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流小农民-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拍马屁的嘛。车上的东西估计到了他们村里,就被当成烧火的烂纸给塞进土炉里面了。

“走了,慢慢走,不要打破东西了。”张光荣又得喊小心了,看见杨玉环高兴地向她招招手。一个下午就搞了这么多的宝贝,还不要钱,而且还给罗书记一个好印象,这买卖就是天底下最占便宜的了。

三辆板车一到张光荣家的门口马上就围了不少人,大家都笑,搞不清楚为什么他将一大堆垃圾搬进家里,大家就觉得好笑就是了。

老妈却气得开骂,而且抬起巴掌就要往儿子的头上拍,就这些脏东西放在家里成了什么了?还嫌家里不够乱。

红云探着身子走了进来,当然是皱着眉头进来的,她也受不了那股味道,看着弟弟专注的神情,反正他做的事自然有他的道理,弯腰拿起那个粉彩罐回头就走。

“喂喂喂,姐,你干什么?”张光荣一急,站起来先抢过粉彩罐再说。

“装咸菜呀,不可以呀?”红云看着那个罐子,装咸菜正合适。

“哎哟姐,你就找别的东西吧,求你了!”张光荣哭笑不得,怎么向她解释啊,说了她也不懂。只能小声说:“这东西,比上次卖的那两个花瓶还值钱呢!”

“真的呀?”红云惊愕地看着弟弟,她相信他说的话,看着屋里这些破烂问道:“这些都能值钱?”

“当然了,不然我弄进来干嘛。”张光荣说完了,又专注挑选起来。

“那能值得多少?”红云关心的钱,不但是她,谁都关心。

“说不准,可能多得你不敢想。”张光荣不是乱说的,确实这地上的东西现在还说不准值多少。

人家爱笑爱骂随便,张光荣将东西搬进他的屋子里就出不来了。一边挑着宝贝一边妈呀亲娘呀暗自乐,不挑不知道,一挑宝贝却不少。

观音铜像就有六七樽,小件的有几个鼻烟壶,唐三彩也有两件,一件宣德炉,还有十多件青花和粉彩瓷器。那些破纸堆里面的宝贝可能还更多,而且还可能比这些铜器瓷器更值钱,这些只得慢慢挑选了。

重生在这年代也有好处,就是宝贝多呗,张光荣走出屋子心里还在乐,日后有钱了,搞一个收购组,到各个乡村收购旧货,这年代不用担心收到赝品。

第一卷:那个年代第35章:结识关团长

第35章:结识关团长

会是开了,但是部队什么时候来公社也不知道,张光荣觉得公社武装部长的话就有问题,大部队来了不是演习而是训练,这会不会跟两年后的那场战争有关系呢?虽然那场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在七九年,但是其实在这七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有摩擦了,会不会军队的上头在预感到这场战争可能会打?

张光荣是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这不免让他担忧,因为那场战争牺牲的人数太多了,如果是的话,他决定将他知道的一切情况都告诉部队首长。不管人家听不听,那怕是能够减少一个战士的伤亡他也觉得值,因为他对军队有着无限的感情。

部队要来肯定是秘密的,这是张光荣的猜测,大部队训练吗,就要以实战为准吧。

因为天热,农村中睡觉也没太多的讲究,人们习惯于在自家的天井里铺上一张草席子点上一卷蚊香就睡。虽然家里只有张光荣一个男人,但是不管是妈也好,红云也好,都是只装着内衣裤露天就睡,这是习惯。

天还没发白,整个青山大队都沉浸在一片睡梦之中,睡梦中的张光荣突然睁开眼睛,因为他听到汽车的声音,好像是一个车队的声音。

张光荣可能是整个大队起来最早的一个,天才露出一点灰蒙他就起来了,打开门往晒谷场那边走,他猜准了如果是军队来的话,有些战士一定会在晒谷场露宿。

“站住!”还没走到晒谷场就让哨兵喝住了,张光荣吓一跳都不会,要是没有哨兵那他倒是吓一跳。

这就是我们的军队,一支有着严明纪律的军队,这时候那怕刮风下雨,战士们也不会打扰村里的老百姓。张光荣这位曾经是侦察班长转身往回走,等着天亮以后才跟部队首长接触吧。

天一亮整个村子就热闹起来了,半夜的时候村里住进一支部队能不热闹吗,二呆这家伙不知怎么搞的,竟然跟部队两名战士谈得像哥们似的。

青山大队来了一个团,天一亮许兴奋和大队干部就来了,带着团首长在村子转了一圈,最后部队确定指挥部就设在第一生产队的一个祠堂里。这祠堂本来是做为生产队的仓库用的,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放,终年就是空着的。

因为是张光荣他们的地盘,大队干部欢迎完了陆续就走,其实也就那些空泛的应酬,张光荣却还留在指挥部里面,跟团长聊了起来。

团长姓关,大约一米七的个子,不过看上去却是个彪悍的四十岁左右的汉子,说话带着西北的口音。张光荣看着他们忙着布置还忙不过来,动手帮起来了。

这本来是不准的,部队有部队的纪律,张光荣只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生产队长,其实在团长的眼里也就一个老百姓。不过看着他娴熟的手脚团长和政委却有点奇怪,这小伙好像是当过兵的?

关团长递上一支香烟,好家伙,进口的朝鲜烟,带白色过滤嘴的,然后问道:“队长同志,你当过兵吗?”

“没,才十八岁。”张光荣嘿嘿嘿地笑,他要想忽悠军队的首长也照样能忽悠得他们团团转。

“可惜是和平年代,要是过去三十年,你可是个打仗的人才,当兵吧,我保证你能体检合格。”这话是政委说的,说完他还笑。

张光荣干脆往椅子上坐,看着政委说:“和平年代其实隐藏着不和平,说不定两年后就要打仗呢。”

“嗯!”团长又吃惊了,其实他们这些部队的团级干部都知道边境那边的大概情况,张光荣说的两年后不就是指边境那边吗?

“两位首长,你们别以为这仗打不起来,你们想,苏联和美国正在暗斗,对方是苏联在撑腰,美国当然愿意我们打了。还有啊,现在中央说话的其实是战争年代杀出来的老帅们,就他们的胆略和气魄,我们这仗能不打吗?”张光荣说着还翘起二郎腿。

两位首长互相看一眼,谁能相信到了农村却有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有这样的看法。关团长看着张光荣不说了,开口就催:“说下去嘛。”

“你们这次的训练是不是跟两年后的战争有没关系我不知道,但是那边的情况我知道一点……”张光荣说到兴起,也为了以后的战争少点伤亡,详细地将他知道的那边的情况,包括地形,人家的战斗手段等等都说了。

“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关团长眼睛越瞪越大,这小伙子好像已经经历过战争似的。

“我曾经到过那边?”张光荣只能撒谎,要不然怎么说?吸了一口烟又说:“现在我们部队的指挥作战还是按照老传统,那样不行,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乖乖!团长又惊呆了,连他这个团长都认为我们的军队那是战无不胜的,这小伙子却说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指挥部队。

“队长同志,中午请你吃饭,咱们继续谈!”关团长谈上瘾了,张光荣如果要走说不定他还会急。

边吃边说,张光荣又说到他的老本行了,说起了怎么样侦察地形,怎么样辨别对方埋下的地雷。

政委边听边挠着脑袋,突然喊:“小王!”

“到!”随着喊声,跑进来一个战士。

“叫严排长!”关团长还没等政委喊就抢了先。

才十分钟不到,门外又跑进来一米八几的高大干部,因为他的军服有四个袋子,所以就是干部。

那人才报告敬礼完毕,政委笑着说:“严明,跟这位同志过几招。”

关团长也笑,因为张光荣说得太真实了,应该试试。这严明可是团侦察排长,让他试试张光荣的身手最合适了。

一交手就让两位首长更加感到恐怖,张光荣每一次出手都是侦察兵的招数,而且比严明还灵活,好像实战的经验比小王丰富。每一招出手都显得特别老道,看得两位首长你盯着我我盯着你。

“停!”关团长喊了一声,那位小王愣愣地看着张光荣,他也摸不着头脑,对方就是个侦察兵嘛。

不懂就是不懂,只有张光荣自己懂,关团长有点想让张光荣留在部队的意思,拍着他的肩膀说:“当兵吧,别浪费了,说不定以后你是一个将军!”

“不行啊团长,家里六个人就我一个男的。”张光荣暗自好笑,就让他们去猜测吧。

部队一住就是半个月,所有人都感到奇怪,连公社的罗书记都奇怪,张光荣跟那位关团长和政委成了哥们了。两位部队首长每天都会到他家里坐一会,要不然就是张光荣跑到部队的指挥部,那里任由他进出。

要走了,青山公社这次来的有一个师的兵力,部队撤离的时候也是半夜。但是关团长却破例敲开张光荣家的门,舍不得就这样跟张光荣分别啊,不是握手,而是拥抱。

“走了,我会经常给你写信!”关团长拥抱完了又拍着张光荣的肩膀,一位他搞不懂的人。

“谢谢了,等两年后打完那场战争,你不来我还会跑到部队找你,到时请我喝酒!”张光荣这句话是有意说的,就当许个愿吧,但愿两年后再相会!

第一卷:那个年代第36章:载着美人到田头

第36章:载着美人到田头

天还不亮,家里的小公鸡却开始“咯咯咯”地乱啼,这家伙刚刚成年,啼起来的声音听着就不连贯。不过它开了一个头,却足以让附近的公鸡开始了合唱。一时间,整个小村子响起阵阵雄鸡啼晓的叫声。

门外也有脚步声走过,偶尔还响起几声咳嗽,这些早起的人都是往自家的自留地。农民就是这样,天还没亮就得起床,干完了自留地吃了早饭正好赶上出工。

张光荣也起来了,洗漱完了挑起木桶就往门外走,他也得到自留地干活,那些地里种的都是喂猪的菜还有少量供家里人食用的青菜。

这年代连自留地也要分配,想种些菜到县城值几个钱也没有地给你种,剩下的地都是生产队的,有些地就是丢荒了也不准社员使用。

一出门就看见张组织,他也挑着木桶,还用锄头当成了扁担,不用说是想先锄地再浇水,两人边走边说着话。

部队住了半个月,这半个月张光荣最爽,因为部队整天都在山后的水库训练,所以暂时停止平整,这半个月生产队就专门照顾水稻。还有小五金的产品也比平时提高了不少,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干,大队敢来吗?部队一走,各项工作要恢复往日的样子了。

才走到村边,迎面吹过来一阵柔爽的轻风,风中带着一股沁人的稻花香,身为农民闻到这种微香就打心底里兴奋,这是丰收的气息。

太阳还没出来,东边的天际已经喷出一层金红,张光荣已经浇完水,还没打算回家,看着附近的稻田,绿油油的叶子中间已经开出点点白色,那是水稻开花了。别看现在只是点点稻花,再过两三个小时,阳光一照,那些白色的稻花就会争相往上开。

高兴,张光荣看着这绿中间白的成片稻田就自己笑了起来,天公如果作美,不要出现什么灾害性的天气,丰收是肯定的。

水稻在开花的时候不适合施肥,张光荣把全部的劳力都派往平整工地,只留下山柑叔在田间巡视就够了,有时也得让平整工地搞得热闹一点,这是障眼法。

刘巧花也要到平整工地去,她已经可以单独骑单车了,只是没有单车而已,但她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