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云路-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谢颇有几分心动:“不收钱改收粮食这一点,大概办不到,但只要县衙愿意将这笔钱拿来买粮食养活流民,也算解了燃眉之急了。”



青云又道:“还有流民们住的地方,为了避免脏乱,最好是统一规划。我的想法是,把全县境内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划出来,清点流民户数,平均给每户人家一块地,然后组织他们统一建房子。建好以后,再让他们抽签,抽到哪间是哪间。这样至少房子看着能整齐些。当然,房子的格局要一样的,可以利用杂木林子里的木材,还可以挖土烧砖。不过我们最好先查一下清河历史上的气候和天灾情况,如果有地震、大水、强降雨什么的,就得再想法子。如果没问题,板材和砖都按统一规格大小制造出来,可以流水线作业,省时省力。要是住进去的人家有什么不满意的,他要改建或是重建,都由得他去。对了,城西进城那条路,路两边的房子得盖成商铺,建一条商业街,将来也许能挣大钱……”



刘谢听得呆住了,连忙拿起纸笔:“你说慢些,等我记下来。”



“我都写好了,在这儿呢。”青云从篮子底部掏出厚厚的一本计划书,冲着刘谢甜甜一笑。



第十六章口风



这本方案花费了青云无数心血,而且因为她才穿过来,用不惯繁体字的缘故,初稿是用简体写的,然后再利用曹玦明买来给她练字打发时间的字帖做范本,写了个繁体版本。



但由于字帖的字有限,这份复稿在刘谢看来,还有不少别字、错字。还好他只以为是青云病后失忆,加上年纪又小,还是女孩子,犯这点错误不算啥,就没有多想,反而利用自己的职能,提供了许多数据以完善计划书,又以自己的理解做了点修改,然后再用他那手漂亮的正楷将方案重新写了一遍,换成了古文版本。



但最终计划书定稿之后,刘谢又踌躇了:“我应该把它拿给周大人看么?可我做的是代理主簿,按规矩只该管文书上的事儿,先前我跟周大人提起县衙里的事时,他也曾经劝我,专心做好手头上的公务,别的事少管……若把这份、这份计划书交上去,他怪我逾越,又该如何是好?”



青云只得劝他:“这计划书要是能实施,对他的好处最大,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怪您?”



刘谢叹息着摇头:“青姐儿,你小孩子家不明白,官场上的事……没那么简单!”



青云皱皱眉头,心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此要紧关头,得要有所取舍了!于是她道:“若您当着别人的面将这个交给他,当作是献策似的,也许他会生气,但如果您私底下悄悄跟他说呢?暗示一下,让他把这个当成是他自己的主意,将来即便上头要记谁的功劳,也没人跟他抢!”



刘谢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什……什么?”



青云郑重地道:“把这个功劳让给他!您在人前提都不要提这事儿是您的主意!他就算心里嫌您多事,但只要得了好处,总会念您的人情。咱们且考虑得长远些,别顾眼下一时得失。他是高门大户出来的贵人,总有高升的时候,心里记得您的好处,还怕将来不拉您一把?!”



刘谢这才明白了,脸上反而露出了喜色:“这法子好!我也不求他将来真能拉我一把,但若真能为清河的百姓造福,同时也能救助那数千流民,那已经是天大的功德了!”



他第二日就找了个机会将计划书递了上去,据他说,周康当时很是惊讶,草草翻看了一下,赞了他两句,倒没怪他什么,只让他先下去,等自己看完了再说。



只是这一等,就等了好几日。刘谢急得直上火,每每到了高大娘家中见干女儿,总是唉气叹气一番。他如今每日看着周康在正堂内忙公务,或是开堂审案,或是招来各乡里正问话,或是与卢蒋两位师爷商量事儿,偶尔也会找照磨或是吏员去询问,但就是没叫他去。他开始怀疑周康那日虽赞了他,其实心里早就恼了,为此懊恼不已。主簿的任命书还未下来呢,若他就此丢了差事,那可怎么办?



青云也很是担忧。她原本还觉得周康不错呢,顶多就是有些世家子弟的通病,但人品还过得去的,结果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虽然她为干爹选择了一个不靠谱的靠山,但结果还不至于太糟糕,吏部的文书想必已经在路上了,刘谢再不济也能做个九品芝麻官,就算从此投置闲散,地位和俸禄也已经大大提高了。就是那几千流民可怜一点,接连遇上两个昏官!



青云还在心里埋怨呢,但没过两日,事情似乎又向更糟的方向发展了。县衙里流传起谣言,说葛典吏夫妻俩通过她,拉拢了刘谢,刘谢还答应帮他向周县令说好话了,而葛典吏还要将钟县丞的不法之举全都告诉周县令!



这则谣言也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才几天功夫,就传得整个衙门和后街的人都知道了,再加上葛典吏多次邀请刘谢和一干与他亲厚的吏员吃酒,刘谢推拒不过,就勉强去了两回,结果让谣言愈传愈烈了,连高大娘在门口跟街坊闲聊了半天后,也回家悄悄拉着她问:“你干爹不会真的做了这种事吧?这可要不得!葛一条那混蛋岂是信得过的?钟大人可是好官哪!”



青云气得不行,又一次借送饭之机到县衙里找刘谢,这回连看守大门的官差都打趣她了:“小丫头可不厚道呀,咱兄弟几个对你也挺好的,常买糖给你吃,怎么你不替我们说好话,葛娘子只给了你两块糖糕,你就帮她了呢?”



青云心下凛然,葛太太给了她什么东西,按理说只有她俩知道,顶多就是葛典吏、刘谢、高大娘和曹玦明知晓,怎的如今连守门的官差都知道了?一定有人泄密!会是谁?刘谢和高大娘是不会多这个嘴的,曹玦明也不是这种人,更与衙门中人没有来往,难不成是葛家那边传出来的?说不定他们一开始就打算给刘谢设圈套!



但这没有理由呀?这完全是损人不利己,葛典吏那么圆滑,怎会如此糊涂?



当下她也不多说,只装作懵懂的模样问那官差:“帮她什么?我没帮她呀?糖糕我常吃的,她非得我收下,我也不好不收。那不能收么?那我送还给她好了。”



那官差只当她是小孩子家不懂事,便一笑置之,放她进去了。



青云立时就奔向刘谢的办公室,但这一回那周康安排的门子不肯让她进仪门,只帮她通报了一声,让刘谢来见她。刘谢出来时,满头都是汗:“都说了不让送饭的,你这孩子怎么又来了?!”



青云留意到那门子正往这边瞧,索性心一横,提高了声量问:“若我不送来,别人要请您出去吃酒,您就不好婉拒了。您这几日被逼得喝了那么多酒下去,当心喝坏了身体!我今儿给您做了补身的汤,您一定要喝完!”



刘谢有些感动,接过了篮子:“好孩子,难为你费心了。”他长长叹了口气:“有什么法子呢?人家请我,我总不好说不去的。”



青云又故作天真状问:“方才进大门时,守门的官差叔叔跟我说了好些奇怪的话,说您帮人说好话了,还说钟大人要生气,这是怎么回事?”



刘谢吓了一跳,左右望望,有些着急地看她:“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



“我就是问问。”青云一脸的茫然不解,“葛太太给了我糖糕,让我跟您说几句话,您听了以后不是说那种事您帮不上忙,也不能做吗?怎么别人说的不一样呢?周大人是好人,钟大人也是好人,为什么他们不能做好朋友?”



刘谢叹了口气,有些无精打采地摸摸她的头:“大人的事,你小孩子家就别管了,快回去吧。晚上不必来了,我会过去吃饭。”



青云瞥见那门子一直盯着他们看,心里也不知道这管不管用,便乖乖答应转身走人了。



晚饭时,刘谢的气色好了许多,饭后还告诉她:“周大人总算传我去了!大概是近来公务太忙,流民安置之事又关系重大,因此大人不敢草率行事,就跟两位先生商量了许多。他今儿叫我过去问了我许多话,又让我将旧日的公文图册过去给他瞧,将计、计划书上的数字都一一对过,才让我下去了。我觉得大人还是挺看重这事儿的,也有心要做好,不过是谨慎些罢了。”



青云暗暗松了口气,笑道:“那就好,只是再谨慎,也要赶紧办了。我听钱老大夫那边说,这两日打架闹事的流民是越来越多了,还多了几个被抓的扒手。”



刘谢又叹了口气:“我也无法,但愿周大人能快一些罢。”



只是事与愿违,周大人的动作就是快不了。又过了三日,县衙还是没有出台新举措,流民们人心惶惶的,青云天天都在医馆那边帮忙,还是曹玦明看不过眼,认为她女孩儿家不该抛头露脸,将她赶了回来。她又在家里坐不住,便索性骑了驴往城外同福客栈来。



同福客栈内客似云来。青云看得出王掌柜又添了几个人手,都是流民,洗干净头脸,换上一身干净衣裳,说话得体,笑容殷勤,虽然活做得生疏,但不会让客人生厌。她心中松了口气,悄悄溜进了后院,见傻愣傻愣的马大婶之子马小刀正跟张厨子的儿子狗儿凑在一起,拿根草棍儿逗大水盆里养的泥鳅,便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又问:“王叔在哪儿呢?”



马小刀傻笑着吸了吸鼻涕:“不知道。”又讨好地笑说:“青姐儿,你好久没来了,跟我们一起玩儿呀?”倒是狗儿年纪小,却机灵得多,看出青云有事,便主动起身:“我刚才看见掌柜的带两个客人去上房了,我去叫他来!”转身跑了,不一会儿果然带了王掌柜回来。



王掌柜见了青云十分高兴:“来了?正好,上回你说的那两样新菜,张厨子总算把味儿调正了,我吃着还行,你尝尝看如何?若是好,明儿就正式上桌了!”



青云答应着,跟他去了后厨,见里头马家妯娌和张厨子都忙得满头大汗,角落里还新添了两个洗碗的小工,也是流民出身。青云便道:“洗碗可以在后头院子里洗,省得挤;灶火太热,到了夏天就更难受了,要不要开个窗子通通风?”



王掌柜说:“早就跟尤师傅提过了,他正在城里给人打家具,说好打完了就回来帮忙开个窗子。”



青云便不再问了。王掌柜让张厨子炒了两个菜,捧过来给她尝:“试试?我尝着倒还好。”



青云各挟了一筷子尝了尝,道:“左边这道差不多了,右边这道好象略有些腥,下回可以下点料酒试试。”



张厨子凑了过来:“放过了,不敢多放,上回多放了,味儿就有些苦。”



青云想了想:“那试试多放点姜葱好了,其实这道炒河蟹本来就该做成姜葱爆炒的,味道才香。”她翻了翻放材料的地方,见有现成的生蟹姜葱,就拿了站到一处略矮些的灶台前,根据上辈子的回忆,做了一道拿手的姜葱炒蟹。



这时代没有那么多调味品,油盐都是不同的味道,烧柴火候也不好掌握,大锅大铲对她现在的身体来说也过于沉重了,但她毕竟在这个厨房里耗了不少时间,还是做成功了。她深深闻了一口菜香,估量着这道菜大概有她上辈子八成的功力吧。



王掌柜与张厨子尝了,都说好,后者笑嘻嘻地将菜捧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