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漠燕歌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老弟,怎么了,想家了。”马努老爹用手轻拍一下燕幕城的肩膀。

  “是啊。”燕幕城挤出一个笑容。

  “其实我觉得这里最美的景象,还是这里胡人和汉人间其乐融融的笑脸。”老爹感慨地望着远方的农人,“燕老弟,你看这里不仅有汉人,羌人,还有移民到这里的西域人,我还真想赖在这里不走了,做了一个乐呵的老农。”

  燕幕城眉头一扬笑道,“那我也和老爹一起在这里放牧种田。”

  这一老一少相视大笑。

  ……

  在他们不远处另一个田间小路上,一对年轻的夫妇也在并肩漫步,正是少东家萨努尔和他妻子班茹。

  妻子一脸雀跃,而丈夫却闷闷不乐。

  “夫君,果然是绿野春耕,名不虚传。”容貌姣好的班茹轻快地笑道,一身淡红色裙子像只花蝴蝶似的在田野穿梭。

  萨努尔是瘦高个,眼睛很大,嘴巴不说话时总是抿得紧紧的,虽然只有二十一岁,看起来倒是一副老成的模样。

  他一路默默跟在妻子后面,仿佛忍了很久,一直在做思想斗争,终于忍不道:“茹儿,我还是不放心你跟来,到张掖后我派人把你送回去。”

  “你又来了。”班茹停下脚步,露出一脸的不悦,她弯下腰摘了一朵野花。

  “现在西域不太平,大宛离康居北匈奴驻地又近,我真怕路上出事。”

  班茹转过身,温柔地看向丈夫,“夫君,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想趁我们现在还没孩子,多出来看看。”

  丈夫沉默不语。

  “我爹是个乡下的教书匠,曾经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张骞张大人那样的人,想把我们汉人的文字和书籍教给你们西域的小朋友,可是他没条件,一辈子困在一间斗室一卷竹简里出不去,就这样一生潦倒,郁郁而终。”

  “怪不得你带了这么多的竹简,满满一车呢。”萨努尔苦笑着说。

  “我想还爹爹一个心愿。”

  班茹轻轻将野花放回草叶上,再抬头时,已是满眼泪花。

  萨努尔上前连忙给她擦拭,妻子一直是个很强势的人,很少看到她哭,自己当年拒绝了很多胡人女子,偏偏看上她,也正是因为她有一份汉人女子难得的毅力。

  可是这件事,他希望妻子能不要那么固执,他叹了口气道:“你爹就是我爹,他的心愿就让我来完成也是一样,我答应你,每到一国,就把书简捐给当地的学堂,这一路不太平,你还是早点回家。”

  “正因为不太平,我才要和你一起去。”班茹捂住丈夫的手靠在自己脸上,“相公,你若有事,我岂能独活?”

  说这话时,倔强的妻子眼角又盈盈闪动泪光,萨努尔不再说话,把妻子轻轻揽入怀中,突见妻子指着天空笑道:

  “你看,两只蝴蝶!”

  抬头望去,果然看见两只黄|色的粉蝶在田间飞舞,不离不弃……

  ……

  说老爹有趣,却也不是烂漫过了头的人,在黑狗萨迪克以为今晚会在这里宿营,正一路霸气地撇腿忙着用尿做标记时,马努老爹对着太阳伸了个悠长的懒腰,宣布打道回府,令黑狗欲哭无泪。

  燕幕城跟上前去问马努老爹:“这里风景这么好,才半个时辰就回去?”

  老爹悠然笑道:“银武威金张掖。”

  这胖老头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就立刻带着狗闪人。

  燕幕城一脸懵逼地站着。

  身后传来一个轻盈的笑声,“燕大哥,下一站就是张掖郡,那里处处鸟语花香,种了西域的葡萄和南方的水稻,被人称为塞上江南,我爹的意思你明白吗?”

  燕幕城傻呼呼地笑了笑。

  这对年轻的夫妇冲燕幕城点点头,飘然而去,那晚他们都看见蒙纱女子亲他的那一幕,又从老爹连日来和他亲昵举动上,暗暗猜想这个汉人并不是伙计们流传的那样不堪,所以言语之间颇为客气。


第十六章 舌尖上的张掖

  西北上午的太阳,像一坛子烈酒,此刻就照在城东王老汉醉醺醺的脸上。

  作为张掖城老字号饭馆的主人,年过六旬的他一早起来,就兴奋得像一个要去相亲的小伙儿,四方脸红扑扑,如一颗张掖名震河西的红枣。

  他不仅大呼小叫,让全家九口总动员,还骑着小毛驴儿将乡下的八姑六婆都找来帮忙,因为他今天中午要接待一票300多人的大商队,更重要的是商队主人马努老爹还是他多年未见的老友。

  一出精彩的《老友记》闪亮登场。

  张掖是河西著名的美食之乡,最令南来北往的客商垂涎三尺的就有:臊子面、搓鱼子、羊筏子、卷子鸡、酿皮子、灰豆汤、炒炮仗、鱼儿粉、牛肉小饭等等,要完整的把名单都麻利地报一遍,那可需要一张相声演员才有的灵巧嘴儿。

  在众多美食当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臊子面”和“搓鱼子”。

  对这两道经典美味,王老汉要亲自出手,谁跟他抢他跟谁急,别管自己老胳膊老腿,今天他非得要露一手,给老哥们做一锅地地道道的张掖口味儿。

  人要去西域可以,300多条舌头可要留在张掖!

  ……

  马努老爹商队的300多人已经满满霸占了整整一条街,300多条舌头都在静待美食入口。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露天的厨房,那热腾腾的水蒸气,扑腾着各种菜香肉香酒香,把所有人的胃口吊得高如祁连山,口水流得像黄河。

  从武威到张掖,商队走了十来天,一路都是荒野和戈壁,西北风那是成吨成吨地喝着,除了天上的那只鹰,人马羊还有那条叫萨迪克的老狗,都是满面风霜,活活老了五六岁。

  现在可好,总算苦尽甘来,慈爱的马努老爹不仅兑现当初“在张掖休整三日”的诺言,还决定多加一天!

  商队的爷儿们激动了,把老爹像肉球一样抛向天空,唬得老狗萨迪克翻起雪白牙齿愤怒地嘶吼,它还以为众人欲图谋不轨,想把它生死相依的主人给煮了呢。

  一个合格的领袖要学会给手下意外的惊喜,这样唤起的忠诚度是杠杠滴,这一点少东家萨努克牢牢记住心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像老爹一样深得人心。

  ……

  王老汉年轻时,最拿手的就是搓鱼子,而马努老爹最爱吃的恰好也是搓鱼子,

  看见马努老爹笑眯眯地望着他,王老汉叫老伴撸起他袖子,走到案板前,眼神不威而怒,就像一头重出山林的老虎。

  为了显摆,王老汉闷喝一声,把一团半生半熟的面团向上一抛,原本下一步就是双手在空中霸气地接住,左右一拉,把面团拉成一根长带,搏个满堂喝彩。

  可是,等了半天也没见面团落下,直到自己十六岁的孙子在昏倒前顶着一头白花花走到爷爷跟前,一脸悲愤道:

  “爷爷,你的面。”

  众人哄堂爆笑,马努老爹也是一口憋不住,笑得揉肚子。

  王老汉脸上阵青阵红,但他是个不服输的倔强老人,一咬牙又将面团抛向空中,这回双手是牢牢接住了,马努老爹正想拍掌喝彩,不料王老汉连退三步坐倒在木盆上,盆里的龙虾愤怒地举起了钳子……

  王老汉强忍着臀部上的剧痛,顽强地爬了起来,重新走到案板前,正想擀面,却被一只圆润又苍老的手按住。

  “老弟,咱哥俩一起来。”

  马努老爹站在他身边,笑得像个肉包子,不等王老汉反应,就已经撸起袖子擀面。

  搓鱼子,是当地人对搓鱼面的俗称,是张掖人最经典的面食吃法之一,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将盐水以及面和在一起,揉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在擀成面皮之后,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用手搓圆,然后再用手搓成一条条小拇指长的面条,力求头尾两端保持尖形,看上去就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白鱼儿。

  整个过程,就是将面团搓成一条条小鱼儿,搓鱼子由此得名。

  小白鱼出锅后,由于油水的滋润,通常会变为一条条色泽金黄的小黄鱼儿,更令人胃口大开。

  根据个人喜好,吃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汤吃也可以干吃,还可以和其他美食混着吃,同时搭配各种各样的配料,或咸或辣或酸或甜,随意自然,相当亲民。

  ……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众人惊奇地发现,这句话也适用于这两个加起来快150岁的老汉身上。

  那擀面时的相视一笑,那搓面时的含情脉脉,令众人还没吃上鸡肉,就全身涌起了鸡皮疙瘩,燕幕城一直忍得很辛苦,对于两位老人的秀基情,他实在不忍心用笑声打扰他们的雅兴。

  就在两位老人兢兢业业弄小鱼的同时,众人发现厨房里的人手依旧是捉襟见肘,毕竟是300多人的大宴,在老爹的感召下,同时为了尽快吃到张掖的特色美食,大家的一起行动起来,添柴的添柴洗菜的洗菜,一起加入轰轰烈烈的炒菜运动。

  燕幕城自觉笨手笨脚,所以他选择帮一个妹子洗菜,这女孩不知是谁家的丫头,青涩又大胆,一直偷偷用眼睛瞟着燕幕城,还红着脸问他成家了没有?

  吓得燕幕城落荒而逃,赶紧为一个大婶子干起了捡柴的工作。

  ……

  众人拾柴火焰高。

  很快一碗碗黄亮劲道的搓鱼子,鲜辣扑鼻的臊子面,各色酿皮子、卷子鸡、羊筏子等等络绎不绝地摆到胡杨木饭桌前。

  那一根根舌头激动得简直像在击鼓狂欢,这一刻人人都是吃货,商队护卫这些大老爷们更是如一头头牲口吃得滋溜作响,浑身热气腾腾。

  燕幕城吃相也好不到哪儿去,反正现在没人知道他是大侠,所以吃起来也是全然没有大侠的风度。

  他选择的是一碗油泼臊子面。

  据一直含情脉脉陪在身边的小姑娘介绍,臊子面是张掖当地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美食,当地盛产小麦,所以主食都是以面食为主,而臊子面可谓一绝,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当地人把肉丁炒制的配料叫“臊子”,这很考验一个厨师的刀法,地道的臊子面里面的肉丁像纸一样薄匀,干煸至透明状,再配上老陈醋和红椒面,用文火耐耐心心地慢炒,那简直了,不用吃,光在一旁看着就让人口水流了一地。

  当一碗色泽油亮的臊子面在燕幕城眼皮底下冒着热气翻滚时,燕幕城一个饿虎扑食,埋头痛吃!一股霸气的辣味直入咽喉,刺激得燕大侠是眼泪狂飙。

  一旁的小姑娘早已笑弯了腰,赶紧拍打这个吃货的背,连声道:

  “吃慢点撒,吃慢点撒。”

  一方土养一方人。

  河西地区民风彪悍,河西女子的性格就像这碗油泼辣子面,对自己喜欢的人都是勇往直前,她立刻找了条毛巾给燕幕城擦汗,又倒上一杯清凉的井水给大侠被辣翻的咽喉降降温。

  惹得一桌子其他牲口恨不得把燕幕城这处处有女人缘的家伙搓成鱼子。

  嫉恶如仇的耿黑子撇着嘴端上一大碗红烧牛肉面远远地躲开,他宁可蹲着路旁也不愿和卑鄙无耻的燕小人共一桌。

  ……

  就在小姑娘以为燕幕城会换一碗其他容易入口的美食时,燕大侠已经举起筷子重新再战,他是倔骨头,从小打架就不服输,餐桌上也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