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思想门 作者: 黄坚-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苏秦被抬上车裂的位置,安放在几匹骏马之间,准备进行多方向运动时,在缰绳拉紧的一瞬间,他会想起谁?他会不会想起他的嫂子。苏秦平生的第一个玩笑,那个轻松、快意、胜利的玩笑,是跟他嫂子开的。在苏秦功成名就的时候,他没有跟他的兄弟妻妾开玩笑,而是跟他的嫂子,开了那个流传千古的玩笑。这,也许是个可以书写的话题,但非大手笔,恐难当此任。也许,众人景仰的陈寅恪先生,较为擅长此题。说不定,他可以替我们考证新鲜的、我们闻所未闻的史料来。 
  
  再见了苏秦!不管怎么说,你曾在这世上,好好地风光地、充实地、痛苦不堪地活了一回。留下的这个千古之谜,正好印证、符合你〃远东国际第一大谍〃的身份。   

  第六部分:韩非的官场攻防手册   
  官性如贼,防官之心,甚于防贼。   
  官在中国,是个说不尽的话题。   
  中国思想史上,对官,对官场,说过这么多,说得这么深,说得这么有用的,韩非之外,别无他人。韩非用战国新起的铁器深耕法(《吕氏春秋》的介绍是:〃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把发育得热火朝天的中国官场,第一次捅了个底朝天。让人直观无碍,而不是像《周礼》或《汉书·百官公卿表》那样妆容整肃,看到了它的底细和模样。 
  
  韩非一生的思想焦点,尽在于此。   
  官场,成为韩非思想的主要背景。   
  官性如贼,防官之心,甚于防贼。防人之心不可无,防患于未然,严防死守,防微杜渐,以防万一,防不胜防,就是官场文化、官场游戏题中必有之义。   
  防,就是官场的主旋律。   
  整部《韩非子》, 就是中国第一部《官场攻防实用手册》。   
  怎么防?   
  为了做好防课、防事,韩非首先树立两条原则性提议:一,握碎所有的信任;二,念紧一个备字。   
  最后,韩非还提出了他的官场政治终极之道:专制。   
  专制在今天的解释,繁复地说,简直罄竹难书,简单地讲,可以归结为两个词:集权和独裁。韩非对于这两方面的表述,可谓竭尽无遗。摭拾其中两句,即足以表明:集权〃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有度》;独裁〃权势不可以借人〃(《内储说下·六微》)。 
  
  韩非以此两义为边界(边际),构建了他专制主义的〃思想版图〃。   
  以扇为喻:君主为〃扇纽〃,上两条为〃扇边〃,下五条为〃扇骨〃,看看韩非的专制主义思想,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扇面〃内容:         
        
  1. 权要抓得紧,利要看得清   
  有权就生〃夭娥子〃,有权必有鬼名堂(详见《内储说下六微》)。如何遏制权力,不使其出轨、越轨?韩非认为必须是以权治权,当然不是三权分立而是以大权治小权,以君权治臣权。所以,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确,〃君臣不同道〃,〃君操其名,臣效其形〃(《扬权》)。然后在实践中,韩非将君权简释为二柄:刑(罚)德(赏)。有了这二柄(现谓抓手),君就是君,没有了这二柄,君就成了臣,臣有了二柄,也就成了君。因此,必须〃谨执其柄而固握之〃(《主道》)〃夫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内储说上七术 
说三》)连看都不让看一眼。一定要像攥命根子一样给攥死了。千万别撒手。   
  但仅仅只顾抓权也不够。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决不是稳固的,能够长治久安的上层建筑,这一点,也给韩非看到了。所以韩非提出:〃利于民者,必出于君。〃(《八奸》)这一极其重要的理论思想。我认为,这一理论口号,这一重要思想,是中国国营经济、国营企业的奠基之论,它穿透了中国数千年政治体制的隐秘之门。 
  
  〃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以为同者劫,与共事者杀。〃(同上)   
  关于韩非思想中利的部分,另见他文。   
  1. 信息掌控中的政治神秘主义   
  信息似乎是个经济词,其实更是个政治词;似乎是个现代词,实际古已有之。信息,细究起来,应当正是马克思给恩格斯书信中所说,跟军事有直接渊源关系的产物。所以,时至今日,说起信息,始终有股硝烟的味道。 
  
  《韩非子》中,信息更如幽灵闪烁,时时焕发出神秘光影,并跟政治完成了第一次天衣无缝、颇具规模的媾和。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说难》)   
  〃术者,藏之于胸中,……潜御群臣者也。〃(《难三 八》)   
  如何潜御?   
  信息掌控,是君主潜御群臣亦即政治神秘主义的关键、要素。   
  这一点,韩非深受老子启发,深得老学精髓。偷龙转凤、别出心裁地启发和学习。   
  韩非从《老子 五十九章》〃莫知其极〃一语,得出〃其术远,则众人莫见其端末〃(《解老》),并进而推导出一系列政治神秘主义话语: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大不可量,深不可测〃(《主道》)   
  〃其用人也鬼〃(《八经》)   
  要做到这一切,信息的封锁、隐蔽、掌控,就是必然之径。   
  〃言通事泄则术不行〃(《八经》)   
  《外储说右上说二》,两则相连的故事,讲到〃谨廪〃一词,众多释者解〃廪〃字,都解得模糊不到位,其实从通篇上下文看,〃谨廪〃,就是既要引诱对方,又要隐藏好你的(攻击性;操纵)意图,才能将对象、客体,玩弄于掌股之上。这也正是政治神秘主义者的惯用手法,所以才会有〃子加之弋,我加之国〃和〃齐宣王曰:〃然则为天下何以异此廪?〃〃之语。 
  
  同篇之中,韩非借口堂谿公与昭侯的对话,说出:〃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同样的意思,韩非在别处,也多次发出警告当领导,做国君的,如果不懂得严密控制好负面信息,那就成了一只漏底的精美酒杯,实际已是个废物,一甩手就应该撇入垃圾桶。 
  
  蔽,是韩非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也是韩非认为要实现君主专制,就必须破除的障碍之一。蔽的字义,用今天的流行语说,就是地球人都知道了,就他不知道。这真的很要命。韩非着急的,要保证的,正好和这相反。 
  
  此外,联想到韩非一干人,那个所谓〃法家团队〃,个个都认同、强调的〃告密法〃,甚至韩非的名篇名作《孤愤》、《说难》,以及与此有关,韩非对于纵横家的深恶痛绝,必欲除之而后快(见《说疑》《五蠹》等文),这其中,都体现出、包含着信息权的争夺与掌控。韩非与姚贾(还有相当部分的李斯)的冲突,核心即在于此。 
        
  2. 没有革命的手段,就没有革命的目的   
  孔子讲政治(狭义的),只有4个字,君君臣臣(《论语 颜渊》)。孟子更简洁,俩字:仁政(《孟子 梁惠王上》)   
  韩非不同。   
  韩非明确于目标,更精娴于手段。深知没有手段,就达不成目的。   
  手段,在韩非的字典里,称为〃术〃。   
  在把韩非思想划定为〃三叉戟〃,或〃三尖两刃刀〃的人那里,术,占到韩非思想平均数的三分之一(有的稍多,有的稍少),基本与法、势并列(有点三权分立,或三位一体的味道) 
  
  韩非对手段(方法)的重视,表面看,与申不害有关,实际更可能与荀子有关,这是韩非思想极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它不仅远超孔孟,整个先秦诸子,也无人能出其右。   
  抽象的方法论,先摆在一边,仅《内储说》上下篇,韩非就给君王,结结实实提供了13种各式〃兵器〃。   
  以下是13种〃兵器〃的简略说明书。   
  参观:不轻信任何一人,不以一事断事,不以一事断人。多看看,多想想。   
  必罚:该处罚的,捕爹捉娘,天王老子也不放过(君王则暂且搁置不议)   
  赏誉:说好给多少,就得给多少,只要肯给,就有人干。   
  一听:预防合谋搞鬼,最好单独面对,个个击破。   
  诡使: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不装模作样,也办不成大事。   
  挟智:明知道王二是李三的舅舅,却问李三听说过王二吗?   
  倒言:能当上副科长是心藏已久的宿愿,却每每告人,从来就不想当官;然后听听、看看周围有什么反应。   
  以上七种,专供君王使用。以下六种,一则提醒君王防备六处攻击点,同时,它又是君王反攻击对手的六种有力武器,所谓:〃明主绝之于内而施之于外。〃(《内储说下六微》) 
  
  权借:权势不可借,谁借谁有难。   
  利异:你出钱,人办事,办的都是人家事。   
  似类:君王,借你的宝刀杀个人。   
  有反:最大的犯罪嫌疑人,就是获利最大的那个人。   
  参疑:鹬蚌相争,渔翁受害。看人打架,别以为就跟你无关,小心烽火急转。   
  废置:树烂从根,菜烂在心,关键位置一定要摆对人。   
  以上兵器全为官场而设,是官场就用的着。事实上,它们一直沿用至今。   
  韩非的〃兵器库〃里,还有些别的常规和非常规 〃武器〃,性能各有优劣,有兴趣者可自行参观、浏览。   
  3. 当官,你就得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现在是妈妈教小朋友做人的最低的道德训诫,但在韩非那,是具有战略高度的官场〃栏闸〃亦即刑名学说。小朋友言行不一,最多让妈妈训一顿,打两下屁股,在韩非那,是死罪。 
  
  〃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臣不得陈言而不当。〃(《主道》)   
  〃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刑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罚功不当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非不说于大功也,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罚。〃、〃臣不得陈言而不当,不当则罪。〃(《二柄》) 
  
  说大话,不行;说〃小话〃装怂(音近假借),留有余地,也不行。   
  〃主道者,使人臣前言而不复于后,后言不复于前,事虽有功,必伏其罪,谓之任下。〃(《南面》)   
  有过遭罚,无话可说,事虽有功,必伏其罪。这也太可怕?!太不讲理了吧?!既然如此,那我什么都不说,总行吧?韩非说,不行!   
  官员,你没有沉默的权利。   
  〃主道者,使人臣必有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责持重位者,此不言之责也。人主使人臣言者必知其端以责其实,不言者必问其取舍以为之责。则人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默然矣,言、默则皆有责也。〃(《南面》) 
         
  莫敢妄言,又不敢默然,言、默皆有责。这人臣不好当。   
  在另一处,韩非再次强调:   
  〃(非)对曰:〃申子未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