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奉系江山-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舰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强大的生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沈鸿烈在欧洲经历过大战,对于这方面有着切身的体会,吴毓麟他们在造舰的时候,也考虑到了生存能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嗯,这种潜水炮舰最主要的作战区域就是近海和内河,这些的确水文环境复杂,暗礁浅滩遍布,只要稍不留心,就会发生撞击事故,从北洋舰队开始,因为撞击沉没的军舰也不在少数,非常可惜,能在一开始就注重生存性,真是非常了不起!”
  沈鸿烈十分赞叹的说道,张廷兰也非常满意,他笑着问道:“吴厂长,大口径的榴弹炮我们还能生产,这大口径的舰炮恐怕还有些困难吧,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的确如此,舰炮相比野战炮更加困难,一个炮管就要费不少的力气,好在咱们搞到了海参崴的造船厂,里面有一个维修车间,能够维修大口径的火炮,另外我们在海兰泡还缴获了几门要塞炮,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我们和吉林兵工厂联合研制,已经攻克了技术难题,不过目前的问题就是产量有限,每个月最多只能造出六门!”
  “这已经很不错了,饭咬一口一口吃。”张廷兰笑着说道:“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数量,最后解决质量,而且眼前就有一个机会。只要把握住了,我们的工业水平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张总司令,您指的是什么机会啊?”沈鸿烈在一旁不解的问道。
  “沈先生,你刚刚在欧美回来,世界的局势应该很清楚吧,德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溃败不会太远了,他们虽然败了,但是工业技术水平摆在那里,他们的技术能力在西方世界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能借助德国失败的机会,从德国搞到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咱们不就能够一飞冲天了么?”
  听着张廷兰的话,沈鸿烈的眼睛越来越亮,中国不少人都在关注着欧洲的大战。他们最大的期许就是能够通过加入协约国,获得战胜国的地位。进而收回中国的主权。
  可是张廷兰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竟然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去搞到德国的技术,简直就是有些超乎想象,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有道理,德国战败之后。下场一定会很惨,原本被德国人视为珍宝的技术,也会变成白菜价,只要出得起钱。绝对能够弄到关键性的技术。
  沈鸿烈不由得给张廷兰伸出了大拇指,十分感慨的说道:“张总司令,这下子我算是明白奉军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了,原来你们把注意力都盯在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上面,而不是那些虚的东西,实在是了不起!”
  “沈先生,废除列强的特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从来都只相信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别看咱们和协约国绑在了一起,也有成为战胜国的希望,但是咱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列强根本不会看得上咱们,出卖中国的利益也是家常便饭。”
  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中国都十分幸运的站在了胜利者的一方,但是两次大战之后,中国的利益都被出卖了,一战之后的山东问题,二战的外蒙古问题,都是如此,说到底就是自身实力不够。
  张廷兰熟知历史,能够这么斩钉截铁的下了断言,沈鸿烈还有些接受不了,他疑惑的问道:“张总司令,我现在就听说有人要求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德国是战败国,理应交还中国,如果列强连这种要求都拒绝了,他们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沈先生,咱们不妨打一个赌,就赌列强会不会公正处理这个问题。”
  沈鸿烈笑着说道:“赌就赌,不过我可没有什么赌注啊!”
  “不用什么赌注!”吴毓麟在一旁笑道:“沈先生要是能留在奉天效力,总司令就求之不得了,这次带你过来,就是给我的军舰找一个舰长。”
  吴毓麟的话将大家伙全都逗乐了,他又看了看时间,然后说道:“总司令,军舰下水的时候到了。”
  张廷兰他们都仔细的凝视着,海水注入了船坞之中,渐渐的这艘军舰稳稳的浮了起来,奉军建造的第一艘军舰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正式下水,军舰一小步,海军一大步,张廷兰十分满意,勉励了在场的所有工人,又颁布了嘉奖令,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额外得到两个月薪水的奖金。
  工人们也都欢呼雀跃,热热闹闹的好像过年一般,随后张廷兰就把吴毓麟和沈鸿烈请到了办公室之中,三个人对面而坐,张廷兰笑着说道:“军舰虽然下水了,不过这只是建立强大海军的第一步,我们除了要有军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成熟的海军战略,我们的海军任务是什么,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又需要如何侧重。这是我们在建立海军之前,必须搞清楚的东西,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办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顶层的规划设计,尤其是海军的装备,每一样都是大把的银子堆出来的,必须要符合整体的战略需求,不可能是什么先进装备什么,关键一定要有用。而且凭着奉军的财力,也不可能随意的大量投入海军,有限的经费必须合理的利用,这也是张廷兰想要确定发展战略的原因。
  沈鸿烈低头想了想,然后说道:“我觉得中国海军和世界的海军差距已经太大了,甲午海战之前,镇远和定远号称远东最强大的军舰,可是到了现在,大型的战列舰已经到了三万吨,甚至有更大的,反观我们,海军不只没有进步,反倒是全面的后退,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我认为要发展海军,必须立足长远,追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逐渐建造大型军舰,维护中国的海上权益!”
  “其实按照我的观察,中国和德国的情况比较相似,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在两国通向海洋的道路上,都面对着一个强大岛国的封锁,我们或许可以吸收德国海军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只庞大的海上舰队,同时要加强水下力量,尤其是潜艇的发展,十分重要,最让英国人头疼的就是德国潜艇,我们也不能放松。”
  沈鸿烈说得差不多了,张廷兰才问道:“沈先生,按照你的设想,建立大舰队,需要投入多少钱,需要多长的时间,我们的财力能不能承受,在工业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跑赢对手?”
  张廷兰连续发问,沈鸿烈突然有些尴尬,的确他的设想很好,但是现实的落差太大,按照他的想法,只怕把整个奉军都买了,也建不起来,而且就算建立起来,能不能打赢对手,还要画上一个问号。
  “张总司令,我知道这个想要需要庞大的投资,但是不用这个方式,我们又如何维护海上权力呢?”
  沈鸿烈虽然很懂海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将他的眼光束缚住了,完全盯在了海军的算计上面,并没有真正从大处着眼。
  “沈先生,我认为中国眼下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挨打和挨饿,你觉得如何?”
  沈鸿烈仔细听着,然后猛地点点头:“张总司令一针见血,虽然通俗,但是直指核心啊。”
  “没错。”吴毓麟也说道:“挨打其实就是主权问题,而挨饿就是民生问题,这正是中国眼下的症结所在,要想解决挨打,就要强军,就要发展海上力量,从满清以来,我们的威胁都是来自海上,难道发展强大的海军有问题么?”
  张廷兰笑着说道:“沈先生刚才提到了德国,说中国和德国有相似之处,我们不妨就从德国身上找找教训,日德兰海战表明德国的造舰技术,士兵素质,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很不幸,他们的海军战略就是错误的,威廉二世根本没有搞清楚海军的使命是什么,庞大的公海舰队就是他的奢侈玩具,除了浪费宝贵的国力,并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
  张廷兰一张口就是毫不留情的批驳德国的战略,沈鸿烈和吴毓麟都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位总司令又要有什么高论了,他们都侧耳倾听。
  “海军的使命就是进攻,尤其是大型主力军舰,就是为了进行远海决战,夺取海上霸权而建造的。可以说一个国家开始建造大型的军舰,是一个国建走向扩张,维护海上权力的开始,大海军就是大进攻,德国的公海舰队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指导思想之下,发展出来的怪胎!”
  大海军!大进攻!张廷兰的话听在了沈鸿烈的耳朵里,顿时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一下子就把大海军的核心点破了,海军不是装点门面的东西,而是要维护国家利益的急先锋,就像德国,既然把公海舰队搞成了存在舰队,简直就是对海军的侮辱!
  沈鸿烈不由得起身向张廷兰深深的鞠躬:“沈某研究海军许久,直到今天才弄明白海军的作用,实在是惭愧!”(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战终结

  “按照拙言的意思,大海军是为了夺取海外利益而存在的,那目前中国没有什么海外利益,我们最主要的就是避免挨打,似乎发展大海军就没有必要了?”
  吴毓麟用了好一会才把张廷兰话中的意思消化了,任何一艘军舰都是海上的一个作战平台,也必须服从海军战略的需要,而作为造船厂的负责人,吴毓麟更是要理解海军的战略方向,这样才能选择好发展方向,生产出合适的产品。
  张廷兰微微点头:“中国目前并不需要追求海外利益,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国土安全,保证我们的领土不被敌人侵犯,发展大海军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也没有这个必要。”
  沈鸿烈在一旁也问道:“总司令所说不错,的确能够打造更经济实用的海军,不过不知道我们的最主要的假想敌又是谁呢?”
  沈鸿烈已经开始上路了,不再是热血冲动之下,直接追求世界最先进的梯队,而是开始思考实际的需要了。
  “能够从海上威胁我们的就是列强,最初是英法等国,但是眼下这场大战之后,英法德等国必定衰落,只有守城之力,没有进取之心,只要中国能够整军经武,保持一支精干的武备力量,就不用担心他们。如今中国的海上最大的威胁已经变成了日本人,他们的联合舰队已经成为了远东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而且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有目共睹,奉军和日本之间又是矛盾重重,我们发展海军的目标,就是针对日本人。”
  “而对付日本人,我们绝对不能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海军的任务不是充当主力,到远海和日本人决战,而是在陆空的配合之后,保住海岸线的安全,然后伺机袭扰日本人的海上生命线,真正决胜的关键在于陆空力量的比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陆军永远都是立国之本,只有陆军能够撑住,中国才不会亡国。至于海军真正的作用是在中国解决了生存之后,再去为中国争取海外利益。”
  说到这里,张廷兰总结道:“陆军关系的是咱们的生死问题,海军关系到我们活得如何,两者都十分重要。但是还有轻重的区别。”
  吴毓麟笑着说道:“拙言,你说的这番话实在是太有道理的。有点让我想起了当年李鸿章和左宗棠之间的海陆之争。如果这番高论能早几十年,李左二公就不用争执了!”
  提到了李鸿章,张廷兰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左宗棠说过李鸿章误尽苍生,会落一个千古骂名,在我看来,左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