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桃源柳乡-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张氏也对秦大福意见颇多,这样一挤兑,秦大福心里还是疙疙瘩瘩的,不过正赶上忙时候,他也没有表现出来。
  秀瑶则照旧去割草,扔到粪坑里沤肥。
  家里除了从七姥爷家抓了四只小猪,猪吃的是姥爷家磨好的地瓜面粉加麸子以及地瓜叶粉。
  除此之外,秦家还在自垦田旁边的那块地里劈出两分地来当菜园,一天工夫就收拾利索,种的种、栽的栽,常吃的蔬菜样样都有。
  剩下的就是那片自垦田,主要就是种甜菜、向日葵、秧地瓜等,还要种几亩苜蓿草。如今棉槐和枸杞已经渐渐起了势,长势很旺,之前栽的树也已经缓过劲来,不用再担心会死掉。
  这日秀瑶割了草去沤肥,又挖了一些野菜回来喂猪。
  秦大福和秦业几个去外面捡石头回来,家里想在自垦田那里盖两间小屋子,这样就不用睡草棚。小屋子构造简单,比姥爷家磨坊那里的几间小屋大点,里面进去就是炕。家里没有青砖,买也舍不得,所以就四处捡石头,到时候再加上土坯,就能盖小房子了。
  柳氏把葵花种都用簸萁颠了,把不成熟的颠出去,成熟的留着做种子,然后再放在水里泡着,过几天发芽了就去播种。
  秀芹和秀容做好了饭,一家子正吃饭的时候,听到外面有人叫门。
  秀瑶的座位靠最外面,她忙起身去应门,就见孙大成赶着驴车,正呲着牙朝她笑呢。
  这一次来秀瑶家跟以前可不同了,孙大成心里也格外乐呵,“瑶瑶。”
  秀瑶欢喜地迎上去:“小姨夫,你怎么来了?俺小姨还好吧。”她又朝屋里喊,“俺小姨夫来了。”家里人一听都出来。
  大家互见礼问好,秦显把驴牵过去和大哥卸了车,将驴拴在墙外的木桩子上,又去抱了青草喂上。
  孙大成带了不少东西,分别用篓子、箱子装着,柳氏道:“大成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不多不多。”孙大成说着又找秀瑶,“你小姨说把织布机改好了再给你送来呢。”
  秀瑶欢喜不尽,和秦大福几个又帮忙把篓子箱子抬进去。
  大家落座,先说了一下近况,寒暄了几句,得知柳絮好得很,孙家小集市生意也很好,都很替他们高兴。
  孙大成笑得合不拢嘴:“瑶瑶,咱们那个小集市现在可有名气呢,换的麦子米面的多了,我们就送去你姥爷磨坊,让他帮忙卖掉,你姥爷他们可真是忙呢。”
  他又问秦家地种的怎么样了,秦大福也一一说了。
  柳氏招呼他们:“咱们先吃饭,你大老远的来了,别光顾得说话。”
  吃了饭,柳氏让秀容沏茶来,过年的时候秦家买了一套茶具,另外茶叶是去姥娘家的时候,柳絮带去给他们的。柳氏笑道:“用孙家的茶招待你吧,我们自家没有更好的。”
  孙大成乐道:“二姐家的水也格外甜。”端起来喝了,他起身去开箱子和篓子。
  篓子里是些鸡蛋、鸭蛋、蜜饯、果脯之类的,箱子里是几匹布,另外还有一包包的什么东西。
  孙大成笑着给他们解释:“这个布是给秀芹的,有两匹是现成染色的,另外我还带了一些染料,你们喜欢的就自己染也成,再或者让染布匠帮忙也成。”
  乡下会有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给人染布,不过没有从布庄买来的好,胜在便宜,还能调色试染,觉得合意就染自己的布或者衣裳。
  秀娴看里面的布都大红色的,她道:“小姨夫,怎么都是红布呀,平时俺们哪里穿这个颜色呀。”
  秀芹的脸红了,忙背过身出去,秀瑶拽了拽二姐的衣裳,秀容小声道:“二姐,这是给大姐做嫁衣的。”
  秀娴恍然大悟,“大姐要嫁人了吗?我怎么不知道呀?”
  柳氏拍了她一巴掌,“你知道那么多干嘛,快割草去吧。”
  秀娴抓了抓头发:“娘,我去地里劈棉槐叶子呢。”
  柳氏笑道:“反正不管做什么,你就去吧。”这个秀娴,要她在家,有些事就别想顺顺利利地说完,她又好奇嗓门又大,还不知道避讳。
  柳氏去拿钱给孙大成,孙大成撅着嘴,“二姐,你这是干什么呢?我们又不是卖不掉,大老远送来非要你买。这是我们给秀芹的,一点心意。”
  秦大福帮媳妇:“大成,心意我们领了,这礼也太多,没有这样的。”
  孙大成嚷嚷:“瑶瑶帮俺爹想了那个好法子,如今多赚钱,我们也没给瑶瑶好处呢,才送几匹布给秀芹,有什么不该的,你们就别争了,这里面都是做衣裳的,做被子的你们自己置办。”做衣裳的料子自然要比做被子的讲究,也贵一些。
  孙大成还怕他们推让,便抢着说话:“我们也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人,都是掂量着办,二姐姐夫你们就别推让了。”
  柳氏和秦大福只好收下。
  又聊了一会儿,孙大成也不多呆,就告辞赶着驴车回去。
  因柳絮有身孕,柳氏几个自然也不多留,将他送出村去看他走了便转回家来。
  


☆、158暗生不满

  又聊了一会儿;孙大成也不多呆;就告辞赶着驴车回去。
  因柳絮有身孕;柳氏几个自然也不多留,将他送出村去看他走了便转回家来。
  秦大福感慨道:“大成真是个厚道人。”
  柳氏笑道:“那是自然的。”她把秀芹叫过来;将那些布拿出来给她看;指点她大红的四匹是用来做嫁衣的;另外几匹可以做别的。农家女儿嫁人,自然不像豪门之中那样;嫁衣只穿一次。她们都是做普通的款式;到时候新婚的几年都能穿。
  因亲事还没有最终定下;柳氏也不便明着张罗;但是女孩子的嫁衣;都是要早点做的,免得到时候赶不及。前些日子他们去姥娘家,大姨和姥爷都相中了白家疃老白家。大姨第二天回家跟婆婆说了秀芹在姥爷家,她婆婆就托人去透信儿,果然老白家就借着推磨的机会来相看。
  老白家和柳家磨坊多有交道,都是相熟的了,不过以前都在磨坊里,这一次是老头子领着老婆子,借口是上门拜会拜会老嫂子。
  老柳头那么精明当然知道,早就让李氏给秀芹打扮好了,朴素又不寒碜,娇羞而不忸怩,看得白老头和他老婆子很是满意。白老头的婆娘安氏当场就问秀芹多大了,还送了一块上好的丝帕。
  不过他们是打着拜会老嫂子的旗号来的,自然不能立刻就明白地说亲事,而且这种事情,大家满意了,然后心照不宣,找媒人来说就是。
  大姨让小子送信给姥爷,说白家很满意,过些天农忙过去就该打发媒人来说亲了,所以柳氏就让秀芹开始准备嫁衣,但是其他的不好提早张罗。
  过了两天,秀瑶他们去自垦田种向日葵。
  地里间种着其他的树木,每一大垄间都有深约一尺左右的沟,前阵子下雨,将地洗过一次,盐分就会少一点。今天风调雨顺的,种地都方便很多。
  秦显牵牛,秦大福扶犁具,两人先川垄沟,柳氏和秀瑶点种,秦业领着秀娴和秀容跟着在后面用锄头覆土。因为地里有树,所以不能像宽阔地带那样用耙,只能用锄头或者是小点的耙覆盖。秦家没有那种耙,就直接用锄头了。
  忙活了几天把六亩向日葵种上,然后又打地瓜垄,过些天就秧地瓜。
  至于那片差一点的地,秀瑶就让爹他们耕地,然后直接撒种子,再薄薄地覆一层土。毕竟不是粮食,不用管苗出得齐不齐,差不多就成。
  另外她让大家把那些盐蒿的种子直接撒在盐碱度最高的那十五亩地里。反正空着也是空着,能长多少是多少,虽然家里蔬菜多了,不靠这盐蒿当菜吃,但是常吃也有好处,能够降血压,常吃使人长寿。
  差不多谷雨的时候,秀瑶让家里种了半亩甜菜,为的是看看甜菜能不能长好,其他剩下的就等着秧地瓜。
  对于秦家,秧地瓜现在是大事,租种的田留了两亩薄田,自垦田差不多有□亩。
  忙活完也是三月底了,今年节气晚,如今正是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时节。桃花雨绵绵细细,带着淡淡的清甜,让人格外舒畅。
  当然,最让人欢快的是今天风调雨顺,种地不费劲,没有四处担水。
  傍晚忙完了活儿,秀瑶跟秦大福道:“爹,你问问俺爷爷,他要秧几亩地瓜?我们好准备地瓜苗了。”
  秀容听见笑了笑:“我看咱们可以省下了。爷爷不会秧地瓜的,今天天气这么好,肯定种别的。”
  秀瑶笑道:“反正种不种的我不管,他之前说要秧地瓜,那我就问问,免得事后他们嫌我没提醒。”
  到了家,秀瑶几个头上身上也湿漉漉的一层,便去换衣裳拿手巾擦头发。
  “阿嚏!”秀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怎么突然冷了呢?”
  秀容道:“可能下雨就冷吧。”她也打了个激灵,后悔中午把衣裳脱了。
  秀瑶却想的更多,她去找了秦业,“大哥,可别是倒春寒,幸亏咱们前些天就把地种上了。”现在也就秧地瓜了,大不了晚一点秧,而且麦苗之前也压过,起来的慢,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秦业也觉得是个事儿,“我去爷爷家看看。”
  他走到院子里,秀容喊道:“大哥,帮我提一桶水来,我冲冲脚。”
  秦业叮嘱她:“怪冷的,拿热水掺上。”
  秀容不在意:“就冲一下泥巴,不泡脚的。”
  秦业就去帮她提水,突然觉得右手钻心的疼,他一时没忍住,木桶几乎掉在地上,赶紧用左手按住了。秀瑶看见,关切问:“大哥,你手又疼了吗?”
  秦业摇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已经好了,孙郎中的药很好使,没事的。”
  前些天秦大福也带他去附近的一个跌打郎中那里看过,人家说当初接骨的郎中技术好,药也好,秦业恢复的不错。加上一直没让他干重活,基本没大问题,过些日子就能痊愈,秀瑶等人也就松了口气。
  秦业用左手把水桶提出去,说了两句话就去老秦头家,秦大福正在跟他商量秧地瓜的事情。
  老秦头吸着烟袋锅子,道:“今天年头好,这地瓜我看还是先算了。”
  秦大福劝道:“爹,秧地瓜可以养猪,他姥爷家都养了。”
  老秦头笑里带着几分不服气:“咱们不比你丈人家,咱家一大家人口,没有磨坊呀,就靠几亩地刨食吃饭。还秧什么地瓜,养猪那是有钱人的家活儿,咱们还是先免了吧。”
  秦大福被他说得讪讪的,之前他跟爹说要秧十来亩地瓜,被老秦头说了一顿,他虽然答应着却没有顺从,惹恼了老秦头,对他不冷不热的。
  秦业进来,听见了道:“爷爷,秧地瓜也有秧地瓜的好处,养了猪也能买粮食的。”
  老秦头没说话,张氏冷哼道:“卖了猪买粮食,干嘛不直接种粮食,折腾不出好折腾来。”
  秦业笑起来,“嬷嬷,卖猪的钱比买粮食的钱多呀,咱们有的赚。”他看爷爷嬷嬷不感兴趣,就换了个话题,“爷爷,天突然冷了,会不会是倒春寒?”
  老秦头也觉得有点冷,还正犯嘀咕呢,他道:“是有点冷。”
  秦大福笑道:“早先瑶瑶就让我去压了麦苗,这会儿不用怕了。爹你也压了吧。”
  老秦头脸一沉,当日秦大福说去压麦苗,他也有意,觉得今年天气是有点反常,要是按照以往,他也就会去压一压麦子的。可一听说是小丫头建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