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谈性正浓 作者:荆歌-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北:做私侦这一行应该跟当作家有某些异曲同工之处,都得在生活中敏锐观察、敏捷发现,然后判断思考,然后动用智慧、经验、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咀嚼,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结果。许多时候也都会有灵光一闪的瞬间出现。私侦成功破译对方的某个秘密,大概也有作家发现人性某一难点盲点时相类似的快感。不同的是私侦的发现是靠眼睛和一些现代化工具,而作家则可以凭空想像出生动的情节。反过来说,所有有志于当私侦的人,都应该多读《鸟巢》之类的好小说,你们的两眼会因此磨得更加雪亮。
  荆歌:据我所知,北北写过一部与私家侦探有关的中篇小说,名为《我的生活无可奉告》。只有这样的小说,才是“私侦必读”啊!
  北北:哪天我们几个不写小说了,就合伙开家私侦所吧。做个好侦探大约不会比做个好小说家乏味。
  巴桥:私人侦探,尤其是调查这类问题的侦探,倒确实是满适合小说家去干的,尤其是荆歌这样的同志。窥探欲人人都有,小说家的窥探欲更是变本加厉。竖起耳朵去听是一种方法,察言观色是一种方法,从生活表面的蛛丝马迹,开始组织故事,往往推出的结果都会令自己吓上一跳。现在有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职业掩护,调查的又是小说家普遍感兴趣的情感问题,所以我说,小说家是比较适合干这一行的。
  艾伟:私家侦探在法律上肯定是非法的。好像法律上不承认这种私家侦探所获得的证据。为什么法律上不承认这样获得的证据,也有道理。如前所述,人类情感越轨的可能性太大,如果鼓励这样的取证方式,那就有可能导致私人空间被合法侵害。这样的话,我想每个人都会生活在不安之中,说不定你的身后跟着一条尾巴呢?
  北北:私侦这个行业现在还比较神秘,它的游戏规则大家都不太了解。通常拿了雇主的钱,私侦的立场和视点就都是这一方的了,怎么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道?真是天晓得。而且他们的智力、能力各有差异,所做出道德判断的准确性自然也就不一样,有时候差之毫厘,很可能就错之千里。或者仅仅是以讹传讹,便使一桩原本无恙的婚姻流水落花了。
  叶开:我想,这类的侦探所能够做的,也仅仅是拍些照片,记录一些文字资料而已,对于婚姻,他们毫无帮助。对于婚姻破裂之后就家庭财产方面的讨价还价,则尚且有些帮助。所以,我又得出了一个沮丧的结论:侦探所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加重了这种家庭分裂的砝码。
  巴桥:美国的契佛写过一个短篇,名字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庞大的收音机》,或是《公寓里的收音机》什么的,里面讲了个故事:一对夫妇,表面上比较恩爱的夫妇,买了一只收音机。一开始,这台收音机比较正常,可突然有一天,这对夫妇在调频道的时候,发现传出的全是自己邻居家的说话声。于是,生活的真相全部显山露水了。楼上的迈克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在给情人打电话。楼下的约翰夫妇是中产阶级,谁知两人经常为家庭开支而吵得天翻地覆。左边的玛丽经常咒骂收音机夫妇,尽管见面是客客气气的。右边的琳达正准备红杏出墙,她的丈夫却还蒙在鼓里……那台神奇的收音机收集了大楼里的全部秘密,那对夫妇明知这样做不对,可还是忍不住不间歇地收听着身边的故事。他们很快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尝不像别人家一样,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危机四伏。猜忌、担忧、嫉恨、愤怒,夫妇俩的生活因此也失衡了,他们甚至想到,这大楼里,是否还有另一台收音机,也在收听着他们的故事呢?

私家侦探(4)

  这个故事似乎比较好地注释了我们今天的话题,第一,谁都是有窥探他人生活的欲望的;第二,谁的生活都是经不起窥探的,肥皂泡一戳就破。
  北北:荆歌就像侦探一样,所有的小说都被他盯上了。我确实写过一个以私人侦探为主人公的中篇小说《我的生活无可奉告》,那是1999年的作品。这个题目大约可以概括我对私人侦探介入婚姻生活的全部看法。窥视别人的热情遍地横流,却谁也不肯当那个被窥视的倒霉蛋。我的生活无可奉告,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私侦”比暗箭还可怕,射进谁的生活谁都不得安宁。私侦业越昌盛,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神经质。人人自危。活着没有安全感,这是我们的悲哀,所以就有了猜疑、防备、忌妒诸如此类的阴暗心理。如果人类不能够“与时俱进”,毫无疑问私侦业必将越来越兴旺。
  荆歌:如果我们假想我们的配偶是雇了侦探的,那么我们就会像明星一样处处提防,别一不小心就叫狗仔队拍了照片去。这种社会公众人物的紧张感,突然一下子降临到了我们凡夫俗子的身上,倒是能让我们也体会一把明星的滋味。
  巴桥:婚姻、家庭,或者说情感问题,我认为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有时候模糊比清楚好,暧昧比透明好。两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位歪出去一段,兜个小圈子,说不定又要回来的。如果一定要去坐实他兜去哪儿了,可能会适得其反,人家不回来了。即使人家回来了,双方心里也有了疙瘩,不划算(当然,如果为离婚占据有利地形,想取证的例外)。不过,这样的说法可能容易遭人批判,我不坚持。
  北北:并且,不见得不做亏心事就半夜不怕鬼敲门了,站得再直坐得再正的君子,被人一侦,怒气也上来了。涵养好一点的,虽有如芒在背的不适感,终还是咬紧牙关化悲痛为力量,日后做事更加光明正大,三省吾身更勤了。但是好涵养的人毕竟不多啊。你凭什么不信任我?妈的,离婚——事情适得其反了。
  叶开:说了这么多之后,我发现自己感到了深深的迷惘。
  北北:我希望荆歌、叶开、艾伟、巴桥,以及所有的男作家都被私侦死死盯上,吓得他们从此不敢轻举妄动,世界因此就多出几个好男人。从这一点上讲,我衷心祝愿私侦业欣欣向荣。
  荆歌:北北怎么就不担心我们男人一个个都成了私家侦探的热心雇主呢?要是我娶的是一位美女作家,像北北这样的,我就一定会雇个侦探。至少,在她参加笔会的特定时期,得有侦探悄悄跟着。
  叶开:说了这么多,我热烈拥护荆歌同学的建议。当然,我自己首先自私了起来,根本就不打什么美女作家的主意,首先杜绝了把大好的银子扔给私家侦探的可能。至于北北同学,我只能热笑几声:嘿嘿嘿!
  荆歌:今天谈话的结论很是悲观啊!通过这场聊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出现裂痕的婚姻,私家侦探的作用只能是让它裂痕更大;对于面临破裂的婚姻,私家侦探的作用只能是让它尽快破裂。我们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想一想它的积极作用呢?比方说,由于身后“多出了一条尾巴”,越轨行为就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就像纪律检查委员会能有效消除腐败一样。或者由于通过侦查,发现原先的猜疑完全是魔由心生,从而打消了不该有的猜忌,从此两相信赖,以诚相待,终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或者是,面对如山铁证,终于明白了真相,从此猛醒,不再深陷于虚假的婚姻,过那被欺骗的非人日子,从而彻底告别过去,在人海茫茫中重新找回真爱,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退一百步讲,借助私人侦探,至少也能在婚姻已经无可挽回,感情已经受伤的情况下,得到一些物质上的补偿,以利今后在婚姻爱情的跑道上更好地腾飞吧?

变性(1)

  本期嘉宾
  刘继明
  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小说集《我爱麦子》、《中国迷宫》、《尴尬之年》,长篇小说《仿生人》、《一诺千金》,思想随笔集《我的激|情时代》等多种。现居武汉,系湖北省作协专业作家。
  戴来
  苏州人。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鼻子挺挺》、《练习生活练习爱》、《爱上朋友的女友》等。2002年获首届春天文学奖。
  风马
  山东人。1958年生,现在《青海湖》杂志社供职。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各姿各雅的雪》、长篇小说《生灵境界——色目人手记》、《去势》,以及《风马散文选》等。
  张执浩
  诗人,新生代小说家。现居武汉。
  吴君
  出版有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花城》、《芙蓉》、《大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杂志发表过中短篇小说。现居深圳。
  变性
  荆歌:变性手术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了。这也是从某个特定的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宽容度,显然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我在网络上看到韩国著名变性人何莉秀的照片,觉得她真是比货真价实的女人还要漂亮(当然她已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人了),一时间禁不住有点儿羡慕起来。要是我还年轻,还是个小白脸的话,说不定也要筹集一笔钱,去试一试做女人的滋味呢。
  我知道,其实,“不做女人毋宁死”,这毕竟还是一种病态。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羡慕女人的男人,或者说愿意成为男人的女人,都会真的愿意让自己摇身一变,来个阴阳倒错。很多情况,都是因内心的角色长期以来与自己的肉身不符,严重错位而痛苦不堪,才终于义无反顾地走上变性手术台的。当然,在美女经济时代,为生计,为个人发展而幻化成女儿身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请大家谈谈吧,随便谈,海阔天空,胡说八道都行,谈得好玩,聊个痛快!
  风马:首先我想到的是:人与动物有何区别?面对“变性”,我很弱智地想到了这个问题。我想,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属于高级动物。高级到什么程度?答案是:人可以“变性”。而动物则不能够。在动物世界里,雄的就是雄的,雌的就是雌的。其性征、性情以及外观都不是能混淆的。大到狮子老虎,小到蚂蚁蟋蟀,绝无“去错了身子”的可能。为什么?因为,它们是一些蒙昧的依靠本能苟活的低级生命呀。一旦活错了,连命都没有了。而人类则活得非常之高级。他们唱戏,要么男扮女,要么女扮男,否则就不能赢来同类的喝采。
  荆歌:据我所知,动物界的变性现象其实是相当普遍的。比如黄鳝,据说幼鳝是女儿身,发育长大之后,就自然变成“臭男人”了。还有海马,好像干脆就是雌雄同体的。风马在抬举动物的同时,贬低人类,真让我怀疑他的立场。
  刘继明:在我的印象中,现在的人比以前的人更有想像力,就拿“变性”来说,这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还有什么人妖、美容整形之类,所有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他所想成为的“他者”,其中的心理动因我想除了某种隐秘的性别障碍和现实功利的考虑,显然还在于人不断膨胀的欲望使然。既然人的欲望失去了节制,被无限地放纵,那么只要科技水平到了那种阶段,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发生。现在是变性,下一步大概就是“克隆人”了吧!
  荆歌:已经有人在偷偷地干了。说不定呀,大街上,酒吧、迪厅里,已经混杂着一些克隆人了。
  张执浩: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对自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