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邂逅调香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把旗杆拆了烤肉吃,把国旗寄过来就好了。”左再大概做梦也是在吃,想起她和小耐拿旗杆烤肉了。说完左再就把电话给挂了,倒头大睡。
  要说左一是妹妹奴呢,左再这一挂电话,想都没想他就让厂里八十几号工人把工作给停了,给他妹妹拆旗杆。
  左一是怎么能号令这么多人的呢?这要从左建设12号一早上跑来厂里说最近厂里要让左一管一下他没有空说起。
  这夫妻二人忙什么呢?他们没有左一那么了解网络,还搞不明白911到底是什么。
  左建设就还是担心左再的安全,四处问人美国现在安全不安全,是不是应该离开美国。
  世贸中心就是被飞机给炸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也不敢让女儿坐飞机,不然早就让左再回国了。左建设和向敏除了问人,就还是要去普陀寺烧香。
  所以左一这会儿正猴子当大王呢。
  一面小国旗大概有二十几克重,不过有快20克都是木头旗杆的,这旗面最多也就五克的样子。
  两卡车的国旗,厂里八十几号人,从12号拆到13号夜里。然后连夜装箱子。左一是真的把35吨的年烛重量都用小国旗旗面给填上了。
  左一还给他妹妹把数量点好了,35吨,七十万面。
  七十万面,七十万面,七十万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9月14日号一早,联邦快递就运走了,运到美国还是14号。
  收货的程冽听到海关和他说,有七十万面国旗在报关,惊的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更让他惊掉下巴的是,海关认为这是救灾物资,直接就给放行了。
  他是答应左再帮忙运点国旗来没错,可是这七!十!万!面!实在是太恐怖了。
  恐怖到他即便要被骂,还是打电话给他爸了。
  程逢春倒是还比较淡定,亲自给左再打电话,问左再这批国旗要怎么办。左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运了七十万面国旗过来,就说:
  “程伯伯,现在大家都在买国旗还买不到,我穿上烤肉杆就能卖了。”
  “你知道有多少国旗要穿吗?”程逢春问左再。
  “我就让我哥哥运了一箱过来啊。”左再并不清楚数量。
  “你知道你那一箱有多少吗?”程逢春又问。
  “不知道耶,应该挺多的。”
  “是挺多,70万面。”
  “什,什么?70万?那怎么办,这我可穿不完!”左再自己也有点被吓到。
  “你想卖多少钱?”程逢春接着问。
  “一面不是五块吗?”
  “如果人家买的多呢?”
  “那买一送一好了。”
  做了多年香料生意,程逢春在美国有很庞大的销售网络,但他卖的是香料,也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
  程逢春想了想,就给认识的几个大超市的采购经理打电话,他才打了第一个沃尔玛,人家一听有国旗卖,是以前便利店有卖五块钱,如今已经脱销的那一种。就说两块五一面有多少要多少。
  程逢春说货有点多,有七十万面,而且没有旗杆。数量实在太大,采购经理不敢拍板,就向上级请示,上级说没旗杆也要啊,超市多的是烤肉杆,但价格要再降一点。
  最后提出两块钱一面,都不需要程逢春送货,沃尔玛的人自己去机场接货,直接用沃尔玛的物流网,送到美国的各个州去。
  911过去三天,不单单只有纽约人,全体美国人民都准备上街游行了。
  最后,左再也同意,两块钱一面。
  程逢春一个电话,把左再的七十万面国旗都给卖了,零成本的左再,一天赚了一百四十万!美金!
  911那会儿,美国人上街游行买的小国旗,少说也得有三五百万面,但是有赚到钱的就只有左再的那七十万面。
  印刷品这种高污染的产业,美国人是很少自己做的,桥头产的美国国旗被认定为倾销,美国人就从南美等地采购。
  911发生的太突然,人家南美厂家也没有那么多存货,就算有,即便是南美到美国这海运也不是两三天能搞定的事情。
  正常情况下,美国大超市采购这些小国旗,成本也就五六十美分,好在,当南美的国旗陆陆续续运到的时候,左再的国旗早都已经卖完了。
  到了9月20号的时候,由于从南美运来的国旗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是供大于求,再加上游行的人渐渐变少了,美国国旗价格急剧下跌,便利店卖一块钱都不太好卖。
  所以说,只有左再这个“卖国旗的小女孩”稀里糊涂地赚到了一大笔钱,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一天赚一百四十万美金的人,也不是说世所罕见,但左再这会儿才11岁,大多同龄人估计还在为十块钱的零花钱发愁呢。


第六章 没有童年的霍风
  和左再这种小城小镇小村出来的小孩不一样,霍风的父母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而且还是北大经济系的。
  如果你对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有一点点的了解,你就能明白77和78级的北大经济系学生是怎么样一个神一样的存在,至少出了9位省部级高官,经济学大牛更是多到数都数不过来。
  霍风的父母,倒既不是官员也不是学者,属于那一届少数几个实打实地毕业干实体经济去了的。
  霍风的母亲袁媛是一个美人,172公分的身高,在那个年代,完全就是鹤立鸡群。
  霍风的父亲一进学校,就拜倒在他妈的石榴裙下,他的美人母亲毕业之后要去做服装,霍风家老爷子就鞍前马后,冲锋陷阵。
  八十年代,是一个很多国人还不明白什么是时装的年代。
  1987年,在国外的奢侈品牌还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霍家的服装生意,就几乎统治了中国高级服装的市场。
  也就是这一年,霍风出生了。
  霍风出生之后,父母的感情急转直下。
  霍亮其实原本对服装行业也没有什么热情,完全是在袁媛的石榴裙底下神魂颠倒才进的这个他自己不喜欢的行业。
  内心深处,霍亮始终觉得服装是个小生意,做不成大事业,毕业之后六年,冲锋陷阵的霍亮赚了很多钱,他准备进军彼时刚刚兴起的房地产行业。
  霍风的美人妈妈也是一个强势的主,从小到大,她还没有遇到过不听她话的男人,很快就受不了他爸的“叛逆”,吵吵闹闹了三年。
  在霍风三岁时的1990年,霍亮和袁媛选择了分道扬镳。
  离婚之后,霍风的父亲离开北京去香港做起了地产,成功地撑过了97年的金融危机,98年就上市了。
  母亲则带着霍风去新加坡搞起了服装面料生意,晚他爸两年,2000年,他妈的服装面料公司也顺利在新加坡上市了。
  这些年,袁媛可谓是卯足了劲儿,准备给霍风爸爸打脸:你哪只眼睛看到服装做不成大事业的?
  这脸是打得啪啪响了,可她还没开心几天,就被霍亮给打了回来。
  在霍妈妈公司上市的同一年,霍亮又娶了个年轻貌美的媳妇儿不说,还紧接着在第二年生了个女儿。
  离婚十年,袁媛一直努力让霍风的爸爸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谁说服装生意做不成大生意的?
  在袁媛终于证明了的时候,霍亮居然另结新欢。
  过去的十年,霍亮难道不是在等自己吗?
  袁媛整个人都更加凌乱了。之所以说更加,是因为离婚后,霍风妈妈就没有不凌乱过。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她不仅努力做企业和霍亮比,对霍风的教育也是极其严苛。是那种霍风即使考了99分,回来还会被他妈骂一顿:“为什么没有拿到满分?你就不会争气一点吗?”
  要说霍风小时候不争气,那绝对是扯谈。除了学习好,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造诣。
  霍风修长的手指仿佛就是为了钢琴而生的。袁媛如果早点送儿子去茱莉亚音乐学院之类的,她儿子如今和朗朗李云迪齐名也是不无可能的。
  但是,凌乱的袁媛根本不关心儿子的音乐才华。她也根本没有兴趣让霍风去什么音乐学院,袁媛让儿子学钢琴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考级。
  霍风十岁就拿了钢琴十级,因为没有可以考的更高级别,袁媛就不让儿子继续去音乐学院“浪费时间”了。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啥证书可以拿去霍风爸爸面前炫了。
  霍亮也不是个懂钢琴的,他只是快要离婚的时候,和袁媛一起去朋友家,看到人家的小孩十岁考了八级,流露出欣赏,还称赞人家夫妻教育孩子有一手。
  袁媛让霍风练钢琴,只是为了证明,她教育小孩子更厉害。
  说到底,霍风从小就被妈妈作为展示品,用来证明她自己的正确和英明。
  在这样的母亲身边长大,霍风的性格开始变得有点怪异。
  从记事开始,霍风身边的朋友和同学都是非富即贵,而他对这些人全部都莫名地深恶痛绝。
  霍风觉得,他的父母之所以会离婚,就是被太有钱给害的。
  认识左再的2001年,霍风14岁,在北京四中念初二。
  左再去美国之前,也知道她爸爸卯足了劲儿想把她往bj四中送。之前,看在“可以赚钱”的份上,已经答应了去大城市念初中,可是11岁的小孩,再怎么独立,也会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得没有朋友,她想要交个bj的朋友。
  左再这个时候就想到要去找她哥哥左一,她相信21岁的左一肯定知道怎么交朋友。
  左一大概是中国的第一代网瘾少年,他97年就开始上网。
  90年后出生的小孩,可能有很多都不太清楚家里的网络为啥叫宽带,就可能潜意识里就认为宽带是自然而然的名字,就大概是网络的同义词。
  90后和00后可能都不曾听说过,有一种叫拨号上网的东西曾经存在过。
  97年那会儿,bj有没有宽带网络左再不知道,但是,温州是肯定没有的,后来,温州好不容易有了一种叫做adsl的宽带,一开始还是只有市中心很小的一个区域才能装的。
  左一考不上大学,和他的网瘾高中时光是密不可分的。九几年,因为上网而荒废学业的小孩,其实是不太常见的。
  那个时候,给孩子买电脑的家庭不算很多,即便买来了,也都是送小孩子去学习什么五笔输入法,简单的二进制算法,很少人家里有拨号的调制解调器可以给小孩子上网。
  而且九十年代,速度没有宽带百分之一的拨号网络,价格却贵的惊人。比现如今的网费还要贵的多。
  拨号上网收取的是电话费,左再家的电话费因着网瘾少年左一的存在,月月破千。
  只是,忙于工作的左建设,家里的电话费都已经是公司的财务跑去交,夫妇俩也因此没有发现这个影响儿子成绩的超级bug。
  中国的互联网,如今发展的可是举世瞩目的,可97年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那是一个连qq都还没有出生的年代。
  那个年代的“网游”,就是属于那种,拨号拨半天上去又掉下来,掉下来又拨上去,各种纯文字的聊天,字体不仅没有的选,还很小。完全没有美感,就什么bbs这样的留言板都能让人疯狂。
  左一在那一代的中国网瘾少年里面算是很厉害的,1997年他就会用icq,1998年左一给家里装了宽带,成了温州第一批adsl宽带用户。
  也是在1998年,qq一推出,左一就用上了,注册的是五位数的qq号码,绝对的骨灰级用户。
  那个时候的qq还不叫qq,而是在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