼着吞了一海碗,重重放下碗筷,一双猪眼转了转,见桌上再无其他饭。

    一双蒲扇大的油腻肥手就是搓了搓,显得颇为窘迫。

    行者笑骂道:“还真是个饿死鬼投胎。”

    陆北将自己面前的米饭推了过去,说道:“八戒!”

    八戒道了声谢,笑逐颜开地端起海碗,一通胡吃海塞。

    陆北笑了笑,心知,老猪这是因为真灵被轮回之力蒙昧的缘故,这才沾惹了猪的习性。

    念及深处,却是不由思考。

    或许好吃懒做也算是人的天性了。

    老叟见此,却是说道:“这位长老许是实饿了,快添些饭来。”

    没有多久,桌上海碗摞的小山高,直将老叟一家看得是目瞪口呆。

    然而,老猪却只道吃了个半饱。

    次日一早,一行众人便离了这一家,向前行去。

    老叟仍道,“若是前方不虞,可退回来就是。”

    行者道,“我们出家人,不走回头路。”

    行不过半晌儿,就到了一座险峻的高山下。

    唐僧正观山景,突然远处一阵狂风打着璇儿就吹了过来。

    “悟空,风起了!”

    唐僧说道。

    行者道:“风怕他怎的?此乃天家四时之气,又有何惧?”

    唐僧摇头道:“此风甚恶,比那天风不同。”

    行者便问缘由,唐僧便解释了一番。

    而后,行者和八戒上前探路。

    这时,却被黄风怪手下先锋,使了个调虎离山之计,给将唐僧捉走去也。

    行者回来喝问道:“陆北,你怎的照看师父的?”

    陆北淡淡一笑,说道:“我去寻寻吧。”

    方才,他却是有意为之。

    无他,想见识一番,那黄风怪的“三昧神风”的手段。

    行者闻言,说道:“那俺和你一同去。”

    八戒也是提着钉耙,一同前往。

    未几,在山凹之处,发现一洞府。

    上书“黄风岭,黄风洞”,行者近得前来,怒喝道,“妖怪,还我师父来!”

    而后,黄风怪出来,手提飞龙杖,又是一番争斗。

    就在在那妖怪施展出“三昧神风”后。

    行者被吹迷了眼睛,至于八戒早就见势不妙,远远躲到一旁去了。

    这厮却是知道一路之上,有佛门五方揭谛、十八伽蓝暗中护送。

    只有行者一人蒙在鼓中,没有多久,行者被吹迷了眼睛,就向远处遁去。

    那怪也不追踪,径直回洞府去了。

    行者在八戒的搀扶下,去寻地暂歇去了。

    陆北则是踏立虚空之上,远远看着这一幕,神情默然,心中寻思。

    这三昧神风,应是那妖怪的天赋神通。

    可将此妖打杀了,推演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