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论衡全译-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子招:又作“子昭”,即楚康王。公元前559~前545年在位。圉:《史记·楚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都作“围”,可从。子围:即楚灵王。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子干:又称“子比”。灵王死后,被立为王,很快被其弟弃疾逼迫自杀。子皙:曾作楚国令尹,后被其弟弃疾逼迫自杀。弃疾:名居,即楚平王。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
  (3)適(d0敌):通“嫡”,正统,正宗的继承人。
  (4)望:古代祭名。指对山川之祭。
  (5)巴姬:楚共王的宠妄,璧:玉器名。平而圆,中央有孔,边比孔大一倍。太室:太庙的中室。
  (6)齐(h1i斋):通“斋”,斋戒。
  (7)康王:即子招。跨:跨越。
  (8)加:这里是压的意思。焉:指代词,相当于“之”。
  (9)纽:指玉璧上穿丝绳的纽。
  (10)身:地位。这里指即位。弑(sh@士):古代臣杀君,子杀父叫弑。
  (11)惧:递修本作“俱”,形近而误,可从。
  (12)符:祥瑞的征兆。以上事参见《史记·楚世家》。
  (13)将:扶,持。跽(j@计):跪。
  【译文】
  楚共王有五个儿子:子招、子围、子干、子皙、弃疾。五人都受到庞爱,共王还没有立继承人,于是举行望祭,祭祀山川,请神来决定。就与巴姬在太室的院子里埋下玉璧,叫五个儿子斋戒之后进去朝拜。康王(下拜的位置)超过了玉璧;子围的手肘压在埋璧的地方;子干、子皙离玉璧都较远;弃疾年幼,抱着进去,二次下拜都压在埋玉璧纽的地方。所以共王一死,子招做了康王,传到他儿子就失掉了王位。子围做灵王,等到即位就被杀了。子干做五十多天,子皙还没有受封,又同时被杀害,都绝代无后。弃疾最后即位,终于延续了楚国的宗祀,正像他得到神降的吉祥征兆一样。他们五人做王时间的长短,与下拜时距离玉璧的远近相应。玉璧埋在地中,五个儿子都不知道,一个跟着一个进去朝拜,各人距离埋玉璧地方的远近不同,独弃疾压在玉璧纽上,就像神扶持着教他跪在那里似的。
  【原文】
  9·10晋屠岸贾作难(1),诛赵盾之子(2)。朔死(3),其妻有遗腹子,及岸贾闻之,索于宫(4),母置儿于裤中,祝曰:“赵氏宗灭乎,若当啼(5);即不灭,若无声。”及索之而终不啼,遂脱得活。程婴齐负之(6),匿于山中(7)。至景公时(8),韩厥言于景公(9),景公乃与韩厥共立赵孤,续赵氏祀(10),是为文子(11)。当赵孤之无声,若有掩其口者矣。由此言之,赵文子立,命也。
  【注释】
  (1)屠岸贾:春秋时晋国大夫。晋灵公时受宠,景公时为司寇,作乱,擅领诸将在下宫杀了赵盾全家。作难:作乱。
  (2)赵盾:春秋时晋灵公的大夫。
  (3)朔:赵朔,赵盾之子,晋成公的姐夫。
  (4)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屠岸贾起兵杀赵氏全族时,赵朔的妻子逃入晋成公的王宫躲藏,生下赵氏孤儿赵武。屠岸贾得知就到宫中来搜索。
  (5)若:你。
  (6)程婴:春秋时晋国人,赵朔的好友。齐:疑衍文。《史记·赵世家》、《说苑·复恩》无“齐”字,可证。
  (7)匿于山中:赵朔的妻子生下赵氏孤儿后,程婴与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商量,用其他人的婴儿代替赵氏孤儿藏于山中,由程婴出面告发,屠岸贾信以为真,抓来杀了。于是程婴才又抱赵氏孤儿藏于山中。
  (8)景公:晋景公,春秋时晋国君主。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
  (9)韩厥:即韩献子。春秋时晋国大夫,景公时官至司马,后为卿。
  (10)祀:祭祀。这里指祭祀的人。
  (11)文子:赵文子,赵朔之子赵武,死后谥号“文”。以上事参见《史记·赵世家》。
  【译文】
  晋国的屠岸贾作乱,杀了赵盾的儿子。赵朔死后,他的妻子有了遗腹子。等屠岸贾听到这消息,就到宫中搜索,赵朔的妻子把儿了放在裤子中,祷告道:“赵氏的宗室该灭的话,你就哭;要是不该灭,你就别出声。”直到搜索完毕始终没有啼哭,于是逃脱得活。程婴背着他到山中隐藏起来。直到景公的时候,韩厥对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于是与韩厥共同立赵氏孤儿为卿,延续了赵氏的后代,这个人就是赵文子。当时赵氏孤儿没有出声,好像有个掩住他口的人。这样说来,赵文子被立为卿,是命中注定。
  【原文】
  9·11高皇帝母曰刘媪(1),尝息大泽之陂(2),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蛟龙在上。及生而有美(3)。性好用酒,尝从王媪、武负贳酒(4),饮醉,止卧,媪、负见其身常有神怪。每留饮醉,酒售数倍。后行泽中,乎斩大蛇,一妪当道而哭(5),云:“赤帝子杀吾子(6)”。此验既著闻矣。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当之(7)。高祖之气也(8),与吕后稳于芒、砀山泽间(9)。吕后与人求之,见其上常有气直起,往求辄得其处。后与项羽约,先入秦关王之(10)。高祖先至,项羽怨恨,范增曰(11):“吾令人望其气,气皆为龙,成五采,此皆天子之气也,急击之。”高祖往谢项羽,羽与亚父谋杀高祖,使项庄拔剑起舞(12)。项伯知之(13),因与项庄俱起。每剑加高祖之上,项伯辄以身覆高祖之身,剑遂不得下,杀势不得成。会有张良,樊哙之救(14),卒得免脱,遂王天下(15)。初妊身有蛟龙之神。既生,酒舍见云气之怪。夜行斩蛇,蛇妪悲哭(16)。始皇、吕后望见光气。项羽谋杀,项伯为蔽,谋遂不成,遭得良、哙。盖富贵之验,气见而物应,人助辅援也。
  【注释】
  (1)高皇帝:指刘邦。媪(3o袄):对老妇人的敬称。
  (2)陂(b5i杯):岸。
  (3)根据文意,疑“美”后夺一“质”字。
  (4)负:通“妇”。贳(sh@士):赊欠。
  (5)妪(y)玉):老妇。
  (6)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帝之一。五位天帝指: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7)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前201年):即嬴政。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期间,任李斯为相,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厌(y1压):通“压”。以上事参见《史记·高祖本纪》。
  (8)气:悼厂过录杨守敬宋本作“起”,可从。
  (9)吕后:参见3·4注(12)。芒、砀(d4ng荡):两座山名,都在河南省永城县东北。砀山北八里是芒山。
  (10)关:指函谷关。
  (11)范增(公元前277~前204年):项羽的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项羽中刘邦的反间计,削其权力,忿而离去,途中病死。
  (12)项庄:项羽的部下。
  (13)项伯(?~公元前192年):名缠,字伯。秦末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项羽的叔父。因与刘邦的谋士张良是好友,曾多次帮刘邦脱险。西汉建立后,赐姓刘,封射阳侯。
  (14)樊哙(ku4i快)(?~公元前189年):秦末沛县(今属江苏)人。初随刘邦起义,为其部将。灭秦后,项羽拟在鸿门宴上杀刘邦,他直入营门,斥责项羽,刘邦始得脱走。西汉建立后,因平臧荼、陈豨和韩信叛乱有功,任左丞相,封舞阳侯。
  (15)以上事参见《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
  (16)蛇妪:即上文“当道而哭”的老妪。传说她是西方白帝之妻,刘邦砍杀的蛇是她儿子变的,所以这里称为蛇妪。
  【译文】
  汉高祖的母亲叫刘媪,曾在太湖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媾,这时,雷电交加天色昏暗,蛟龙在腾空。等生下来就有美好的形体。他生性喜好喝酒,曾经从王媪,武妇那儿赊酒,喝醉了,就躺下来休息,老媪和妇人看见他身上常有神怪。每逢逗留在店里喝醉了,店里的酒就会多卖出几倍。后来去到泽中,手斩大蛇,一个老妇在路中间痛哭说:“赤帝的儿子杀了我的儿。”这话应验了前边说的,已是众所周知了。秦始皇经常念道:“东南方有天子气。”由此他向东巡游以便压制阻拦。当高祖刚起事时,与吕后在芒、砀山泽之间隐藏。吕后和其他人去找他,如果看见哪儿上面常有云气直起,就去寻找总是能找到他所在的地方。后来跟项羽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就尊他为王。高祖先到,项羽怨恨,范增说:“我叫人看了他的气象,气象都是龙、成青、黄、赤、白、黑五色,这全是天子的气象,要赶快杀掉他。”高祖去向项羽谢罪,项羽和范增密谋要杀高祖,就叫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知道这事,于是跟项庄一同舞剑。每逢项庄的剑要刺向高祖的身上,项伯总用自己的身体遮往高祖的身子,项庄的剑始终不能下手,杀高祖机会无法得到。适逢有张良、樊哙来救,终于得避免逃脱,于是统一了天下。刚怀孕就有蛟龙神灵出现。以后长大,在酒店媪、妇又看见有云气的神怪现象。夜间去手斩大蛇,蛇妪悲伤痛哭。秦始皇与吕后看见神光云气。项羽要密谋杀害,项伯为他遮蔽,密谋始终不能成功,又遇上张良、樊哙来救。这大概是富贵的证明,云气出现而事情应和,又有来帮助、辅佐和救援。
  【原文】
  9·12窦太后弟名曰广国(1),年四五岁,家贫,为人所掠卖,其家不知其所在。传卖十余家(2),至宜阳(3),为其主人入山作炭(4)。暮寒,卧炭下,百余人炭崩尽压死,广国独得脱。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5),闻窦皇后新立,家在清河观津(6),乃上书自陈。窦太后言于景帝(7),召见问其故(8),果是,乃厚赐之。文帝立(9),拜广国为章武侯(10)。夫积炭崩,百余人皆死,广国独脱,命当富贵,非徒得活(11),又封为侯。
  【注释】
  (1)窦太后(?~公元前135年,一作?~公元前129年):西汉文帝皇后。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吕后时,为代王(文帝)姬。代王为皇帝,被立为后。景帝继位,尊为皇太后。好黄老之学。
  (2)传:转。
  (3)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
  (4)作:制作。
  (5)长安:西汉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6)清河:郡名,在今河北东南,山东西北部。
  (7)太、景:《史记·外戚世家》作“皇”、“文”,可从。文帝:即汉文帝刘恒。参见1·6注(9)。
  (8)故:旧事。
  (9)文:《史记·外戚世家》作“景”,可从。景帝(公元前188~前141年):即汉景帝刘启。文帝中子,继文帝位。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旧史家将他与文帝统治时期并举称为“文景之治”。
  (10)章武:县名,在今河北沧州市东。以上事参见《史记·外戚世家》。
  (11)徒:只是,仅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