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云路-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想难道是那关蕴菁寻姜家四姑娘的不是,我替表妹说两句好话,惹她生气了,齐王婶也跟着恼了我?直到后来回家问了丫头。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里,她回头瞥了关蕴菁一眼,见对方还远远地站在十丈外的花丛后面。探头不停望过来,想要走近,又不敢。她翘了翘嘴角,回头望向那一圈好奇不已的眼睛,便压低了声音:“我那丫头。有个毛病,不大认得路。只是素日出门少,只在家里走动,她走得熟了,从没出过什么岔子。谁知那日到齐王府,就犯了老毛病!我本来想起一件要紧事,要她去车夫那儿传话,可齐王婶将宾客们的丫头都送到别的院子去了,我只能让齐王府的人帮忙叫人。可笑齐王府的侍女还老大不愿意,勉勉强强地叫了人来,我嘱咐那丫头去了,她却走错了方向,不知怎的,摸到后花园去了!这就……遇见了不该遇见的事!”



她说到这里却闭嘴了,那县君顿时着急了:“好姐姐,到底是什么事呀?!”



青云“犹豫”了一下,才道:“具体是什么,你们也别问,总之是咱们女孩儿不该知道的事。我问得详细些,那丫头就劝我,说照规矩她是不能在我面前说的,没得污了我的耳朵,若我一定要追问,她就要告诉祖母去了,我只好没再问下去。”



众人顿时失望了,大部分人心想:女孩儿们不该知道的,还会是什么?看来那关蕴菁是真的私会男人了,也许还做了些不要脸的事!也有人心下一动:清河县主的丫头既然如此讲究规矩,说她在齐王府后花园里与男人私会,必定是假的!



那位县君又问:“那后来呢?姐姐的丫头是不是被那姓关的发现了?”



青云微笑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她当时倒是乖觉,不声不响地要退出去,谁知遇上清江王带了个侍卫来后花园,好象是齐王妃特地请过来说话的。清江王平日与我也熟,认得那丫头,便问她在那里做什么。关姑娘在屋里都听见了!因为我的丫头红着脸不敢说话,清江王疑心是屋里有什么可疑的人,一推门,就什么都看见了!他是又气又恼,关了门,丢下人就带着我的丫头一并离开了。后来他把丫头还我的时候,说起这事儿,还请我别告诉外人,说担心会坏了齐王妃的名声。”



众人恍然大悟,但也有人问:“清江王既然嘱咐了姐姐,那姐姐为何今日要说出来?”



青云不以为然地道:“齐王婶都把脏水泼到我头上了,若我不说出实情,你们岂不是要以为我真是那等厚颜无耻之人?横竖都是自家姐妹,算不得外人,你们不会说出去吧?只要你们知道我清白,那就足够了,也算不得违了清江皇兄的意思。”



众人齐齐称是,至于回了家后,她们是否会跟家里人说。就保不准了,毕竟都不是“外人”。



不过从青云这里听说了又一个版本的“真相”,这群姑娘对关蕴菁的鄙视就刷刷刷地大涨了,原本还只是抱着八卦的心态去看八卦传闻中不大正经的女主角,现在简直认定了她是个不正经的女子,根本就不能忍受她出现在自己的视线内了。



其他姑娘们便拉着然姐儿道:“那丫头好讨厌,又没人请她,她还巴巴儿地跑来,难不成也要在你们家的园子里私会男人?”



然姐儿心里也很是厌恶,无奈她是个晚辈:“我何尝乐意她来我们家?可她是齐王婶带来的。我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把她撵走呀?”



便有人开始抱怨齐王妃了:“齐王婶明明知道自家养女是个什么货色,偏还带出来碍人的眼。难不成她真以为清江王会娶那丫头不成?人家都看见那丫头干的好事了!”



“这也说不定。齐王婶常说,清江王是她表姨甥,罗家早就没了,蒋家又在乡下,在京城里清江王就只剩了她一个外亲。对她也挺敬重的,若是逼急了,大概还是会让步,将那丫头纳为侍妾吧?”



青云冷笑道:“一个表姨母,算什么了不得的亲戚?她还不如说是清江王的婶婶呢!清江王又不是无亲无故,他上有嫡母。下有同出一脉的亲弟妹,还有宗室里那么多叔叔伯伯,谁不能为他的婚事做主?偏要一个表姨母来安排。还找了这么个人选!”



说得然姐儿等人都笑了:“可不是么?难不成齐王婶觉得,做清江王的表姨母,比做他的亲婶婶更有体面不成?”



一帮姑娘哈哈笑了一通,也不会理那关蕴菁了,各自坐下喝茶用点心。想聊天的聊天,爱下棋的下棋。青云也曾学过些皮毛,便站在边上观战。而然姐儿则传了个媳妇子来,让她把关蕴菁请回席上去。



不一会儿那媳妇子回转,道:“那位关姑娘说,不敢打搅诸位姑娘玩耍,只是有些话想要跟清河县主说,请县主移步。”



青云抬起头,面露讶异之色。然姐儿则冷笑一声:“她算哪根葱?凭什么叫清河姐姐听她的?你给我跟她说清楚,若她不乖乖走人,我就要轰人了!谁许她在别人家的花园里乱走?!”



媳妇子去了,然后青云就看着关蕴菁的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黑,然后狠狠地瞪了她们一眼,甩袖走了。然姐儿轻声啐了一口:“她以为自己是谁?认了齐王妃做干娘,就真是贵人了?竟然到咱们姐妹们跟前摆架子!”



这群姑娘都是宗室女,还都有封号爵位,满京城里,除了宫里的宝云长公主,几位出了嫁的大长公主,还有两三位郡主,再没有谁家女儿比她们更尊贵了,哪怕是家里不算富裕,血脉里带着的自傲一点都不少,即便是对齐王妃这个长辈保持着敬重,也绝不会将关蕴菁放在眼里,更何况关蕴菁一开始也没把她们放在心上?



青云心中暗暗叹息着关蕴菁的不智,脸上半点异状不露,仍旧与众女说说笑笑的,直到后来侍女们来请,说平郡王太妃找然姐儿与清河县主呢,她们才嘻嘻哈哈地回席。



青云本是走在后面的,半路上有个人影从路旁的花丛后窜了出来,拦住她的去路:“县主请留步。”差点儿吓了她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关蕴菁。她顿时拉下脸来:“你这是做什么?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话要跟你说的。”



关蕴菁冷冷笑道:“原来县主在王妃面前的礼敬都是装出来的,实际上也不过是个傲慢无礼的人!”



青云睨着她:“齐王婶又不在这里,我要礼敬谁去?你吗?你觉得自己已经能代表齐王婶了?只怕真正傲慢无礼的人是你吧?关姑娘,我劝你在指责别人之前,先掂量掂量自个儿的份量比较好!”



关蕴菁脸上一阵气恼,强忍着压了下去,板着脸道:“我不与县主说这些有的没的,我只问县主一句话,你在二门上说的那些,是怎么知道的?!”



青云挑挑眉:“这种事你我心知肚明,还有什么好问的?”



关蕴菁冷笑:“县主不必跟我装模作样,事情发生的时候是什么情形,我心里清楚,而你既然听你丫头说了,自然也清楚。何苦在外人面前胡说八道,污辱我一个可怜人?”



青云一脸惊讶地看着她:“我胡说八道?关姑娘,你敢不敢在这里对老天发誓,说要是我的话里有一句真的,就让你受天打雷劈?”



关蕴菁顿时噎住了,她毕竟是个古人,还没那胆子。



青云便哂道:“关姑娘,这里既然没有旁人在,你又何必再装模作样?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你我心知肚明。说实话,虽然我没把事实完整地说出来,但也没冤枉了你。”



关蕴菁涨红着脸,憋了半日,才挤出一句话:“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你的丫头不可能知道那么多!”



青云忽然笑了笑,凑近了在她耳边道:“我的丫头不知道,但是清江王知道啊!他虽然为人厚道,可心里明镜儿似的。你们真以为那点小圈套能算计得了他?赶紧停止那些可笑的把戏吧!不然真的惹恼了清江王,当心收不了场!”说罢扭头就走了,正好迎上然姐儿回头来找,有些担心地问:“她怎么还在这里?可有为难你?”



青云笑笑:“她算什么东西?能为难得了我?走,咱们回席上去。”拉着然姐儿走了,偶然回头,就看到关蕴菁怔怔地站在那里,脸色苍白。



回到席上,平郡王太妃已经看完了两出戏,正心满意足着,忽然见她们姐妹回转,便抱怨说:“我知道你们年轻人,不爱看这些咦咦呀呀的,趁我不注意,就跑去跟小姐妹们玩了,总算还舍得回来!”



然姐儿便笑着搂住她的手臂道:“老祖宗别生气,孙女儿知错了,就罚孙女儿为您斟酒吧?”眼看着老太妃脸上露了笑,青云也跟着凑趣:“那就罚我为太妃剥瓜子儿好了,您要是想什么点心吃,也尽管叫我,我替您挟!”



老太妃便乐了:“有这么两个如花似玉的孩子来侍候我,敢情我还真挺有福的,就象方才戏里的老封君,儿孙满堂,个个孝顺,我还羡慕她呢,想想我也不差!”



旁边席上便有个平郡王府旁支的媳妇奉承道:“太妃的福气原比戏台上的那位大,那位子孙满堂,个个孝顺,太妃也是一样,还比她更尊贵些,原该那台上的老封君羡慕台下的太妃才是!”



老太妃听了更乐了:“这话说得有理!我确实比她有福气!”又认了认那媳妇:“是老四家的呀?你素来就比旁人嘴巧,哄得我怪高兴的。”一堆妯娌便推着那老四媳妇上前了:“听见了?你原比我们嘴巧,还不上赶着讨巧宗儿去?”众人嘻嘻哈哈地,老太妃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青云眯眯笑着剥瓜子儿,眼角却瞥见关蕴菁回了席,不知跟齐王妃说了些什么,后者的脸色变了变,就带了她到平郡王妃跟前辞行。



她们走得这样早,青云心里不由得疑惑起来。



第二十三章小九



齐王妃这提前退场,十分不合规矩,她是来贺寿的,如今不过是暖场阶段,连寿宴都还没开始呢,甚至还有一部分贵客尚未进门,而她原本也没说过要早退的,这一走,平郡王妃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只觉得她这是在打平郡王府的脸。



不过平郡王太妃这边正热闹呢,齐王妃也不是今日的主宾,她平时除了与那十来家喜欢奉承她的宗室女眷来往外,其实是不怎么在宗室圈子里走动的,因此旁人顶多私下议论两声,就没再关注了,注意力全被太妃那边的热闹吸引了去。



那位老四媳妇原是太妃的嫡亲媳妇,只是早就分家出去了,算是平郡王府的旁支,方才说了许多讨喜的话,哄得老太妃高高兴兴的,如今又非常机灵地叫了自家的孩子来给祖母贺寿。



那一串孩子,足有五六个,有男有女,大的十一二岁了,小的不过三岁,个个都穿着大红锦袍,手牵着手走过来,虽然旁人在老太妃面前说夸说是一串儿金童玉女,但在青云眼里,倒更象是一串儿活动红包。只见他们被母亲(也许有的孩子该叫嫡母)牵到老太妃跟前,用不甚整齐的动作同时下跪、磕头、作揖、口称吉祥话,真是十分讨喜又有趣。老太妃见了这一串儿的孙子、孙女,乐得嘴都合不上了,连连拉着老四媳妇的手说她把孩子教得很好,后者得意得跟什么似的,还似有若无地朝平郡王妃那边瞧。



平郡王妃心中暗暗不忿,知道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