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云路-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柔君的笑容僵了一僵,神色有些讪讪地:“那都是小时候的营生了,如今我可不敢再那么做。”婉君则干笑着戳了妹妹的脑门一记:“瞧,叫你在县主面前显摆,吹破牛皮了吧?那回若不是三哥救了你,你还不知会怎样呢。谁家女孩儿象你这样野的?也就是三哥心软,纵容你罢了。”



柔君嘟起嘴唇:“三哥那是疼我呢。不是我夸大,那么多兄弟里头,再没有比三哥更温柔和气的人了,对姐妹们事事想得周到。”



婉君轻笑一声:“三哥固然温柔和气,但大哥二哥也不错。大哥已经中了举人,正在准备会试就不用说了,二哥也考中了秀才,正在用心攻读,只等三年后下场呢。”



柔君有些不服气地与她对望一眼,姐妹俩之间的氛围有些诡异。



青云眨眨眼,心中疑惑,刚才明明在说小时候的趣事,然后说到爬树什么的,几时议论起姜家的表兄弟们来了?这种话题对她来说是没什么,八卦而已,但对古代闺秀来说不是禁忌吗?她们为啥在她面前提自己的哪个兄弟好呀?而且她们明明是同胞姐妹,口里说的二哥三哥也都是姜大太太生的,有必要产生矛盾吗?



青云犹自在那里不解,却不知道太后那边,也在和姜大太太说着她的事:“青儿平日里没几个要好的朋友,有什么话,除了找清江王,就只能跟哀家和皇上说了。皇上日理万机,而哀家呢,又年纪大了,许多话题都与她不投机,清江王又是男子。哀家想着,怎么也该让孩子有一两个闺中密友才好,却又不知哪家女孩儿可靠。今日看婉君柔君姐妹与青儿相处得都不错,哀家也就放心了。日后你让她们多与青儿来往。”



姜大太太忙道:“太后与县主看得起婉君她们姐妹,是她们的福气。既然太后有旨意,臣妾自当遵令。”



太后笑了:“这样就好。都是自家人,本该多亲近才是。”



姜大太太心下微动,笑问:“那就让他们多来往好了。其实臣妾带几个孩子上京,是为他们的亲事而来,想必会多留些日子。家里老大已经娶妻生子,也有了功名,臣妾是不必为他操心了;倒是老二、老三都到了岁数,在河阳却寻不到合适的人;婉君也十六了,从前订的那人去年急病没了。闲言闲语的,让孩子十分难堪,臣妾想在京城为她寻门好亲事,也可避开非议;就连最小的柔君也到了该找人家的时候了,她这个性子,也不知谁能看得上。臣妾心里是日夜都在犯愁啊!”



一番话说到太后心坎儿上了:“可不是么?做母亲的怎能不愁孩子的亲事呢?哀家也不瞒你,明年先帝的孝就满了,清江王是长子,年纪老大了还没娶妻,是再耽搁不得的。哀家到处替他相看,可家世好的怕惹事,看不上他。家世差的哀家又怕委屈了孩子,心里就别提有多愁了!”



姜大太太脸上僵了一僵,赔笑道:“太后仁慈,虽然清江王并非亲生,却视若己出。只是……县主年纪也不小了。还有皇上,也差不多到立后选妃的时候了吧?”



太后的神色忽然间露出几分警惕,姜大太太心中咯噔一声,连忙补救:“太后何不挨家相看京中各家闺秀,不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都一一见过,再从中选中合适的人?”



太后的神色顿时缓和下来,只要姜大太太没提让姜家女入宫为后妃的事。那就一切好说。先帝最忌外戚,而皇帝是先帝一手教大的,对外戚同样抱着警惕之心,太后不希望娘家人再次在这个问题上栽跟斗。



于是太后对姜大太太道:“你这法子虽简单,却未免太劳师动众了些。京里这些人家。哪家没有聪明人?前些日子哀家只召见了几家人,没几天全京城都知道哀家要为清江王选妃了。再下旨去召,有一半是寻借口说不来的,真真气死人!”



“太后莫急,总会有合适的人选的。”姜大太太安抚了太后几句,瞧着她心情好了些,又道,“清江王的婚事难办,自然有当年罗氏造孽的缘故,只是县主……外人知道她身份的人不多,应该不难找合适的夫婿吧?当然,太后娘娘与皇上一定舍不得委屈了她,一定会挑个好的。只是不知……皇上的意思,是比照着公主的旧例挑驸马呢,还是照县主的旧例挑仪宾?”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如果是比照公主的规矩挑,那挑出来的驸马就只有虚衔,日后在仕途上不能有大作为了,可如果是照县主的规矩挑,那对方作为区区一个县主仪宾,就没那么多限制。青云有公主之实,却无公主之名,她能找到什么样的婚配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太后答说:“这事儿哀家跟皇上商量过,青儿虽是公主,却无法公之于众,皇上的意思是,连封公主都不必了,日后可以加封到郡主的位份上,她的夫婿,还是要选个好的才行,若只是个绣花枕头,青儿也看不上!”



这意思就是,青云将来的丈夫,会享有驸马的好处,却不受驸马的坏处所制了?姜大太太心中暗喜,偷偷瞧了女儿那边一眼,不知她们可曾挑起了青云对姜家兄弟的兴趣,无论是哪一个儿子,都是极出色的,又对青云的身世知根知底,断不会委屈了她,只是今天不适宜再提青云的婚事,姜大太太便转换话题,打算日后再找机会。



不过她与太后聊了一会儿家常之后,还是提出了一个请求:“太后的侄儿们已经多年不曾向您请过安了,太后可否给他们一个恩典,让他们能再见一见久别多年的姑姑?”



太后被她说得勾起了亲情之念,想起自己的亲兄弟、亲侄儿如今还在老家呢,只怕是再不会原谅自己了,但他们当年无情在先,也怪不得自己。太后决定要珍视长房的堂亲们,便对姜大太太道:“明儿你让他们进宫来吧,哀家上回见他们时,老大还不满十岁呢,老二才学会走路,老三刚出生,一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



姑嫂俩感叹了一番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姜大太太意犹未尽地带着两个女儿出了宫,太后则叫了青云过去问:“跟姐妹们相处得可好?若是喜欢,就多到姜家去坐坐。自家亲戚,不必见外的。”



青云却觉得姜家人表现古怪,但不好在太后面前直说,笑着应了,又陪太后住了两日,便打算回庄园去,等到齐王府设宴时再回来。还有买宅子的事,也该列入日程表了。



PS:(有人发现青云是个香饽饽了……)



第九章训子



青云在马车里歪在柔软的靠枕上,心里默默盘算着手上拥有的积蓄。



这几年京城周边风调雨顺,再加上她调整了庄园里的作物品种,又复垦了抛荒的田地,出产很不错,每年都有九千多两银子的收入。她在庄园里用度不大,除去养仆人、护卫、维修房屋园林,以及日常花费外,一年也有六七千的盈余,三年就是近两万两银子。这笔钱,她去年曾拿出来又买了十来顷地,就在庄园旁,紧挨着镇子,都是上等好田,同时又在京城比较繁华的街道上买了几个铺面,出租给人,这就花了有九千多出去了。因此眼下她手头上也就是不到一万两的现银。



眼下已是秋天,过些日子,田租就能交上来了,到了年底,铺子上的租金也能结清。有了这些银子,不怕过年没钱用,她可以放心大胆将大部分现银都用来买宅子。



不是她夸张,京城里寸土寸金,越是靠近皇城的所谓高级住宅区,地价越贵。在外城一千两就能买个三进的小宅院,可在内城,这点钱只够买一进的院子,还得是有点儿年头的旧宅。青云想在尽可能接近皇城的地方买一间小宅子,以作在京城里活动时落脚用,就不必每次都要进宫去了,日后周龚两家人回了京城,她要接待朋友也方便,再说,刘谢回京后,总要有个舒服点的地方住。



最好是小一点的宅子,两进、三进都没问题,房子可以旧一点,也不一定要有花园,最好是邻近温郡王府,这样将来旁人到温郡王府找她,两边通消息也方便。这样的宅子。在内城不同的区域,价格从三千两到五千两不等,她希望能尽可能物美价廉一些。



正寻思间,马车就出了皇城大门,青云本以为过了守卫那一关后,就可以再次出发了,不料一名随行的护卫忽然轻轻敲了一下车厢外壁,低声通禀:“县主,石侍卫请求借一步说话。”



庄园的护卫有不少与石明朗经常见面,彼此相熟。私下交情是有的,替他说句话并不出奇。青云想起那尊价值不菲的沉香木罗汉,也就答应了。坐着马车转到大门侧面无人处,掀开了车帘。



石明朗满脸堆着小心讨好的笑,身上穿的虽然是御卫制服,却显得又崭新又笔挺,衬得他比平日更英武了几分。只可惜脸上的表情大大破坏了这种英武气质。青云心中不由得感叹一声:“人靠衣装,但只靠衣装也掩饰不了本质。”脸上却带着笑道:“石侍卫可是有事找我?”



她问得直接,石明朗愣了一下,才笑着道:“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听闻县主要回庄园去,恰好我也要出城。就想着送县主一程。”



青云挑挑眉,怀疑他是不好意思在宫门附近说实话,怕叫人听见了。便朝车厢外左右望了望,见离守门的卫兵相当远,他们应该听不到他说的话,才对他说:“石侍卫,那日你送我的礼物。我当时没看清,后来回到宫里。才发现是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过是个生日,你本不必如此破费的,不知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是我能帮得上忙的?”



石明朗怔忡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她话里的意思,脸色不由得有些僵硬起来。他一番心意,怎会被县主误会成这个样子?!他连忙解释:“县主误会了,我绝非有事相求,是……”忽然停住,想起他其实并不是无事相求的,他求的,可不就是清河县主这个人么?因此吭哧了几声,才委委屈屈地说:“我也没花多少钱,卖东西给我的人不识货,我算是拣漏了,原是觉得那么贵重的物件,只有县主才配使,方充当了贺礼……”



他的心简直就在流血了。



青云因他的话而感到了释然:“原来如此,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只是你以后不要再送我这样贵重的礼物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不过是作为朋友的心意,东西贵不贵重,又有什么要紧?”心里却想着到家后,得收拾出一份等价的礼物回送石家才行。除了至亲,她从来就不收人家送的贵重东西,免得叫人疑心她仗势敛财。



石明朗听着她这几句话,刚开始还耷拉着脸,无精打采的模样,听到最后一句,却猛然精神起来,脸上也重新挂上了笑容:“县主放心,我明白的!”下回他定会送一份更能表达“心意”的礼物!



解决了沉香木罗汉的事,青云也算是放下心中一块大石。对于石明朗要护送她回庄的请求,她并不放在心上,反正也是顺路,大道摆在那里,她还能拦着不让人家走吗?就请他自便了。石明朗喜滋滋地回头骑了马,跟在马车后面一路朝城门方向进发。



但青云经过城中一条商业街时,忽然想起一件事,犹豫了一下,就让人将马车停在了路边,然后抽出车厢里特制的隐藏式抽屉,拿出里头的纸笔,写了一张便条,然后折好递给杏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