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云路-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云也听得头晕脑涨:“那现在怎么办?事情还未有定论,您就回来了……”



刘谢叹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依我说,那里长的四个儿子都不怎么样,倒是十八里乡有个后生,虽然才二十出头,但为人做事很是老成,又是当地大族之子,深受乡民信服。他做这个新里长,倒是很合适。一会儿我去跟周大人说,周大人下了文书,那些人也没什么好吵的了。”



青云给他捧来一碗粥:“您吃点热东西吧,身上也暖和些。”



刘谢笑着接过碗,匆匆吃了,又喝了热茶嗽口,便将要带去县衙的文书都整理了一遍,嘴里嘱咐干女儿:“这几日城里发生的事,我也听说了,虽不知详情如何,但总归跟周大人有些关系就是。晚上我回来,你再详细与我说说。周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若有我们能帮上忙的地方,自然要出一把力的。”



青云张嘴正要说话,只是刘谢走得太快,没来得及。她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皱了皱眉头,心下也犹豫不决。



周康对他们确实不错,那件事他很显然也是不知情的,但他的老婆孩子就难说了。她和刘谢真的要卷进这件事里头去吗?淮王造反……可不是小事呀!尤其是这两日外头的风向不对,周康很可能要倒大霉了!



刘谢不知道自家干女儿在纠结什么,他匆匆赶到县衙,见众人三三两两,各自聚集,都在私下议论周康的幕僚涉嫌盗走淮王藏宝之事,说得十分兴起。有说那些藏宝价值高达千万两银子;也有说别院暗室中藏了许多武器盔甲,都是淮王要造反的证据;也有说县太爷的公子病得太巧,会不会有猫腻……云云。



饶是刘谢相信周康清白无辜,也听得心惊胆战,想起涉案的卢孟义,他又忍不住感叹:为何出事的不是蒋友先呢?偏偏是一向和气的卢孟义。如今县衙里只剩下脾气不好又心胸狭窄的蒋友先,真不知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就在刘谢迈入周康办公的院子时,正房里传来蒋友先愤怒的声音:“大人为何不肯信我?!当初大人偏信卢孟义,他却惹下了弥天大祸,我只当大人已经知道过去做错了,不想今日我好意来献计,大人却还要如此无礼对我!你可知道,你若不听我所言,抄家灭族的大祸就在眼前了!”



刘谢心下一惊,只听得周康愤怒斥道:“一派胡言!给我滚出去!以后都不必再来了!我这里用不着你这样无耻的小人!”



门啪的一声打开了,蒋友先气愤地冲了出来,还回头喊道:“周建明,你以为自己是谁?!居然敢对我如此无礼!你儿子如今惹了大祸,正该出头认罪,才能保住其他人平安,你执意阻拦,还辱骂于我,是绝不会有好下场的!我就等着那一天了!”



回答他的是屋里丢下来的一块砚台,上头的墨汁四溅,污了蒋友先衣裳下摆,他气得浑身发抖:“好……好!”扭头就走,遇上刘谢,眼角都没扫一下,只当没看见。



刘谢小心地挪进房门,探头看了一看,只见周康气得满面通红,正坐在书案后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人?卑职回来了……”刘谢小声叫道。



周康抬头看来,脸色略缓和了些:“回来了?正好,老钟妻子病重,他两头着忙,实在辛苦,我放了他几日假,衙门里的事正需要人帮忙呢,你回来就好了。”



刘谢讨好地笑着应了:“大人只管吩咐,卑职会办好的。”



“那就好。”周康苦笑了下,“有你在,我也就安心了。你也听说了吧?府里已经上报朝廷,过些日子就会派人来查淮王别院藏宝的案子。我少不得要避嫌,在家休养些时日。老钟家里又有病人,走不开。到时候,这县衙可就得靠你了。”



刘谢听得一惊:“事情何至于此?!”



第四十三章欺瞒



更新时间2013…4…823:42:26字数:4165



周康长长地叹了口气,沉默良久,才道:“卢孟义在淮王别院干的好事,你都听说了吧?把守的官差发现暗室中有金冠凤冠等违禁之物,足以证明淮王确有不臣之心,本来我就打算报上去的,谁知县里不知何人抢先一步将内情上禀,又另添油加醋,说了许多无中生有的话,道我才是幕后原凶,卢孟义不过是我的马前卒。如今府里不敢大意,已行文到县衙,命我暂时放下公职,闭门自省,过几日大概会有人来暂代县令之职。等朝廷派人来审查完整个案子,再断定我是否清白,若是无事,自然官复原职,若是……”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刘谢已经明白了,不由得有些激动:“大人!此事分明是有小人恶意陷害,难道您就这样束手就擒么?!”



“当然不可能!”周康脸色一沉,“我已写信命亲信家人送回京中,向恩师与诸位同窗求援了。我周康行得正,坐得正,那起子小人休想将脏水往我身上泼!圣上也深知我性情为人,绝不会相信小人谗言!”



圣上什么的,对刘谢来说太过遥远了,他只是担心周康的自救措施不够给力:“大人,京城离得这么远,若真的出了事,只怕鞭长莫及。您要不要往府里打点一二?如今那起子奸邪小人就是在府里众位大人面前中伤您,若有一两位大人能为您说句公道话,事情用不着闹上京城,在淮城府里就解决了!”



周康微微皱了眉头:“你的话也有道理,只是不巧,淮城知府刚刚换了人,新来的这一位月前刚刚上任,是走了定国公的门路,定国公府与楚王府乃是儿女亲家,只怕这位新任知府不肯替我说情。”



刘谢有听没有懂:“这又是何故?卑职听说府上小姐与楚王郡主乃是闺中好友,您的岳家也是极尊贵的,难不成楚王府还能害大人不成?”



周康醒悟过来,刘谢不过是在地方上做了十年小吏,如何知道京城里那些世家豪门、王公贵族之间的恩恩怨怨?恐怕还以为虞山侯府有多了不起呢。他只得耐心解释道:“楚王是最有权势的一位宗室亲王,虽与圣上并非同胞所出,却有拥立之功,王妃又是皇后亲姐,手中更有二十万兵权,无论京里京外,无人敢与他家作对。事实上,楚王在别的事上都还和气,唯独看不惯淮王,当年两位王爷还是皇子时,淮王生母刘贵妃曾经折辱过楚王之母,使其郁郁而终,楚王多年来都不曾忘了母仇。淮王获罪,其实就是楚王在内里促成的,因此虽然并无明证证实淮王确有不臣之心,但淮王还是丢了王爵,全家被拘入京中圈禁。如今事涉淮王谋反实证,楚王岂有放过之理?然卢孟义私下搜寻淮王藏宝,却有淮王同党嫌疑,楚王知道了,只怕就记恨上我了,哪里还顾得上小儿女之间的私谊?”



刘谢这才明白过来,不由急道:“这该如何是好?!大人明明不知情,却受了卢先生的连累,不如……”他想了想,“不如想个法子,给楚王递个话,让他知道大人的清白?”



周康苦笑:“能有什么法子?楚王听说是淮王的事,哪里还听得进别的话?便是我当真清白,他也要先疑我三分。”



“难道大人的岳家就帮不上忙么?!”刘谢更加急了,“他家总是个侯府,跟王爷递句话,想必还不难吧?”



周康摇摇头:“京中权贵人家极多,我岳家虞山侯府虽有些根基,但岳父老迈,已在家投置闲散多年,两位舅兄在朝中也没什么权势,不过是外头瞧着风光罢了。况且虞山侯府平日里对楚王府也是处处敬着,绝不敢逆了王爷王妃的意,若知道我沾上这等事,避开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出手相助?”



刘谢惊得目瞪口呆,他只道周康举手投足风采不凡,妻子儿女又那么有排场,处处都透着贵气,可见那侯府是多么的了不得,谁知不过是个虚架子罢了,真的到了要紧时候,竟是一点都指望不上的。



想了想,他咬咬牙:“大人,卑职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只怕说了您要生气。”



周康见他真心为自己着急,早已有了好感,哪里还会生气:“你尽管说,我深知你为人,绝不会生气。”



刘谢便把心一横:“听说令公子千万百计要进淮王别院……”



他才说了这半句,还未讲到正题,周康已经摆摆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行!棣儿今年才十六岁,不过是一时不察受了奸人蒙蔽,即使犯下大错,我为人父母,也不忍心叫他病中还要受苦,况且他若真的认下罪名,休说性命是否得保,这辈子的前程也尽毁了,叫我如何忍心?方才蒋友先那厮已是提过了,让我骂了出去。怀德(刘谢字),我知你是为我着想,但这话真的不必再说。”



刘谢忙道:“大人误会了,卑职不是那个意思!”他赶紧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令公子既然曾经受卢孟义蒙蔽,想必多少知道些内情。他年纪虽小,却聪明过人,怎会不知道事情轻重?可他仍旧依卢孟义所言行事,想来必有缘故。”



周康看了刘谢一眼,沉默片刻,方才道:“你说得不错,卢孟义与蒋友先都是我岳父门下清客,原是我到清河上任,岳父怕我不熟悉地方政务,才特地遣了他们来助我的。若说卢孟义背后真有什么人,能让棣儿言听计从,十有八九便是……”



刘谢心道那两位先生虽然都是才学心计过人之辈,但在地方政务上只怕还没有自己熟悉,到了清河这么久,也没见他们正经处理过政事,整天不是上外头四外跑,就是跟人吃吃喝喝收好处,哪里是来做帮手的?不过这话他不敢说,只道:“大人既然心里有数,为何不请您岳家出手相助?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是将您从这件事里头拉出来罢了,至于淮王,自然是罪有应得。您原本就是清白的,难道他家还能见死不救?他既是您的岳父,您出了事,他又能得什么好?”



周康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你且去吧,我要好好想一想。”



刘谢见状也不好再劝,一礼告退,出得门来,又遇上周康跟前的书吏,满面庆幸地拉住他:“好刘爷,你总算回来了!县令大人说了,衙门的事要暂时交托给你呢,钟县丞也告了假。如今有好几处乡镇报上来说,雪大压塌了房子,有好几个人死伤,既要安置受灾的百姓,又要派人清理官道上的积雪,还要安排各乡里胥四处巡视,以防再有百姓房屋倒塌,样样事都急等人处置。你赶紧随我去吧!”



且不说刘谢如何为公事忙乱,周康听了他一番话后,心下犹豫了许久,终于还是下了决心。他并不是傻子,明知道岳父一家靠不住,自己又实在冤枉,怎会不想些法子自救呢?他很快就去了后衙主簿宅子里,找自己的儿子周棣。



周棣原就受了凉,又使了苦肉计,使得风寒加重了,发了两日烧,这时刚刚退了烧,瞧着精神也好了些。周康问了他几句病情,得知他已经没有大碍,还不肯信,又叫了婆子来问,得知儿子的病确实已经好了大半,这才放下心来,摒退左右,开门见山地问:“这些日子因你病着,我不曾追问什么。如今你既然好了,就给为父说说,当日卢孟义是如何哄骗的你?”



周棣一听,脸色又刷白了:“父亲……”



“你要老老实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我,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