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首席外交官-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沈哲低调行事虽然给他省去了很多麻烦,但是同时也在给他自己制造麻烦。
  沈哲这一路上都还算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本来这个季节北方也少有雨水,但是刚进山东武定府青城县就开始下起了大雨,一时半会儿看也听不了,一下子打乱了沈哲的行程计划,但是人不给面子好说,老天爷不给面子你能有什么办法,沈哲无奈,心想找官舍有免不了应酬,青城县的知县他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人,便在城中随便找了个旅社投宿,反正这点儿钱他还是付得起的,心里颇有点儿调侃自己的想着,权当是体察民情了得了。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那天对他特别的关照,这个想法仅仅是在他心里面匆匆的转了一圈,还真就让他“体察”出了当地民情。
  沈哲一行人在青城县过了一夜,第二日雨过天晴,便准备立刻赶路,可是到了马厩一看,怎么马少了两匹,而且少得那两匹还是其中最上乘的,跟着沈哲的十几个人都是朝廷禁军出身,天天都是在天子脚下吃饭,窝囊气虽然也受过,但那要看都是谁给受得,至少在京城里面这些能给他们气受的人不是王侯世子,就是当朝大员,他们被压制得还算是心甘情愿,但是在青城县能有多高级别的人物,竟然也能在这里欺负到他们的头上来,这也就太没有道理了,于是沈哲刚刚开口让他们找店里的伙计问问着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这帮武夫们已经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将掌柜的提溜了过来。
  掌柜的一看眼前情景倒是也明白了个大概,丝毫没有掩饰之意,很爽快地回答说,沈哲他们丢失的两匹马是被青城县里的董三爷瞧中了,因此给牵走了。
  他话音刚落,进军们立刻骚动起来,逼问这个董三爷的住处。
  店里的掌柜倒还是个热情朴实的山东汉子,看见这一伙外乡的年轻人心有不甘,似乎是大有要去寻仇的态势,连忙劝阻。
  

第三十六章 吐蕃先知(2)
更新时间2011…5…31 18:58:21  字数:6232

 他话音刚落,进军们立刻骚动起来,逼问这个董三爷的住处。
  店里的掌柜倒还是个热情朴实的山东汉子,看见这一伙外乡的年轻人心有不甘,似乎是大有要去寻仇的态势,连忙劝阻。
  说着董三爷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儿,董家在青城县的名望很高,祖上有三代都当过青城县的知县老爷,乾隆年间还出过一位武定府的知府,据说后来还调到了京城在天子脚下为官,而董三爷本人虽然读书不行中过拔贡,不过却是现今青城县知县的亲舅舅,好像和武定府的知府大人也有不错的交情,总之董家在青城县是家大业大,说白了就是地头蛇,在青城县里为非作歹也没有人敢把他怎么样,只求是井水不犯河水,别惹着他们董家就行了。所以几位小哥还是被给自己找麻烦,董家在青城县就是土皇帝,就是把几位打死了那几位都没处伸冤的,而且几位爷就是知道了这董三爷的住处也没有用,一来,董府上家丁近百,关键时刻还会有县衙里头衙役来助阵,几位去了也是肉包子打狗,别说马要不回来,可能自己的性命都能搭在上头,几位客官看上去也是家底殷实之人,但是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几位客官为了几匹马是在是值不当的啊这个。
  一个年轻的禁卫军听不下去,冷笑着质问:“这还有王法吗?”
  “王法?”掌柜的语气明显是更为不屑:“啥是王法,俺可不知道,打俺小老儿记事儿开始,董家就是青城县的王法。再说,几位现在去了董家大院儿,那也找不到董三爷,人家才不会一天到晚自家里对着他那几个黄脸媳妇呢。”
  那个年轻的军官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沈哲给拦了下来,沈哲又笑笑,问掌柜道:“这董三爷家大业大,怎么还么给自己纳个几房妾室。”
  “妾室?”掌柜的撇了撇嘴吧“那董家的大院子里面能没有妾室,怕是连董三爷自己都忘记了自己总共去了几房老婆,小老儿可敢打包票,连紫金城里头的万岁爷还没这个董三爷有眼福。”
  沈哲听着心想:那必须的,同治皇帝本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五个媳妇,还都不是自己做主选的,要数这方面的股份,在他拥有皇子的高贵身份的同时就已经被他九五之尊的高贵身份给抵消去了。
  掌柜的嘿嘿一笑,笑的有些不怀好意,但仍然掩盖不住他那张黝黑的胖脸透出的敦厚,憨实,沈哲只听掌柜的又说:
  “这位小哥一看就知道是还没有成家的人,等客官自己成了家那就知道了,女人啊,那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妓,在标致的美人那一抱回家里头,也没有青楼里的姑娘有味道。”
  沈哲一听就笑了,淡淡道:“原来着真正的董府是在秦楼楚馆呀,那不知道店家是否可以明示是哪个烟花之地呢。”
  沈哲说着,不失时机地将腰间的官牌亮出了一个角。
  掌柜的人憨厚,但眼不拙,一眼就看出了端倪,虽然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但是敢这样地亮出来给他看,就知道这应该是一个能够压得住知县老人的人物,有仔细回忆了一番这一群人的口音,虽然都是标准的官话儿,但是都多多少少似乎带着一些京腔,看来还是京城里头派下来的官老爷,在掌柜的看来一个如此年轻的人能当上京城能当上京城里的大官,那这个年轻人的身世背景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当朝大员之后,总是是出身显赫,远非常人能想象之;不由联想到了最近关于那个要来山东督办渤海新海禁令事宜的钦差大臣,听人所这个钦差大臣也是年纪轻轻,弱冠之龄,是湘淮军中高官之子,甚至和声名赫赫的封疆大吏林则徐还沾亲带故,其本人因为精通洋务之学而被皇帝和圣母皇太后所赏识甚至还被年纪相仿的小皇帝因为心腹。
  掌柜的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起初他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的五官深刻,长得有些像西方人,要么也就是岭南福建那边的人,之所以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像西方人,他有点欧化的长相倒不是重点,分明是这个年轻人的举手投足间的神色气质都与那些白皮肤,蓝眼睛的西方人很是相似。掌柜的有点儿被自己的想法吓到,难不成,这个人就是准备去督察渤海的钦差大臣。
  掌柜向沈哲投去了一个询问式的目光,沈哲心领神会地点了一下头,掌柜见状立刻满眼的感激之情,一副盼到救星的样子,弄得沈哲自己也顿时有点儿莫名其妙地骄傲,在受到一个素未平生的平民百姓依赖信任的时候其实比受到皇帝的赏赐更能让他感受到这个职位的威严和荣耀,后来再回想起来,那大概是自己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作为一个掌权之人,权力所能带给他的价值,那就是这个世界的公正与不公正仅仅是他一念之间的事。
  不过在那个时候,沈哲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而他之所以会管这件事,也并不是为了大发慈悲,总体而言,沈哲并不是一个喜欢管闲事的人,对于这种“土皇帝”他也认为是这个时代总会出现的情况,完全没有绿林好汉路见不平就非得要拔刀相助的情怀和气魄,他最终做出插手的决定,完全是因为这个董三爷实在是点儿太背,在沈哲心情不是特别好的时候来招惹了他,而且还当着那些跟了他沈哲没有多长时间的禁军的面儿上,这就让沈哲很下不来台,而最重要的是,他不能给这些武夫留下一个软弱无能,妥协退让的印象,影响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声誉,所以,无论是个人感情,还是沈哲的前途需要,他此次非得那这个董三爷开刀不可,当然虽然在沈哲的主观上没有多少要为民除害的意思,但客观上他的确也是帮助当地的老百姓解决了这个恶霸。
  而老百姓往往是单纯而善良的,他们不会去过多猜想上层的主观想法究竟是什么,只要帮到了他们,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一点儿也不想想,如果不是上级的疏于管理,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要受那么长时间的罪。
  青城县的知县原本以为今天会跟往常一样空闲,除了要留心那个年轻的钦差大臣是不是取到从青城县以外,就再没有什么好操心的了,要说这个钦差大臣,他可是盼了好久,他是个地头蛇,知道自己那点儿家族势力当个知县不难,但是要再往上爬可是够呛了,但是在官场混的人谁不像平步青云,封侯拜相,十多年前捻军之乱的时候倒是有过好机会,但是偏偏他是个书生,而且是个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也没有曾国藩那样的强人来教导提拔他,而他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公子哥儿,又是极为怕死的,总之这个升官发财的机会就被他生生给他错过去了,现在再想有所作为怕是不大可能,只能别的方面用心思,想法子,而在官场里,最快的升迁方法,除了建功立业也只有巴结上级,可是他区区一个知县,能巴结到的上级也就只有知府,可是偏偏武定府的知府自己也是前路未卜,整天忙着打点各路关系,自顾尚且不暇,对他当然是礼照收,希望照给,兄弟照当,就是事情不给办。
  知府再往上就是巡抚,他迄今为止连面都没见过。山东省此时的巡抚是丁宝桢,湘淮军的人,而在整个山东省境内,湘淮系的地方官当然是自己抱团,自己的几个老部下他都解决不过来,哪有闲工夫招呼一个青城县的地头蛇。
  因此,这次的钦差大臣对于他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和湘淮军搭上关系的机会,他老早就打听好了,这次的钦差大臣虽然年轻,如今也不是什么大官,但绝对是整个湘淮系官员里面,论年龄,论背景,论能力都是一等一的潜力股,又得到了年轻的皇帝和圣母皇太后的待见,那还能有错,最主要的是,这位年纪轻轻的钦差大臣至今还没有娶媳妇儿,而他的家里又恰恰有一个年方二八,如花似玉,点儿正条儿顺的闺女,他当然不会奢望能让人家真把自己的女儿明媒正娶了,但是能当个妾室总是可以的,再怎么着那也是有了亲戚关系,如果在想象的理想一点,自个儿的闺女给他们沈家添了长子,那他虽然不能大大方方堂而皇之地以泰山岳父大人自居,但好歹那也是他沈哲长子的姥爷,身份又一次会被抬高。
  知县老爷一边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一边不忘好好调教自家的闺女,甚至为了女儿可以名师出高徒找来了专业人士——青城县里最有名的窑子里的花魁来手把手的教自己未出阁的闺女怎么勾引男人,这位知县小姐前几天还知道红个脸什么的,后后来也疲了,十五六岁的小丫头,打情骂俏起来那一个顺嘴顺手,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知县老爷觉得自己的政治梦想又多了一个筹码。
  现在是只等着钦差大人过来的时候,上演这出美人计,可是左等右等,没见着什么钦差大臣,反而等来了自己的小舅妈,这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老半天才把事情讲清楚,原来是他的小舅董三爷被人抓走了。
  知县老爷闻言勃然大怒,想来这青城县里是有谁有这么大胆量敢在知县老爷的头上动土,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在说,他舅舅身边的那些家丁打手什么的都是吃白饭的吗?他舅妈此时也不避讳,说她相公当时在青楼里,结果就有人带着十几个人闯进去了,抓个人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