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神-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得在冀州,楚三郎咄咄逼人之际,他们曾十分担心叶君生会遭受迫害,死于非命。然而叶君生不以为意,说会和楚三郎讲道理。

当其时,李逸风等都以为他幼稚,不知深浅。不过后来叶君生果然安然无事,反倒是不可一世的楚三郎当街被人斩去头颅,血冲苍穹。

此事震惊全城,后来楚云羽发动无数人力物力,始终查不到个所以然,最后成为一大悬案。

马首置床,人头横断。

两事一前一后,传扬出来,冀州内家喻户晓,极富传奇色彩,几乎能比得上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仙传闻了。

坊间便有说法,道是剑仙出手。但更多人的相信是某些高来高去的侠客之士所为。比如,江湖第一神剑谢行空。

不管如何,骄横的楚三郎被杀,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隔不多久,楚云羽黯然卸职,返回京师。

民间议论,多为图个热闹。李逸风等不同,看得比较透彻一些,下意识便以为是二王爷那边的反击手段。无意之间,等于帮叶君生解决了一大麻烦。然而这样的事,隐晦私密,不可能会直面相问的,大家心知肚明即可。

总之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没有想到此事会和叶君生有甚关联,对于“讲道理”的说法,自然不以为然。

眼下叶君生旧话重提,楞直不变,李逸风只觉得哭笑不得。转念一想,直接拒绝太子的邀请,殊为不智,不如答应了,过去瞧一瞧深浅也无妨。状元楼上人多口杂,相信太子不可能乱来。

“君生,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记住,万事小心。”

叶君生拱一拱手:“李老,学生不会在那边滞留太久,回来之后,再请李老黄老到家中饮几杯。”

说罢,走过去,登上华丽马车。

车夫挥鞭在虚空打个响鞭,马车辚辚,朝着状元楼赶去。

第两百九十一章登楼

(感谢书友“逆天改命的衰哥”的万币厚赐,南朝受之有愧呀,要不明天看能否加更下,三更酬谢?同时谢谢“一两好酒”、“luoke000”“梧桐吹雪”“莫莱惠”等书友的慷慨打赏!)

约莫半盏茶时间,马车赶到状元楼下。那管家先一步下车,掀开车帘子,请叶君生下车——来之前,他已得到主人的叮嘱,对叶君生务必要客客气气的,不可得罪。

管家虽然为下人,可耳目广博,也知道叶君生乃是那天下第一才子,有些来头,自然把接待功夫做得体体面面。

在天华朝,状元楼在各大州府都开有分店,生意兴隆。而京城状元楼为总店,占地甚广,装潢辉煌。里面的饮食价格,自然不菲。寻常百姓人家,根本入不得门来。

因此,来往顾客,大都是为权贵富豪。其中,出身优裕的士子考生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状元楼分三层,越高越显矜贵。

今天,第三层楼被一位贵人包了下来,楼梯口处站着两名身材彪悍的汉子,把守着,不让闲杂人等误闯上去。

乡试完毕,一众士子如释重负,要将筹备三年的压力全部释放出来。减压,最好的方式手段自是大吃大喝一顿,然后到醉乡楼去,听听曲子,最后点个温柔可人的姑娘进房,狠狠发泄一番。

本来到醉乡楼去吃喝也不错,但是既为考生,才华高低不论,入得考场,人人都想考个状元。故而考完试后到状元楼吃酒,早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习惯,图个好兆头。

梅雪海等赫然在。以他为中心,前呼后拥,有十余名士子考生。都是一个圈子里的,其中包括郭南明。

他们一行,个个出身不错。又是大大小小的才子,心气高傲。考完试后,你一言我一句,纷纷把自家答题的文章亮出来,高谈阔论,一争长短。显得非常热闹。

来到状元楼后,梅雪海开口便要包下三楼的雅间。听说竟早被人包下了,不禁面色变了一变。

王之涣有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深得人心,于是人皆想往高处走,在高处坐。尤其今日非同小可,如果无法在状元楼第三层楼喝酒,举杯临风。心中委实不痛快。

他不甘心,就派下人去请在京师做官的舅舅过来,无论如何,定然要让状元楼的老板知难而让,让出三楼一个雅间来。

为此,一干人堵在二楼通往三楼的楼梯口处。就是不肯让开。

他们十余人,不但是秀才,还是才子。本身就拥有不小的力量。

这一下,顿时让状元楼的大掌柜着急了,好说歹说,可梅雪海就是不愿让步。

“何事喧哗!”

三楼走下一名气息沉稳的中年人,三缕长须。双眉如剑。

把守楼梯口的汉子立刻上前禀告。

中年人眉头一皱:此事还真不好解决,殿下微服出宫。并不愿张扬。加上科举期间,士子考生地位不同一般,自不能用暴力轰出去。他略一迟疑,决定还是上去,禀告给太子殿下知晓,由他定夺。

这时候,管家带着叶君生上来了。

在下面之际,就听到楼上好热闹,上来一看,满眼都是“熟”人。叶君生暗道一声:“还真是巧。”

梅雪海等见到他,面色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扬州才子竞赛,这些人都算的是叶君生的手下败将。他们本来眼界高远,不把远道而来的叶君生放在眼内。熟料事到临头,却被叶君生拔得头筹,等于狠狠打了一记耳光。

特别是以梅雪海为首的江南才子,十分不服气。

所以,今年乡试,他们将此视作最重要的一个大战场。无论如何,都不愿再次输给叶君生。

才子,比的是诗词丹青;而士子,比的是文章见解。

在这方面,谁都不甘俯首称臣。

冤家路窄,一道道目光落在叶君生身上。

叶君生不以为意,冲着郭南明道:“郭兄,别来无恙。”

扬州一别,他们确实很久没见过了。

毕竟同为观尘书院的生员,一些恩怨不好拿到明面上来,既然叶君生主动问候,郭南明不好冷眼对之:“好久不见。”

“呵呵,这一场试,想必郭兄考得不错吧。来状元楼,为何不痛饮几杯,而滞留在此?”

郭南明没好气地道:“我们要到三楼去,只来得不巧,三楼被人包了。”

叶君生露出恍然之色。

梅雪海忽道:“不知叶公子考得如何?”

叶君生笑道:“马马虎虎。”

“哦,上一次在扬州,我输给你了;但这一次,我一定会赢回来的。”

这句话,就有些火药味了。才子嘛,心气高傲,当然不会像官场老油条般皮笑肉不笑,假惺惺地客套。说不得几句,直抒胸怀。

叶君生呵呵一笑:“输赢乃兵家常事,为人在世,还是看好点好。”

梅雪海顿时恨得牙痒痒的。

一个与梅雪海交好的士子开口叫道:“叶公子,你一个人来状元楼吃饭吗?莫非也想登三楼?只可惜,我们都上不去,你就更别想了。”

叶君生不以为意,转头看着那管家。

管家马上道:“叶公子,请往这边走,请上楼。”

两名看守楼梯的大汉见到是他,当即让开彪悍的身躯。

一众士子们为之一呆,目送着管家带叶君生上楼去。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包楼的,会是叶君生?

不可能,在状元楼包地方,绝非有钱就行了,还得有天大的面子。

那么,看样子应该是有人请叶君生上去的。

可恶!

刚刚还说叶君生别想上三楼的士子,面皮立刻滚烫。郭南明黯然一叹:自从道安新年诗会,叶君生横空出世,夺得诗魁。一路下来,就像气运全部被对方掠夺了一样,郭南明是每况愈下,再无法望其项背。

梅雪海不禁双拳紧握,才放言要赢回一场,转眼间在这状元楼上,却当场又输了一阵,面皮无光。

好在片刻之后,舅舅来了。

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梅雪海立刻请舅舅到一边,低声分说起来。他这舅舅,为六品官,在翰林院任职。虽为清流,但颇有声望。

殊不料舅舅摇头苦笑,反而叫梅雪海等赶紧退走,不要想着登状元楼的三楼去了。至于缘由,其闭目不说。

梅雪海听见,半饷作声不得。

第两百九十二章招安

上到三楼,见四下空荡,了无食客。而每隔一段地方,便站立着身形彪悍的便衣侍卫,目光精锐地观察周围动静。叶君生出现在楼上,大部分的目光立刻落在他身上,咄咄逼人,极为警戒。

叶君生眉毛一挑,第一时间便看到了那个坐在中间木桌边上的人。

这人年约三旬,国字脸,留着三缕短须,相貌清雅。加上身穿一袭白袍,看上去,倒像个儒生。

然而叶君生知道,对方正是当今天华朝的太子殿下,东宫之主,未来的帝国继承者。

坊间多有传闻,说道太子喜怒无常,性格暴虐,好女色,爱杀生,绝非明君之选。

然而传闻就是传闻,难以影响到政局的大方面运作。至少,华明帝没有任何罢黜太子的意思。当初圣体病重之际,便全权让太子把持朝政,算是提前过一把皇帝瘾了。

只可惜,后来的事情未尽如人意……

想到此事,赵匡启就感到很不舒服。

他坐在宽大的木桌子后面,正在闭目沉思,听见脚步声,霍然睁开一双凤眼,望着走来的叶君生。

好一个天下第一才子,眉清目秀,无须,年轻得过分。

赵匡启生在帝王家,天生优越无比,不知见识过多少才俊。不过眼下第一眼看到叶君生,都不禁心生讶然。若非事实确凿,实在不敢相信,此子能写出大气磅礴的《念奴娇》、能写出旷达深透的《水调歌头》、能写出耐人寻味的《青玉案》、以及,那一首婉约动人的《临江仙》来。

一首首,俱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传遍大江南北,一时纸贵。

若说文坛是最为讲究资历的所在。那么叶君生横空出世,简直颠覆所有。再加上一举夺得“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光环,更增势头。风头之劲,甚至要远超过当年太白进京,一首《蜀道难》让贺知章惊为“谪仙”的典故。

再联想到楚云羽三番几次派遣得力人手,都无法将其除掉,此子,果然不简单呀。

有微微的寒芒在眸子里掠过,很快隐匿不见。

赵匡启站起来。呵呵一笑:“叶大才子,你终于来了,让我等得好生心焦。”

笑容洋溢,热情张扬,仿佛欢迎老朋友一般。

叶君生拱手作礼:“见过殿下。”

赵匡启一摆手:“本宫出门在外。微服而行,不必多礼。如不嫌弃,你我以士林礼相见如何?”

所谓士林礼,便是文坛上的一套,称兄道弟,表字相称。

叶君生道:“小生不敢……未知殿下邀小生来,有何吩咐?”

不亢不卑。滴水不漏。

赵匡启不以为意:“无它,闻君生名久矣,特意一叙罢了。请,请坐。”

木桌上。一尘不染,被打理得极为整洁。上面摆放着的,除了旁边一副精致茶具之外,就是文房四宝。

看样子。似乎太子刚刚提笔铺卷,醮墨提书过一番。

果然。一副中幅字帖,端端正正摆在他身前处。想必已成书一会了,上面的墨汁早就干透。

觉察到了叶君生的目光,赵匡启干脆把字帖捻起来,笑道:“君生,你看本宫字如何?”

字帖笔墨纵横,写的是一首词。

叶君生只看一眼,即刻便知道对方摹写的正是自己昔日之作。直接撇开词句,见那字是一手狂草,有很深的草圣痕迹。其中却写出了个人意蕴,狂放不羁,足以称得上是一首好字。

赵匡启贵为太子,自幼学习无数,有鸿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