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醉鬼张三-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半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王媛文道:“我也来吟一首《醉着》诗:‘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罗瘿公道:“你这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我再吟一首唐诗:‘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势来星斗动,路越青冥高。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王媛文道:“这是李群玉的《七月十五夜看月》。我再吟一首:‘行役我万倦,苦吟谁复闻?厂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罗瘿公用手指轻弹酒壶道:“这是唐代杜牧的《并州道巾》。我吟一首:‘高楼椅玉梯,朱槛与云齐。顾盼亲霄汉,谈谐鬼鼓鼙。洪河回更直,野雨急仍低。今日陪尊俎,唯当醉似泥。’”王媛文脱口而出:“唐代卢纶的《奉陪浑侍中登白楼》。”张三道:“你们二位甭说这饮酒诗了。我出个主意,我说个历史人物,你们各出说出这个人物的一首诗,哪个说不出,就罚哪个的酒。”罗瘿公道:“这个主意不错。”王媛文也道:“就请三爷说吧,我先吟。”张三道:“暴君夏桀王。”王媛文望着油灯出神。张三将两腿一盘,用两个手指捏开了一个核桃,把白生生的核桃仁塞进嘴里,嘻嘻笑道:“我用这长烟袋磕三下,如果到第三下还谄不出,那可就罚酒了。”王媛文未等张三敲烟锅,吟道:“昏醉孤灯伴玉眠,细腰宫里粉盈翩。朝歌忠曲难飞耳,宫幔谄言易腹餐。纳色便生拒政史,伴花必定疏良贤。鹿台不见帝王业,轶事后庭有遗篇。”张三又道:“妲已。”罗瘿公咳咳一声,吟道:“脉脉含羞似落花,扶摇直入帝王家。颊如梨蕊三分秀,腰若玉晴七尺娜。凝眸常浮暗香气,含笑惊落满树。深山古寺疑无处,海客墙上见女娲。”张三敲打敲打烟袋,又道:“聂政。”王媛文笑笑,吟道:“萧瑟秋风看棠棣,花开花落几年华。秦淮夜雨年年泪,土井春花日日嗟。仗剑高歌除鬼魅,横眉洒血壮生涯。离魂更有离魂女,祭祠杏花有酒家。”张三点了点头,掰开一个榛子,呷了一口酒,又道:“孔夫子。”“罗瘿公吟道:“弟子三千莫空谈,教学有方满口悬。厄于陈蔡不嗟食,笑指卫王不谋官。清傲高谈书世界,孤零不耻诲人篇。春秋掌上明千史,诸子百家师当先。”张三捏了一颗花生米放在嘴里,又道:“孟尝君。”王媛文飞波流盼,笑道:“门客三千盛名传,鲆虾酒美车马喧。文章亦有真才子,武技高明街市瞻。狗盗鸡鸣成佳话,三窟兔狡乐陶然。将心比心同甘苦,天下谁不赞冯$!”张三道:“张良。”

  

  观京俗孤女落荣府 猜诗谜双才比诗艺(2)

  

  罗瘿公道:“秦皇搏浪起风波,落泊公侯图报国。俯身拾鞋得妙策,驱身平乱奏高歌。功成自有洁身隐,大业何尝一梦柯。飞鸟已稀良弓臣,飘然遁世不蹉跎。”张三暗暗点头,又道:“屈原。”王媛文抡着回答:“汩原江上水任东流,一曲离骚江上头。雅淡书香伴橘颂,朦胧国色九歌忧。放逐江浦无人问,跌撞天门血满头。饮恨而亡随江去,郢都不见使人愁。”张三不禁叫好,又道:“曹操。”罗瘿公呷了一口酒,慢悠悠吟道:“评说虚妄实可惜,揭晓庐山今论及。削发田园巧夺帅,挥手边疆迎文姬。乌醒平定云碑位,屯田有方炊火急。宁叫我负天下人,乾刊扭转靠神机。”张三拍手叫妙,又道:“诸葛亮。”王媛文眉毛一扬:“一生遗憾恐隆中,三顾茅芦始有名。新野火攻退飞虎,长江借风笑卧龙。七出祁山有师表,几度中原无败名。羽扇纶巾又一曲,梨园自古借东风。”张三道:“陶渊明先生。”王媛文吟道:“处世飘潇瘦骨头,诗书满腹付东流。几番颠沛辞官场,五斗不揣入荒丘。有意采菊东篱下,无愁衔桂北风流。古风几首有新意,望断桃源云客愁。”张三吐了吐核桃皮儿,又道:“隋炀帝那老儿。”罗瘿公道:“龙船灯火下扬州,桂子莲花两岸收。臣子三千拥车辇,娇上童一万露娇羞。欺国欺父先欺母,称帝称王更称侯。霸者可惜随流水,长安干戟使人愁。”张三搔搔头皮,笑道:“你们这二位肚子里墨水还真不少,我出了这许多诗头也没有难倒你们。我再出几个,若难不倒你们,这酒只有罚我喝了。”张三捶了捶腿,道:“醉酒的李白。”王媛文道:“飘若浮云到处吟,天真浪漫语言纯。云游吴楚笑摘月,浪迹长安荡诗魂。夜闯浙江惊天姥,朝登五岳壮夷门。安能折腰事权贵,宦海岂如诗海深!”张三叫道:“真有你的!”他望望罗瘿公,说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罗瘿公不慌不忙道:“嶙峋瘦骨总凄凉,言语惊人吟断肠。三吏行凶百姓苦,三别车马锦书香。茅屋惊栗秋风惧,蜀道仓惶老马狂。依旧岳阳江上冢,几番飘泊与惆怅!”张三又道:“苏东坡。”王媛文道:“常将豪放比长江,洒洒脱脱千万行。赤壁沉戈犹见影,新城雨锁更茫茫。三苏古体惊千古,一赋狂歌落地狂。把酒苍天问明月,幽魂已疑归故乡。”张三道:“陆游。”罗瘿公道:“放翁满腹爱国篇,剑北剑南读不完。瓜雪夜渡常泫目,山西夕地落花烟。军戎抱岁操戈晚,金错卧床非常闲。壮志未酬常扰梦,王师北定盼书传。”张三道:“清照。”王媛文道:“杏花烟雨枕烟阁,怒指金兵为报国。征雁归来胭脂瘦,胡狼南侵雪丝多。擎杯不忍看黄蕊,掩袖难堪望红罗。头戴南冠宁有旧,一肝一胆在山河。”张三道:“文天祥。”罗瘿公道:“北京今横正气歌,酒楼街巷赞声多。孤身虎|穴独栽种,弹指龙潭望南国。昂首不改旧面目,忠肝依旧染干戈。丞相祠内多烟雨,枣花漫漫落山河。”“张三又道:“曹雪芹。”王媛文道:“落叶西山总是秋,咸菜有味兼窝头。风流才子辛酸泪,团扇佳人失意酬。一曲红楼露倩影,几支秃笔隐家羞。雪芹不见红楼见,文坛高踞是文侯。”张三想了想:“我说一个还活着的人,康有为。”罗瘿公道:“有为不为太伤心,几次公车上国门。江海书堂招才子,筠菘萧庵纳英魂。入宫变法言七变,下野保皇已一贫。南海先生堪可笑。夕阳明灭是黄昏。”张三无可奈何道:“你们才思敏捷,我已黔驴技穷,我输了该罚酒的是我。”说着,端起酒壶,一饮而尽,接着又端起另外一个酒壶,又一饮而尽。一忽儿他支持不住,便倚到椅上。罗瘿公见他醉睡,便扶他来到后房,服侍他睡了。王媛文见天色已晚,告辞回府。

  罗瘿公看了一会儿书,因惦念张三,赶到后房来看张三,走进张三的房间,只见炕上空空,张三不知去向。

  

  淑女阁更夫嘲贵妃 漓江斋燕子戏何六(1)

  

  原来张三并没有醉。他一次有二斤白酒的酒量,今晚只喝了一斤有余,被罗瘿公扶到炕上后便假装睡觉,见罗瘿公出去,一翻身下了炕,推开门,走出了罗家大门,朝北而来。此时,繁星满天,万簌俱寂。他来到地安门附近的一座化贵的府邸。那朱门大敞,张灯结彩,四个侍卫手持兵器站于两旁,朱纱灯笼上高悬一个金黄的“荣”字。张三宛如山猫,猫着腰悄无声息地来到北墙根,拾起一块问路石,向院内扔去,听听没有动静,便将后背贴住墙壁,“噌噌噌”壁虎游墙,到了墙头。他四下一望,见右边一座佛楼可居高临下,观察全宅,于是顺墙摸上了佛楼,隐在脊后探看。这宅院果然气派,前后六进院落,每层都有正房九间,东西厢房各五间,院落与院落之间都是非常讲究的垂花门,院内各栽着翠竹、牡丹、丁香、一般说来玫瑰等花卉竹木。最后面是一座花园,园内小桥流水,杨柳环岸,秀阁朱亭,影影绰绰,假山半腰一股流泉喷泻而下,罗锅桥边还有一个小戏楼,典雅别致。

  张三正在观望,忽闻一股腥骚味,他转到佛龛之后,见那儿有个雪白的大瓷瓶,足有二尺多高,上前看了看,里面全是尿。他四下看看,才发现地上食物狼藉,供祭佛爷的糕点、水果、果脯散了一地。张三正在纳闷,忽觉一股袭来,赶快抽身,只见一个身量短小的人一招“纵身摘果”,朝他扑来。那人见扑了个空,接着一招“饿猴上树”,身体立起,略为前探,右手朝张三抓来。张三挪展身子,那人连连抓空,发出细微的声音:“哪个黑道上的?”张三一招“童子拜观音”,双手一拱,将那人推了个踉跄。张三嘴一张,一股酒气向他扑来。那人又惊又喜,脱口而出:“原来是张三爷。”张三定晴一瞧,原来是“燕子”李三。

  张三笑道:“你这鬼小子怎么又跑到这儿来了?”李三叹了口气:“大过年的,人家都张灯结彩,燃鞭放炮,我无家可归,就躲在这荣府的佛楼之上,听个热闹。”张三问:“上次你在恭王府里拿的珠宝分给众乡亲没有?”李三道:“分是分了,可都不敢脱手,官府查得太紧。”李三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张三,摸摸后脑壳,嘻嘻笑道:“这大过年的,三爷怎么跑到这佛楼上凉快来了?这上面冷风嗖嗖,连佛爷都冻得直哆嗦呢!”张三道:“你这小子少贫嘴,今儿个中午,荣禄这老儿抢了个闺女,又不知在干什么坏事。”李三道:“荣禄新死了一个爱妾,那爱妾原是秦淮河上的一歌妓,荣禄爱不释手。前几日爱妾患病丧命,临死前对荣禄说,死后守在黄泉之下,孤单单一个人寂寞害怕,要找个贴身丫环陪着。可巧,那女人以前的丫环正回湖南老家探亲,听到这消息躲起来了。那女人已死了几日,荣禄又怕尸身臭了,急得无奈,于是派人在东单抢了一个正要过门的新娘子,顶替那个丫环给爱妾殉葬。”张三急问:“那新娘子现在何处?”李三支吾道:“怕是已给灌了水银了。”张三一听火昌三丈,劈胸揪住李三,骂道:“你怎么见死不救?”李三带着哭音:“不是不救,论偷盗,我的功夫在京城里数一数二,可论武功,真刀真枪的干,我就差不多了。”张三道:“难道这荣府里还有什么高手?”李三道:“可不是,荣府里去年来了一个绰号叫‘小银枪’何六的教头,是荣禄从外地请来的,住在东单西裱褙胡同。他使一双镀银的小短枪,枪法极精,人们都叫他何六爷。”张三问:“新娘子现在何处?”李三道:“荣禄爱妾的尸身停在淑女阁,新娘子可能也在那儿……”

  二人溜下了佛楼,出了垂花门,来到后花园,穿过一丛丛雪松,上了罗锅桥。李三一指前头:“那个楼阁就叫淑女阁。”张三望去,在疏枝中簇拥着一个小楼,两侧有几座厢房。二人来到楼前,张三见楼额有个金匾,上书“淑女阁”三个镏金大字,两旁有一副联子,左联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右联是:袅娜杨柳贵人楚腰。二人进了阁楼,果然见堂内有一黑漆棺木,在昏暗油灯下摆放着木人纸马,香车挽幛,香火徐徐。来到左右厢房,并无那个被抢来的新娘子的踪影。这时但听门外一阵脚步声,有个巡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