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卡拉马佐夫兄弟-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听我说:我所以单单谈到小孩子,就为的是明显些。关于从里
到外浸透着整个地球的其它人间血泪,我一句也不说,我故意缩小了我
的话题。我是一个臭虫,我谦卑地承认我一点也不理解为什么一切会这
样。给了人们天堂,人们却想要自由,偷了天上的火种,他们明知道自
己会遭到不幸的,可见人们是自作自受,所以也用不着怜惜他们。唉,
照我看来,照我这可怜的、欧几里得式的凡俗脑子所能理解,我只知道
苦痛是有的,应对此负责的人却没有,一切都是自己连锁引起的,简单
明了得很,一切都在自动进行,取得平衡,——但这些全是欧几里得式
的胡话,这我自己也知道,所以我不愿靠着这种胡话生活!光知道没有
应该对此负责的人是不能叫我心安的,我需要报复,要不然我宁肯毁了
我自己。这报复不会出现在无限远的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而就在这地
球上,就在我能够亲眼见到的时候,我对此深信不疑,我愿意自己看到,
假使到了那时候我已死去,那就应该让我复活过来,因为假使一切全发
生在我不在的时候那未免太令人遗憾了。我受苦受难,可不是为了把自
己、把我的罪恶和痛苦当作肥料,去给别人培育未来的和谐,我愿意亲
眼看见驯鹿睡在狮子身旁,被杀的人站了起来,和杀害他的人拥抱。我
愿意在大家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一切是这样的时候自己也在场。一切地
上的宗教全建立在这个愿望上,而我是有信仰的。但是这里还有孩子的
问题,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呢?这是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我要不厌其烦
地再重复一句——问题是很多的,但是我单单只提孩子的问题,这是因
为它最能无可辩驳地说明我想要说的意思。你听着:假使大家都该受苦,
以便用痛苦来换取永恒的和谐,那么小孩子跟这有什么相干呢?请你对
我说说!我完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也应该受苦,他们为什么要用痛苦去
换取和谐?为什么他们也要成了肥料,要用自己去为别人培育未来的和
谐?人们对犯罪行为应共同负责我是明白的,对复仇也应共同负责我也
明白,但是总不能要孩子们对犯罪行为共同负责呀,如果他们也为父辈
们的一切罪行而和他们的父辈共同负责确是合理的,那么显然这个道理
并非来自这个世界,而是我所无法理解的。有些爱开玩笑的人也许要说,
小孩也总会长大成|人,他们也来得及犯罪的,但是他并没有长成,在八
岁时就被一群狗撕成碎块了。唉,阿辽沙,我并不是在亵渎神明!我也
明白,一旦天上地下都齐声颂扬,所有活着的和活过的全高声赞美:‘你
是对的,主,因为你指引的道路畅通了!’的时候,这将是多么震撼宇
宙的大事!当母亲和嗾使群狗撕碎她儿子的凶手互相拥抱,三人全含着
泪喊叫:‘你是对的,主!’的时候,不用说,人们自然是慧眼大开,
一切都认识清楚了。但是难题就正出在这里:我不能接受这个。而且只
要我活在世上,我就要抓紧采取我自己的措施。你瞧,阿辽沙,也许果
真会发生那种情形的吧,——也许当我自己活到那个盛世,或者复活过
来看到那个盛世时,我自己也会看着母亲和残害她儿子的人互相拥抱,
而同大家一起齐声呼喊:‘你是对的,主!’的吧?——但是不,我决
不愿意到那时这样呼喊。只要还有时间,我就要抓紧保卫自己,所以我
决不接受最高的和谐,这种和谐的价值还抵不上一个受苦的孩子的眼
泪,——这孩子用小拳头捶着自己的胸脯,在臭气熏天的屋子里用无法
补偿的眼泪祷告着:‘我的上帝!’所以抵不上,就因为他的眼泪是无
法补偿的。它是应该得到补偿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和谐了。但是你
用什么办法,用什么办法来补偿它呢?难道有可能补偿么?莫非是用报
复的方法?但是我要报复有什么用?使凶手入地狱对我有什么用?在已
经受够了残害的时候,地狱能有什么补救呢?既然是地狱,那还有什么
和谐可言呢?我愿意宽恕,我愿意拥抱,却不愿人们再多受痛苦。假使
小孩子们的痛苦是用来凑足为赎买真理所必需的痛苦的总数的,那么我
预先声明,这真理是不值这样的代价的。我不愿使母亲和嗾使群狗撕碎
她的儿子的人最终互相拥抱!她不应该宽恕他!如果她愿意,她可以为
自己宽恕,她可以宽恕折磨者给她这个作母亲的所造成的极大痛苦;但
是关于她的被撕碎的孩子的痛苦,她并没有宽恕的权利,不应该宽恕折
磨者,就是孩子自己宽恕了,她也不应该!既然这样,既然她们不应该
宽恕,那么和谐又在哪里呢?全世界有没有一个人能够而且可以有权利
宽恕?我不愿有和谐,为了对于人类的爱而不愿。我宁愿执着于未经报
复的痛苦。我宁愿执着于我的未经报复的痛苦和我的未曾消失的愤怒,
即使我是不对的。和谐被估价得太高了,我出不起这样多的钱来购买入
场券。所以我赶紧把入场券退还。只要我是诚实的人,就理应退还,越
早越好。我现在正是在这样做。我不是不接受上帝,阿辽沙,只不过是
把入场券恭恭敬敬地退还给他罢了。”
“这是叛逆。”阿辽沙垂下头来轻声地说。
“叛逆么?我不愿听你说这样的话。”伊凡十分诚挚地说。“不管
一个人能不能在叛逆中过生活,但我是愿意这样生活的。请你对我直说,
我要求你,请你回答:假设你自己要建筑一所人类命运的大厦,目的在
于最后造福人类,给予他们和平和安谧,但是为这个目的,必须而且免
不了要残害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生物,——比方说就是那个用小拳头捶胸
脯的孩子吧,要在他的无法报偿的眼泪上面建造这所大厦,在这种条件
下,你答应不答应做这房子的建筑师呢?请你坦白说,不要说谎!”
“不,我不能答应。”阿辽沙轻声说。
“同时你能不能那样想,就是你为他们建筑的那些人会同意在一个
受残害的小孩的无辜的血上享受自己的幸福么,而且即使同意了,又能
感到永远幸福么?”
“不,我不能那样想,哥哥,”阿辽沙突然两眼放光地说,“你刚
才说:全世界有没有一个人能够宽恕而且有权利宽恕?但这样的人是有
的,他能宽恕一切人和一切事,而且代表一切去宽恕,因为他曾为了一
切人和一切物而流出了自己清白无辜的血。你忘记了他,而大厦正是建
立在他的上面的,大家也正是对他呼喊:‘你是对的,主,因为你指引
的道路畅通了。’”
“哦,这就是‘唯一的无罪的人’和他的血!不,我没有忘记他,
相反地,还老觉得奇怪,怎么你许久不提出他来,因为你们在辩论的时
候,照例总是首先把他提出来。喂,阿辽沙,你不要笑,一年以前我曾
经写了一首诗。如果你能跟我一起耽搁十分钟,我可以讲给你听。”
“你写了一首诗么?”
“哦不,没有写,”伊凡笑着说,“我有生以来也没有做过两句诗。
但是我想出了这首诗,而且记下来了。这是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你是我
的第一个读者,——哦,应该说是听众。真的,一位作者为什么要错过
唯一的听众呢?”伊凡微笑了一下。“讲不讲?”
“我很愿意听。”阿辽沙说。
“我的诗题目叫做《宗教大法官》,——是一篇荒唐的东西,但是
我愿意讲给你听。”
五 宗教大法官
“在这里没有序言——那就是说没有文学的序言也是不成的。”伊
凡笑了,“哎!其实我算是什么作家!你瞧,我这段故事发生在十六世
纪,在那个时候恰巧有在诗里把天神引到地上来的习惯,——这点你从
学校的课本上一定早就知道了。关于但丁我先不提。在法国,法庭职员
和修道院的修士扮演整本的戏剧,把圣母、天使、圣徒、基督,甚至还
有上帝全搬上了舞台。当时这种场面表演得非常淳朴。雨果的《巴黎圣
母院》写出了老巴黎,路易十一时代,为庆祝法国太子的生辰,在市政
厅里演出一出含教训意义的、给大家免费观看的戏剧,名叫《Le bon
jugement de la très sainte et gracieuse ViergeMarie》①,剧
本里圣母亲身出场,宣告她的bon jugement②。我们莫斯科在彼得大帝
以前的古代,也时常演出几乎完全类似的戏,特别是从《旧约》中取材
的戏。但是除了戏以外,当时还有许多小说和‘诗’流传于世,这些作
品里在必要的时候也出现圣徒、天使和全体天神。我们的修道院里也翻
译,传抄,甚至写作这类的诗,而且早在鞑靼人统治时代就是这样。比
如,有一篇修道院的诗,——自然是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题目是《圣
母游地狱》,它描写的场面和手法的大胆不亚于但丁的作品。圣母亲临
地狱,由天使长米迦勒给她引路。她看到了罪人和他们所受的苦刑。其
中在油煎湖上有一群极引人注目的罪人:他们中有些人已沉入湖底,再
也浮不上来,‘那些人已经被上帝遗忘了,’这是一句非常深刻而有力
的话。圣母惊愕而流泪了,跪在上帝的宝座前,为地狱里的大众请求赦
免,不加歧视地为她所见到的一切人请求赦免。她同上帝的谈话是极有
趣的。她哀求着,不肯离开,当时上帝把她的儿子被钉着的手足指给她
看,问她:我怎么能赦免他的凶手呢?于是她吩咐全体圣徒、殉教者、
天使和天使长们同她一齐跪下,祈求不加歧视地赦免一切人。结果是她
向上帝求到每年从耶稣受难日到三一节停刑,地狱里的罪人们立刻感谢
上帝,向他喊:‘主啊,你这样裁判是对的。’我的那篇诗如果在当时
出现,也一定会是这类的性质。在我的诗里他也出场了,尽管他没说一
句话,只是出现一下,走了过去。自从他发出必将来到自己的天国的誓
言以来,已经过了十五个世纪,还在十五个世纪以前,他的预言者就记
录着:‘看呀,我很快会来的。’‘关于日子和时刻甚至我也不知道,
唯有我的天父知道。’这是他自己还在地上时说的话。但是人类仍怀着
当年的信仰和当时的感动心情在等待着他。嗯,这信仰甚至更大了,因
为人们已经有十五个世纪没再得到天上的保证:
没有得到天上的保证,
只好相信内心的声音。
也只好相信内心的话了!不错,那时还有许多奇迹出现。有些圣徒会作
神奇的治疗;还有一些圣者传上说,天上的女皇曾亲身降临到他们那里。
① 法语:《至圣和仁爱的圣母玛丽亚的仁慈裁判》。
② 法语:仁慈的裁判。
① 席勒的诗《愿望》里的句子。
但是魔鬼决不肯打盹的,人间已开始对这些奇迹的真实性怀疑起来。恰
巧当时在德国北部出现了可怕的新的邪教。‘象火炬一般’的巨星‘落
在水源上,水变苦了’。巨星就是指教会。这些邪教徒开始亵渎上帝,
否认奇迹。但是仍坚持信仰的人们却信仰得更加热诚了。人类的眼泪照
旧涌向他,照旧等待他,爱他,寄希望于他,渴求为他受苦以至死亡,
和以前一样。? 。人类怀着信仰和热情祷告了许多世纪:‘主啊,快来
吧。’他们向他祈求了许多世纪,到后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