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当代-2005年第2期-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力量正随着北方人高涨的气焰悄然扩散。
    董重里骑着自行车进下街口时,太阳正好咚的一声落到西边的山脊后面。在那
些被叮叮当当的铃声引来的目光中,不难分清楚,哪些惊讶是即时的,哪些惊讶是
从北方人那里延续过来的。北方人故意将自行车彻夜停放在小教堂外,那意思十分
明白,上级专门拨款为他们配备了二十几辆自行车,是对他们往日工作的奖励和今
后工作的激励。与著名意见共生共长的热情,就像被人泼了一头冷水,一夜之间便
陷入低潮。
    因为这种变化,林大雨在董重里面前头一次提起华小于。
    “我有华小于的消息。”林大雨一进门就将圆表妹支开。他从怀里掏出一份由
北方人带来的油印材料。说是油印材料,右上角又强调地印有“内部机密,不得外
传”的字样,其余位置既无红色的文件头,也无任何表示此油印件出处的标示。油
印材料共有二十余页,董重里还没顾得上看清第一面上的标题,就被一连串的文字
吸引住了:“我不愿意当应声虫,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说话,但往往汇报上去说
我丧失立场,遭到一系列打击。如去年毛主席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我社一印三百多万册,我当时说印这么多一定卖不出去。这个意见反映上去后,认
为我的看法奇怪。
    现在结果怎样呢?据湖北分店反映,他们就积压了很多。“董重里随手翻了几
页:”我不是偏激情绪。我们不是为了增加两块钱而来提意见。而是为了工作。到
今日为止,对待整风的观点和态度,宗派主义还在起着作用。在文艺学院,我因看
了几本法国小说就被批判,写成鉴定装进了档案。李柯同志的材料袋里连捏造的打
油诗都有。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让他调到长江水利委员会去当杂志主编的事半途
而废了。秘密材料袋令日是不需要了,今日都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们
又不是俄国的‘死灵魂’,一个人的材料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却不准看!有人说
人事科像公安局、派出所,人事干部是不是秘密警察或特务?我了解文化局、作家
协会的情况,让这些人掌握别人的命运,很可怕!“董重里正想往回翻,看看这样
说话的人是谁,林大雨急不可耐地伸出手来往后翻了几页,并催促说:”快点看,
华小于在第十页上。“
    第十页上相关的标题是《省文化馆华小于的言论》:“我不是艺术家,而是冤
家。所以我在这里只能哀鸣。在一九五五年下半年的肃反运动中,我是主要斗争对
象之一,也是一个重点。前后被斗争过九天,计四十三小时又三十三分。被斗时,
挨过三次打,罚过四次跪,计两小时,罚过五次站,计三小时又三十八分,被禁止
抽烟二次,拿着绳子喊着要将我吊起来(实际没吊)一次。另外,还被关入私牢四
十天。在被关期间,别的同志可以去欢度国庆,我则日夜被人看守着,上厕所也不
例外。在运动期间,来往信件都要按规定接受检查,个人存放和使用的日记本,也
被暂时接收与审阅。究竟为什么会遭到各种苦刑呢?一句话:没有满足怀疑主义者
的要求。
    我之所以发明了怀疑主义一词,因为它是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混
合物。它怀疑你杀了人,你就不能说没那回事,它认为你是政治破坏,你就不能说
是自然事故……不管有无事实根据,不顾有没有充分理由,只要你嘴里敢说一个不
字,马上就赏以体罚,再说一个不字,又要赐予刑罚。我在日记上写着,对于搜查
和体罚一事,我当场声明保留权利,以便将来向有关当局询问其法律根据。他们问
我,当局是什么意思?我才疏学浅一时说不出来,他们就说我诽谤政治部门,当场
用刑罚教训了我一顿。经过这一肉体痛苦后,我仍没闹明白当局一词的含意。一日,
我去民众乐园看象棋赛,那个裁判,被称作报局的,二人下棋叫对局,不赢不输称
为和局,坐在东面的是红帅的当局,坐在西边的是黑将的当局。这才明白,原来当
局并非诽谤之词。“读到这里,董重里停下来同林大雨议论了几句,前些年,总在
说警告国民政府反动当局,当局就成了反动派的专用词了。
    “以上叙述并不足以说明动用苦刑时的规律。动刑的规律,根据事实可以总结
出以下几条:一,斗争形成僵局,互助组长们面面相觑;二,互助组长睁大眼睛,
一齐投向组长,希望得到组长的支持;三,组长紧锁眉头,立即离开会场,表示同
意搞;四,打和跪仍然不能扭转局势,组长回到会场出面充当好人,做调停工作。
由此可见,使用刑罚并不是无领导的。”董重里不得不苦笑着喘上一口气,才能让
自己继续往下看。“无论这一朝代打倒那一朝代,这一朝代又被另一朝代所代替,
都不过是统治者的事而已,都是这些人为了做皇帝、大王、丞相、元帅、将军,才
有什么革命,绝不是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为了自己,打的旗号总是什么解黎民于
倒悬,拯黎民于水火,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我手里有一份文字:一九二
六年冬天,第三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俄国革命达到高峰时,曾经冷静地告诉宋美
龄,我们一定会想起再一次问:在地球上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极乐世界?我们必须
纠正人性的弱点,这些弱点是:易受欺骗;温情主义,在错误的时刻与对错误事实
争论的温情主义;冷漠;道德上及有形的懦怯;寻找刺激的并发症;苦闷与不满;
徒劳的自我放纵;竞争性的残忍;贪婪与好奇;嫉妒;归属感;不安与焦虑;需要
他人表彰其每一项成功;优柔寡断。以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一切文明、开
化及半开化的社会里,由种种环境养成,仅进度不同而已。这些弱点,甚至存在于
世界最远的角落与丛林中食人猎人的部落里。我们又察觉,人都希望认同,批评者
指责他人,以证明自己没有任何过失,是十全十美至善至美的,更不可能犯他所指
责的那个人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利用这种人性的弱点,进而让这位批评者批评他人,
再渐渐地将批评指向这位批评者,慢慢或引导他走向自我批评——你可以说这是自
我鞭笞的道路。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来保持我党同志的正直与严密,慢慢培
养干部们的谦逊,并遏制捣乱分子。当年,生身父母将我托付给一位素昧平生的善
良农民时,他们正受到敌人的通缉,为了将来证明我的身份,才特意留下一张记有
这段话的纸片。在那种时候,宋美龄三个字的确可以保证我的安全。从一九四九年
至今,我一直在寻找谜底。我的生身父亲是谁?能够听见鲍罗廷和宋美龄谈话的人,
肯定不是无名小卒,而作为敌人的对手可以如此接近的人,绝对不应该被历史所忘
记。可是我一直找不到答案,直到后来有人说这张纸片是伪造的,是用来诋毁共产
主义运动的时,我才恍然大悟,那些明了这段内情的人之所以不愿出面释疑,是因
为害怕惹上大麻烦,害怕鲍罗廷所说的自毁共产主义形象的话陷自己于没顶之灾。
一直以来,我坚持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共产主义者,如果当今的革命不再来一番对革
命的革命,我宁肯放弃自己的坚持。”
    董重里被有关鲍罗廷的这段话震惊了:“我想不明白,往下发这种东西有什么
目的!”
    “董先生,我不是白白地违反纪律,我在问你话哩!”林大雨连续追问了两次,
董重里才从沉思中醒悟过来。
    “林区长身在政权之中,难道还不明白政权的奥秘?”
    “是不是有人在布迷魂阵,想玩我们的花招?”
    董重里扬了一下眉头,似是不同意林大雨的看法:“依我的愚见,近期天气,
只怕是以西伯利亚寒流南下为主要因素。”
    “正是热气腾腾的夏天,哪会有西伯利亚寒流?”
    “预报天气,我本来就是外行。”
    “董先生是不是含沙射影,借天气之口说当前政局?”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这可是你的理解。”
    董重里摆出一副送客的架势,见林大雨真的要走,又忍不住多追上去小声提醒
他,要早做准备,发下来的这些材料有点像是从反面进行舆论准备,局势随时有可
能出现逆转。
    林大雨不服气地走后,董重里反而平静下来,并将心里尚存的那一点点与当年
逃离独立大队有关的后悔,彻底地抛向九霄云外。
    董重里决定,尽快将于小华的日记交到傅朗西手里,不如此,华小于的生命就
会堪忧。做决定容易,行动起来却难。董重里不敢将日记通过邮局交寄,也不敢请
人送往武汉。后来他在县政府办公室找到了段三国,利用县政府的公文专送,才将
于小华的日记托付出去。做完这事后,段三国才问其中秘密。董重里还是没有吐露
真相,只说,往小里看,它会救活一个人,往大里看,也许能让天门口避免再次深
陷水深火热之中,再往最大范围里看,也许能阻止历史之舟,误入死亡之海。
    在这之后,董重里就开始大胆预言,用不了多久,华小于就会重新出现在天门
口。
    往来只有十天,那本日记又回到董重里手里。傅朗西没有对段三国说什么,段
三国也没有对董重里说什么。
    天气刚刚因为有北风吹来而转凉那一阵,一条惊人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降落在
天门口:杭九枫和林大雨因为秘密组织反革命组织而被关了起来。天门口人没能亲
眼目睹担任县粮库主任的杭九枫被抓获的过程,身在天门口的林大雨也不是当着天
门口人的面被捆绑起来的。对以他俩为首的总共九位主犯的逮捕,是在段三国的配
合下,用开会的名义诱捕的。这条消息在挖古人嘴上流传了三天,还没有人完全相
信。
    那一天,从未发过脾气的段三国怒气冲天地回到天门口,虽然没有说一个字,
肢体语言的指向却是毫无歧义。段三国将家中所有能摔的东西全摔碎了,小部分破
窗而出直接掉在街上,大部分成为碎片后,由家里的女人们扫出来堆在大门口。段
三国将县政府的工作推得一千二净,称病躲进九枫楼,只有极少的几个人才能上到
顶楼与他见面。
    天门口人终于相信,所谓杭林反革命集团已是既成事实。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
下一章 回目录
圣天门口
                               一三三
    “说书说了这么多年,我才明白,一代代汉民族的兴衰,只不过是将一段段的
历史,换上不同衣衫一次次地重演。”杭九枫和林大雨被捕后,常天亮只要见到合
适的人,就会将这句话重复说一遍,“华小于为什么要研究这部说书?也就是看中
了藏在其中的这个道理。”像常天亮这样半文半白说话的人,实在太少了。多数人
哪怕说话也是要针针见血刀刀着肉的:“北方人也不想想自己敲的是什么山?震的
是什么虎?”
    最让人心惊肉跳的是一句写在凉亭里的话:“请马鹞子回来,与杭九枫组成统
一战线赶走北方人!”
    这行粉笔字只在凉亭的墙壁上存在了半天,就被丝丝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