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桃源柳乡-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家地多,为了灌溉挖了不少小水渠,及时不怎么干旱,只要需要水,他们就可以开渠放水,浇灌土地。别人家如果要用,却要付钱,价格还不便宜,好多人家只要不是旱得无法,基本不会花那个钱,自己家担水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三姥爷可能秀瑶满脸崇拜地望着那水车和水轮,他捻着胡子呵呵地笑,“我一看你拿来的那个图样,我就知道是个水轮,这种东西其实差不多。当年我学艺的时候,我师父就给人做水车,不过这些水车之类的大手艺他是传儿不传女,传子不传徒弟的。你要是想呀,可没那么容易。”
  秀瑶笑道:“三姥爷,那你是怎么偷师的?”她又扭头对老柳头道:“姥爷,俺三姥爷一定又聪明又有眼力,就算师父不传给他,他也能自己学到的吧。”
  俩老头儿又笑,三姥爷的笑容里多了几分骄傲,“呵呵,其实也没那么麻烦,这么大的家伙,俺师父要做,谁也能看见,就是不给你讲怎么做,有什么窍门和该注意的,就要你自己领会了。这水车啊可有好几样呢,有人摇的拔车,还有牲口拉的翻车,还有直接放在水里的筒车,这些不同的家什儿,做法就有不同的窍门儿,不能一样。”
  秀瑶围着那些部件看了看,却看不出是什么样的,她好奇道:“三姥爷,那这个是人摇的还是牲口拉的?”
  三姥爷笑道:“咱这里没有那么合适的木头,我东拼西凑地才做了这么一个小点的水车,当然只能人摇了。要是做大的筒车,还得更多更好的木头。”
  秀瑶看了看道:“不过这个也有好处,就是咱能用车拉着换地方对吧,要是那个大筒车就只能站在水里。我去河边的时候看到过的。”
  三姥爷赞许道:“丫头倒是注意观察了,确实这样。”他又对老柳头道:“老四,你倒是好,有个好外孙女。”
  老柳头得意道:“那是,你只能干眼馋。磨坊水轮的钱我得先赊账,家里没钱了,等来年吧。”
  三姥爷哼道:“就知道你这么说,我也没打算着问你要。”说着又让老柳头和秀瑶去看他给水磨坊打好的家什儿,有水轮以及各种框架和连接的部件。
  三姥爷比划着道:“这个是送水的水槽,这个是大转轮和大传送轴,轮子转动就能带动转轮,然后齿轮带动不同的磨盘转,可以磨磨,还有这一种能同时带动三盘磨的,就是水流得急点,丫头不是说在南河那里看好了地方了吗。”
  老柳头嗯了一声,“我们看好了,就在我新买的那片沙地边上,直接从小河里往外引水,比从水坝里引水安全。”
  三姥爷就比划怎么安装之类的,老柳头和秀瑶学得很是专心,老柳头道:“三哥,这才是四盘磨的,还不够啊,还得再做些呢。”
  三姥爷道:“你可别不知足,这还是我存了好久的好木头和好桐油呢,你以为那么便宜啊。”
  老柳头嗨嗨地笑道:“我当然知道了,等以后攒了钱就给你存更好的木头。”他知道三哥帮忙打水磨实际上花了很多心思和材料,不说别的就这木头还有桐油等就不少,这还不算工钱呢。要知道一个木工师父的工价可不低呢,更何况他还带着儿子徒弟一起帮忙做,就算是挤出空闲时间做的,那也很不容易了。
  几个人一边研究一边又提新的想法,秀瑶还记得那书上有水击面罗,等这些完全做好的时候,攒了钱,就可以让三姥爷再帮忙做了。
  就手头这几样,也还够三姥爷忙活一阵子的,所以他们也不急。
  研究明白了,秀瑶又对三姥爷道:“三姥爷,你还得帮我们做几个家什儿。”
  三姥爷问道:“丫头,你又有啥点子?”
  秀瑶笑道:“过几天我们要收地瓜啊,你帮我们做几个擦子,我们要擦地瓜干。”
  三姥爷对那个地瓜可不怎么感兴趣,他颇为讥讽地道:“那地瓜烀着难吃,擦成地瓜干就好吃了?”
  老柳头道:“三哥,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到时候你可别馋。”
  三姥爷一扬头,“哼,谁稀罕,丫头,你要怎么做?”
  秀瑶就大体给他描述一下,“三姥爷,我说一下,你想想看,给我们好好设计一下。”她比划着那么长那么宽的一块板子,比洗衣板要大些,然后一头大一头小点,大头那里就挖个长方的洞,然后把类似镰刀头的那样刀片钉上。刀口的高低就决定了地瓜片的厚薄,太厚不容易晒干,太薄容易断,最好就在半公分左右。秀瑶给他比划了那个厚度,三姥爷立刻就领会了。
  “成,你等着,明儿就来拿吧。”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贝瑟芬妮、havenzyen两位亲的地雷。
  这两天宝宝发烧,除了跑医院一天一夜的不能睡觉,码字有点粗糙,没来得及仔细修。大家多包涵。

☆、102八个媳妇

  这些天地里农活少,那点棉花一个女人就能照顾过来;秋收秋种都结束了;大家也闲下来。所以老柳头就想着去南河边动工盖磨坊。
  先前他已经筹备了许久,还有意识地攒了不少石头;盛夏的时候让儿子做了很多土坯;另外也存了许多麦糠麦草秫秸,盖房子的基本材料他基本都备齐了。
  他先查了黄历,找个宜破土的日子,然后宣布那日破土动工,他又让儿子提前就去招呼本家的一些个农闲的青年,到时候要他们帮忙。农家就这样,一有需要人手的活儿都是乡邻之间互相帮忙;你帮我我帮你;只要管饭就好,免得雇人还得花钱。只要在农闲的时候,被叫到的人基本都会去帮忙的,毕竟是互帮互助的事情,谁也不吃亏。
  恰好秦业和秦显几个也都在,正好也能帮上忙的,盖磨坊,除了那些技术活,还有一些需要出力气的小工活,甚至还有孩子们都可以帮忙的。
  晚饭后,大家坐在老柳头的炕上说话,规划一下磨坊的事情。
  柳升笑道:“爷爷,你不让大爷卖那些秫秸原来就是要盖磨坊啊,我都不知道呢。”
  正和秀瑶趴在一旁的炕桌上识字的秦扬抬头咯咯笑道:“二哥,姥爷早就说要盖磨坊了,我都听见了,你整天就知道磨面,根本没听见。”
  柳升摸了一把他的头,“你小心天天读书不在家,倒是消息灵通。”
  那边和秦显在看书识字的柳飞也笑道:“二哥,我也听见了呢。”他从旁边拿起了一本装订起来的本子,“爷爷还让我帮他画了一些图样呢。”
  磨坊不是大宅子,主要是宽敞通亮,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老柳头不会专门找人设计,都是自己想好了,然后根据经验和有盖房子经验的乡邻们合计着来的。
  秦业在周家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他为人勤快和气,有什么活儿从来不推脱,就算不归自己管的都会热情地去帮忙,所以迄今为止也学了不少手艺傍身。
  他笑道:“姥爷,正好我能帮上忙了。”
  老柳头乐呵呵地道:“本来就想去叫你们呢,正好你们送上门来了。”说着他又对大舅道:“老大,这两天咱们就把地瓜收了,你带着二小子来帮忙,让他二达达和大哥几个管磨坊。”
  第二日一大早,李氏带了媳妇们起来做饭,大舅和柳升去检查木犁,按照老柳头和秀瑶的要求,如果用犁具来犁地出地瓜的话,那就要深耕,否则就容易把地瓜犁破。
  去年的时候秧的少,还用大镢头刨出来,今年可是五六亩,大镢刨的话不知道何年月才收完,所以秀瑶提议用犁耕的办法。
  就算以前没犁过地瓜,可大舅是扶犁具的好手,只要看看地瓜的深浅,他就能很自如地将地瓜都犁出来
  柳飞牵牲口,大舅扶犁具,一上午的功夫一大片地瓜就犁出来了。
  秀瑶等人就在后面捡,把地瓜捡成堆,然后将擦子搭在筐子上,人坐在擦子的下部,一手虚握住地瓜,然后在擦子的刀口出前后动作,将地瓜切成一片片的。地瓜皮直接落在筐子里,擦满了就可以拎到一边去倒在地里,然后小孩子就过去一片片地摆开。这样能较快的风干,如果有压着的,就不容易晒干。
  秋日天高气爽,白云悠悠,飞鸟在蓝天下低飞着,日头在他们头顶温和地照着,就好像是给他们最贴心地温暖一样。
  望着满地的地瓜,虽然地单薄些,可沤肥及时量足,这地瓜也算大丰收了。今年的地瓜可比去年又好了很多,一堆里面起码有三个大个的,另外小的也凑活,都不错,这么估计,一亩地保守来说也有两三千斤不止。
  老柳头也喜不自禁,对秀瑶道:“丫头,能养很多猪了吧。”他们秧了六亩多沙地,还有另外两亩其他的地,总共八亩地瓜。虽然有三亩地是后来剪秧子栽的,就是收得晚,影响不是很大,来年就要多席更多地瓜才行。
  秀瑶滋滋地道:“姥爷,不光地瓜能喂猪,这地瓜蔓地瓜叶咱也不能丢,直接在磨盘上碾碎了就能掺在里面喂猪。”她又告诉姥爷青地瓜蔓最好别喂牲口,小心拉肚子。
  “不喂牲口,咱牲口够吃的,就喂猪,喂猪。”老柳头一听更是高兴,盘算了一阵子,嗨嗨地笑起来,把秦显等人惹得直问他乐啥。
  老柳头道:“我乐咱们加把劲,就能过好日子。”
  而秦业几个也被地瓜惊住了,之前听说秀瑶拿了五六个地瓜回家,去年也在姥爷家种了,只是不知道竟然是这样的状况。一堆里面有好几个,多的五六个,少的三四个,其中每棵地瓜蔓下面都带着至少一个大的,另外两个中等的,再就是小地瓜。
  那个大地瓜,秦业掂量一下,怎么也得差不多一斤,再加上那些小的,总共一堆里面能收获两斤左右的地瓜,有点甚至更多,这简直是奇迹!
  经过秀瑶解释他也知道这里面如果是那种黄皮白瓤的地瓜就又肿又大,但是口感很差。如果是那种红皮黄瓤的地瓜,个头会相对小点,口感稍微好点。
  他看看那一片地,惊呼道:“照这样,这一亩地得收好几石地瓜吧?”
  大舅柳升等人已经习惯了,秦显却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自然更是惊讶。
  柳飞笑道:“这个可不能像麦子那样论石,得论斤,一亩地起码得三千斤呢,另外那两亩地更好些,差不多都上四千呢。”他计算了一亩地有多少堆地瓜,一堆地瓜差不多能产多少斤,然后一算总数就出来了。
  这也是读了书学的本事,之前可没这么厉害,所以老柳头一家更是觉得读书赚了。
  秦业好奇地问姥爷这地瓜如何种如何护理,姥爷把秀瑶教给他的又一点不差地说给秦业听,什么时候席地瓜,如何泼水,拔苗,然后起垄,秧地瓜,中间还得来锄好几遍草,翻地瓜蔓子,尤其是雨后,否则地瓜蔓子容易扎根,就会长一些小地瓜,浪费了养分,大地瓜就长不好了。
  秦业听完了惊呼道:“姥爷,看来也不比种麦子轻松呢,不过产量可高了好多,这样以来,一年都吃不完。”
  老柳头笑道:“这东西也有人吃不住,肚子疼,我们种了可以喂猪,换了钱买粮食也是一样的。”
  秦业说也是,然后他又去那边从柳升手里接过擦子,“哥,给我试试。”
  柳升交给他,教了他诀窍,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犹豫,关键手指头要翘起来,不能送进刀口里去。秦业虽然不识字,可做农活学东西却是个快的,几个地瓜就上了手,擦得嚓嚓飞快。就见他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