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阴阳少司-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王,秦军虽然除了起义军,但是六国旧部势力已然崛起,他败了起义军不算什么,只要六国旧部希望,可以立即组建一支新的起义军,所以……”说到这里,陈余嘴角一笑,道:“章邯恐怕是希望围困起义军,等我们去救,然后一举歼灭我们所有的兵力,随后再跟当年的秦始皇一样,逐个蚕食干净。”
“我想,秦军恐怕早已在我们去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无比险要的埋伏。”陈余胸有韬略,轻笑道。
张耳听罢大惊,微微定神,后怕道:“竟是如此,孤刚刚还想着,趁着秦军少,要不要去救一救,现在看来,是万万不可出兵。”
陈余刚想在说什么,忽然大殿外传来一声通报:“起义军信使求见。”
“嗯?”陈余眼角一转,忽然笑道:“有请。”
“丞相这是?”张耳不明白,疑惑道,这起义军信使明显就是来请求援兵的,不见就是,为什么还要请进来呢。
只见陈余微微一笑,似有深意道:“大王,且待我之后慢慢说与你听。”
张耳见状,只能点点头,准备迎接那信使。
“臣义军信使回崮,拜见大王。”起义军信使进殿,跪地一叩首,随即起身拱手,恭敬道。
“平身,”张耳微微一招手,便佯装疑惑,对着起义军信使道:“贵军派信使前来,是何意啊?”
“不瞒大王,我军在武关遭遇陷害,小亏一仗,大将军已有了取胜之计,只是限于兵力,难有作为,还望大王借兵十万,日后直破咸阳,定少不了一份疆土。”信使一口气说完,言辞恳恳。
第九十章 大将催兵
张耳若不是听了探子的来报还有陈余的分析,这乍一听信使的话,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儿。
可是如今陈余在这里,既然他已经有了打算,那张耳便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听来,看看这陈余的打算有何妙处。
只见陈余双手微垂,温文含笑,看着那信使,朗声道:“起义军与我赵国旧部有着难舍之情,没有起义军就没有如今的赵国。你且放心,我大王一定出兵助起义军一臂之力,只是……”
说到这里,陈余眼神一闪,随即定定地看着那信使,道:“我赵国旧部虽有心,但是建立时日尚短,兵力并不雄厚,大王肯出兵也只有三五万之众,不若你联系一下其余各国旧部,我们一同出兵,各路兵马围截秦军,合六国之力一举歼灭秦军主力,岂不甚好?”
“这……”那信使又有些迟疑,但是不敢露出不悦的神色,却也只能问道:“那大王答应何时出兵?”
“不出五日,”陈余一伸手,张开五根手指,信誓旦旦地道,随即又补充一句:“切记,是起义军求得其余各国出兵之后,我国才会出兵,否则,我们去了也是拜拜葬送性命。”
“是是,臣下谨记。”信使赶忙跪身,谢过陈余、张耳,随即低着头,缓缓退出大殿。
待那信使走后,张耳不禁奇怪,向着陈余问道:“丞相何言出兵之事,此时出兵,并然会与那如虎狼扑来的秦军狠战,于我们得不偿失啊。”
陈余没有急着解释,任由张耳说完,才微微一躬身,拱手笑道:“大王,刚才只是臣下道言出兵,大王可曾说过?”
张耳一愣,自己确实不曾说过,随即更是不解,问道:“这有何不同吗?”
陈余笑得更是温和,言语更是笑意盈盈,道:“大王,臣下言出兵,就一定要出兵吗?大王介时不必出兵就是。”
这句话解释的张耳就郁闷了,不悦道:“既然丞相已经不打算出兵了,那还要那信使进来作何,直接哄回去便可。”
陈余听罢,还是耐心解释给张耳听,恭敬道:“大王,这一来,起义军对咱们是有大恩情的,如今他们落难,拜来信使,咱们不见见恐怕会落人口舌,失了刚刚得来的民心;二者,让他们再去他国旧部求援,求不到还好,求到了,我们就等他们集合五国之力与秦军决一死战之后,再去坐收渔利,岂不更好?”
张耳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大笑,指了指陈余,笑骂道:“哈哈,好个陈丞相,不愧是个老狐狸,这一招走的确实是好。既然来了,快,与孤痛饮几杯,让你知道孤的酒量。”
“哈哈,臣先谢大王。”陈余大笑一声,随即俯身就坐,旁几上立刻有人上来了瓜果水酒,青铜酒爵一摆,声乐缓缓响起,一众宫女碎步上前,衣袂飘飘,大殿之上,便又响起了暖暖的歌舞声。
……
“要其他五国出兵,他们才肯出兵?”吴广听到赵国信使的话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就说明他们不想出兵,但肯定是碍于民心还有他们与起义军的关系,所以不得不出兵,而这个借口只是用来拖延的。吴广在心里盘算着。
那这样看来,只有先劝说其他五国了,幸好当初派信使的时候,没有只派去赵国信使,虽然赵国旧部距离他们最近,但是,他依旧是每个国家的旧部那里都派去一队,这样肯定会有来帮忙的旧部。
而就在吴广苦思形势的时候,忽然一声大喊:“报~”
随即一个亲兵跑到吴广面前,顺势一跪,抱拳道:“大将军,秦军攻城了。”
“什么!”吴广大惊,这秦军说来就来,那荥阳郡城只有三千守备士兵,才加修士营百余人,可以算作五千之数,守这么一座城定然是还守得住。
但是秦军后备力量太足,他们身后是整个帝国在支撑,虽说帝国已经被六国旧部瓜分得不足五成,但是依旧不是他们一座城所能比拟的。
秦军只需靠到他们来年春的粮草耗竭,起义军不战自溃。
吴广一瞬间想了这么多,但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便一挥手,道:“备马,本将军去城楼督战。”
“诺。”亲兵赶忙退身,吴广紧跟。
等吴广走出大门的时候,门前已经备好了两匹骏马,吴广翻身上马,一记长鞭,扬尘而去,直奔城楼。
……
“陈大将军已经在督战了。”
吴广匆忙赶到城楼一,却见檑木滚石轰轰作响,投石机剧震不断。但是城楼上却厮杀的并不火热,陈胜亦是站在城楼的垛口后面,面色深沉的张望形势。
吴广跑上城楼,向着前方望去,密密麻麻地秦军,但是对方并没有浩然的声势,也没有擂鼓扬旗,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佯攻。
可是起义军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根本没必要再佯攻观察起义军兵力了吧。
两员大将没有说话,都是面色凝重地观察形势,后来秦军慢慢退去,起义军部分士兵下城去收拾滚石檑木以待再用,还有的整理城楼上的工具器械,井井有条。
但是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次秦军的攻城力度不大,好像压根就没想跟他们打一样,谁也摸不透章邯的想法。
对此,两位大将军也只是摇摇头,表示想不明白,但是这一情况却说明了一个问题——秦军的先头部队到了!
如果把这次的攻城算作一次佯攻,那么接下来,相信不久之后便会迎来秦军的总攻,所以,请求援兵成了起义军目前最迫切的任务。
而就在第二天正午,起义军的各路信使便开始匆匆回来,先回来的是赶往齐国旧部的信使,说辞同赵国旧部一样,只要其他五国肯出兵,我们也会立刻出兵,否则我们可不愿意做替死鬼。
然后是韩、魏、燕、楚这四国的信使,韩国亡国较早,所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太过薄弱,答应出兵,但也只有一万人。
魏国支援两万兵卒,即日到达;楚国、燕国与赵国、齐国同样的说辞,如果他国出兵,我方便出兵。
见到这番情况,吴广与陈胜纷纷皱起了眉头,这个信息很危险,说明六国旧部中这四国到时候很可能会不顾情面,倒打一耙,那时候他们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就在这为难的时候,吴广却是一咬牙,向陈胜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亲自赶往那四国,请求出兵。
陈胜大惊,连忙摇头,万万不同意,这样便失了军中威严,大将军岂有赶赴他国跪请援兵之理,但是吴广没办法,如果不这样,他们肯定还是不会出兵,到时候只能为起义军几千壮士收尸。
万般无奈之下,陈胜只好答应,但是更加叮嘱他路上小心,说不定会碰到夜探的秦军,而且要在晚上出城,避免引起别人注意,他会替吴广遮掩,造成吴广还在军中的假象。
由此,吴广出使的计划便定了下来。
只是,谁也没想到,夜里在城门口把关的还有一位起义军将领——田臧。
第九十一章 义军叛乱
是夜,月黑风高,乌云抱月,淅淅沥沥的月光洒在地面上,像是一个个萤虫一般,小到不可见。
“将军,这边我们走了,没问题吗?”一个黑衣小厮站在吴广身边,小声说道。
“无妨,陈胜大将军会照看好一切的,等我回来。”吴广说着,快速披上一件黑色的夜行衣,顺着城门旁的小路,带着一行人,急急远去。
他这一行,自然是去寻找那几个旧部国家的掌权者,要求他们出兵。
这位大将军都亲自出面了,按照起义军与他们之前的关系,如果他们不出兵,便会坐失民心,到时候,他们可就再也当不起什么诸侯王了。
如今秦军开始佯攻,固然没有对荥阳城的守军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但是却是一个警告。
而吴广选择夜晚离开,一是方便陈胜造成了两位大将军都在军中的假象,二是为了不让周围搜索的秦军发现,以便于自己的安全。
但是他想错了,此时最大的忧患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吴广前脚刚出城门,城门边的一个守将便借故离开了岗位,留下几名亲兵在城门放哨,自己去了一间小小的屋子。
“吱呀~”小屋的木门推开,发出一阵轻微的响声,里面的七八个人立马抬起头来,看着来人是田臧后,才放下心来。
“怎得才来,大将军那边情况如何了?”还是一样的声音,一样的语气,那个高大的人影率先开口问道。
“吴广已经出城,估计是去联系六国去了,我们要不要派出人手,在半路上……”田臧枯瘦的面颊上,两颗眼睛突然放出锋利的光芒,手掌一横,在脖颈间做了一个“斩”的动作。
“不妥不妥,我们现在还是不能动手,要不然陈胜大将军会立即发现是我们自己人里面出问题的。”另一个角落里的矮矮的身影急忙摆手,轻声焦急道。
“那咱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旁边有一个角落里的人影开口发问。
“等他回来,在他回来的半路上。”那个高大的身影忽然挺起身子,小声但是却沉稳地说道。
“好,就这样,我立刻回去值夜,以免离开久了让人看出破绽。”田臧微微点头,转身又出了房门。
“你们也回去吧,我再想想其他的问题。”那个高大的身影摆了摆手,对着这几个起义军的将领说道。
“诺。”
几个人赶忙起身,也不耽误,鱼贯而出,轻声带上了门。
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身影独自坐在房间里,微微出神,看着透过窗户的斑驳月光,喃喃道:“大祭祀为什么要结束起义军,难道不希望大秦继续乱下去吗?”
……
悬崖枯壁,偶尔生着几棵青松,却也是瘦小纤细,没有多少枝叶。
而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