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奉系江山-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列强在中国有大量的银行,这些银行的声音做得也很大,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存款准备金严重不足,根本没有真金白银,在这帮家伙看来,洋人的招牌就已经足够了,列强的身份就是他们的信用,因此在中国大搞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张廷兰手握着奉天银行,对于这些事情非常清楚,因此这帮家伙想要耍赖的时候,张廷兰直接戳中他们的命门,面对张廷兰的威胁,这些人也不敢等闲视之,为了几百万,上千万就把自己的信誉败坏干净了,实在是不值得,因此奉军才把这些钱都弄了出来。
  眼看着几辈子的积累都落到了奉军的手上,这帮八旗子弟已经彻底绝望了,他们几辈子都游手好闲,什么正事都不干,就指着家里的财富活着,现在这些财产被剥夺了,实在是想不出别的活路了。
  不过这个时候奉军还算大方,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每家给了点钱,最少的也有一万大洋,如果会过rì子,这一万大洋用好了也能过得很舒服,如果继续挥霍,就算给了一百万也没有用。
  因此那些罪行较轻的交钱也比较痛快的八旗王公,全都领了钱,被释放了,只有剩余的少量死硬分子,还要继续压榨,另外紫禁城的人也都被遣散了,普通的宫娥太监每个人给了二十块大洋,允许他们带一点自己的衣物,然后就都顺利遣散了。
  另外诸如刘太监那样身上背着罪行的家伙,全都要仔细审理,把他们的家产也都追回来。最后瑾太妃等十几个人,带着小皇帝溥仪,还有十万大洋,一步一步走出了紫禁城。
  士兵和记者们目睹着这位末代帝王,黯然离开,全都发出了由衷的欢呼之声,旧时代最后的垃圾终于被扫出去了,紫禁城再也不是皇家独享的东西了,而是变成了故宫博物馆,所有国民都触手可及。
  张廷兰和张学良他们进入了太和殿,还专门找出了皇帝的龙袍,不论是谁都可以穿上去,然后坐在龙椅上面,感受一下昔rì不可一世的皇权。奉军的士兵多数还是贫家子弟,这次入关算是大开了眼界,现在又能穿上龙袍,过一把皇帝瘾,简直都高兴坏了。
  庄严神圣的太和殿充满了嬉笑之声,大家伙全都肆无忌惮,那些记者也在频频的拍照,准备选择笑的最畅快的,登载到报纸上面,毕竟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驱逐了溥仪,让奉军的威望再度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大报纸都在津津乐道此事,对于张廷兰也不吝赞美之词,称赞奉军是真正的新式军队,同旧的封建时代彻底的切割,张廷兰更是少年将军,时代偶像。
  报纸热热闹闹,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跟着奉军一同到关外的青年学生数量暴增,总数超过了一千人,这可不是后世大学生都遍地走的时代,现在能读书识字的都是凤毛麟角,而且这一千多人之中有不少还是十分宝贵的大学生,里面说不定就有大量的可造之材。
  安排这些学生北上,同时张廷兰又向老段汇报了紫禁城的情况,让段祺瑞派人把故宫管理起来。
  其实对于奉军驱逐溥仪,老段也是既高兴,又有些不满,高兴的是溥仪被赶走了,每年北洋就能节省四百万的巨款,不满的是奉军嚣张跋扈,根本没有办自己放在眼里,驱逐溥仪这么大事情,根本没有事先通知他。
  好在这些讨厌的奉军终于要走了,老段真有些害怕了,不知道这帮胡子又会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就在交接故宫的时候,张廷兰已经命令手下,将主要的金银珠宝都带走,一些贵重的文物也没有放过,毕竟贼不走空,奉军也要得到属于自己的酬劳,而且将这些东西留给北洋,还是不安全,说不定什么之后就面临着偷盗的危险。
  简单的估算一下,从紫禁城拿出来的资金财宝也价值两百多万,至于那些文物就更加没有办法衡量了,全都是无价之宝。另外又从那些太监身上敲出来三百万左右,而且这些太监也偷窃了不少宫廷珍宝,全都被奉军追回来,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一切都处理差不多了,张廷兰才带着部下,载着丰厚的收入,大摇大摆的离开了京城。当然还有一个人要处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有为,这位康圣人自从被敲诈干净了之后,就极端的颓废,一阵哭一阵笑,仿佛疯了一般。
  “拙言,要我说就把康有为直接枪毙了的了,反正这个家伙人品低劣,行为龌龊,而且又是复辟的元凶之一,让他这种人活着,就是浪费粮食。何必把他还送给梁启超,留着一条狗命呢?”
  “我也想枪毙他,不只是康有为,还有那个张勋,还有那些一同复辟的旧官僚,也包括北洋里面祸害百姓的军队,这些都是旧时代的渣滓,不把他们清理干净,这个国家就没法新生。”
  张廷兰叹了一口气:“说到底还是咱们实力薄弱,不能和旧时代彻底宣战,只能尽可能的多拿一些财富,不过有了这些钱之后,再给咱们五年时间,奉天就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年之后,咱们就敢叫板列强。”
  “人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就努力奋斗十年,让奉军强大起来。”张学良道:“拙言,你能不能帮着和我爹说说,我准备管理空军。”
  “汉卿,现在奉军的空军还没有正式建立呢,而且飞行的危险很大,你还是不要搀和了!”
  “拙言,你不知道,那天我看着何士龙他们驾驶着飞机翱翔在空中,当时就羡慕到了极点,或许这就是缘分,这些天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我有足够的把握把空军管理好。”
  张廷兰一看他态度坚定,也笑道:“难得少帅有这个想法,我一定帮忙!”
  离开了běi jīng之后,张廷兰他们没有急着回奉天,而是先到了天津,张廷兰首先要去看的就是大沽造船所,根据和老段的协议,这个造船所也是奉军的了,现在正准备着向关外搬迁。
  不过要搬迁一个船厂,并不是一件小事,奉天已经在锦西市专门辟出了一段海岸线,留给造船厂使用,所谓的锦西市就是后世的葫芦岛,也是东北地区发展造船工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奉军的海上力量也以这里为大本营。
  整个东三省,发展造船工业和海军力量,条件最好的都是旅顺和大连一带,不过很可惜旅大还控制在rì本人的手里,奉军根本没法染指,这也是张廷兰的一块心病,只要掌控了大沽造船所,就吹响了奉军发展海上力量的号角,早晚都要把rì本人从东三省赶出去,南满铁路,旅大港口都是奉军必须拿到手的东西!
  走在前往大沽的路上,张廷兰的思绪一直在不断的发散,可是到了大沽厂之后,张廷兰顿时就有些失望了,整个大沽厂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造船厂应有的繁荣,反倒是极为萧条。
  厂区破败,到处都是荒草,远远的能够看到那些机器也都锈迹斑斑,没有一丝的生机。到了工厂门前之后,才有一百来个人正等在这里,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他正是造船所的所长吴毓麟。
  他曾经留学德国,jīng通造船和机械维修,是少有的海军人才,掌管大沽造船所之后,本想大干一场,可是马上就面临着经费短缺的窘境,造船所不得不在报纸上连番登广告,承办各种工程,靠着自己赚钱,维持工厂的运作,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就在几天前,吴毓麟才知道大沽造船所已经被划到了奉军的名下,成为了奉天的产业,吴毓麟的心里头也是七上八下,没有一个准谱。
  听说奉军要派人视察,吴毓麟也只能带着工人早早的迎接。张廷兰也注意到了这些所谓的工人,他们全都衣衫褴褛,有的人还穿着厚厚的破棉衣,已经根本分辨不出颜sè了,好像乞丐流民一般。
  “诸位,第一次见面,以后你们就要听奉军的指挥了,没有什么充当见面礼的,从今天开始,每个工人工钱涨一倍,另外每人发十块大洋奖金!”RS!。


第三百六十九章 土包子

    吴毓麟设想了很多种见面的方式,不过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见面张廷兰就会给大家涨工钱发奖金,这简直是太出乎意料了,在场的所有工人好一会儿才听明白张廷兰的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个把嘴巴张的老大,不知道说什么。
  “各位,不会是觉得工钱少了?”张廷兰玩味的笑道:“我可以告诉大家,只要你们干得好,工钱和奖金还会成倍的增长,一个大学教授一个月能拿三四百个大洋,你们当中的高级技工完全可以超过大学教授,当然要想拿这么高的收入,就要先证明你们值这个钱!”
  靠着金钱jī励,听起来似乎是很俗气的一件事,但是对于这些普通工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起钱更实在的了,家里头上有老下有小,这些年造船所惨淡经营,拖欠工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多少人好几年没买过新衣服,好几个月没吃过一点荤腥,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大笔奖金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而且干得好,以后很会大幅度的增长,这些工人简直都乐疯了,瞬间所有人都欢呼起来,从心里头往外透着高兴。
  吴毓麟也是如此,原本还在为了造船所的前途担忧,现在一看奉军出手如此大方,一下子就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工钱都不差,经费就更不会差了,他这个所长也不用掰着手指头过rì子了。
  “吴所长,先给大家发奖金,再给半天的假期,让家里头宽裕一下,然后你再陪着我看看工厂,既然奉军管了工厂,就不能再半死不活的下去了!”
  “一切都听您的安排,我这就去办!”
  很快把奖金发下去,这些工人全都喜笑颜开,结伴回家,每个人都在琢磨着给孩子买双鞋,给老婆扯一身新衣服,再买几斤肉,好好开开荤,能遇到一个出手大方的老板,这往后的rì子就有盼头了。
  工人差不多都离开了,吴毓麟陪着张廷兰在厂子里头走了起来,一面走,吴毓麟一面介绍:“当初北洋海军草创,向英德两国购进了大量的军舰,为了方便维修这些军舰,李鸿章一手筹建了大沽厂。选地一百一十亩作为船坞厂址,最初仅有活动机房八部,马达、
  锅炉、
  汽锤各一部,厂房设备非常简陋。随后向外国购买了机chuáng二十部和动力机、
  抽水机、
  卧式锅炉各一台,开始建筑轮机厂房、
  动力房、
  抽水房、
  甲坞、
  木厂、
  码头及绘图、
  办公用房。到了1885年船坞有了打铁厂、
  锅炉厂、
  铸铁厂、
  模件厂,而且建立了甲、
  乙、
  丙、丁、
  戊、
  已六个船坞,拥有工人六百多人。”
  吴毓麟简单的向张廷兰介绍大沽厂的历史,大沽厂完全可以算是〖中〗国北方最早的造船企业了,也汇集了大量的人才,建造过一千吨以下的军舰,后来增加了军火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小口径快炮。
  这在〖中〗国的工厂之中已经相当难得了,后来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俄国人洗劫了工厂,机器设备大量损失,工人大半失业,说到这里,吴毓麟也是十分悲愤。
  “大沽厂在建设的时候,并不比同时期的〖rì〗本造船厂差,拖累工厂发展的就是经费问题,拿不到足够的经费,就生产不出足够的产品,结果到了甲午海战之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